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自国家公务员局的消息说,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开始报名。即将开始的国考出现了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首次仅面向体制外人员进行招录。一时间,社会舆论纷纷发出议论,“龙门向民众打开”、“这样的开放对百姓有益”、“国考越来越公平合理”。其实,用“破冰”来形容这一变化,似乎更为合适。因为,此举不仅进一步打破体制内、体制外泾渭分明的身份鸿沟,提高体制外年轻人成为公务员的可能性,还有助于解决当前公务员培养的一个较大难题,就是从源头上进一步改变“三门干部”现象。
“三门干部”,是指从“家门”到“学校门”进而迈进“机关大门”的干部。由于长期以来的应届毕业生分配制度和公务员遴选的历史原因,从中央到地方机关存在大量的“三门干部”。他们学习优秀,经历简单,从“天之骄子”变身为社会地位较高、深受众人羡慕的党政官员,造就了无数的人生辉煌和成长佳话。然而,随着一些“三门干部”逐渐走上领导岗位之后,其经历特点和自身局限逐渐显露出来。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一些年轻干部更愿意夸夸其谈,作表面文章,热衷于浮华目标,沉浸在個人小圈子和虚幻政绩里。也由于跟社会底层、民间疾苦距离较远,面对着社会转型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一些干部心慌意乱,简单粗暴,不仅缺少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而且,对于身处逆境和困苦之中的基层群众,缺少起码的感情和朴素的悲悯之心。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明明是责任事故,当事官员却以十足的官腔推诿扯皮,而令人一掬同情之泪的灾祸现场,还有官员频频爆出“冷言”、“雷语”,振振有词,毫无愧色。可以说,不懂基层,不懂社会,往往难以协调复杂关系,更不用说肩负起促进社会公正、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了。
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象,近年来,在公务员招录、选拔中,增强了基层导向。要求报考者一般要有两年以上的基层工作经验。即便如此,还有人把短暂的“基层经历”视为镀金过程,没有很好解决公务员培养中的现实能力和对群众的感情问题。而今,从体制外招录更多公务员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体制外的人远离社会管理的核心层,对民间社会更为熟悉,身上没有“三门干部”的局限,可以与现有公务员形成经历和能力的互补。而且,更多人完成这种向体制内身份的转换,也加深了公务员之间的融合交流,丰富了解决问题的视角和办法。
有专家认为,为了应对公务员退休高峰的到来,是此次加大公务员招收规模的原因。今年的招考规模,为10多年来最大,同时,由于公务员内部的遴选、提拔制度比较完善,今年国考只针对体制外,与体制内的考生分开,各考各的,不再狭路相逢,极大减小了体制外年轻人报考公务员的难度,提高了他们成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的机会,使得公务员来源更为合理。而更多地从社会吸纳人才,本是国考的初衷和方向。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仅从体制外招考公务员,不光拓宽了公务员的来源、渠道,让公务员队伍里出现更多经历多样、知识结构丰富和具有较宽视野的社会人才。近年来,以“改革”、“禁令”、“反腐”为关键词,有的官员私下抱怨“日子不好过了”。一家媒体曾经进行过百名公务员调查,结果表明,100%的受访者表示受到了“禁令”影响,超过90%的受访者坦言“公务员不好当”。“禁”掉了比较丰厚的隐性福利,只剩下固有的工资,对于一些官员而言,继续从政的吸引力似乎打了折扣。甚至有舆论曾经惊呼,“公务员离职潮”即将到来。然而,近两年来,这些预言并没有成为现实。出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公务员的生活稳定、社会地位高,在亲属朋友面前,依然是可以引来欣羡和称赞的职业。可以说,对社会公众而言,公务员职业依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公务员招考向体制外敞开之后,会有更多优秀的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相信公务员培养也会出现令人耳目一新的局面。
同时,吸收体制外的更多年轻人加入公务员队伍,还可以改变目前年轻公务员单纯依靠机关单位解决住房的福利问题。近20年前,中央机关推动了波澜壮阔的住房改革,很多单位告别了福利分房。但出于对年轻公务员买不起市场化住房的体恤,很多单位又搞起了机关自建的经济适用房、集资房,用低于市场的低廉价格分配给年轻公务员。由此,也给社会舆论留下了公务员“工资低,但隐性福利高”的印象。近两年来,机关单位自己建房的方式被叫停。而更多体制外的年轻人加入,会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公务员的现实期许。
“三门干部”,是指从“家门”到“学校门”进而迈进“机关大门”的干部。由于长期以来的应届毕业生分配制度和公务员遴选的历史原因,从中央到地方机关存在大量的“三门干部”。他们学习优秀,经历简单,从“天之骄子”变身为社会地位较高、深受众人羡慕的党政官员,造就了无数的人生辉煌和成长佳话。然而,随着一些“三门干部”逐渐走上领导岗位之后,其经历特点和自身局限逐渐显露出来。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一些年轻干部更愿意夸夸其谈,作表面文章,热衷于浮华目标,沉浸在個人小圈子和虚幻政绩里。也由于跟社会底层、民间疾苦距离较远,面对着社会转型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一些干部心慌意乱,简单粗暴,不仅缺少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而且,对于身处逆境和困苦之中的基层群众,缺少起码的感情和朴素的悲悯之心。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明明是责任事故,当事官员却以十足的官腔推诿扯皮,而令人一掬同情之泪的灾祸现场,还有官员频频爆出“冷言”、“雷语”,振振有词,毫无愧色。可以说,不懂基层,不懂社会,往往难以协调复杂关系,更不用说肩负起促进社会公正、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了。
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象,近年来,在公务员招录、选拔中,增强了基层导向。要求报考者一般要有两年以上的基层工作经验。即便如此,还有人把短暂的“基层经历”视为镀金过程,没有很好解决公务员培养中的现实能力和对群众的感情问题。而今,从体制外招录更多公务员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体制外的人远离社会管理的核心层,对民间社会更为熟悉,身上没有“三门干部”的局限,可以与现有公务员形成经历和能力的互补。而且,更多人完成这种向体制内身份的转换,也加深了公务员之间的融合交流,丰富了解决问题的视角和办法。
有专家认为,为了应对公务员退休高峰的到来,是此次加大公务员招收规模的原因。今年的招考规模,为10多年来最大,同时,由于公务员内部的遴选、提拔制度比较完善,今年国考只针对体制外,与体制内的考生分开,各考各的,不再狭路相逢,极大减小了体制外年轻人报考公务员的难度,提高了他们成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的机会,使得公务员来源更为合理。而更多地从社会吸纳人才,本是国考的初衷和方向。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仅从体制外招考公务员,不光拓宽了公务员的来源、渠道,让公务员队伍里出现更多经历多样、知识结构丰富和具有较宽视野的社会人才。近年来,以“改革”、“禁令”、“反腐”为关键词,有的官员私下抱怨“日子不好过了”。一家媒体曾经进行过百名公务员调查,结果表明,100%的受访者表示受到了“禁令”影响,超过90%的受访者坦言“公务员不好当”。“禁”掉了比较丰厚的隐性福利,只剩下固有的工资,对于一些官员而言,继续从政的吸引力似乎打了折扣。甚至有舆论曾经惊呼,“公务员离职潮”即将到来。然而,近两年来,这些预言并没有成为现实。出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公务员的生活稳定、社会地位高,在亲属朋友面前,依然是可以引来欣羡和称赞的职业。可以说,对社会公众而言,公务员职业依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公务员招考向体制外敞开之后,会有更多优秀的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相信公务员培养也会出现令人耳目一新的局面。
同时,吸收体制外的更多年轻人加入公务员队伍,还可以改变目前年轻公务员单纯依靠机关单位解决住房的福利问题。近20年前,中央机关推动了波澜壮阔的住房改革,很多单位告别了福利分房。但出于对年轻公务员买不起市场化住房的体恤,很多单位又搞起了机关自建的经济适用房、集资房,用低于市场的低廉价格分配给年轻公务员。由此,也给社会舆论留下了公务员“工资低,但隐性福利高”的印象。近两年来,机关单位自己建房的方式被叫停。而更多体制外的年轻人加入,会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公务员的现实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