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读书少、思考少、写得少的“三少”现象,尤其是写,几乎没有。阅读教学大多是读读、讲讲、练练,很少顾及写的训练,使阅读的作用在作文教学中得不到利用和发挥。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能游离于课文之外,一定要把写挤进去,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见,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阅读教学的作用不能忽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善于捕捉阅读教学中的“习作点”,使“读”和“写”紧密结合,并肩行进,同步提高。怎样进行这种训练呢?
一、精心选择课文
小学语文课本荟萃了许多名家名篇,每一篇文章在写法上都有其可取之处,有的是整篇文章,有的是片段,只要那些在写法上具有明显特点的课文,都能进行读写训练。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的片段:“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班长‘嗖’地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力气,掷向敌人。”这一段描写的明显特点是:1、动作叙述得很有连续性,拔——拧——掷。2、人物的每个动作描写得很具体。如果按照这两点让学生仿写人物活动的其它动作,是很容易学会的。如一位学生在描写新老师中是这样仿写的:
预备铃响了,王老师面带微笑地站在教室门口,扫视了大家一遍,整了整衣服,轻轻向上推了推压在鼻梁上的眼镜,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
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模仿课文中的片段,很容易写出了人物活动的连续动作,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二者相得益彰。
二、精心指导写法
这种写法虽然较易学,如果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模仿,那还是学不会、写不好的。要想使学生学得会、写得好,教师要做精心指导,心中早有准备。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读透课文,弄懂文章在写法上的规律,这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其次,帮助学生选择写作内容,这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先口述后动笔,教师在学生口述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直到学生说得基本可以,再动笔写作,这一步是平缓写作坡度。只有认真指导,精心选择写作内容,学生才能通过训练掌握方法,达到会写。
这种迁移性仿写符合小学生学习写作的规律,因为学生有例可仿,有法可依,难度小,容易学,见效快,使学生敢说、敢学、敢写,因而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当然,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方法很多,还有扩写、改写、叙写、造段训练等等。
扩写,即把原来课文中写得比较概括的内容加以扩展。如《丑小鸭》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了篱笆,离开了家。”这里写得就比较概括,“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以及“丑小鸭离开家”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呢?这时启发学生想象,然后写下来,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会兴趣盎然,一篇篇充满灵性的习作跃然纸上,让你感到孩子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
改写,即改变人称,或改变主题,写成幻想型文章。比如学了《新型玻璃》后,启发学生:请你做一回小发明家,也设计一种新型玻璃,创造出一个奇迹来填补玻璃发展史上的空白,有信心吗?学生将会跃跃欲试,奋笔疾书。
续写,即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充分想象,把课文续写下去。如《穷人》一课,渔夫掀开帐子后,文章戛然而止,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这时,学生会带着极大的兴趣去想象、去写作。
造段训练,就是在低年级练习用一个词语造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几个词语写一段话。如《白杨》一文课后有一道练习题,要求学生用“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总是”造句。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造句当然不在话下。如果让学生用这两组关联词语写一段话,想象一下课文中这位叔叔在新疆的表现,会使读写结合显得更有创意。经过教师指导,有位学生是这样造的:
叔叔到了新疆,对领导说:“我是祖国的儿子,今天来到了新疆,哪儿需要我,我就到哪儿去。”后来,他被分到了农场,不管干什么工作,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从不叫苦叫累,年年被评为劳动模范。
三、互评互改,共同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互相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所以,每次指导学生训练后,要让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给同桌或前后听,在大声朗读中,他们就会发现其中的漏字、不通顺的句子,听者也会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修改。为了让大家有进一步的交流机会,学生在互听互评中,发现精彩的语句或段落,哪怕是精彩的词语,当堂推荐出来,让学生朗读,达到优质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当然,课堂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所有写得好的学生都有上台朗读的机会,对于其他写得好的文章或精彩的内容,鼓励学生摘抄下来,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让大家欣赏,每两周更新一次,长期坚持下去,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也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对于学生修改过的习作,教师只进行典型批改,选择若干优、中、差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抽样批改,以掌握习作概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我们采取了分数激励、评语激励、推荐发表、竞赛获奖的办法,努力帮助学生实现由怕写到会写、乐写的飞跃。
实践证明,只要紧紧依托课文,长期坚持阅读教学与写作紧密结合的训练,使学生能够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得多了,连在一起,学生就会掌握多种写作方法,就会形成气候,逐步树立写好文章的信心,为写好大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读写结合的训练符合新课程下阅读与作文教学的要求,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经过长期训练,能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湛河区实验小学 河南】
一、精心选择课文
小学语文课本荟萃了许多名家名篇,每一篇文章在写法上都有其可取之处,有的是整篇文章,有的是片段,只要那些在写法上具有明显特点的课文,都能进行读写训练。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的片段:“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班长‘嗖’地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力气,掷向敌人。”这一段描写的明显特点是:1、动作叙述得很有连续性,拔——拧——掷。2、人物的每个动作描写得很具体。如果按照这两点让学生仿写人物活动的其它动作,是很容易学会的。如一位学生在描写新老师中是这样仿写的:
预备铃响了,王老师面带微笑地站在教室门口,扫视了大家一遍,整了整衣服,轻轻向上推了推压在鼻梁上的眼镜,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
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模仿课文中的片段,很容易写出了人物活动的连续动作,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二者相得益彰。
二、精心指导写法
这种写法虽然较易学,如果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模仿,那还是学不会、写不好的。要想使学生学得会、写得好,教师要做精心指导,心中早有准备。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读透课文,弄懂文章在写法上的规律,这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其次,帮助学生选择写作内容,这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先口述后动笔,教师在学生口述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直到学生说得基本可以,再动笔写作,这一步是平缓写作坡度。只有认真指导,精心选择写作内容,学生才能通过训练掌握方法,达到会写。
这种迁移性仿写符合小学生学习写作的规律,因为学生有例可仿,有法可依,难度小,容易学,见效快,使学生敢说、敢学、敢写,因而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当然,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方法很多,还有扩写、改写、叙写、造段训练等等。
扩写,即把原来课文中写得比较概括的内容加以扩展。如《丑小鸭》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了篱笆,离开了家。”这里写得就比较概括,“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以及“丑小鸭离开家”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呢?这时启发学生想象,然后写下来,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会兴趣盎然,一篇篇充满灵性的习作跃然纸上,让你感到孩子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
改写,即改变人称,或改变主题,写成幻想型文章。比如学了《新型玻璃》后,启发学生:请你做一回小发明家,也设计一种新型玻璃,创造出一个奇迹来填补玻璃发展史上的空白,有信心吗?学生将会跃跃欲试,奋笔疾书。
续写,即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充分想象,把课文续写下去。如《穷人》一课,渔夫掀开帐子后,文章戛然而止,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这时,学生会带着极大的兴趣去想象、去写作。
造段训练,就是在低年级练习用一个词语造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几个词语写一段话。如《白杨》一文课后有一道练习题,要求学生用“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总是”造句。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造句当然不在话下。如果让学生用这两组关联词语写一段话,想象一下课文中这位叔叔在新疆的表现,会使读写结合显得更有创意。经过教师指导,有位学生是这样造的:
叔叔到了新疆,对领导说:“我是祖国的儿子,今天来到了新疆,哪儿需要我,我就到哪儿去。”后来,他被分到了农场,不管干什么工作,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从不叫苦叫累,年年被评为劳动模范。
三、互评互改,共同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互相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所以,每次指导学生训练后,要让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给同桌或前后听,在大声朗读中,他们就会发现其中的漏字、不通顺的句子,听者也会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修改。为了让大家有进一步的交流机会,学生在互听互评中,发现精彩的语句或段落,哪怕是精彩的词语,当堂推荐出来,让学生朗读,达到优质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当然,课堂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所有写得好的学生都有上台朗读的机会,对于其他写得好的文章或精彩的内容,鼓励学生摘抄下来,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让大家欣赏,每两周更新一次,长期坚持下去,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也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对于学生修改过的习作,教师只进行典型批改,选择若干优、中、差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抽样批改,以掌握习作概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我们采取了分数激励、评语激励、推荐发表、竞赛获奖的办法,努力帮助学生实现由怕写到会写、乐写的飞跃。
实践证明,只要紧紧依托课文,长期坚持阅读教学与写作紧密结合的训练,使学生能够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得多了,连在一起,学生就会掌握多种写作方法,就会形成气候,逐步树立写好文章的信心,为写好大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读写结合的训练符合新课程下阅读与作文教学的要求,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经过长期训练,能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湛河区实验小学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