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作为无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d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海德格尔思想的最核心词汇首推存在,其哲学之所以难以理解就是因为存在概念含义之隐晦。而对存在概念理解的关键就是对其回隐特性(即存在作为无)的把握,通过对海德格尔无的含义的揭示来增进对其存在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存在;无;形而上学
  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073-02
  海德格尔思想的主导问题是存在论差异;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海德格尔穷其一生追问存在这个概念,而在这个过程中亦包含着其对形而上学传统的精深分析。存在作为海德格尔思想的最核心概念既有“显”(在场)的一面又有“隐”的一面;这其中存在的回隐特性是最难被传统形而上学式思维模式所经验到的,回隐的特性精确地被海德格尔的一句话道出:“作为‘存在’的无”[1]123。关于作为“无”的“存在”海德格尔在其1929年教授就职讲座即“形而上学是什么?”中有详细的讲解,此讲座现收录于《路标》一书中,同收于此书中的还为此文所做的后记和导言,可见海德格尔本人对此文的重视,也即是对存在作为无即存在的回隐特性的重视。本文就是以上述讲座为主要依据来论述作为无的存在。
  海德格尔特别钟爱莱布尼茨的一句话,也是《形而上学导论》的第一句话,“究竟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无反倒不在?”[2]1这个问题是首要问题,是最广泛、最深邃、最源初的问题。海德格尔认为这个问题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疑问句,只有我们迫使自己进入到这个问题的真正情景中去此问题才真正得以成立;是否进入此问题情景的关键就在于对“无”的理解。关于“究竟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无反倒不在?”这个问题的提问海德格尔也说即使不问这个问题日月照样运转、万物生灵同样生灭;但海德格尔又说:“从问之所问与问之所及的东西那里,生出一种向着发问活动自身的反冲。这一发问活动本身因此也就根本不是什么任意的进程,而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事件,我们将之命名为历事〈Geschehnis〉”[2]6。这个翻译为中文“历事”的德文表达的意思就是对历史的本质性理解,也就是对无即存在的理解。
  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还是抱有一定期望的,他曾说过要回到形而上学,在形而上学内部完成超越。对无的追问亦是首先使自己投身到形而上学之中。这其实也是海德格尔对待思想传统一如既往的态度,即批判地继承;海德格尔从不轻易完全否定某一哲学史上的传统,而是深入分析其中思想自身暗含的力量,无论学说以何种方式呈现,思想自身的力量却始终存在,比如说西方思想史上根深蒂固的形而上学传统。
  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致使我们思之所及总是存在者整体,当然也包括人即海德格尔语境中的此在。所以追问形而上学的问题前提是必须对此在的根本情况有本质性的把握;我们当代人探究问题的方式乃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模式,科学思维总是思及某个对象,不存在没有研究对象的科学,所以说“恰恰从诸科学出发来看,没有一个领域对另一个领域具有优先地位”[1]120。这样看来数学、历史学、化学等等不同学科所研究的对象都在存在者的意义上具有了相同的属性。但海德格尔认为“有一种与世界的关联(Bezugzur Welt)贯穿并且支配着一切科学本身”[1]120,这个关联即是存在与人的关联,也可以说就是存在,这种隐而不显的力量也叫作“无”。人在科学存在之前和科学领域之外也与存在者发生关系;但科学有其自身的特点,科学吸引着人对存在者根据的探索,并把探究的结果当作人取得对世界领导地位的可能性因素。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者,人作为存在者在存在者整体中寻求突破;海德格尔把人的这种属性叫作“此之在(Da-sein)”即“嵌入到无中的状态”[1]121。人在存在者领域探究其最终根据,除了存在者无其他,前文已经说了科学是不会研究无的,这在科学看来是可笑的,但当说研究存在者不研究无时,我们已经承认了“无”的存在;科学只是以一种不愿知道的态度来面对无。但正如上文论述正是这个科学不愿知道的无即存在支配着科学对其自己本质的认识。海德格尔认为不能以传统的行而上学方式问无是什么?而只能说无的情形如何?
  以传统的思维模式来问无是什么,那么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若得出结论,那么无就成了存在者了,而无恰恰是与存在者完全不同的。因为“思维本质上总是关于某物的思维;若作为无之思维,它就必定要违背它自己的本质了”[1]124,此在的思维模式是以逻辑为基础,理智为手段,思维为途径的,这样思维就必须要有个对象被思维,而无作为对全体存在者的否定是不能被当作对象的。那么我们要怎么对待无呢。无是怎么出现的呢,是对存在者的否定才有无的吗?海德格尔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还在这个关键节点给出了一个论断,“无比不和否定更为源始”[1]125。由此我们便获得了对无追问的全新向度。
  若上述论断成立,无成了否定和不的根据,那么无一定就是存在的,我们必须能够预先知道无,只有要追寻的东西存在我们才能追寻,但无本身就是对存在者的否定,以至于不具备存在者的特性,为此海德格尔说:“我们甚至可以干脆把它安顿在一个‘定义’中:无乃是对存在者之全体的完全否定”[1]126。我们能够确定是存在者全体是被给予的,那么作为对存在者全体的否定就相应地呈现出来。依据上述的临时定义,我们是能够在理念中设想存在者整体的,在思维中再把设想的存在者整体加以否定,我们似乎就获得了无的概念,但海德格尔说这样的无绝不是无本身。若是通过对存在者的否定才获得无的规定性,那这个无并不是无本身,而是使无又成了一个存在者。海德格尔认为无是无法被表述出来的,只有通过对无的经验才能证明其合法性。
  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从来未曾也不可能绝对地把握到自在的存在者整体,但是我们经常确凿地发现自己置身于以某种方式被揭示出来的存在者中间。后一种情形经常发生,这种揭示并不是在我们专注于某事或某物时才发生,而是在我们并没有特定的关注对象时且恰恰是在这样的时候存在者整体向我们袭来,袭来这个词意指一种突兀和无原因性。海德格尔给出一个例子,如我们对某本书或某个戏剧感到无聊时,那这还不是真正的无聊,但当某个人没有任何原因莫名其妙地感到无聊,这时真正的无聊就开始了。这种无聊把人以及与其共在的万物都置于一种奇怪的冷漠态度之中,这种无聊便启示出了存在者整体。类似于无聊的这种情绪并不是随思想或意志行为而来稍纵即逝的现象,而恰恰是这种情绪把我们牵引到了存在者整体面前,这种情绪启示出无。   通过一种情绪人与无相互来到彼此面前。这样的情绪表现为“畏”,在畏的基本情绪中人对无的体会才是可能发生的,虽然这种经验很罕见。海德格尔认为畏不同于怕,怕总是以某个具体的存在者为怕的对象,不是对这个怕就是对那个怕,怕是由于这个或那个在某个具体的方面威胁着我们,怕一定是有某个具体的对象,为摆脱怕的情绪人们对其他东西也变得惶恐不安,也就是说人被其所惧怕的具体存在者抓住了。但什么是畏呢,“畏之所畏不是任何世内存在者。因为畏之所畏在本质上不能有任何因缘”[3]125畏不同于怕,畏不但不会给人带来惶恐和迷乱甚至自身反而带着一种宁静,畏也是对……的畏,但却不是这个或那个即某个存在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畏或为之而畏的东西缺乏确定性,而是因为这种东西之本质不允许其拥有确定性,因为由畏的情绪所揭示出来的是无。在畏中我们会体会到一种不同于怕的惶恐不安,是一种使存在者整体脱落掉了的情绪,脱落掉存在者整体之后的“没有”即“无”向我们袭来,使我们猝不及防。这种莫名的畏是我们每个人在生命历程的某个时刻都有所体会的,这种畏启示了无,畏在这个意义上把无敞开出来。我们漂浮在畏之中,在这种漂浮状态中我们经验到无,因为畏使存在者整体脱落了;当然这个脱落了的存在者整体也包括你、我、他等此在,所以畏完全地把无呈现出来了。在畏的基本情绪中,我们达到了此在的发生(即形而上学思维在此在中的运作),由此无得以敞开,在此在的发生的向度上我们再来追问无的情形如何。
  此在在畏的情绪中揭示了无,在这个无并不是存在者,并不能把无当作对象,畏也并非是对无的把握,但无的确是通过畏而敞开自身的,也不能把无与存在者整体对立区分开来,正确的理解应是无与脱落了的存在者整体一道向人袭来。无通过脱落了的存在者给作为此在的人以指引,这种指引即是无的本质,即是无化。无化即是照亮存在者的根据,无化使存在者是其所是并源始地敞开。海德格尔对人即此在这种特殊的存在者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人在某种意义上是存在与存在者相关联的枢纽,“只有基于无之源始的可敞开状态,人之此在才能走向存在者并且深入到存在者那里”[1]132-133。“此之在意谓:嵌入到无中的状态”[1]133。此在把自身嵌入到无中,从而与其他存在者区别开来,此在的这种存在状态海德格尔称之为“超越”,也正是通过这种超越此在才得以与其他存在者发生关系。在此我们就获得了关于无的描述,“无乃是一种可能性,它使存在者作为这样一个存在者得以为人的此在敞开出来”[1]133。
  上文中我们得到的结论是人即此在只有通过畏揭示的无才能与其他存在者发生关系,而之前我们又说这种畏是很罕见的,那么我们是如何能在这个世界生存呢。事实上我们一直在生存,其实无作为存在的一个特性其自身总是对我们伪装起来,即是存在的回隐。这种情况使我们不得不引入海德格尔思想的主导问题即存在论差异,存在论差异即存在与存在者的差异,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是把存在当作一个普遍的不言自明的最高存在者,由此就对存在不闻不问,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成了存在者,也正是因为存在作为无喜欢躲藏,才会使存在论差异成为可能,回隐正是存在的特性,因为“存在——随其本质一道,随其与存在者的区分一道——抑制着自身”[4]355。而人具有形而上学的本性,即遗忘存在(回隐为无的存在)的特性,所以无很难被我们所经验,但无即存在却无时无刻不伴随着作为此在的我们。正是由于人的形而上学本性,所以海德格尔才会说回到形而上学来考察无,“无之问题把作为追问者的我们本身置入问题之中。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1]140。形而上学是人的本性所以只要我们生存着,我们就是已经置身于形而上学之中,在这种情形中,海德格尔认为若使真正的哲学得以运转,此在就必须完成前文中所说的“超越”,即此在自行脱落而进入到无即存在之中。即从非本真的存在论差异(即遗忘存在,把存在当作存在者)的遗忘回归到本真的存在论差异(即已意识到存在与存在者的差异,之后遗忘这一差异而按着先行洞察到的存在之真理来理解世间万物)的遗忘中。正如赫拉克利特的箴言所说:“事物的本质喜欢躲藏起来”[5]295,海德格尔把希腊文physis没有译为自然而说“事物的本质”其实就是意指使存在者是其所是的存在。存在喜欢躲藏起来,存在喜欢自行回隐。
  参考文献:
  [1][德]海德格尔.路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3][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4][德]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5][德]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休谟在《人性论》中区分了道德感和道德动机,在道德动机上又倾向于自爱动机论,在判定道德行为时既强调道德感,又强调道德动机,这造成了道德评价中的“双重标准”以及从自爱动机论无法说明道德行为的“道德性”等问题。而在《道德原则研究》中休谟用道德情感这一概念取代了道德感和道德动机,并指出这一情感同人道情感、仁爱情感都是同一种情感,突出了仁爱情感的地位。由此休谟将道德动机论和道德感理论加以融合,并在强
期刊
摘 要:以上海J大学136名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主观性创新动机、交互性创新动机、社会性创新动机、促进创新稳定性的动机和激励性创新动机是构成高校学生创新动机的五大因素。对此,建议从加强大学前的创新教育、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加强学生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教育、给予创新活动足够的资源支持和建立健全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等五方面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动机,从而更好地开展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需要在转型发展中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应从人生课程模块、专业基础与拓展模块、职业能力培养模块三个方面来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举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的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关键词:转型发展;新建本科院校;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1-0185-0
期刊
摘 要: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逐渐被各大高校关注和重视。而在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因专业课程性质不同而存在多种双语教学模式。以江苏Z校《公共管理学》课程双语教学为例,基于CLIL教学法的运用,从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学习发展和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对个性化合作双语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展开分析,并从师资队伍、学生情况、学校层面,对构建个性化合作双语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予
期刊
摘 要:秉承“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指导思想,指出了以典型的案例展开“基础”课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教学组织方面,指出要合理设计好案例教学的四个环节:学生查询资料环节、课堂案例讨论环节、模拟法庭审理环节和教师总结点评环节。在展开递进式案例教学过程中,强调了教学培养目标、教学原则和教学导向三个方面的注意要点。  关键词:法治教育;案例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
期刊
摘 要:强化地方高校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合理、科学、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式人才所面临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实践教学的合理规划及有效落实是保证地方院校影视传媒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同时也是推动地方高校影视传媒专业能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有效利用地方校企合作平台合作教学育人,找到适合地方院校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最佳契合点,结合四川文理学院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
期刊
摘 要:高职专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专业建设的重要力量。文化育人是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改革,是对当前高职教育过度专业技能化而引发人文素养缺失的纠偏以及教育基本属性的自然回归。文化育人改革的顺利推进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各专业应在文化育人的推进中起核心作用,并在不断探索中提炼和形成专业文化。笔者以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为例,探讨其专业文化的构建及其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系统地回答了在当前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目标、要求、途径、原则与方法等,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体现人文关怀,常抓不懈;高校应把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在突出位置;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高校思政课教学应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校思政课要把培养有道德、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作为
期刊
摘 要:19世纪末,田园城市的理论诞生。20世纪初,该理论传入中国。循此理论,国人进行了建设田园城市的一系列探索。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成都、琼海等地建设田园城市的举措颇有成效,凸显了田园城市对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田园城市;新型城镇;理论内涵;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005-02 
期刊
摘 要:生态理论历经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以及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嬗变。聚焦生态理论发展嬗变问题,针对当前生态危机的现状,考虑生态理论对于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指导性功能,重点从理论基点、现实认知和实践落点三维向度分析生态理论的异同,进而探讨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研究有利于促进生态理论与生态环境治理具体措施之间相互融合,为制定适应新时期生态治理难题的政策与措施奠定新的理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