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是上海考试招生制度系统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许我们大多数人还仅仅只是关注到其对高考总分的重新定义,还是按照原先高考科目的要求开展教与学,这样的认识与做法使得教师和学生承担了过重的压力与负担,也偏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经过前两年的實践,实际上我们已经能感受到这一制度所带来的深刻变化。
首先,促进了各学科教育之间的平等。学生参加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科目是由其在6门科目中自选3门确定,且每门科目的成绩等第是可比较的,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高中学科教育的基础性和均衡性。由于科目选择的多样性、考试成绩等第的可比性使得学生能够按照自己所长进行自主选择,这就对原先单一的班级授课制形成了冲击。两年来,高中学校普遍接受了分层走班教学的理念,无论是否真正实行走班制教学,都能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的制度设计还加强了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比如相当多的高中学校发现地理教师、生物教师不足,反映出原先师资队伍的结构性缺陷。所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实施,明显推动了高中办学的进步。
其次,重新定位了高中学科的教和学的要求。原有的高考也包括上述6门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的考试,但高考是为高校选拔学生服务,考试要求与高中课程标准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这也是高中学科教学要求过度、过偏的原因之一。作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定位,其重点是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就对指导教学的相关标准或文本提出了很高的规范要求。从理想模式看,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与学科教学体系应该是并行不悖的,这样两者都能保持最好的状态。但在强大的应试惯性下,学校的教学计划可能会更多地围绕考试计划进行设置,这也是我们改革推进过程中要加以重视的。
另一方面,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显著加强了学生选择能力的培养。学生要确定等级性考试科目,就可能要考虑自身的学习状况,要了解高校提出的招生专业对科目的要求,或许还要分析所在学校相关师资的质量以及均衡学业压力或强度的考虑,甚至还希望能判断其他可能报考的学生群体等等,这是一个伴随高中学习生活的过程,也包含了学会自主选择、学会接受结果等丰富的培养内涵。
我们要充分认识高考综合改革是个系统性改革,其中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对高中教育、学生培养的影响也一定是带有根本性的。
首先,促进了各学科教育之间的平等。学生参加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科目是由其在6门科目中自选3门确定,且每门科目的成绩等第是可比较的,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高中学科教育的基础性和均衡性。由于科目选择的多样性、考试成绩等第的可比性使得学生能够按照自己所长进行自主选择,这就对原先单一的班级授课制形成了冲击。两年来,高中学校普遍接受了分层走班教学的理念,无论是否真正实行走班制教学,都能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的制度设计还加强了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比如相当多的高中学校发现地理教师、生物教师不足,反映出原先师资队伍的结构性缺陷。所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实施,明显推动了高中办学的进步。
其次,重新定位了高中学科的教和学的要求。原有的高考也包括上述6门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的考试,但高考是为高校选拔学生服务,考试要求与高中课程标准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这也是高中学科教学要求过度、过偏的原因之一。作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定位,其重点是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就对指导教学的相关标准或文本提出了很高的规范要求。从理想模式看,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与学科教学体系应该是并行不悖的,这样两者都能保持最好的状态。但在强大的应试惯性下,学校的教学计划可能会更多地围绕考试计划进行设置,这也是我们改革推进过程中要加以重视的。
另一方面,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显著加强了学生选择能力的培养。学生要确定等级性考试科目,就可能要考虑自身的学习状况,要了解高校提出的招生专业对科目的要求,或许还要分析所在学校相关师资的质量以及均衡学业压力或强度的考虑,甚至还希望能判断其他可能报考的学生群体等等,这是一个伴随高中学习生活的过程,也包含了学会自主选择、学会接受结果等丰富的培养内涵。
我们要充分认识高考综合改革是个系统性改革,其中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对高中教育、学生培养的影响也一定是带有根本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