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学生想学学不进、想记记不住的问题,提出学有其法的解决方案,引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顺利掌握所学知识,切实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学习方法;求异思维;逆向思维;遗忘曲线
1前言
在我从教期间,经常碰见人发问:我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也认真复习,为什么知识总是掌握不了,想学学不进,想记记不住,成绩没有一丝提高,是我学习能力不行、没有学习天赋么。
其实不然,学习不仅仅是听课与复习,它是有学习方法的,方法适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很大程度上依赖老师的引导。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学有其法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望能使学生顺利掌握所学知识,切实提高学习能力。
2 学有其法
学习方法,是我們征服未知、获得知识、摆脱愚昧的利器。每名负责任的老师,都应全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尽力引导学生形成适当的学习方法。
其一,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思考,提高推导能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不是死硬灌输,生搬硬套。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这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也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
我们在向学生教授新课的时候,可从提问或做游戏开始,一方面容易集中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1]。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要引导学生培养善于推导、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人的记忆是有时限的,死记硬背会很快忘记,而经过思考、推导,最终理解掌握了的知识才会被铭记在心。例如,速度单位m/s和Km/h的互换。许多学生不经过推导,直接记住了1m/s=3.6Km/h,记着记着最终忘记了。聪明的学生则会推导:
1m=10-3Km , 1s=1/3600 h,
则
这样,即使忘记了1m/s=3.6Km/h,也能很快推导出来。
其二,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加强变通能力。要让学生向主动探求知识的地位转化,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举一反三实质是一种善于变通,能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是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一种思维品质[2]。
在教学及学习过程中,经常使用比较学习法来完成新旧知识的积累和巩固。比较学习法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比较就是通过观察的方法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找出新旧知识间的异同点,从而发现知识的增长点。例如:在讲授液体燃料时,我会将汽油与柴油的成分(轻重组分差异)、密度(汽油密度730至750Kg/m3,柴油密度830至860 Kg/m3)、牌号划分(汽油牌号根据研究法辛烷值划分;柴油牌号根据凝点划分)及在发动机燃烧室中的燃烧方式(汽油发动机为点燃式,有火花塞;柴油发动机为压燃式,利用柴油的自燃点来压燃)进行比较,学生可加深记忆,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此外,还需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及逆向思维的能力。求异思维就是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探索客观真理,力争有所创见。逆向思维能力就是从事物的相反方向去思考问题,以得出问题的答案。一题有多解,事物都有两面性,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需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就应逆转一下正常的思路,多从反面想问题,才会有所突破。
其三,引导学生灵活运用遗忘曲线,提高记忆能力。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第一个从心理学上对记忆进行系统实验的人。他对记忆的保持规律作了重要研究,并绘制出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的研究表明:遗忘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遗忘是有一定规律的,只要抓住遗忘规律,及时复习,知识记忆定会持续加强。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知识的遗忘总是先快后慢,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有人曾做过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
根据遗忘曲线,可为学生制定如下复习计划,加强记忆能力:
⑴及时复习,减少复习间隔时长。新知识的遗忘是很迅速的,识记后应及早加以复习,课后多翻书,总结一下重点,比等遗忘后再复习,效果要强许多。有些学生在复习功课时,总感觉学习的都是新知识,就是因为复习间隔太长的缘故。
⑵间时复习,减少复习疲劳。当我们记忆知识时会发现:知识的前后部分很容易记住,而中间部分则相对困难。这是因为记忆时,先摄入大脑的内容会对后来的信息产生干扰,使大脑对后接触的信息印象不深,容易遗忘,叫前摄抑制(先摄入的抑制后摄入的);后摄抑制(后摄入的干扰、抑制先前摄入的)正好与前摄抑制相反,由于接受了新内容而把前面看过的忘了,使新信息干扰旧信息。因此,应将知识进行分段来学习,以便增加多个开头与结尾,增强记忆效率。此外,把重要的内容放在起床后或临睡前学习可减少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的影响,增强记忆效果。
⑶正确处理练与记的关系。知识运用得越多,记忆越容易。对学生来说,知识的运用一般表现为做题。通过做题,才能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知识,并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当然,题并非做的越多越好,同一类型的题做几次就好,否则会使人感觉疲劳厌倦,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3 结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专注力、记忆力的前提,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基础。教学,是一门艺术[3],需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老师之于学生,不仅是教授专业知识,更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魏薇.教师课堂教学决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1.
[2]刘刚.如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J].《留学生》2016(6):12-13.
[3]任萍.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J]:小学科学, 2012(8):22-23.
关键词:学习方法;求异思维;逆向思维;遗忘曲线
1前言
在我从教期间,经常碰见人发问:我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也认真复习,为什么知识总是掌握不了,想学学不进,想记记不住,成绩没有一丝提高,是我学习能力不行、没有学习天赋么。
其实不然,学习不仅仅是听课与复习,它是有学习方法的,方法适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很大程度上依赖老师的引导。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学有其法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望能使学生顺利掌握所学知识,切实提高学习能力。
2 学有其法
学习方法,是我們征服未知、获得知识、摆脱愚昧的利器。每名负责任的老师,都应全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尽力引导学生形成适当的学习方法。
其一,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思考,提高推导能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不是死硬灌输,生搬硬套。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这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也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
我们在向学生教授新课的时候,可从提问或做游戏开始,一方面容易集中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1]。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要引导学生培养善于推导、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人的记忆是有时限的,死记硬背会很快忘记,而经过思考、推导,最终理解掌握了的知识才会被铭记在心。例如,速度单位m/s和Km/h的互换。许多学生不经过推导,直接记住了1m/s=3.6Km/h,记着记着最终忘记了。聪明的学生则会推导:
1m=10-3Km , 1s=1/3600 h,
则
这样,即使忘记了1m/s=3.6Km/h,也能很快推导出来。
其二,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加强变通能力。要让学生向主动探求知识的地位转化,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举一反三实质是一种善于变通,能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是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一种思维品质[2]。
在教学及学习过程中,经常使用比较学习法来完成新旧知识的积累和巩固。比较学习法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比较就是通过观察的方法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找出新旧知识间的异同点,从而发现知识的增长点。例如:在讲授液体燃料时,我会将汽油与柴油的成分(轻重组分差异)、密度(汽油密度730至750Kg/m3,柴油密度830至860 Kg/m3)、牌号划分(汽油牌号根据研究法辛烷值划分;柴油牌号根据凝点划分)及在发动机燃烧室中的燃烧方式(汽油发动机为点燃式,有火花塞;柴油发动机为压燃式,利用柴油的自燃点来压燃)进行比较,学生可加深记忆,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此外,还需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及逆向思维的能力。求异思维就是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探索客观真理,力争有所创见。逆向思维能力就是从事物的相反方向去思考问题,以得出问题的答案。一题有多解,事物都有两面性,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需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就应逆转一下正常的思路,多从反面想问题,才会有所突破。
其三,引导学生灵活运用遗忘曲线,提高记忆能力。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第一个从心理学上对记忆进行系统实验的人。他对记忆的保持规律作了重要研究,并绘制出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的研究表明:遗忘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遗忘是有一定规律的,只要抓住遗忘规律,及时复习,知识记忆定会持续加强。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知识的遗忘总是先快后慢,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有人曾做过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
根据遗忘曲线,可为学生制定如下复习计划,加强记忆能力:
⑴及时复习,减少复习间隔时长。新知识的遗忘是很迅速的,识记后应及早加以复习,课后多翻书,总结一下重点,比等遗忘后再复习,效果要强许多。有些学生在复习功课时,总感觉学习的都是新知识,就是因为复习间隔太长的缘故。
⑵间时复习,减少复习疲劳。当我们记忆知识时会发现:知识的前后部分很容易记住,而中间部分则相对困难。这是因为记忆时,先摄入大脑的内容会对后来的信息产生干扰,使大脑对后接触的信息印象不深,容易遗忘,叫前摄抑制(先摄入的抑制后摄入的);后摄抑制(后摄入的干扰、抑制先前摄入的)正好与前摄抑制相反,由于接受了新内容而把前面看过的忘了,使新信息干扰旧信息。因此,应将知识进行分段来学习,以便增加多个开头与结尾,增强记忆效率。此外,把重要的内容放在起床后或临睡前学习可减少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的影响,增强记忆效果。
⑶正确处理练与记的关系。知识运用得越多,记忆越容易。对学生来说,知识的运用一般表现为做题。通过做题,才能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知识,并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当然,题并非做的越多越好,同一类型的题做几次就好,否则会使人感觉疲劳厌倦,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3 结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专注力、记忆力的前提,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基础。教学,是一门艺术[3],需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老师之于学生,不仅是教授专业知识,更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魏薇.教师课堂教学决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1.
[2]刘刚.如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J].《留学生》2016(6):12-13.
[3]任萍.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J]:小学科学, 2012(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