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中如果缺乏沟通,则学生的“心事”教师永远猜不透,教师的“柔情”也永远不懂。在教学中,只有沟通,才能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也才能彻底拆除妨碍情感交流的沟墙,形成良好的教育网络,促进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沟通是教学手段,亦是一门艺术,只有师生共同投入,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互相发现,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才能实现预期的理想效果,教师与学生才能一同健康成长!
【关键词】有效 沟通 艺术 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45-01
教无定法,但有效沟通是教育成功的艺术体现。教育中如果缺乏沟通,则学生的“心事”教师永远猜不透,教师的“柔情”也永远不懂。其实,“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在教学中,只有沟通,才能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也才能彻底拆除妨碍情感交流的沟墙,形成良好的教育网络,促进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有效沟通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施:
一、课堂沟通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阵地,巧妙地实施课堂沟通,才会在知识、情感等方面与学生得到共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眼神、语言、手势、表情、文字、肢体和学生沟通。例如:课堂中,如果发言的学生是学习一般,性格孤僻的同学,教师可以经常面带微笑,用充满期待的眼神望着他,给他信心和力量。再如,教师讲课中,发现学生低头做小动作,教师可以突然停止讲课,使课堂一下子肃静下来,这个同学会突然抬起头来,这时,老师就顺势向他投去一束严厉的目光,与他窃窃的眼神对视,他便从老师的眼神中读出你为什么不讲课呢?瞬间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课间沟通
课间沟通,是教师与学生上好课的有效催化剂。在课间,老师可以到学生中间,询问对新授知识学习的如何,作业中有什么疑问,对学生在课堂或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也可以给学有困难的学生“开小灶”,使他們积极掌握知识。有时,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近来学习的情况,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还可以嘘寒问暖,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询问与同学间的关系,使学生消除学习的阴影,增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为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活动沟通
活动是课堂有效的延伸。在大课间活动、各类比赛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密切沟通,借着活动的氛围,与学生一起参与、玩耍,一起感受活动的喜与忧,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到心与心的融洽。比如:在学校运动会比赛中,一位平时学习不上心的学生,在长跑比赛中表现突出,为班级争得了第一的荣誉,老师不妨适时鼓励、适时沟通,老师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孩子,这次的长跑比赛你可立头功了!”看着学生得意的微笑,老师接着十分惋惜地说:“听说你英语课很不认真,这可不是好现象。其实你是个相当不错的孩子,如果学习上心一些,你一定会更加有出息。”学生自此以后,学习更加用心,上课也不做小动作了,活动还更加出色。通过及时沟通、有效沟通,在特殊的场合,教师找到了最佳的教育契机与方法,达到了事半功倍、一石二鸟的效果。
四、评语沟通
教育中一种更委婉、更便捷、更省事的沟通便是评语沟通。学生作业本、考试卷、成绩单、素质报告册上写批语,是最简单的沟通方式。比如:当发现学生书写很乱时,教师可以在作业本上巧妙点拨:“字如其人。你的书写怎么面目全非了?要知道练好一手好字不能急于求成啊!能不能像老师一样把字写美观呢?”学生看到这样的批语,往往会受到很大触动,形成向榜样学习的力量。再如,对一个学习很一般甚至很吃力的学生,他突然有一天很好地完成了一道题目,老师就应该在作业本上说:“这道题你做得很有特点,其实你并不比其他人差,再努力一点会学得更好啊!加油!”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如芝麻开花一样高涨几十倍。批语沟通,像一把隐形的指挥棒,引领教师间接性、异地性使学生不易产生紧张感,能使学生比较冷静地看待老师的批语,从而引起重视,促进学习。
五、通讯沟通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的增加,学生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性格内向的学生不愿当众表达自己的见解、看法,甚至封闭内心世界,教师针对这种心理现状,不应该慌乱,应该找到沟通的切入点,可以通过书信交流,使那些不善言辞、封闭自己的学生积极与老师交流,解决学习、生活上的问题。例如:有一天,一位个性内向,不善于表达感情的女生给老师写信,信中说自己最近心情不好,原因是学习很迷茫,很吃力,学习成绩下降,家庭经济困难,怕别人瞧不起她,正不知怎么办?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与她进行书信交流,从精神、学习上进一步帮助、鼓励,使她又有了自信,重新振作起来。
六、间接沟通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也分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直接沟通来的快,一定程度上见效也快,但沟通方式太直白,有时会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间接沟通,与直接沟通方式背道而驰,委婉、温和,如“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达到沟通的效果。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而又担心你的鼓励或表扬会被怀疑,教师可以当他的朋友或者他最信任的人的面,在他不在的场合表扬他,通过第三者转达你的表扬,那么受表扬的学生听起来会更感老师的真诚,怀疑也会随风而去,沟通更有意义。
七、情感沟通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体现了教师育人的一种准则。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对学生个性、特点的分析,教师可以因人而异地以赠送礼物的方式进行情感沟通。比如:对课堂表现积极的给予小红花祝贺,对学习成绩有上升的学生给家长发一份喜报,对参与活动良好的进行学习用品奖励,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学习资料的赠送,对互帮互学突出的学生给予陪他们娱乐的奖励。尽管教师所赠物品不很值钱,但“礼轻情意重”的意思蕴含在教育学生做人方面也是有力的,这样的鼓励与奖励胜过万语千言,胜过宏大的许诺,只要学生看到或想起那些奖励,他就会想起老师对他的殷切期望,从而产生对学习和生活的进取欲望和动力。
总之,沟通是教育中的润滑剂,是教学中的催化剂,巧妙的沟通是一种手段,亦是一门艺术。在教育教学沟通中,除了教师自觉运用有效的交流方法外,还得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全面审视师生沟通的内容与特点,只有师生共同投入,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互相发现,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才能实现预期的理想效果,教师与学生才能一同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
廉太香,男,汉,1957.08.22,中专,小学高级职称,小学高年级语文。
【关键词】有效 沟通 艺术 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45-01
教无定法,但有效沟通是教育成功的艺术体现。教育中如果缺乏沟通,则学生的“心事”教师永远猜不透,教师的“柔情”也永远不懂。其实,“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在教学中,只有沟通,才能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也才能彻底拆除妨碍情感交流的沟墙,形成良好的教育网络,促进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有效沟通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施:
一、课堂沟通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阵地,巧妙地实施课堂沟通,才会在知识、情感等方面与学生得到共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眼神、语言、手势、表情、文字、肢体和学生沟通。例如:课堂中,如果发言的学生是学习一般,性格孤僻的同学,教师可以经常面带微笑,用充满期待的眼神望着他,给他信心和力量。再如,教师讲课中,发现学生低头做小动作,教师可以突然停止讲课,使课堂一下子肃静下来,这个同学会突然抬起头来,这时,老师就顺势向他投去一束严厉的目光,与他窃窃的眼神对视,他便从老师的眼神中读出你为什么不讲课呢?瞬间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课间沟通
课间沟通,是教师与学生上好课的有效催化剂。在课间,老师可以到学生中间,询问对新授知识学习的如何,作业中有什么疑问,对学生在课堂或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也可以给学有困难的学生“开小灶”,使他們积极掌握知识。有时,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近来学习的情况,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还可以嘘寒问暖,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询问与同学间的关系,使学生消除学习的阴影,增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为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活动沟通
活动是课堂有效的延伸。在大课间活动、各类比赛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密切沟通,借着活动的氛围,与学生一起参与、玩耍,一起感受活动的喜与忧,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到心与心的融洽。比如:在学校运动会比赛中,一位平时学习不上心的学生,在长跑比赛中表现突出,为班级争得了第一的荣誉,老师不妨适时鼓励、适时沟通,老师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孩子,这次的长跑比赛你可立头功了!”看着学生得意的微笑,老师接着十分惋惜地说:“听说你英语课很不认真,这可不是好现象。其实你是个相当不错的孩子,如果学习上心一些,你一定会更加有出息。”学生自此以后,学习更加用心,上课也不做小动作了,活动还更加出色。通过及时沟通、有效沟通,在特殊的场合,教师找到了最佳的教育契机与方法,达到了事半功倍、一石二鸟的效果。
四、评语沟通
教育中一种更委婉、更便捷、更省事的沟通便是评语沟通。学生作业本、考试卷、成绩单、素质报告册上写批语,是最简单的沟通方式。比如:当发现学生书写很乱时,教师可以在作业本上巧妙点拨:“字如其人。你的书写怎么面目全非了?要知道练好一手好字不能急于求成啊!能不能像老师一样把字写美观呢?”学生看到这样的批语,往往会受到很大触动,形成向榜样学习的力量。再如,对一个学习很一般甚至很吃力的学生,他突然有一天很好地完成了一道题目,老师就应该在作业本上说:“这道题你做得很有特点,其实你并不比其他人差,再努力一点会学得更好啊!加油!”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如芝麻开花一样高涨几十倍。批语沟通,像一把隐形的指挥棒,引领教师间接性、异地性使学生不易产生紧张感,能使学生比较冷静地看待老师的批语,从而引起重视,促进学习。
五、通讯沟通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的增加,学生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性格内向的学生不愿当众表达自己的见解、看法,甚至封闭内心世界,教师针对这种心理现状,不应该慌乱,应该找到沟通的切入点,可以通过书信交流,使那些不善言辞、封闭自己的学生积极与老师交流,解决学习、生活上的问题。例如:有一天,一位个性内向,不善于表达感情的女生给老师写信,信中说自己最近心情不好,原因是学习很迷茫,很吃力,学习成绩下降,家庭经济困难,怕别人瞧不起她,正不知怎么办?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与她进行书信交流,从精神、学习上进一步帮助、鼓励,使她又有了自信,重新振作起来。
六、间接沟通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也分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直接沟通来的快,一定程度上见效也快,但沟通方式太直白,有时会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间接沟通,与直接沟通方式背道而驰,委婉、温和,如“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达到沟通的效果。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而又担心你的鼓励或表扬会被怀疑,教师可以当他的朋友或者他最信任的人的面,在他不在的场合表扬他,通过第三者转达你的表扬,那么受表扬的学生听起来会更感老师的真诚,怀疑也会随风而去,沟通更有意义。
七、情感沟通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体现了教师育人的一种准则。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对学生个性、特点的分析,教师可以因人而异地以赠送礼物的方式进行情感沟通。比如:对课堂表现积极的给予小红花祝贺,对学习成绩有上升的学生给家长发一份喜报,对参与活动良好的进行学习用品奖励,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学习资料的赠送,对互帮互学突出的学生给予陪他们娱乐的奖励。尽管教师所赠物品不很值钱,但“礼轻情意重”的意思蕴含在教育学生做人方面也是有力的,这样的鼓励与奖励胜过万语千言,胜过宏大的许诺,只要学生看到或想起那些奖励,他就会想起老师对他的殷切期望,从而产生对学习和生活的进取欲望和动力。
总之,沟通是教育中的润滑剂,是教学中的催化剂,巧妙的沟通是一种手段,亦是一门艺术。在教育教学沟通中,除了教师自觉运用有效的交流方法外,还得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全面审视师生沟通的内容与特点,只有师生共同投入,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互相发现,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才能实现预期的理想效果,教师与学生才能一同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
廉太香,男,汉,1957.08.22,中专,小学高级职称,小学高年级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