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只金融期货产品——沪深300股指期货模拟仿真交易进行得如火如荼。从2007年开始,随着股指期货、备兑权证、国债期货、商品期权等的陆续登场,在丰富了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同时,投资者如何学会控制风险则是关键,这一切都归因于金融衍生产品的复杂性。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您准备好了吗?
金融发展的必然产物
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并不陌生。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曾推出过权证、国债期货和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也一度达到疯狂的程度,但由于相关配套条件跟不上而夭折。
金融衍生产品之所以称为“衍生”,是因为它们建立原生品种和现货市场的基础上,是原生品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按基础金融工程的划分,常见的金融衍生品有远期、期货、期权和金融互换交易四大类型,国际上属于金融衍生品品种繁多,并且有些已经是衍生的再衍生品。
而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在沉寂多年后, 2004年人民银行推出买断式回购,2005年推出银行间债券远期交易、人民币远期产品、人民币互换和远期结算的机构安排等,意味着中国衍生品市场已重获新生。
目前,国内首只金融期货产品——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模拟交易进行得如火如荼。另一方面,伴随着股改而推出的各式权证的衍生产品――备兑权证也已完成模拟运行测试。2007年金融衍生产品的扩容将是不争的事实。
新纪元期货公司投资总监杨阳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给予了肯定态度。正处在仿真模拟交易、推出预期最大的沪深300股指期货,早已大大激发了投资者的丰富想象。包括机构投资者在内的各路人马早已磨刀霍霍。随着股指期货的渐行渐近,证监会和期货业协会也组织了全国的巡回报告会,给包括机构投资者在内的投资者进行股指期货的政策、操作乃至风险等全方位的知识教育。这一切都归因于金融衍生产品的复杂性。机会永远只属于有准备的人,投资者如何学会控制风险则是投资金融衍生产品的关键。
高风险的零和游戏
金融衍生产品从设计初衷和原理上,是定义为规避风险的工具,但在实践中取得的效果却适得其反,规避风险的工具反而招致更大的风险。任何收益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和风险是其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衍生工具交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不能消除风险,只是将风险和收益在不同偏好投资者之间重新分配。
个人投资者试图通过衍生产品的杠杆效应赚取高额收益,其风险是非常高的,由于操作的复杂性和个人投资者资金量的限制,投资者投资这些金融衍生品时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中诚期货的高级投资顾问贺东认为,个人投资者应该注意的风险有以下五大方面:
第一是代理风险。主要是指投资者在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时,由于选择期货经纪机构不当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投资者在投资金融衍生品,要找有代理权的国内期货公司。在各地的证监会局、期货行业自律组织的网站上都可以查到代理期货产品的公司名录,中金所也将公示会员名录以便投资者查询。
第二是杠杆风险。“杠杆效应”来自于期货交易的基本交易制度,即保证金交易制度。金融衍生品的市场价格风险大,由于保证金杠杆效应,导致其盈利或亏损倍数远远大于A股。“杠杆效应”使投资者以小博大的同时,也放大了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可以说如果以赌博的方式去交易,它们能让你一夜暴富,但也可以使你瞬间破产。
第三是结算风险。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为所有的结算会员做结算,因为期货市场的保证金机制、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都为结算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如果投资者没有追加保证金,又不平仓,期货公司为了保护投资者和自己的利益,会为投资者减仓。结算制度的功能是否健全,对交易体系安全、持续运转至关重要,它是金融衍生产品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第四是操作风险。交易时由于人为操作错误带来的风险,具体可以表现为计算机系统故障、个人疏忽导致的操作失误等。
第五是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在股指期货交易中,由于相关行为(如签订的合同、交易的对象、税收的处理等)与相应的法规发生冲突,致使无法获得当初所期待的经济效果甚至蒙受损失的风险。
如何控制风险是关键
金融衍生品是一把“双刃剑”。通道期货公司高级分析师周世博认为,“中航油事件”和“国储铜事件”不断提醒着人们关注衍生产品交易存在的风险。金融衍生产品是一种技术性很强,同时风险也很大的现代交易方式。以期权为例,其风险、收益具有不对称性,一个卖出期权的收益是有限的,但是其损失可能因为标的资产价格的上升被成倍放大,在理论上,其损失可以是无限的,因而风险也是无限大的。以期货为例,它本质上是价格变动方向的一个赌局,由于采用保证金交易,盯市操作,损失的杠杆效应也是非常巨大的。历史上多次骇人听闻的巨额亏损和金融危机事件都由此类衍生产品操作不当产生。
面对上述提及的五大风险,投资者应如何进行风险控制,合理使用金融衍生品?投资者不妨采取下列措施控制风险:
1、知识储备。长城伟业期货的林海亮认为,金融衍生产品的复杂性,是令许多人头疼的问题。投资者入市金融衍生品一定要了解产品的情况,一个谨慎的投资者不会参与自己尚不了解的金融业务。个人投资者要充分理解及习惯股指期货的杠杆效应及做空机制、T+O交易规则、每日无负债的结算结算制度等期货市场运作规则等。周世博认为,金融衍生品是最复杂的金融工具,对投资者的素质要求比较高。投资者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比如熟悉金融衍生品的基本概念、交易策略,甚至还要学会用数学计量模式来安排资金。
2、改变原来的交易理念,习惯新的交易模式。周世博认为,在金融衍生品中,首先推出的是股票指数期货。但很多投资者做惯了股票,在面对期货品种时,往往还采用股票的交易模式及固有的理念,但这些对于衍生品而言都是不可采取的,固执地操作起来很容易导致亏损,甚至爆仓。投资者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投资理念。
3、掌握资金管理技巧,建立止损概念。林海亮认为,金融衍生品交易操作时多采用财务杠杆方式,即付出少量资金即可控制大额交易。当合约价格向投资者有利的方向每变动10%,则投资者的盈利即可放大至100%。而与此相反,则陪掉所有的保证金。
而股指的强行平仓制度(当客户出现不能按时交付保证金、持仓超过限额,违反交易所规定的情况时,或交易所根据其法定程序采取紧急措施时,交易所有权对相关的会员或客户实施强制性平仓)使客户在交易的时候,必须管理好资金。例如,单笔交易占总投资比例应该不超过25%,累计投资占总比例不超过40%,不同期货品种间的资金分配在10%-15%内,确定单笔最大亏损额度不超过5%等。同时,任何投资行为都应该有止损观念,投资者要注意获利逐步清仓离场。
金融发展的必然产物
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并不陌生。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曾推出过权证、国债期货和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也一度达到疯狂的程度,但由于相关配套条件跟不上而夭折。
金融衍生产品之所以称为“衍生”,是因为它们建立原生品种和现货市场的基础上,是原生品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按基础金融工程的划分,常见的金融衍生品有远期、期货、期权和金融互换交易四大类型,国际上属于金融衍生品品种繁多,并且有些已经是衍生的再衍生品。
而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在沉寂多年后, 2004年人民银行推出买断式回购,2005年推出银行间债券远期交易、人民币远期产品、人民币互换和远期结算的机构安排等,意味着中国衍生品市场已重获新生。
目前,国内首只金融期货产品——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模拟交易进行得如火如荼。另一方面,伴随着股改而推出的各式权证的衍生产品――备兑权证也已完成模拟运行测试。2007年金融衍生产品的扩容将是不争的事实。
新纪元期货公司投资总监杨阳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给予了肯定态度。正处在仿真模拟交易、推出预期最大的沪深300股指期货,早已大大激发了投资者的丰富想象。包括机构投资者在内的各路人马早已磨刀霍霍。随着股指期货的渐行渐近,证监会和期货业协会也组织了全国的巡回报告会,给包括机构投资者在内的投资者进行股指期货的政策、操作乃至风险等全方位的知识教育。这一切都归因于金融衍生产品的复杂性。机会永远只属于有准备的人,投资者如何学会控制风险则是投资金融衍生产品的关键。
高风险的零和游戏
金融衍生产品从设计初衷和原理上,是定义为规避风险的工具,但在实践中取得的效果却适得其反,规避风险的工具反而招致更大的风险。任何收益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和风险是其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衍生工具交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不能消除风险,只是将风险和收益在不同偏好投资者之间重新分配。
个人投资者试图通过衍生产品的杠杆效应赚取高额收益,其风险是非常高的,由于操作的复杂性和个人投资者资金量的限制,投资者投资这些金融衍生品时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中诚期货的高级投资顾问贺东认为,个人投资者应该注意的风险有以下五大方面:
第一是代理风险。主要是指投资者在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时,由于选择期货经纪机构不当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投资者在投资金融衍生品,要找有代理权的国内期货公司。在各地的证监会局、期货行业自律组织的网站上都可以查到代理期货产品的公司名录,中金所也将公示会员名录以便投资者查询。
第二是杠杆风险。“杠杆效应”来自于期货交易的基本交易制度,即保证金交易制度。金融衍生品的市场价格风险大,由于保证金杠杆效应,导致其盈利或亏损倍数远远大于A股。“杠杆效应”使投资者以小博大的同时,也放大了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可以说如果以赌博的方式去交易,它们能让你一夜暴富,但也可以使你瞬间破产。
第三是结算风险。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为所有的结算会员做结算,因为期货市场的保证金机制、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都为结算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如果投资者没有追加保证金,又不平仓,期货公司为了保护投资者和自己的利益,会为投资者减仓。结算制度的功能是否健全,对交易体系安全、持续运转至关重要,它是金融衍生产品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第四是操作风险。交易时由于人为操作错误带来的风险,具体可以表现为计算机系统故障、个人疏忽导致的操作失误等。
第五是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在股指期货交易中,由于相关行为(如签订的合同、交易的对象、税收的处理等)与相应的法规发生冲突,致使无法获得当初所期待的经济效果甚至蒙受损失的风险。
如何控制风险是关键
金融衍生品是一把“双刃剑”。通道期货公司高级分析师周世博认为,“中航油事件”和“国储铜事件”不断提醒着人们关注衍生产品交易存在的风险。金融衍生产品是一种技术性很强,同时风险也很大的现代交易方式。以期权为例,其风险、收益具有不对称性,一个卖出期权的收益是有限的,但是其损失可能因为标的资产价格的上升被成倍放大,在理论上,其损失可以是无限的,因而风险也是无限大的。以期货为例,它本质上是价格变动方向的一个赌局,由于采用保证金交易,盯市操作,损失的杠杆效应也是非常巨大的。历史上多次骇人听闻的巨额亏损和金融危机事件都由此类衍生产品操作不当产生。
面对上述提及的五大风险,投资者应如何进行风险控制,合理使用金融衍生品?投资者不妨采取下列措施控制风险:
1、知识储备。长城伟业期货的林海亮认为,金融衍生产品的复杂性,是令许多人头疼的问题。投资者入市金融衍生品一定要了解产品的情况,一个谨慎的投资者不会参与自己尚不了解的金融业务。个人投资者要充分理解及习惯股指期货的杠杆效应及做空机制、T+O交易规则、每日无负债的结算结算制度等期货市场运作规则等。周世博认为,金融衍生品是最复杂的金融工具,对投资者的素质要求比较高。投资者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比如熟悉金融衍生品的基本概念、交易策略,甚至还要学会用数学计量模式来安排资金。
2、改变原来的交易理念,习惯新的交易模式。周世博认为,在金融衍生品中,首先推出的是股票指数期货。但很多投资者做惯了股票,在面对期货品种时,往往还采用股票的交易模式及固有的理念,但这些对于衍生品而言都是不可采取的,固执地操作起来很容易导致亏损,甚至爆仓。投资者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投资理念。
3、掌握资金管理技巧,建立止损概念。林海亮认为,金融衍生品交易操作时多采用财务杠杆方式,即付出少量资金即可控制大额交易。当合约价格向投资者有利的方向每变动10%,则投资者的盈利即可放大至100%。而与此相反,则陪掉所有的保证金。
而股指的强行平仓制度(当客户出现不能按时交付保证金、持仓超过限额,违反交易所规定的情况时,或交易所根据其法定程序采取紧急措施时,交易所有权对相关的会员或客户实施强制性平仓)使客户在交易的时候,必须管理好资金。例如,单笔交易占总投资比例应该不超过25%,累计投资占总比例不超过40%,不同期货品种间的资金分配在10%-15%内,确定单笔最大亏损额度不超过5%等。同时,任何投资行为都应该有止损观念,投资者要注意获利逐步清仓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