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互联网的出现悄然改变着世界。自互联网溶入教育之后,教师专业的发展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本文叙述了“互联网 ”对教师专业的意义,提出了互联网必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想法,最后着重分析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互联网 教师专业 发展
一、“互联网 ”对教师专业长远发展重要意义
“互联网 ”通俗的理解就是互联网和其他行业的有机结合。但并不是简单的组合在一起,而是以互联网和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平台,使原有行业展现出全新的姿态。以下对互联网融入教师专业后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简单说明:
首先是使教育行业向信息化时代转变。傳统的教师专业一般应具有强大的知识量储备,专业技术和认真的工作态度等素质,但是现代社会信息发展迅速。教师专业也该与时俱进,将信息化融入教育中。教育本就是走在科技前沿的,现代教育就应有信息化特点。
其次是使教师及时获取更多更新的教育理念,促使其不再拘泥于课堂。在教学中,教师的素质至关重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师可以在网络中获得更多的可利用资源,及时的与外界专家进行交流,共同创新使教材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做出先进的课件,直观、明了的将知识展现给学生。伴随互联网的发展,终身教育已经不再是梦想,教育的模式已经不再只是课堂上学习书本。
二、“互联网 ”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教师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
教育的意义并不是单纯的教授知识文化,更是教会学生适应社会,实现自我的精神。在互联网时代,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全新要求。目前教育的革命不是针对资源和技术,而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行为是受观念的支配,各大高校当前任务应该是重新确立教育观。全面适应社会,适应全新技术。
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是因为我们在主观上想要更好的生活。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社会飞速的进步,教育行业作为知识的源头更是首当其冲。在互联网的带动下,教师能够主动的收集资料,了解最先进技术,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现代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寻找能够可利用的信息资源,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部分加以利用,努力学习完善自己。
2.将信息化技术溶入专业,促进课堂角色转变
教育事业是可持续发展产业,随着外界条件变化而改变。自互联网迅速发展以来,信息不断更新,各行业不断变化。如今的教育有了新的思想、理念和方法。互联网面对的是所有人,知识不再是老师权威式授课,学生的知识层面发生着变化,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及时调整状态,将信息溶于专业,不停更新知识体系。了解知识最新发展动态,让自己处在科技前沿。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教师不应该还是一味传统教学,更多的是引导学生理智运用互联网学习,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
三、在“互联网 ”时代如何提高教师专业的发展
1.建立互联网讨论平台,共同分享、学习
网络为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提供了更加方便的平台,使时间和空间再也不是学习的问题。学术的交流不再依靠专家的演讲或是集体会议,问题随时可以被提出和解决。学习不是校园里的事情,只要喜欢学习,任何身份和地位都可以加入讨论。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聊天工具,将自己的构想分享给他人,得到不断的完善,同时借鉴他人报告经验来拓宽自己的思路,不断创新思维。
现在网络上有很多的学习小组,例如沙龙,读书角,讨论等。这样的地方适合人们不断的学习,没有年龄和身份的限制,充分满足教师终生学习的要求。这样的学习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和工作、生活并行,没有冲突。更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样的学习更大的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又能减少学习带来的经济负担,以更加轻松的方式面对学习。
2.为教师创建教学服务系统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教育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教师复杂的教学过程更加重了教学负担。因此建立一个教学服务系统是非常必要的。有了网络大数据的支持,完成信息的评价、分析和整合就会轻松很多。教育系统十分庞大且重要,教师需要更多的支持来完成教学任务。教育的改革不单改变老师自身,更是整个教育机构,将改革深入教师和学生中间去。利用先进技术为教学提供服务。服务系统的关键部分是信息化、智能化。将教师从繁琐、复杂或重复的部分工作中解放出来,利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知识。更可以借助网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专业的,更适合发展的环境。
结束语
教师专业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不断开拓进取。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平等、开放,这意味着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不再遥远,老师和学生可以在网络资源中共同学习进步。教师想要获得更多的尊重就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自我的职业修为。在实践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勇于超越自我,最大限度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乐乐. 论“互联网 ”给我国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 现代教育技术,2015(12):26-32.
[2] 杨哲. 新建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4):61-64.
[3] 李珍、李世祥. 论“互联网 教育”高校教师之变[J]. 科教文汇,2015(12):12-14.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平山实验学校)
【关键词】互联网 教师专业 发展
一、“互联网 ”对教师专业长远发展重要意义
“互联网 ”通俗的理解就是互联网和其他行业的有机结合。但并不是简单的组合在一起,而是以互联网和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平台,使原有行业展现出全新的姿态。以下对互联网融入教师专业后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简单说明:
首先是使教育行业向信息化时代转变。傳统的教师专业一般应具有强大的知识量储备,专业技术和认真的工作态度等素质,但是现代社会信息发展迅速。教师专业也该与时俱进,将信息化融入教育中。教育本就是走在科技前沿的,现代教育就应有信息化特点。
其次是使教师及时获取更多更新的教育理念,促使其不再拘泥于课堂。在教学中,教师的素质至关重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师可以在网络中获得更多的可利用资源,及时的与外界专家进行交流,共同创新使教材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做出先进的课件,直观、明了的将知识展现给学生。伴随互联网的发展,终身教育已经不再是梦想,教育的模式已经不再只是课堂上学习书本。
二、“互联网 ”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教师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
教育的意义并不是单纯的教授知识文化,更是教会学生适应社会,实现自我的精神。在互联网时代,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全新要求。目前教育的革命不是针对资源和技术,而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行为是受观念的支配,各大高校当前任务应该是重新确立教育观。全面适应社会,适应全新技术。
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是因为我们在主观上想要更好的生活。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社会飞速的进步,教育行业作为知识的源头更是首当其冲。在互联网的带动下,教师能够主动的收集资料,了解最先进技术,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现代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寻找能够可利用的信息资源,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部分加以利用,努力学习完善自己。
2.将信息化技术溶入专业,促进课堂角色转变
教育事业是可持续发展产业,随着外界条件变化而改变。自互联网迅速发展以来,信息不断更新,各行业不断变化。如今的教育有了新的思想、理念和方法。互联网面对的是所有人,知识不再是老师权威式授课,学生的知识层面发生着变化,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及时调整状态,将信息溶于专业,不停更新知识体系。了解知识最新发展动态,让自己处在科技前沿。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教师不应该还是一味传统教学,更多的是引导学生理智运用互联网学习,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
三、在“互联网 ”时代如何提高教师专业的发展
1.建立互联网讨论平台,共同分享、学习
网络为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提供了更加方便的平台,使时间和空间再也不是学习的问题。学术的交流不再依靠专家的演讲或是集体会议,问题随时可以被提出和解决。学习不是校园里的事情,只要喜欢学习,任何身份和地位都可以加入讨论。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聊天工具,将自己的构想分享给他人,得到不断的完善,同时借鉴他人报告经验来拓宽自己的思路,不断创新思维。
现在网络上有很多的学习小组,例如沙龙,读书角,讨论等。这样的地方适合人们不断的学习,没有年龄和身份的限制,充分满足教师终生学习的要求。这样的学习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和工作、生活并行,没有冲突。更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样的学习更大的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又能减少学习带来的经济负担,以更加轻松的方式面对学习。
2.为教师创建教学服务系统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教育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教师复杂的教学过程更加重了教学负担。因此建立一个教学服务系统是非常必要的。有了网络大数据的支持,完成信息的评价、分析和整合就会轻松很多。教育系统十分庞大且重要,教师需要更多的支持来完成教学任务。教育的改革不单改变老师自身,更是整个教育机构,将改革深入教师和学生中间去。利用先进技术为教学提供服务。服务系统的关键部分是信息化、智能化。将教师从繁琐、复杂或重复的部分工作中解放出来,利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知识。更可以借助网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专业的,更适合发展的环境。
结束语
教师专业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不断开拓进取。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平等、开放,这意味着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不再遥远,老师和学生可以在网络资源中共同学习进步。教师想要获得更多的尊重就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自我的职业修为。在实践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勇于超越自我,最大限度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乐乐. 论“互联网 ”给我国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 现代教育技术,2015(12):26-32.
[2] 杨哲. 新建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4):61-64.
[3] 李珍、李世祥. 论“互联网 教育”高校教师之变[J]. 科教文汇,2015(12):12-14.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平山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