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评价已越来越引起教育界和广大社会的关注。其中,“如何进行教学评价,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益,打造丰富而灵动的数学学习活动” 理所当然地成为数学教育界争论的话题。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发现,倡导“随机评语、 延迟评价、错题反思”等绿色评价方式,更能尊重学生天性,激发学生灵性,调动学生悟性,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质、潜智、潜能。
一、随机评语润泽学生心灵
良好的自信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基础。对学生而言,他们所经历的每一次评价或测试都是建立其自信心的好时机。为此,用评语评价绝不仅仅是班主任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只到期末才进行,也绝非只是语文老师批改作文的专利。数学这门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科更需要利用形象、具体的语言评价才能实现尊重差异,发展个性的效果。特别是在每一次的听课、作业后用及时贴切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不仅能精心呵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还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的欲望。
(1)数学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的大展台。在数学课堂上改变以往非对即错的程式化评价,用充满热情的鼓励性评价代替标准化答案。如:“你的目光很敏锐”“这个想法很有新意”“没有想好、先坐下,再想想,一定会想出来的”……教师的热情鼓励与真诚赞赏,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数学课堂成了师生之间朋友式对话的平台。
(2)作业本是师生交流的悄悄话信箱。为了及时地帮助每一位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或不足,注意选择恰当的形式,以写悄悄话、作业中反馈等形式给孩子写随机评语。比如,遇到孩子今天学习不够扎实,写作业偷工减料了,我给他写上这样一段话:“人生像一座桥,知识也像一座桥,如果你在造桥时偷工减料,将来你的彩虹桥也会倒塌的”;学生翻开作业本,看到老师的评语意识到自己今天犯了错误。高年级学生极爱面子,老师的悄悄的几句话涉及面小(只有老师知道,学生自己知道)所以赛过任何形式的批评教育。遇到今天上课表现佳但上课来不及表扬的学生,我给他在课堂作业本上写下:“今天的数学课,我由衷地为你的出色表现而赞叹!这种学习态度、这样的学习劲头肯定会让你的成绩大大提高,希望老师每天看到你今天的表现”学生看到老师时时在关注自己,觉得老师很看重自己,便会默默地努力下去。遇到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我也在她清晰端庄的作业下面写下:“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总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课堂上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 亲切的语言如缕缕春风,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让学生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当然,学生也可以把一些希望老师明白但不愿意在大伙面前表露的心迹通过作业本传递给老师,作业本成了师生交流的信笺。
(3)考卷上有分数 也有老师的期待。遇到本次测试有进步的学生,我在他的卷子上写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进步的成绩是你这段时间努力的结果,孩子继续努力吧!老师相信:成功永远属于努力的你!”寥寥数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而且也把家长的兴趣吸引到孩子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考试不再令优等生忐忑不安,也不会让学困生如临大敌。每个人都把考试当成挑战,但是挑战的对象不是别人,是自己。
(4)师生交谈的通道向课外延伸。我是数学老师,但我不会只关注数学。数学老师的随机评语不能仅仅局限于数学课堂和数学作业本的小天地,应树立起“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有数学老师亲切地话语”的理念。因此,下课时走廊上的邂逅,活动课的休息时间,只要碰到学生,我都会主动向他问好,不失时机地说几句问候语,让学生感觉到数学老师不是因为关注他的”数学”成绩才关心他,而是因为真正的喜欢他才关心他,数学老师是博爱的。
二、延迟评价呵护学生自尊
延迟性评价是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倡导的“智力激励法”的一条原则,其基本要求是在产生各种设想的过程中,暂时不要对设想进行评论,以便参加讨论的人能在和缓、自由的气氛中畅所欲言,互相启发,在有限的时间提出数量众多的创造性设想。
(1)数学课堂不一要有答必“评”。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并非一律都得及时评价,有时过早的评价,反而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当学生答错后,教师马上判错,学生可能会有挫折感,会丧失继续回答问题的信心和勇气。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曾经发现:开始觉得学生的答案是错的,但之后学生却给出了出人意料的解释——那虽然不是“真理“,却闪烁智慧。可见,运用“延迟评价”的方式,既能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又能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和谐自由的气氛中自信地驰骋想象,畅所欲言,获得更多的创造性见解。延迟评价不光是评价时间的延迟,也是评价主体的扩张,评价过程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裁“,而是鼓励更多的学生一起发表意见,这时候老师也是一个幸福的学习者,因为在学生天真甚至幼稚的观点中谁说没有真知灼见,有时候,学生没有边际的想象力也是老师望尘莫及的。
(2)考试也可以格外“开恩”。在书面考试中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大而导致测试成绩不理想,在批改试卷时,对学生做错的地方可以不打叉,而改用打点,在学生订正好以后再把点改成勾,然后记上改正以后的成绩。例如,我班里的汪雨同学,学习很努力,但考试很紧张,接班时第一次测验计算比较烦琐,成绩只有七十几分。我没有把这一成绩向全班公布,而是在发卷子前提前悄无声息地让他独立订正。并与他分析了失误的原因后,再在他的试卷上写上了最后的评卷得分95。在公布成绩时我以95分作为他的成绩,这次延迟评价缩短了她与我这个新接班的数学老师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她学习数学的信心。在以后的考试中,汪雨同学学习数学的压力减轻了,学习成绩也不断得到提高。用这样的方法教育偶然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效果特别好,因为不仅帮助学生度过了一次“危机“,而且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相信他一定能自己在跌倒的地方站起来。
三、错题反思丰富学生经验
自我评价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高年级学生更应该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可以学会反思,了解自我发展的状况,通过反观自己学习的过程,比较自我前后学习情况的变化,了解自己本阶段掌握的知识技能情况,改进学习策略,从而明确自我发展的目标。其实自我反思是每个人生来都有的行为,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也会在作业、考试后对自己的成绩评价、反思一下,比如看看错哪了,哪里是粗心了。但这些是自发的自我反思,只看到表面,是肤浅的; 因此,学生做错题以后,如果只在作业本或试卷上订正是“治标不治本”的事情,时间长了肯定会淡漠,换了作业本或试卷,更是无从稽查。学生心中无数,老师心中也无数,后来的复习补救就没有了依据。鼓励高年级学生使用错题集,并且错题下面每个学生写出自己对错误原因的深刻剖析。如“是因為题目太难了,自己根本不会做?还是因为粗心而做错?粗心做错中又是……”这样做,表面上看是增加了麻烦,可从长远利益来看却能得到促使自己认真审题、认真学习、减少错误的效果。其实从小学到大学各级各类的考试中,有多少题目是不会做的呢?最终的竞争,还是在于究竟能做对多少。谁能把自己不该有的错误杜绝,谁就是胜利者。
一、随机评语润泽学生心灵
良好的自信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基础。对学生而言,他们所经历的每一次评价或测试都是建立其自信心的好时机。为此,用评语评价绝不仅仅是班主任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只到期末才进行,也绝非只是语文老师批改作文的专利。数学这门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科更需要利用形象、具体的语言评价才能实现尊重差异,发展个性的效果。特别是在每一次的听课、作业后用及时贴切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不仅能精心呵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还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的欲望。
(1)数学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的大展台。在数学课堂上改变以往非对即错的程式化评价,用充满热情的鼓励性评价代替标准化答案。如:“你的目光很敏锐”“这个想法很有新意”“没有想好、先坐下,再想想,一定会想出来的”……教师的热情鼓励与真诚赞赏,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数学课堂成了师生之间朋友式对话的平台。
(2)作业本是师生交流的悄悄话信箱。为了及时地帮助每一位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或不足,注意选择恰当的形式,以写悄悄话、作业中反馈等形式给孩子写随机评语。比如,遇到孩子今天学习不够扎实,写作业偷工减料了,我给他写上这样一段话:“人生像一座桥,知识也像一座桥,如果你在造桥时偷工减料,将来你的彩虹桥也会倒塌的”;学生翻开作业本,看到老师的评语意识到自己今天犯了错误。高年级学生极爱面子,老师的悄悄的几句话涉及面小(只有老师知道,学生自己知道)所以赛过任何形式的批评教育。遇到今天上课表现佳但上课来不及表扬的学生,我给他在课堂作业本上写下:“今天的数学课,我由衷地为你的出色表现而赞叹!这种学习态度、这样的学习劲头肯定会让你的成绩大大提高,希望老师每天看到你今天的表现”学生看到老师时时在关注自己,觉得老师很看重自己,便会默默地努力下去。遇到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我也在她清晰端庄的作业下面写下:“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总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课堂上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 亲切的语言如缕缕春风,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让学生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当然,学生也可以把一些希望老师明白但不愿意在大伙面前表露的心迹通过作业本传递给老师,作业本成了师生交流的信笺。
(3)考卷上有分数 也有老师的期待。遇到本次测试有进步的学生,我在他的卷子上写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进步的成绩是你这段时间努力的结果,孩子继续努力吧!老师相信:成功永远属于努力的你!”寥寥数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而且也把家长的兴趣吸引到孩子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考试不再令优等生忐忑不安,也不会让学困生如临大敌。每个人都把考试当成挑战,但是挑战的对象不是别人,是自己。
(4)师生交谈的通道向课外延伸。我是数学老师,但我不会只关注数学。数学老师的随机评语不能仅仅局限于数学课堂和数学作业本的小天地,应树立起“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有数学老师亲切地话语”的理念。因此,下课时走廊上的邂逅,活动课的休息时间,只要碰到学生,我都会主动向他问好,不失时机地说几句问候语,让学生感觉到数学老师不是因为关注他的”数学”成绩才关心他,而是因为真正的喜欢他才关心他,数学老师是博爱的。
二、延迟评价呵护学生自尊
延迟性评价是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倡导的“智力激励法”的一条原则,其基本要求是在产生各种设想的过程中,暂时不要对设想进行评论,以便参加讨论的人能在和缓、自由的气氛中畅所欲言,互相启发,在有限的时间提出数量众多的创造性设想。
(1)数学课堂不一要有答必“评”。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并非一律都得及时评价,有时过早的评价,反而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当学生答错后,教师马上判错,学生可能会有挫折感,会丧失继续回答问题的信心和勇气。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曾经发现:开始觉得学生的答案是错的,但之后学生却给出了出人意料的解释——那虽然不是“真理“,却闪烁智慧。可见,运用“延迟评价”的方式,既能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又能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和谐自由的气氛中自信地驰骋想象,畅所欲言,获得更多的创造性见解。延迟评价不光是评价时间的延迟,也是评价主体的扩张,评价过程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裁“,而是鼓励更多的学生一起发表意见,这时候老师也是一个幸福的学习者,因为在学生天真甚至幼稚的观点中谁说没有真知灼见,有时候,学生没有边际的想象力也是老师望尘莫及的。
(2)考试也可以格外“开恩”。在书面考试中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大而导致测试成绩不理想,在批改试卷时,对学生做错的地方可以不打叉,而改用打点,在学生订正好以后再把点改成勾,然后记上改正以后的成绩。例如,我班里的汪雨同学,学习很努力,但考试很紧张,接班时第一次测验计算比较烦琐,成绩只有七十几分。我没有把这一成绩向全班公布,而是在发卷子前提前悄无声息地让他独立订正。并与他分析了失误的原因后,再在他的试卷上写上了最后的评卷得分95。在公布成绩时我以95分作为他的成绩,这次延迟评价缩短了她与我这个新接班的数学老师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她学习数学的信心。在以后的考试中,汪雨同学学习数学的压力减轻了,学习成绩也不断得到提高。用这样的方法教育偶然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效果特别好,因为不仅帮助学生度过了一次“危机“,而且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相信他一定能自己在跌倒的地方站起来。
三、错题反思丰富学生经验
自我评价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高年级学生更应该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可以学会反思,了解自我发展的状况,通过反观自己学习的过程,比较自我前后学习情况的变化,了解自己本阶段掌握的知识技能情况,改进学习策略,从而明确自我发展的目标。其实自我反思是每个人生来都有的行为,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也会在作业、考试后对自己的成绩评价、反思一下,比如看看错哪了,哪里是粗心了。但这些是自发的自我反思,只看到表面,是肤浅的; 因此,学生做错题以后,如果只在作业本或试卷上订正是“治标不治本”的事情,时间长了肯定会淡漠,换了作业本或试卷,更是无从稽查。学生心中无数,老师心中也无数,后来的复习补救就没有了依据。鼓励高年级学生使用错题集,并且错题下面每个学生写出自己对错误原因的深刻剖析。如“是因為题目太难了,自己根本不会做?还是因为粗心而做错?粗心做错中又是……”这样做,表面上看是增加了麻烦,可从长远利益来看却能得到促使自己认真审题、认真学习、减少错误的效果。其实从小学到大学各级各类的考试中,有多少题目是不会做的呢?最终的竞争,还是在于究竟能做对多少。谁能把自己不该有的错误杜绝,谁就是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