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其实也爱你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1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期天,格格妈出差去了海南,我带格格去红山森林公园看大象。忽然,手机响了,是格格妈打来的,她祝我生日快乐,我边接电话边哑然失笑:可不,今天是我生日,难得妻还牢牢记得。
  “爸爸,笑什么呀?”格格站在我身边乖巧地连声发问。我告诉她:“今天爸爸过生日。”格格的反应很快,她大叫:“爸爸生日快乐!”我笑着逗她:“那么,我的千金,给爸爸什么礼物呢?”格格沮丧地低下头:“爸爸,我没钱,怎么给你买礼物?”我笑了:“乖!逗你玩呢,小孩子买什么礼物?”“那,我去那边玩!”格格边说边飞快地跑远了。“早点回来!”我不放心地对着她的背影大声叮嘱。
  一个小时过去,太阳西斜,也不见格格的影子,我越来越担心,心“咚咚”直跳,眼下报纸上常有小孩子被拐的消息,格格该不会有什么事吧,越想越可怕,我后悔不该让格格由着性子乱跑。就在我急得要发疯时,格格小小的身影出现了,我气得要死,上去就在她头上打了一下:“死丫头,跑哪去了?”
  “爸爸,给你花!祝你生日快乐!”格格的小脸通红,满脸全是汗,手里紧攥着几枝野地里采来的金黄色的小花,野花特有的馨香沁人肺腑。 接过花,我才发现,格格的小手已被花枝划了几个小口。
  回首我走过的岁月,竟真的与鲜花无缘,想想也悲哀,平生收到的第一束花,竟是我4岁的女儿送的,这真让我甜到了心灵深处。
  或许是因为着急出汗,受了风寒,晚上回到家,我的头疼得像要炸开似的,硬撑着胡乱给格格做了些东西吃,就早早地躺下了。迷迷糊糊一觉醒来,看看床头柜上的夜光钟,已是晚上10点了,想想女儿明天还要上幼儿园,我强打精神想起来烧点水,让她洗澡上床。猛一抬头,竟摸到一个毛绒绒的圆东西,吓我一大跳,打开灯,原来是格格伏在我的床边睡着了,我推醒她:“格格,怎么不去你的床上睡?”
  格格见我醒了,开心地咧嘴笑了:“爸爸,你不头痛了吧?你要是难受,我打电话给叔叔,让他送你去医院的!”或许刚才头抬得太猛,一阵旋晕,我不由闭上了眼睛。见我难受的样子,格格又冒出来一句:“爸爸,让我和你一起生病,你就不会这样难过了!”
  格格的这句话,对于我就像口渴难耐的人喝到了甘甜清冽的泉水。因为我向来觉得女儿很小,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吃和玩再加上刁蛮任性。今天格格的可人乖巧突然告诉我:其实孩子早就懂得回馈父母爱的情感了,只是我们从来就不曾留意罢了。那么,我们又何必每天都抱怨孩子的不懂事呢。
  责任编辑:春 树
其他文献
我是一个幸运的小女孩,我的家是世界上最好的家庭。爸爸妈妈当然是家里的主角。在外面,我们注意自己的行为要得体,但是一回到家里,我们就尽情地玩啊,笑啊。有时,妈妈两手插在胸前,皱着眉头,对爸爸说:“你把他们都宠坏了!”然而不一会儿,她也和我们一起开怀大笑,我就知道她说这话不是认真的。  我们做各种各样的游戏,比如,我们会把客厅当成一个世界,桌子椅子就是不同的国家,然后爸爸就给我们讲他去过的地方。  爸
期刊
艾子:  女儿太磨蹭了,收拾书包、刷牙、穿鞋……都要我命令七八遍,直到冲她吼叫,否则她就不会行动。这种性格真让人无可奈何。您有什么好办法吗?  东莞雪 飞    雪飞读者:  “听而不闻”的孩子,只对家长坚决的眼神有感应,因此建议总是远远对孩子发号施令又老是不凑效的家长试试“目光接触”:走到孩子面前,半蹲下身来,抓紧他的手,把命令轻声再说一遍,必要的话,牵着他的手把他送到该去的地方——该刷牙了送去
期刊
个 案:  文文已经3岁了,做什么事情都心不在焉,家长和她说话,有时她好像听进去了,有时,却仿佛根本没听到。最让家长感到头疼的是,文文不喜欢说话,经常沉默着。就算是说话,也表达得不是很清晰。她的性格非常文静,经常一个人坐在那里,看着玩具娃娃。见她这个样子,文文妈也不敢带她出门,怕她走失,也不敢让她和别的小朋友玩,怕她受欺负。觉得这孩子是内秀,就因材施教,让她学习认字、读书。可是,文文学会识字后,变
期刊
个 案:  安然今年6岁,刚上小学一年级。家里的经济环境挺好,爸爸在一家外资企业做中层领导,妈妈在中学当老师。家里只有这么一个独生子,无论是在吃穿住行方面,还是在教育方面,都给了他优厚而无可挑剔的对待。  安然很聪明,学什么都特别快,别的小朋友学习10以内加减法,需要用手指头帮忙,恨不能再加上脚趾,而这个时候,安然已经开始自己学习乘除法了。不过,这只不过是安然聪明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他的聪明体现
期刊
女儿6岁那年,我们住在土壤研究所的宿舍大院里。4月的一天,女儿忽然发现土壤研究所南草坪上的“草”又绿又高,有些不比寻常。蹲下去细心观察了好一阵,女儿下结论:土壤所的叔叔阿姨们种的绝不是草,这长出来的东东,不是麦子就是韭菜,要不就是他们培育的“超级庄稼”,妈妈,你看得出这是什么吗?  揪下一片叶子,我嗅了嗅,“不会是韭菜,大概是麦子吧,稻子这会儿还没有下种呢,况且这是块旱地。等长出穗子来,我们就能分
期刊
曼曼5岁了,家长让她学画画。  一天, 曼曼把画中人物的头涂成了强烈的紫色,把背景的天空涂成了深红色。妈妈见了非常生气,训斥她:“你画的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兰兰画得比你强多了,她长大了一定能成为大画家!”爸爸坐在一旁接着说:“这么乱涂乱画的,简直是没脑子—你白上美术课了。”  曼曼低下头,不吭声了,过了一会儿,把画纸和画笔都放到了一旁。  曼曼家长的错误在于,他们根本没搞清楚培养孩子学习艺术的
期刊
人群是对称的,有男有女;地理是对称的,有山有水;气候是对称的,有春有冬;24小时是对称的,有夜有昼—这种对称,是一种平衡。  人体的健康也需要平衡。  总能在报刊杂志上,看到这样的报道:某某家长,听说要让孩子补充足够的水,孩子才会健康。孩子蛮听话,喝了很多水。结果,感到不舒服,家长忙送他到医院,检查后的结论是水中毒。家长的理念是对的,但也需要一个度,饮水才会健康。继续说健康。孩子缺少维生素,是不是
期刊
小静和小安是一对相差两岁的表姐弟,表姐虽名字为静,但是从会走路开始,除了睡觉以外就总是动个不停、东跑西跑、上窜下跳的,十分好动;小安则完全相反,行为、动作都十分胆小,依赖性也很强。平常带姐弟俩去公园玩时,表姐蹦蹦跳跳,再高的栏杆都敢爬,一点都不怕危险;弟弟却什么都不敢,溜滑梯时不但要大人在底下接,两只脚还拼命撑住滑道边缘来减缓速度。姐弟俩让家长们都感觉到孩子的发展有问题,但小孩子长大了是否自己就会
期刊
因为学习幼儿教育课程的需要,我有幸到澳大利亚的幼儿园实习两个星期。让我感触颇深的是幼儿教育课程的设计:在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星期一的早晨,幼儿园的珍妮老师在另一个助手的协助下,带领15个4岁的孩子,到附近的公园自由活动。  出门前,每个孩子都认真地戴上帽子。男孩是绿色的帽子,女孩戴的则是红色的。然后孩子都到珍妮老师那里领取防晒油,并自己涂上。有的孩子因为不熟练,
期刊
儿子上初一,前几天,老师特意把我叫到学校,和我深谈了一次。  老师说:“这孩子挺聪明的,可是,他上课时注意力总是无法集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这样下去,后果很严重。”我脑子里“嗡”地一声,一片空白。  “现在,家长需要配合我们学校,”老师最后说,“找到他抗拒学习的原因,一起把他引导到正确的学习轨道上来。”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思考着老师的话。是啊,儿子很聪明,那么,他抗拒学习的原因是什么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