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网络环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方式,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而且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课题,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所产生的全面影响,积极研究和认真思考在现代网络环境下,如何掌握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构建更为新颖更为有效的、适应现代人信息交流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
1顺应网络时代新变化,构筑思想政治工作新平台
首先,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形成网上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主流意识平台。做好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本质就是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习规律,把握接受心理,关注时代特点,在“百家争鸣”中确保“主旋律”。必须明确互联网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使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互联网上的重要信息资源。
其次,广泛“布点设站”,抢占网络阵地,建立畅通无阻的思想政治工作信息互联网络平台。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开发网络资源,建立各种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专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从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的要求看,建立起数量众多、有一定规模、信息量巨大的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特色的网站信息传播系统和电子化思想政治工作集成系统,必须构建三种形式的现代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网络:一是纵向型网络结构,它是依据上下级隶属关系,由一级一级信息中枢机构组成,它是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网络的主干结构。二是横向型网络结构。要求同级单位部门的信息中心联网,如各思想政治工作执行单位的互通信息、经验交流、资源共享等等。三是辐散型网络结构,即与互联网接轨。它是纵向型和横向型网络结构的重要补充,沟通的是思想政治工作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
再次,趋利避害,兴利除弊,有所作为,构筑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管理组织平台。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将掌握网络知识作为考核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素质条件。要抓紧培养和造就一支既懂思想政治工作又懂网络技术管理的新型政工队伍。这样才能依托建立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开展具有网络时代特征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使各级党组织、党员和广大网民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国内外信息,了解党和国家的重要新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经典著作、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文献资料上网,建立网上思想意识阵地,为人民群众提供理论思想武器。
2发挥网络技术新优势,提供思想政治工作新服务
2.1打造精神品牌,形成凝聚力
网上思想政治工作要努力体现创新性,推陈出新,日日更新。要结合当地、本单位工作实际,在网上打造在全市或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精神品牌。这种精神品牌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观念,体现我们所要宣传的思想内涵;要体现当地、本单位特色,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要能够深入人心,凝聚人心,激发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2精心设计载体,增强吸引力
网上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精心设计载体,通过多媒体技术、电视技术等,利用色彩鲜艳的图片、悦耳的音响、生动活泼的三维动画及仿真画面构成一种“立体化”的教育形式,从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方面刺激工作对象,使人如临其境。用信息技术丰富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把枯燥的思想政治工作变得生动活泼,激发受教育者的求知欲与想象力,最大限度调动他们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参与性,提高信息接受的有效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
2.3链接知名网站,扩大影响力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仅仅是现实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版,还是枯燥简单的形式与单纯的说教灌输老一套,必然无法吸引网民的眼球,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为了上网而上网”,而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除了加快自身网站建设,还要链接国内知名网站以及中央、省、市各大新闻媒体网站和地方政府网站。借助知名网站,利用知名效应,引起访问者兴趣。特别是可以获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网络和网站的“路径”,让更多的人乐于点击你的网站。
2.4开辟互动栏目,增强亲和力
网络的交互性、开放性、即时性,使得不少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以此作为表达思想、交流心声的载体。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顺应这一趋势,强化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交流和服务功能,开辟“网上信箱”、“网上谈心”、“网上咨询”、“网上评论”等网页,开设“热点访谈”、“难题会诊”、“学习随感”等栏目,在网上搭起思想交流的“连心桥”,使思想政治工作既有“面对面”的交流,也有“键对键”的切磋,形成网上网下互动温馨亲和的氛围。
1顺应网络时代新变化,构筑思想政治工作新平台
首先,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形成网上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主流意识平台。做好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本质就是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习规律,把握接受心理,关注时代特点,在“百家争鸣”中确保“主旋律”。必须明确互联网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使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互联网上的重要信息资源。
其次,广泛“布点设站”,抢占网络阵地,建立畅通无阻的思想政治工作信息互联网络平台。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开发网络资源,建立各种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专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从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的要求看,建立起数量众多、有一定规模、信息量巨大的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特色的网站信息传播系统和电子化思想政治工作集成系统,必须构建三种形式的现代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网络:一是纵向型网络结构,它是依据上下级隶属关系,由一级一级信息中枢机构组成,它是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网络的主干结构。二是横向型网络结构。要求同级单位部门的信息中心联网,如各思想政治工作执行单位的互通信息、经验交流、资源共享等等。三是辐散型网络结构,即与互联网接轨。它是纵向型和横向型网络结构的重要补充,沟通的是思想政治工作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
再次,趋利避害,兴利除弊,有所作为,构筑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管理组织平台。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将掌握网络知识作为考核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素质条件。要抓紧培养和造就一支既懂思想政治工作又懂网络技术管理的新型政工队伍。这样才能依托建立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开展具有网络时代特征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使各级党组织、党员和广大网民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国内外信息,了解党和国家的重要新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经典著作、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文献资料上网,建立网上思想意识阵地,为人民群众提供理论思想武器。
2发挥网络技术新优势,提供思想政治工作新服务
2.1打造精神品牌,形成凝聚力
网上思想政治工作要努力体现创新性,推陈出新,日日更新。要结合当地、本单位工作实际,在网上打造在全市或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精神品牌。这种精神品牌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观念,体现我们所要宣传的思想内涵;要体现当地、本单位特色,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要能够深入人心,凝聚人心,激发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2精心设计载体,增强吸引力
网上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精心设计载体,通过多媒体技术、电视技术等,利用色彩鲜艳的图片、悦耳的音响、生动活泼的三维动画及仿真画面构成一种“立体化”的教育形式,从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方面刺激工作对象,使人如临其境。用信息技术丰富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把枯燥的思想政治工作变得生动活泼,激发受教育者的求知欲与想象力,最大限度调动他们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参与性,提高信息接受的有效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
2.3链接知名网站,扩大影响力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仅仅是现实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版,还是枯燥简单的形式与单纯的说教灌输老一套,必然无法吸引网民的眼球,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为了上网而上网”,而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除了加快自身网站建设,还要链接国内知名网站以及中央、省、市各大新闻媒体网站和地方政府网站。借助知名网站,利用知名效应,引起访问者兴趣。特别是可以获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网络和网站的“路径”,让更多的人乐于点击你的网站。
2.4开辟互动栏目,增强亲和力
网络的交互性、开放性、即时性,使得不少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以此作为表达思想、交流心声的载体。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顺应这一趋势,强化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交流和服务功能,开辟“网上信箱”、“网上谈心”、“网上咨询”、“网上评论”等网页,开设“热点访谈”、“难题会诊”、“学习随感”等栏目,在网上搭起思想交流的“连心桥”,使思想政治工作既有“面对面”的交流,也有“键对键”的切磋,形成网上网下互动温馨亲和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