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长时间没有回过插队的地方了……我是1975年7月10日高中毕业。当月15日从北流县城坐大卡车到民安公社插队,先到公社集中,分小组,再由生产队干部接到竹冲生产队,用单车驮行李,人步行……1977年12月参加“文革”后第一届全国高考,考上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1978年1月离开生产队。曾经回去过,那是1998年,由朋友宁绍旗开车陪去。至2016年,距下乡已有41年。2016年3月,朱山坡说《广西文学》组织“作家返乡”活动,邀请我回北流六感,到插队的地方看看。真是很好的契机,回去一趟不容易,欣然往。活动安排得有点紧凑,匆忙中记下日记,处处粗糙处处疏漏,而且我是如此不愿修辞。《广西文学》冯艳冰副主编诚挚约稿,所以,心一横,就以原始粗疏的面目发表出来吧。
2016年3月28日 星期一 阴 北京—南宁
飞机上看到前面六排有四个人看书,前排一个高、帅男拿出一本厚书,后面一个是《人类简史》,隔了一排的后座,竟然是一本年度《中篇小说选》,太意外了。一名白发妇女,在飞机上做一份看上去像是数学的卷子……旁边一个人,写可行性分析报告,投资,乡村旅游计划,国家统计局数字。
到达南宁,阴天。《广西文学》副主编冯艳冰接到。
南宁机场之气派跟首都国际机场有一比——粗大的树形支撑,巨大的菱形屋架——到达大厅有一面三人高的大屏幕,新华联播网,滚动播新闻。机场直接有两趟到北流的班车,一百四十元,开车时间分别是下午一点半和下午五点二十,玉林则从上午十点开始一直到晚上十点都有车出发,平均每小时一趟,以后回北流方便。
到市区,住民族大道上的一个酒店。民族大道111号,对面是温州商会和南宁书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招商银行。
弋舟和李浩也来了。
自助餐很舒服——鸡粥、白粥,田螺、鸭红猪红,青菜有红薯叶、西洋菜、一点红,烫一下,浇上酱油,好吃。
晚上独自从金洲路一直步行,过两个十字路口,路过市教育局和二十九中学,仍想不起来是哪里。之后拐到桂春路,看到广西民族出版社,依稀想起大致位置。想起陈多、想起莫勇继,他们因非法出版,坐了八年大牢,人全毁了。还有仪态万方的黄琼柳,去了巴西。
一路上高楼密集,流光溢彩,繁华程度不亚于北京。所谓三十年走完西方三百年的路就是如此。南湖人极多,都是快走锻炼者,有许多大榕树,水面上灯光成片。
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 阴 南宁—北流
入住碧桂园凤凰酒店。
没想到只有两个十字路口的北流也有了五星级酒店。据小吉说,是五星级酒店的硬件,整个桂东南唯一一家五星级酒店。很宽的走廊,很厚很新的地毯,地毯上大朵小朵牡丹疏朗连接。房间很大,有很大的露台,有山景及碧桂园别墅群落。
路过北流街面,看到广告牌——2016《中国好声音》全国城市海选北流赛区,主办机构为北流文体广电局。甚稀奇。
午饭后未休息,直接去六感。路很烂,大卡车太多,压坏了。坏了以后又还给国家,这样很快就会修好了。路过独石湖,氮肥厂全部铲平了,这是高中的时候来做过日工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用铁铲在烈日下搅拌水泥浆、用小斗车运水泥浆;用斗车拉过木头,一人一车,上坡极其艰难。现在倒好,盖了经适房一大片。全市下岗工人五万(有人说,叫转岗)。
先到六感大队部,再到六感学校。
梁晓阳之前告诉我,现任大队支书是我当年的学生。下车时有一个中年汉子站在一家小店门边,有人告诉我他正是我的学生。问他,他说我教过他们班的英语(只教二十六个字母和毛主席万岁),但他说认不出我了。四十一年过去,人变了。
大队部的房子都拆了,新盖了楼房。记忆中的舞台、大队办公室、会计室、合作医疗、缝纫组……都没有了,唯剩当年的会议室,水泥浇成的花形透空砖砌在墙头,间隔墙面和房顶,有一种粗糙的装饰感,记得以前没有。旁边的代销店也没有了,也看不到门的痕迹。
舞台没有了最可惜,当年常常排练演出,舞台上挂一盏灯,人在地坪排练——歌如潮花如海,欢迎朋友四方来——办公室是和龙群常去盖发稿章的地方,又想起了公社通讯组,郑记者……
出门右转到学校,也都拆了,还上一个坡,路边的厕所、厨房也不见了。有一次和大队宣传队的几个人在这里做过一次饭吃,有李小旗和周影。
一棵龍眼树还是原来的。后门还有。
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来到我面前,问我是否还认得他。是苏老师?对,是他,当年一起教一个班的苏老师。教初二,我教数学,当班主任,他教语文。我当班主任镇不住学生,他在教室门口一站,学生立即静下来。我向他问起蓝大,当年蓝大和蓝二是六感的一对姊妹花,蓝二被选拔到北京工学院,是全六感乃至全民安乃至全北流最拔尖的姑娘。六感村民言必称蓝大和蓝二。蓝大在学校里住在我隔壁。她告诉我,体育比赛,分为循环赛和淘汰赛,觉得她真是见识非凡。
之后去竹冲。
路上支书说,我提到的人都等着我,房东钟庆芳还蒸了芋头糕。在知青屋后面的荔枝树下先见到了周玲和阿小,她俩专门从北流街回来,说文芳三年前不在了。当年我们冬天就到她家洗澡。她们指给我看当年刚来时用的灶间,因为门改了方向,所以认不出来了。
泥砖房子全部废弃了,大多塌了半截,周玲家的旧屋也长了草,老钟家在原址上盖了新楼。三婆早就不在了……那是周家的地坪,当年挑水经过的地方。周祖龙来了,还认得。
蕙芳胖了,说我们在的时候生的儿子,现在已经四十一岁了,孙子都十七岁了,过几年就应该生重孙子了。当年她一直怀不上,后来终于怀上了。
知青点的房子跟前盖了房子,忘了问是谁家的。老用来了,他说了几次,说翁惠想花点钱把知青点的房子买下来做留念,结果房主不同意,没成。
看到当年的厕所,粪池和厕所两用,一间屋子大,斜顶,栅栏门。一头铺了结实的灰浆,有一个斜口蹲坑,干燥的大便滑下粪池,粪水溅起水花。有时想要方便,粪池有人在蹲着,就到别家的粪池去。到老用家的粪池,走过五色花小径……他要挑粪水浇菜地,在门口候着,他老婆喊:老用——怎么还站在那里! 知青点的房屋还在,第一间卢志武住,第二间是柴屋,第三间是我和翁惠的,第四间文清一个人住,第五间灶间。灶间外墙墙侧有一个窄道,当年用松木隔了养了一头黑猪,常常忘记喂它,有一顿没一顿的,后来猪只好跳栏出来自己找食,最后不知所终。让李浩、弋舟看。李浩说,这不跟王小波写的一样吗?
屋后的几株老荔枝树还在。
之后到民安公社,现在叫民安镇。旧的样子全无,看了一分钟就撤了。
到新荣镇,以前是新荣公社,叫塘角圩,是比民安更大的圩,当年在新荣供销社第一次看见扇牌肥皂,半透明的,有一股香气。扶中大队部,现在叫村委会。
现任支书找了一个老支书,1965年的,正蹲着抽水烟筒。我问他,1976年3月5日至8日,在扶中开过一个理论辅导员和通讯员学习班,或培训班,他是否有印象。他完全茫然。
这时另一个人出来说,这个事他知道,那是郑记者带来的,通讯员兼辅导员的会,知青来了林白薇、龙群、蓝红星、郑一、孙敏光、孙瑜等。我甚吃惊,何以记得如此清楚?我问:你是郑记者?他说不是。但郑记者还在。他是本村村主任。当年是通讯员,也曾参加那个理论辅导员和通讯员学习班。他问:知青来了几个?我说就我一人。他有点失望。当晚我给龙群微信,她想起扶中的人很热情,天已经黑了,带我们去洗澡,这个我不记得了。
铜石岭,世界上最早的冶铜遗址,地质特点是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共生,号称世界唯一。要创5A级景点,正在开发。龙总,有一个注册资金六亿的集团,叫大业。同时种植铁皮石斛,给客人饮的是铁皮石斛茶,据说极昂贵。
在铜石吃晚饭,集团自己养的鸡和猪,自己榨的油。看见地上晒着一大片榨油后的花生麸,小时候作为零食吃的,现在喂猪。
晚上北流原创音乐致敬晚会,专门作了一首歌《归雁》。朗读我的作品,听上去很有些意思。这里的原创音乐,是春晚体,中国民族唱法,表演性太强,官方和主流意识形态感太强,生命感少,或者没有,或者已被平庸化了。很难被撼动。如果是民谣一类流行音乐會也许好得多。音乐会时间太长,唱的歌太多,不如到沙街码头,沿圭江河边走走。觉得一个夜晚糟蹋了。
一个人,自我介绍说是王卡林,他说和龙群一个大院长大的。怪不得龙群插队时常念叨他。这是四十多年后头一次见到。拍一照片传龙群。
小学同学凌陵发来的中学时合影。
有很长一段时间北流没有一家电影院,青年人看电影要去玉林。一个有几家星级宾馆的城市没有电影院,让人感到意外。今年说现在有电影院了,不下十家,有几个放映厅的影城就有三四家。
2016年3月30日 星期三 阴
早餐不错,不过只吃了米粉,久不吃。其他的都吃不动了。
从碧桂园出发先去六靖,朱山坡老家。
看了龙氏祠堂,还有朱山坡出生的老屋及刚建的新屋。拾级而上的小路,刚建的,很有味道。
之后谢氏祠堂,谢诗人说他是谢灵运五十七代孙,有族谱。北流社垌谢氏,从广东梅州搬来,祠堂是新的,2012年建,号称东南亚第一。历朝历代谢姓名人,百福图、朱子家训、劝学、八德碑刻,二十四孝、二十四忠、紫气东来、梅兰竹菊、波罗蜜多心经……
接着到曾氏山庄,以为是一个旧庄园,结果是土豪盖的十几层楼。每层放置成套红木家具,笨而厚而极尽雕琢……
又去白马镇扶阳书院,该镇李书记,人很能干,上一次回北流见过。扶阳书院与上次不同,乡贤文化挂到墙上。在公社食堂吃饭,有趣。地道。
路过一个农家乐,众人推磨磨米粉。
之后天堂山,梁晓阳老家。真正到了深山里,山深、路小、梯田,山间的河流有大卵石。
坐了李木茂的车。李木茂,自己做电子商务,在广西北流卖山西苹果,卖掉了三千斤。他哥哥是美的集团首席执行官,北流乡贤第一名,是北流的传奇。美的,全国人民无一不知。
住处的厕所墙上钉着一块绿色铁牌——2010年度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改厕项目?家家建有卫生间,难不成是爱国卫生委员会办公室?
在天堂山杀了一头牛。野牛,不是真正的野牛,是放养的牛跑到山里,又生了小牛,所以成了野牛。这种牛很多,谁抓到算谁的。一头牛很贵,要七八千,所以划片分圈,不能哪里的牛随便抓。在露天有两只大铁灶,不用垒灶,自带支架的铁灶,每灶一只高高的烟囱,烧木柴。几个女人在切牛肉,对面是层峦叠嶂的群山,山腰有轻雾,空地上坐一排老头,抽着水烟。
住农家乐。大套间。
晚饭:牛肉、牛排、狗肉、鲜笋、煎豆腐、野韭菜……
米酒有点苦。
弋舟和李浩都喝得不少。
弋舟就开始唱甘肃花儿:
掰一瓣太阳送给你怕你嫌烫,掰一瓣月亮送给你怕你嫌凉。
一片痴情四面墙,热泪滴在你冷背上……
人人都喝多了。
手机内存又满了,晚上把手机上的照片导到电脑上,之后下楼去看李浩、弋舟。李浩在墙上题了一首诗,弋舟在木沙发上坐着睡着了,李浩模仿弋舟在墙上签了名字,于是全体都签了名字,除李浩、弋舟,还有朱山坡、李约热、黄土路。
有一故事——当然是真事,平政修路,乡亲们让一个发了财的富人捐些钱出来,富人说我又不走这些路,不捐。传到乡亲耳里,乡亲传话给他,说那修好的路你就不走。结果此人的母亲病了,要出去治病。他派来直升飞机,想停在学校的操场,学校不让他停,后来他好容易才找到一块平地落他的直升机……
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 阴
早餐吃牛肉萝卜粥,以及豆腐酒,把油豆腐蘸一点佐料,之后泡在米酒里一小会儿再夹出来吃,只有这个村是这种吃法。
之后上天堂山。
坐市政府的车,仍是管副市长(自称标哥)和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卢海涛陪。卢是大美女,地道北流街妹,一口纯正北流街话。 出门不远就遇到盖房子施工,说正在倒制。不明白什么叫倒制,只见一个大卡车搅水泥浆……等了好半天还是从另一条路走了。等着倒车的时候进旁边的小卖部看了看,货物摊着堆着,肥料、磅秤、草席、竹席;货架上摆着蚊香、蝇香、筷子、黄豆、草帽、乳酸饮料、麦片、饼干、方便面、毛巾、毛毯、被子、枕头、塑料脚垫、电饭煲……也算是应有尽有。
车子是两驱的,坡稍高就打滑上不去,下来两次。如果是四驱就好得多。
盘山路,窄、陡,若雨天则泥浆。
下来步行。走至岔路时歇脚,这时向导来了,走小路上山。走在前面的朋友就走错路了。小路很难行,更窄更陡更滑更潮湿。但是也上到了有庙的地方,其他人登顶,我和张惠的团队一起。她的两个员工非常棒。故事又开始了……摄影师会开车,有丰富的户外经验,身体好,人好,一个叫飞哥的,一个人带四十个小孩去广州黄埔,最小的三年级,最大的六年级。他不要钱,说他都得玩了,还要什么钱。
所谓庙,是一座旧屋子,门头上有“大仙殿”红漆白字。
故事又开始了。一个女性,某日做梦,梦见此处,于是决然辞职,来到天堂山在旧屋子里住下,自己开荒种菜,挑水煮饭,于是就成了仙。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相当于终南山上的隐士。门口两边墙上有红漆字:仙是××,佑我群生。也有一副大红纸新写的:保四方山清水秀,享万世人寿年丰。两边墙壁各钉有一个铁架,上置饮料易拉罐,罐里装满烧了半截的香。屋顶石棉瓦,墙脚层层青苔。木门外面有一道简陋铁栅栏门,上了锁。
女神仙去哪里了?
同行的李姑娘想当然地说,是上山采药去了。
下山轻松,有心情和精力看见高山草地。看见大树杜鹃开着大朵红色花。
李姑娘聊天,于是故事又开始了。她说看见我就想起她高中时最要好的女同学,那同学喜欢《一个人的战争》,很有文学天赋。大学毕业本来在市里,为了丈夫,下到乡镇的单位。本来是要在县医院生孩子的,结果正有个医疗队来做讲座,临时决定在乡镇生孩子。结果大出血,人不行了,她说现在怎么什么都看不见了。丈夫想冲进产房看她最后一眼,被婆婆死死抱住不让进,据说不吉利。结果最后一面没见人就没了。孩子保住了,是个女孩,快上大学了。
试管婴儿,现在很多人怀不上,谁的同事、谁的亲戚、谁的同学等等,都怀不上,现在的风气是先怀上再结婚。试管婴儿很普遍,高速公路上看见的广告牌:试管婴儿,请选择玉林妇幼保健院。
据张惠的测步软件,上山再下来,共一万四千八百七十四步,走了十一点零五公里,相当于爬了一百一十七层楼梯。
下午到家,弟弟从博白回来了。黑、瘦,虽然话不少,却给人木讷的感觉。跟社会几无接触,整日和瘫痪病人在一起,状态不好。去年跟所有人说,他全年无休、二十四小时陪护,侍候大小便,自己感恩戴德,以为是一份好工作……只有我出面要求,弟弟起码一个月要有两天休息。我说这话时很痛快,替弟弟争取两天的休息时间却成了恶人,估计这下把博白所有的亲戚都得罪了。也只好如此。弟弟自己认为,既然叔叔家对他好,他怎样都是应该的。也许他并不需要自己的权利。不过现在让他每天有一点空闲时间,去听养生课,春节回家的时间也多了几天,这次我回北流又让他回家。之前两次我回北流他都没时间回来。
他回来交养老保险,一下要交四万多元。原来在单位不算正式编制,没有单位交养老金,之后有十几年空缺,女儿给他三万多元,这是弟弟的一大心病,处在社会最底层。
2016年4月1日 星期五 晴
家里被子总是很厚,到鸡叫头遍还睡不着。其实小时候一律是厚被子,每人一床,到夏天盖床单,从来不知道有薄被子。到大学里看到同学有薄被子,可以根据季节换厚薄,这才知道世界上还有盖得这么舒服的被子。而厚被子因为厚总是盖不严实,需要在肩膀漏风处塞上一件毛衣。
关于清明扫墓,跟弟弟说其实我和他应该回博白老家给父亲扫墓,弟弟說不要去,老家人很厉害,都要给钱的。大姐都不回,而且老家人说要修水泥坟,大姐都没答应,说反正是空坟。老家人又说至少立个墓碑等等,大姐也一概没答应。妈妈说,朝天祭拜就行了,灵魂都升到天上去了。
所谓发展,搞到人不敢回老家的地步,实在是可悲可笑。想到万一回去,要给一大帮从来不认识的人红包,少了不像话,多了承受不起,份额太多,稍多一点就要上万。想到是养父辛苦把自己养大,如果有人说我是白马金头根垌的,也完全可以。
二弟弟现在当了保安队长,每月一千八百元,加上加班费,可到两千元。去年副队长,才一千六百元,现在手下管二十多个人,所在的物业公司在北流有知名度,老板有上亿身家,是治保主任出身,炒地皮,不过不露富。老板跟他说,可以不来上班,有问题去处理就行了。最怕火警,盗窃,煤气烧起来了,要撬门,赔钱。
大弟弟回来,说下午给博白的叔叔打粉,大米、燕麦、荞麦,打一桶,八块钱。叔叔现在起不了床了,腰硬了,要喂食,吃米糊、面条、馄饨。
妈妈去致公党开会,在二招吃饭带回菜,有扣肉和鸡肉,还有杂菜,像小时候那样。
梁晓阳送来《北流县志》,1991年版。
微信看到凯尔泰斯于2016年3月31日去世,享年八十六岁。他的诺贝尔奖演说词有几句:
写作始终是一桩绝对严格的私人事件……
我突然省悟:只存在一个唯独仅有的客观现实,那就是我自己,我的人生。这是一个脆弱易伤、载着困惑时代之记忆的礼物……说来说去,作家究竟为谁写作?答案毫无疑问。
2016年4月2日 星期六 小雨
和母亲去菜行杀鸭子,叫花头鸭,也叫鬼头鸭。十元钱杀一只鸭,鸡只需五元,鹅则要二十元。如剁块,则加三元。
污水横流,腥气阵阵。宰杀档,贴瓷砖,白亮亮的,地上一地湿腻腻的鸡毛、鸭毛。地上摆满塑料大盆,墙上挂满塑料袋,一只半人高大的塑料桶,外支一圈铁架,鸭子绑在铁架上。
一口大锅,一只蒸笼似的脱毛机。第一次知道有这种设备,机器一转,毛就脱掉了。但只能脱鸡毛,脱不好鸭毛。
看到有两只已剥皮的全狗,一路上都看到有卖羊肉和狗肉的。有专门养殖场。
用侄子的电脑给张炜发了电邮,他要编一本书,要五千字以下小说,发了《大声哭泣》。
责任编辑 冯艳冰
特邀编辑 陆辉艳
2016年3月28日 星期一 阴 北京—南宁
飞机上看到前面六排有四个人看书,前排一个高、帅男拿出一本厚书,后面一个是《人类简史》,隔了一排的后座,竟然是一本年度《中篇小说选》,太意外了。一名白发妇女,在飞机上做一份看上去像是数学的卷子……旁边一个人,写可行性分析报告,投资,乡村旅游计划,国家统计局数字。
到达南宁,阴天。《广西文学》副主编冯艳冰接到。
南宁机场之气派跟首都国际机场有一比——粗大的树形支撑,巨大的菱形屋架——到达大厅有一面三人高的大屏幕,新华联播网,滚动播新闻。机场直接有两趟到北流的班车,一百四十元,开车时间分别是下午一点半和下午五点二十,玉林则从上午十点开始一直到晚上十点都有车出发,平均每小时一趟,以后回北流方便。
到市区,住民族大道上的一个酒店。民族大道111号,对面是温州商会和南宁书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招商银行。
弋舟和李浩也来了。
自助餐很舒服——鸡粥、白粥,田螺、鸭红猪红,青菜有红薯叶、西洋菜、一点红,烫一下,浇上酱油,好吃。
晚上独自从金洲路一直步行,过两个十字路口,路过市教育局和二十九中学,仍想不起来是哪里。之后拐到桂春路,看到广西民族出版社,依稀想起大致位置。想起陈多、想起莫勇继,他们因非法出版,坐了八年大牢,人全毁了。还有仪态万方的黄琼柳,去了巴西。
一路上高楼密集,流光溢彩,繁华程度不亚于北京。所谓三十年走完西方三百年的路就是如此。南湖人极多,都是快走锻炼者,有许多大榕树,水面上灯光成片。
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 阴 南宁—北流
入住碧桂园凤凰酒店。
没想到只有两个十字路口的北流也有了五星级酒店。据小吉说,是五星级酒店的硬件,整个桂东南唯一一家五星级酒店。很宽的走廊,很厚很新的地毯,地毯上大朵小朵牡丹疏朗连接。房间很大,有很大的露台,有山景及碧桂园别墅群落。
路过北流街面,看到广告牌——2016《中国好声音》全国城市海选北流赛区,主办机构为北流文体广电局。甚稀奇。
午饭后未休息,直接去六感。路很烂,大卡车太多,压坏了。坏了以后又还给国家,这样很快就会修好了。路过独石湖,氮肥厂全部铲平了,这是高中的时候来做过日工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用铁铲在烈日下搅拌水泥浆、用小斗车运水泥浆;用斗车拉过木头,一人一车,上坡极其艰难。现在倒好,盖了经适房一大片。全市下岗工人五万(有人说,叫转岗)。
先到六感大队部,再到六感学校。
梁晓阳之前告诉我,现任大队支书是我当年的学生。下车时有一个中年汉子站在一家小店门边,有人告诉我他正是我的学生。问他,他说我教过他们班的英语(只教二十六个字母和毛主席万岁),但他说认不出我了。四十一年过去,人变了。
大队部的房子都拆了,新盖了楼房。记忆中的舞台、大队办公室、会计室、合作医疗、缝纫组……都没有了,唯剩当年的会议室,水泥浇成的花形透空砖砌在墙头,间隔墙面和房顶,有一种粗糙的装饰感,记得以前没有。旁边的代销店也没有了,也看不到门的痕迹。
舞台没有了最可惜,当年常常排练演出,舞台上挂一盏灯,人在地坪排练——歌如潮花如海,欢迎朋友四方来——办公室是和龙群常去盖发稿章的地方,又想起了公社通讯组,郑记者……
出门右转到学校,也都拆了,还上一个坡,路边的厕所、厨房也不见了。有一次和大队宣传队的几个人在这里做过一次饭吃,有李小旗和周影。
一棵龍眼树还是原来的。后门还有。
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来到我面前,问我是否还认得他。是苏老师?对,是他,当年一起教一个班的苏老师。教初二,我教数学,当班主任,他教语文。我当班主任镇不住学生,他在教室门口一站,学生立即静下来。我向他问起蓝大,当年蓝大和蓝二是六感的一对姊妹花,蓝二被选拔到北京工学院,是全六感乃至全民安乃至全北流最拔尖的姑娘。六感村民言必称蓝大和蓝二。蓝大在学校里住在我隔壁。她告诉我,体育比赛,分为循环赛和淘汰赛,觉得她真是见识非凡。
之后去竹冲。
路上支书说,我提到的人都等着我,房东钟庆芳还蒸了芋头糕。在知青屋后面的荔枝树下先见到了周玲和阿小,她俩专门从北流街回来,说文芳三年前不在了。当年我们冬天就到她家洗澡。她们指给我看当年刚来时用的灶间,因为门改了方向,所以认不出来了。
泥砖房子全部废弃了,大多塌了半截,周玲家的旧屋也长了草,老钟家在原址上盖了新楼。三婆早就不在了……那是周家的地坪,当年挑水经过的地方。周祖龙来了,还认得。
蕙芳胖了,说我们在的时候生的儿子,现在已经四十一岁了,孙子都十七岁了,过几年就应该生重孙子了。当年她一直怀不上,后来终于怀上了。
知青点的房子跟前盖了房子,忘了问是谁家的。老用来了,他说了几次,说翁惠想花点钱把知青点的房子买下来做留念,结果房主不同意,没成。
看到当年的厕所,粪池和厕所两用,一间屋子大,斜顶,栅栏门。一头铺了结实的灰浆,有一个斜口蹲坑,干燥的大便滑下粪池,粪水溅起水花。有时想要方便,粪池有人在蹲着,就到别家的粪池去。到老用家的粪池,走过五色花小径……他要挑粪水浇菜地,在门口候着,他老婆喊:老用——怎么还站在那里! 知青点的房屋还在,第一间卢志武住,第二间是柴屋,第三间是我和翁惠的,第四间文清一个人住,第五间灶间。灶间外墙墙侧有一个窄道,当年用松木隔了养了一头黑猪,常常忘记喂它,有一顿没一顿的,后来猪只好跳栏出来自己找食,最后不知所终。让李浩、弋舟看。李浩说,这不跟王小波写的一样吗?
屋后的几株老荔枝树还在。
之后到民安公社,现在叫民安镇。旧的样子全无,看了一分钟就撤了。
到新荣镇,以前是新荣公社,叫塘角圩,是比民安更大的圩,当年在新荣供销社第一次看见扇牌肥皂,半透明的,有一股香气。扶中大队部,现在叫村委会。
现任支书找了一个老支书,1965年的,正蹲着抽水烟筒。我问他,1976年3月5日至8日,在扶中开过一个理论辅导员和通讯员学习班,或培训班,他是否有印象。他完全茫然。
这时另一个人出来说,这个事他知道,那是郑记者带来的,通讯员兼辅导员的会,知青来了林白薇、龙群、蓝红星、郑一、孙敏光、孙瑜等。我甚吃惊,何以记得如此清楚?我问:你是郑记者?他说不是。但郑记者还在。他是本村村主任。当年是通讯员,也曾参加那个理论辅导员和通讯员学习班。他问:知青来了几个?我说就我一人。他有点失望。当晚我给龙群微信,她想起扶中的人很热情,天已经黑了,带我们去洗澡,这个我不记得了。
铜石岭,世界上最早的冶铜遗址,地质特点是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共生,号称世界唯一。要创5A级景点,正在开发。龙总,有一个注册资金六亿的集团,叫大业。同时种植铁皮石斛,给客人饮的是铁皮石斛茶,据说极昂贵。
在铜石吃晚饭,集团自己养的鸡和猪,自己榨的油。看见地上晒着一大片榨油后的花生麸,小时候作为零食吃的,现在喂猪。
晚上北流原创音乐致敬晚会,专门作了一首歌《归雁》。朗读我的作品,听上去很有些意思。这里的原创音乐,是春晚体,中国民族唱法,表演性太强,官方和主流意识形态感太强,生命感少,或者没有,或者已被平庸化了。很难被撼动。如果是民谣一类流行音乐會也许好得多。音乐会时间太长,唱的歌太多,不如到沙街码头,沿圭江河边走走。觉得一个夜晚糟蹋了。
一个人,自我介绍说是王卡林,他说和龙群一个大院长大的。怪不得龙群插队时常念叨他。这是四十多年后头一次见到。拍一照片传龙群。
小学同学凌陵发来的中学时合影。
有很长一段时间北流没有一家电影院,青年人看电影要去玉林。一个有几家星级宾馆的城市没有电影院,让人感到意外。今年说现在有电影院了,不下十家,有几个放映厅的影城就有三四家。
2016年3月30日 星期三 阴
早餐不错,不过只吃了米粉,久不吃。其他的都吃不动了。
从碧桂园出发先去六靖,朱山坡老家。
看了龙氏祠堂,还有朱山坡出生的老屋及刚建的新屋。拾级而上的小路,刚建的,很有味道。
之后谢氏祠堂,谢诗人说他是谢灵运五十七代孙,有族谱。北流社垌谢氏,从广东梅州搬来,祠堂是新的,2012年建,号称东南亚第一。历朝历代谢姓名人,百福图、朱子家训、劝学、八德碑刻,二十四孝、二十四忠、紫气东来、梅兰竹菊、波罗蜜多心经……
接着到曾氏山庄,以为是一个旧庄园,结果是土豪盖的十几层楼。每层放置成套红木家具,笨而厚而极尽雕琢……
又去白马镇扶阳书院,该镇李书记,人很能干,上一次回北流见过。扶阳书院与上次不同,乡贤文化挂到墙上。在公社食堂吃饭,有趣。地道。
路过一个农家乐,众人推磨磨米粉。
之后天堂山,梁晓阳老家。真正到了深山里,山深、路小、梯田,山间的河流有大卵石。
坐了李木茂的车。李木茂,自己做电子商务,在广西北流卖山西苹果,卖掉了三千斤。他哥哥是美的集团首席执行官,北流乡贤第一名,是北流的传奇。美的,全国人民无一不知。
住处的厕所墙上钉着一块绿色铁牌——2010年度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改厕项目?家家建有卫生间,难不成是爱国卫生委员会办公室?
在天堂山杀了一头牛。野牛,不是真正的野牛,是放养的牛跑到山里,又生了小牛,所以成了野牛。这种牛很多,谁抓到算谁的。一头牛很贵,要七八千,所以划片分圈,不能哪里的牛随便抓。在露天有两只大铁灶,不用垒灶,自带支架的铁灶,每灶一只高高的烟囱,烧木柴。几个女人在切牛肉,对面是层峦叠嶂的群山,山腰有轻雾,空地上坐一排老头,抽着水烟。
住农家乐。大套间。
晚饭:牛肉、牛排、狗肉、鲜笋、煎豆腐、野韭菜……
米酒有点苦。
弋舟和李浩都喝得不少。
弋舟就开始唱甘肃花儿:
掰一瓣太阳送给你怕你嫌烫,掰一瓣月亮送给你怕你嫌凉。
一片痴情四面墙,热泪滴在你冷背上……
人人都喝多了。
手机内存又满了,晚上把手机上的照片导到电脑上,之后下楼去看李浩、弋舟。李浩在墙上题了一首诗,弋舟在木沙发上坐着睡着了,李浩模仿弋舟在墙上签了名字,于是全体都签了名字,除李浩、弋舟,还有朱山坡、李约热、黄土路。
有一故事——当然是真事,平政修路,乡亲们让一个发了财的富人捐些钱出来,富人说我又不走这些路,不捐。传到乡亲耳里,乡亲传话给他,说那修好的路你就不走。结果此人的母亲病了,要出去治病。他派来直升飞机,想停在学校的操场,学校不让他停,后来他好容易才找到一块平地落他的直升机……
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 阴
早餐吃牛肉萝卜粥,以及豆腐酒,把油豆腐蘸一点佐料,之后泡在米酒里一小会儿再夹出来吃,只有这个村是这种吃法。
之后上天堂山。
坐市政府的车,仍是管副市长(自称标哥)和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卢海涛陪。卢是大美女,地道北流街妹,一口纯正北流街话。 出门不远就遇到盖房子施工,说正在倒制。不明白什么叫倒制,只见一个大卡车搅水泥浆……等了好半天还是从另一条路走了。等着倒车的时候进旁边的小卖部看了看,货物摊着堆着,肥料、磅秤、草席、竹席;货架上摆着蚊香、蝇香、筷子、黄豆、草帽、乳酸饮料、麦片、饼干、方便面、毛巾、毛毯、被子、枕头、塑料脚垫、电饭煲……也算是应有尽有。
车子是两驱的,坡稍高就打滑上不去,下来两次。如果是四驱就好得多。
盘山路,窄、陡,若雨天则泥浆。
下来步行。走至岔路时歇脚,这时向导来了,走小路上山。走在前面的朋友就走错路了。小路很难行,更窄更陡更滑更潮湿。但是也上到了有庙的地方,其他人登顶,我和张惠的团队一起。她的两个员工非常棒。故事又开始了……摄影师会开车,有丰富的户外经验,身体好,人好,一个叫飞哥的,一个人带四十个小孩去广州黄埔,最小的三年级,最大的六年级。他不要钱,说他都得玩了,还要什么钱。
所谓庙,是一座旧屋子,门头上有“大仙殿”红漆白字。
故事又开始了。一个女性,某日做梦,梦见此处,于是决然辞职,来到天堂山在旧屋子里住下,自己开荒种菜,挑水煮饭,于是就成了仙。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相当于终南山上的隐士。门口两边墙上有红漆字:仙是××,佑我群生。也有一副大红纸新写的:保四方山清水秀,享万世人寿年丰。两边墙壁各钉有一个铁架,上置饮料易拉罐,罐里装满烧了半截的香。屋顶石棉瓦,墙脚层层青苔。木门外面有一道简陋铁栅栏门,上了锁。
女神仙去哪里了?
同行的李姑娘想当然地说,是上山采药去了。
下山轻松,有心情和精力看见高山草地。看见大树杜鹃开着大朵红色花。
李姑娘聊天,于是故事又开始了。她说看见我就想起她高中时最要好的女同学,那同学喜欢《一个人的战争》,很有文学天赋。大学毕业本来在市里,为了丈夫,下到乡镇的单位。本来是要在县医院生孩子的,结果正有个医疗队来做讲座,临时决定在乡镇生孩子。结果大出血,人不行了,她说现在怎么什么都看不见了。丈夫想冲进产房看她最后一眼,被婆婆死死抱住不让进,据说不吉利。结果最后一面没见人就没了。孩子保住了,是个女孩,快上大学了。
试管婴儿,现在很多人怀不上,谁的同事、谁的亲戚、谁的同学等等,都怀不上,现在的风气是先怀上再结婚。试管婴儿很普遍,高速公路上看见的广告牌:试管婴儿,请选择玉林妇幼保健院。
据张惠的测步软件,上山再下来,共一万四千八百七十四步,走了十一点零五公里,相当于爬了一百一十七层楼梯。
下午到家,弟弟从博白回来了。黑、瘦,虽然话不少,却给人木讷的感觉。跟社会几无接触,整日和瘫痪病人在一起,状态不好。去年跟所有人说,他全年无休、二十四小时陪护,侍候大小便,自己感恩戴德,以为是一份好工作……只有我出面要求,弟弟起码一个月要有两天休息。我说这话时很痛快,替弟弟争取两天的休息时间却成了恶人,估计这下把博白所有的亲戚都得罪了。也只好如此。弟弟自己认为,既然叔叔家对他好,他怎样都是应该的。也许他并不需要自己的权利。不过现在让他每天有一点空闲时间,去听养生课,春节回家的时间也多了几天,这次我回北流又让他回家。之前两次我回北流他都没时间回来。
他回来交养老保险,一下要交四万多元。原来在单位不算正式编制,没有单位交养老金,之后有十几年空缺,女儿给他三万多元,这是弟弟的一大心病,处在社会最底层。
2016年4月1日 星期五 晴
家里被子总是很厚,到鸡叫头遍还睡不着。其实小时候一律是厚被子,每人一床,到夏天盖床单,从来不知道有薄被子。到大学里看到同学有薄被子,可以根据季节换厚薄,这才知道世界上还有盖得这么舒服的被子。而厚被子因为厚总是盖不严实,需要在肩膀漏风处塞上一件毛衣。
关于清明扫墓,跟弟弟说其实我和他应该回博白老家给父亲扫墓,弟弟說不要去,老家人很厉害,都要给钱的。大姐都不回,而且老家人说要修水泥坟,大姐都没答应,说反正是空坟。老家人又说至少立个墓碑等等,大姐也一概没答应。妈妈说,朝天祭拜就行了,灵魂都升到天上去了。
所谓发展,搞到人不敢回老家的地步,实在是可悲可笑。想到万一回去,要给一大帮从来不认识的人红包,少了不像话,多了承受不起,份额太多,稍多一点就要上万。想到是养父辛苦把自己养大,如果有人说我是白马金头根垌的,也完全可以。
二弟弟现在当了保安队长,每月一千八百元,加上加班费,可到两千元。去年副队长,才一千六百元,现在手下管二十多个人,所在的物业公司在北流有知名度,老板有上亿身家,是治保主任出身,炒地皮,不过不露富。老板跟他说,可以不来上班,有问题去处理就行了。最怕火警,盗窃,煤气烧起来了,要撬门,赔钱。
大弟弟回来,说下午给博白的叔叔打粉,大米、燕麦、荞麦,打一桶,八块钱。叔叔现在起不了床了,腰硬了,要喂食,吃米糊、面条、馄饨。
妈妈去致公党开会,在二招吃饭带回菜,有扣肉和鸡肉,还有杂菜,像小时候那样。
梁晓阳送来《北流县志》,1991年版。
微信看到凯尔泰斯于2016年3月31日去世,享年八十六岁。他的诺贝尔奖演说词有几句:
写作始终是一桩绝对严格的私人事件……
我突然省悟:只存在一个唯独仅有的客观现实,那就是我自己,我的人生。这是一个脆弱易伤、载着困惑时代之记忆的礼物……说来说去,作家究竟为谁写作?答案毫无疑问。
2016年4月2日 星期六 小雨
和母亲去菜行杀鸭子,叫花头鸭,也叫鬼头鸭。十元钱杀一只鸭,鸡只需五元,鹅则要二十元。如剁块,则加三元。
污水横流,腥气阵阵。宰杀档,贴瓷砖,白亮亮的,地上一地湿腻腻的鸡毛、鸭毛。地上摆满塑料大盆,墙上挂满塑料袋,一只半人高大的塑料桶,外支一圈铁架,鸭子绑在铁架上。
一口大锅,一只蒸笼似的脱毛机。第一次知道有这种设备,机器一转,毛就脱掉了。但只能脱鸡毛,脱不好鸭毛。
看到有两只已剥皮的全狗,一路上都看到有卖羊肉和狗肉的。有专门养殖场。
用侄子的电脑给张炜发了电邮,他要编一本书,要五千字以下小说,发了《大声哭泣》。
责任编辑 冯艳冰
特邀编辑 陆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