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不仅要关注小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懂礼貌、守纪律、有责任感等。研究证明,越早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教育的效果就越好。
关键词:小学阶段;行为习惯;养成
一个人很多重要的行为习惯都是在小学阶段养成的,教师要重视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采取各种方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体现“强化—内化—外化”的行为习惯养成过程
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更是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在小学阶段的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要体现“强化—内化—外化”的过程,也就是先要通过规章制度来对小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比如要求小学生见到师长要打招呼、遵守班规、承担相应的值日劳动等。如果小学生能够达到相应的要求,教师就要及时对其进行表扬和鼓励,从而对这些行为进行正强化。如果小学生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教师要及时指出来并对其进行批评,对这种行为进行负强化。
然而,规章制度只能使小学生实现他律,也就是在规定的道德情境下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行为习惯的养成要致力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内化。教师要细心地向小学生讲解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得到小学生的支持和理解。例如,教师要告诉小学生为什么每个人都必须值日劳动,这是因为只有每个人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才能为全班同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有得到了小学生内心的认可,小学生才会自觉地遵守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要让小学生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外化,达到内化与外化的统一,形成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塑造与改造并重
所谓的塑造就是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改造就是改掉小学生不好的行为习惯,这两种教育方式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小学阶段对于小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不仅要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要帮助小学生改掉不好的行为习惯,避免积习难返。
小学生由于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在行为习惯方面自然有所差异,一些小学生往往会出现行为习惯的偏差。例如,有小学生之前没有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在遇到老师时不愿意主动打招呼。此时,教师就要对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进行改造,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的偏差,并对其进行纠正。在纠正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耐心的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向老师问好是一种有礼貌的行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做一个懂礼貌的文明小学生。
教师要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使小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行为习惯上出现的偏差,再适时地对其进行引导,切忌粗暴地对小学生进行当众批评甚至惩罚,以免挫伤小学生的自尊心,造成逆反心理。要做到塑造与改造并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创设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环境,形成养成教育的合力
要养成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一日之功,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环境,将社会教育资源、学校教育资源和家庭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正所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不良的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成果,更会使小学生沾染不良的行为习惯,导致小学生不理解学校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例如,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礼仪规范,不说脏话,可是父母以及其他长辈却肆无忌惮地在小学生面前说脏话,久而久之,小学生不仅不能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还会认为学校教育中的文明礼貌教育小题大做、多此一举。
教师要尽量整合社会和家庭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提高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成果。教师要与学生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学生家长由于社会阶层、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差异,在自身的行为习惯和教育水平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教师要使家长认识到自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家长有着天然的模仿意识,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以身作则,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在家庭生活中做到尊老爱幼、文明规范。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小學生面前做好行为习惯的表率。例如,当学生向教师问好时,教师也要向学生问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从而形成尊重他人的意识。教师还要负责自己办公室的卫生,让学生感受到责任的内涵。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说不文明用语,用行动感染学生。
小学阶段是培养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过程,教师要能够将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贯彻到小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做到长期坚持。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难免会出现反复的现象,此时教师要及时查找反复的原因,坚持不懈,长抓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
参考文献:
[1]张敬华.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训练[J].才智,2012(06).
[2]夏洁.浅谈养成教育:良好习惯的养成[J].成功:教育,2012(06).
关键词:小学阶段;行为习惯;养成
一个人很多重要的行为习惯都是在小学阶段养成的,教师要重视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采取各种方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体现“强化—内化—外化”的行为习惯养成过程
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更是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在小学阶段的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要体现“强化—内化—外化”的过程,也就是先要通过规章制度来对小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比如要求小学生见到师长要打招呼、遵守班规、承担相应的值日劳动等。如果小学生能够达到相应的要求,教师就要及时对其进行表扬和鼓励,从而对这些行为进行正强化。如果小学生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教师要及时指出来并对其进行批评,对这种行为进行负强化。
然而,规章制度只能使小学生实现他律,也就是在规定的道德情境下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行为习惯的养成要致力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内化。教师要细心地向小学生讲解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得到小学生的支持和理解。例如,教师要告诉小学生为什么每个人都必须值日劳动,这是因为只有每个人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才能为全班同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有得到了小学生内心的认可,小学生才会自觉地遵守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要让小学生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外化,达到内化与外化的统一,形成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塑造与改造并重
所谓的塑造就是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改造就是改掉小学生不好的行为习惯,这两种教育方式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小学阶段对于小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不仅要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要帮助小学生改掉不好的行为习惯,避免积习难返。
小学生由于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在行为习惯方面自然有所差异,一些小学生往往会出现行为习惯的偏差。例如,有小学生之前没有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在遇到老师时不愿意主动打招呼。此时,教师就要对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进行改造,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的偏差,并对其进行纠正。在纠正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耐心的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向老师问好是一种有礼貌的行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做一个懂礼貌的文明小学生。
教师要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使小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行为习惯上出现的偏差,再适时地对其进行引导,切忌粗暴地对小学生进行当众批评甚至惩罚,以免挫伤小学生的自尊心,造成逆反心理。要做到塑造与改造并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创设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环境,形成养成教育的合力
要养成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一日之功,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环境,将社会教育资源、学校教育资源和家庭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正所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不良的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成果,更会使小学生沾染不良的行为习惯,导致小学生不理解学校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例如,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礼仪规范,不说脏话,可是父母以及其他长辈却肆无忌惮地在小学生面前说脏话,久而久之,小学生不仅不能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还会认为学校教育中的文明礼貌教育小题大做、多此一举。
教师要尽量整合社会和家庭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提高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成果。教师要与学生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学生家长由于社会阶层、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差异,在自身的行为习惯和教育水平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教师要使家长认识到自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家长有着天然的模仿意识,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以身作则,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在家庭生活中做到尊老爱幼、文明规范。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小學生面前做好行为习惯的表率。例如,当学生向教师问好时,教师也要向学生问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从而形成尊重他人的意识。教师还要负责自己办公室的卫生,让学生感受到责任的内涵。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说不文明用语,用行动感染学生。
小学阶段是培养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过程,教师要能够将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贯彻到小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做到长期坚持。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难免会出现反复的现象,此时教师要及时查找反复的原因,坚持不懈,长抓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
参考文献:
[1]张敬华.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训练[J].才智,2012(06).
[2]夏洁.浅谈养成教育:良好习惯的养成[J].成功:教育,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