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读《愚溪诗序》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thy0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溪水乃自然之物,本无贤愚之辨。可柳宗元在《愚溪诗序》中却谓潇水之上的一条小溪为“愚溪”,不免出人意表。可就是这个有悖于常理的“愚”字却饱含作者的无限辛酸。
  诗序开篇就围绕溪被命名为“愚”的原因展开。先介绍了溪之“名莫能定”而作者“以愚触罪”并“爱是溪,得其尤绝者家焉”所以“更之为愚溪”。那么作者为何愚就触罪呢?溪“名莫能定”就应该以“愚”命名吗?这后面到底有什么故事呢?我们只有往下读文了。
  接下来文章又说自己将溪上的“丘”“泉”“沟”“池”“堂”“亭”“岛”都命名为愚,而此处却是“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如此佳绝之景作者却说“以予故,咸以愚辱焉”。为什么呢?作者到底怎么了呢?我们只有往下读文章了。
  接下来的两段,作者先以“何哉?”提出“今是溪独见辱于愚”的问题。而后,从“不可以灌溉”、“大舟不可入”和“不能兴风雨”三个方面谈它“无以利世”。得出“虽辱而愚之,可也”的结论。作者还说溪“适类于予”,为什么呢?作者就拿自己和“智而为愚”的宁武子、“睿而为愚”的颜子相比。谈及“遭有道”却“违于理,悖于事”的自己才是天下的大愚。这样以溪自喻得出“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的结论。
  到此问题似乎解决了,可是作者的文章却没有完。而是笔锋一转,称溪虽“莫利于世“却有”善鉴万类。清莹透彻,锵鸣金石”,使人“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的独特价值。如此美溪,何愚之有?作者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这才是作者的肺腑之言。先前所讲的“以愚触罪”“违于理,悖于事”“无以利世”,只是以曲笔说自己处于黑白颠倒的社会,由于坚持正直的气节而无辜遭贬,抱负无以施展,才能遭到埋没的辛酸罢了。
  作者“以愚辞歌愚溪”的确有悖于常理。可就是在这个有悖常理的“愚”字中,我们却能体味出浓重的悲凉和苦涩以及作者的无限愤慨和不平。
  
  贾红梅,教师,现居河北兴隆。
其他文献
在晓苏新作《给李风叔叔帮忙》(原载《小说界》2010年第5期,《小说月报》2010年第12期转载)里,有一个触人心弦的“实在”,随着时代变迁,其含意日渐丰富,褒贬不一,也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逐步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实在”,可以指为人诚实,不虚假;可以指依从原则,不徇私情;也常指人现实、唯利是图;还可以指人愚钝、不开窍,甚至落后、冥顽。小说紧扣“实在”,以几组人物的对比层层展开情节,阐释了引人深思时代
全国上上下下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个人体会和实践经验上来看:现在的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这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才是新课标下追求的课堂。  很显然,教师、学生和课堂舞台这三者,在迎接这一轮课改挑战,追求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这些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坚持从多方面入手开发我们的语文课程资源,不放过任何一个对学习语文有帮助的机会,努力为学生建设丰富的大语文教学环境。  一.阅读让学生积淀厚实的文化底蕴  20世纪90年代初,有学者就指出“阅读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交际活动”“阅读是吸收也是倾吐”,阅读是“人类文化不断创新的过程”,“读者在阅读中成长,人类文明在阅读中前进”。20世纪末,一些学者更加明确地指出:“阅读活动是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等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与体现,也是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基础。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认为教师是勤劳的教书匠,学生是忠实的“听众”。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
荐稿理由:语文教学有着它理应承担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生命智慧开发的“天职”,让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生命教育密切结合起来,让生命教育诗意地栖居于语文课堂,是语文教育自觉承担的神圣职责,也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生态语文课堂的重要举措。语文课堂就是要划动承载“理性内核”的船桨,以真情呼唤真情,以行动引领行动,以心灵感召心灵,激起层层“正效应”的涟漪,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精神得到唤醒,潜能得到显发,心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曲诗词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感情真挚、动人心弦的篇章,以景写情、情景相生是古典诗词的重要艺术特色之一,下面仅就送别诗作点简单的论述。  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就是以天地愁惨之状,衬托出壮士赴死如归的诀别之情的。白居易《琵琶行》一荆头“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句中萧瑟的秋景,是用来增添离别哀愁的。李商隐《无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见无力百花
琴又称瑶琴、玉琴、古琴、七弦琴。相传伏羲氏伐桐创瑶琴,起初为五弦,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后来周文王加上了代表“天、地”的两根弦,形成了现在的七弦琴。琴由于“平和雅正、至纯至清”而成为文人们钟情的对象,“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中国文人非常重视全面的艺术修养,“琴棋书剑”或者“琴棋书画”,“琴”始终列为首位。人们平常说的“琴”,不仅是针对艺术修养,还往往被提升到人的道德、文化修养层次。琴
湖北省沙洋中学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是“湖北省立第二中学”,建于1938年。近几年来,学校励志笃行,以人为本,坚持成人与成才并重,校风纯朴,学风纯正,蜚声荆楚。不仅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学子,而且高考成绩连续十二年荣获“荆门市教学先进单位”,成为家长和学子热切向往的理想学校。不久前,本文作者就学校管理方面对罗家忠校长进行了专访。  金:罗校长,您好!一直以来,沙洋中学就以校风纯朴,
偶然读到周国平的一篇文章《上帝眼中无残疾——在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周国平散文书系《安静》),上面有一段话说得好:  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许多预料不到的灾祸,这些灾祸落在谁的头上完全是偶然的,是个人不能选择也不能抗拒的。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始终是候选人,谁也不能排除明天灾祸落到自己头上的可能性。  这段话很见理,很透。虽然表面上很宿命,可细想却道出了生活和生命的真相。灾难是不是可预料的?这话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碰撞、交融、分享。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都充满着活力和智慧。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上,教师会经常遇上意想不到的学生的质疑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教学机智,因势利导,真正做到以疑促读。以疑促思,以疑促辩,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片断(一):    在2009级小学教育理科班教学《金岳霖先生》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