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张白纸上擘画石油(外一首)r——写给长庆油田第八采油厂和低效储量创业者
【出 处】
:
地火
【发表日期】
:
2021年4期
其他文献
荒原上的小路在蓝天白云下蜿蜒着伸向远方,路两边雪白的芦絮与紫色的荆花随着秋风摇曳,鸟儿在阳光下飞翔着,鸣唱着.不远处,有一排蓝色的野营房.野营房旁边有几台“磕头机”及高大的井架.小路上一高一矮两个人有说有笑地行走着.这个画面,在我脑海的底片上已经储存几十年了.
期刊
须一瓜是一位既冷静又热情的作家.她自由地穿梭在各式各样的人群之中,深入探测不同个体所面临的困境与忧伤,并赋予人物走出蹩窄的现实、不断向上飞翔的灵魂.在《致新年快乐》中,须一瓜集中刻画了“新年快乐工艺品厂”中一群为了维护内心梦想而不断冲锋陷阵的人物群像.这里有年轻的老板、保安、司机、厨师等,他们都曾有一段破碎的人生经历,但巨大的创伤并没有迫使他们匍匐在地上哀叹命运的不公,反倒激发出他们内心中那丰盈的梦想.也正是在他们那种单纯而非功利性的执着追求中,生命在“光荣与梦想”的激荡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小说的诗意空间也
期刊
一rn纳博科夫在他的《说吧,记忆》前言中写道:“对俄国记忆的一次英语重述的一次俄语复归的这一英语的再现,首先被证明是一项恶魔般的工作,但是给予我某种安慰的是想到这样一种为蝴蝶所熟知的多次蜕变,以前还从没有任何人尝试过.”①这里有几个关键词让我记忆犹新,一是语言,涉及母语及客语;一是重述与复归,涉及文化与经验;还有,就是“多次蜕变”.在我读到这个中文版本的《说吧,记忆》时,我差不多也与虹影的创作相遇了.当时的虹影客居英国伦敦,她用中文写作,追述中国往事,重构记忆中的中国.
期刊
一rn在石油人心中,最美的是孩子的笑脸,最动听的是草原的歌声.rn明珠正在给孩子们上语文课.当她手握粉笔在坚硬乌黑的石板上写下“祖国”二字时,粉笔末就簌簌地从指间掉落,在衣襟和脚背上盖了一层细雪.教室里书香弥漫,明珠与下面的几十双眼睛正编织着一张知识传递的管网.
期刊
灯光点点似遥远的星辰,撕扯着落地的黄昏.rn漫步公园,三三两两的人群擦肩而过,不时传来的悠扬歌声,在湖面和心中搅起阵阵涟漪.优雅的广场舞步,让夜都禁不住跟着舞动起来.疫情期间,难得看到这样轻松热闹的场景.看着成双成对的身影或一家老小的嬉笑,走着走着,脚步的孤独之声却越来越响,心中竟浮起一场白雾,涌起丝丝凄凉.
期刊
一rn操场上铺着一块接一块整齐的方队.军训的新生们踢过几轮正步,刚好休息.18岁的男生女生们席地而坐,娇嫩的额头、鼻翼渗出细密的汗珠.rn天空蓝得刺眼,几朵白云在头顶上闲逛.一棵棵小树把操场围了个圈,绿柳的细腰轻轻一摇,就从身前身后勾来几缕小凉风.那风自来熟似的绕着这崭新的集体转悠,拂了这个的脸,又拍拍那个的肩,很想要挨个结识一下似的.
期刊
一rn某种意义上讲,艾伟是个弗洛伊德主义者,力比多的信徒.深植于人性底部的这一内在坚核,在他的小说中,常常是人物行动或情节推进的基本动力,是叙事的出发点,并总是被用于设置命运或情节转捩的拐点.这当然跟艾伟着力关注“生命本质的幽暗一面和卑微的一面”的写作立场直接相关:这一写作立场喻示了他观察世界与人生的取径和面向,也说明了“性”作为题材要素和叙事修辞而频频在其笔端流注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中国古人的诗作,细读后便有了深趣.即便就同一意境写作,也能各自笔下生花,写出不同的风格风味来.但仔细比较,看似字里行间的细微差异,却是各自不同人生角色、轨迹、命运的巨大差别.比如《春江花月夜》,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就有好几首作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