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流业属于新型服务产业之一,对我国经济做大做强有重要意义,而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我国物流业做到低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就以信息技术牵引低碳物流发展策略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智能低碳物流;策略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4.0179.02
低碳经济是人类积极应对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量过高而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而产生的概念。而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连接的纽带的物流产业,占据国家经济活动的重要位置。实现低碳经济是与现代物流的支持分不开的,同时由于物流业本身作为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大户的特殊角色,发展低碳经济位置特殊。而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高端服务业就需要走低碳经济道路,以发展低碳物流发展低碳经济。当下我国政府已经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作为重要战略性举措。
1低碳物流发展与信息技术关系密切
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特征的经济行为。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一是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二是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能源消费高效化,形成低碳能源与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低碳经济的本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求创新和政策创新。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全球化石能源价格上涨是市场对资源稀缺性的反应,尽管对全球经济增长会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对化石能源的高效使用、清洁开发、节约利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也给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低碳乃至无碳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低碳物流的发展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会使得各行各业加快脚步进行信息化。目前国际上比较成功的大型现代综合物流企业,都拥有铁路、公路、水运、空运和仓储等综合运输体系网络以及出色的物流管理人力和信息技术。低碳物流运用信息技术,将一系列软件和硬件设施,帮助监控、优化和管理整个物流过程,如优化运输网络设计的软件,使用集中的输送网络,运行可以促进灵活传递到客户的管理系统等。通过ICT优化秩序,可以在全球范围的运输过程中减排16%,在存储过程中减少27%。
2牵引智能低碳物流发展主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被视为提高生产率和竞争能力的主要来源。与其他资源不同,信息技术正在不断地提高速度和能力,同时又在降低成本。当前拥有物流信息技术主要为条码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系统优化技术等是可以对低碳物流起牵引作用而应用的主要信息技术。需要对物品信息的自动读取、传递和处理则可以通过条码识别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得到实现,从而促进信息处理效率的极大提高。综观整个物流和商品零售领域之中,可以看出最有可能取代条码的是RFID电子标签。若能达到GIS/GPS 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的有效结合的实现,那么在不同地方的运输设备的运行轨迹和状态进行有效控制就会非常容易,也将对提高运输工具的效率非常有利。借助于EDI系统可保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电子订货成为可能,从而让供应商管理库存和电子结算得以完成。要实现物流管理目标、提高物流管理效率与效益,就离不开系统优化技术作为必要的过程和手段。
当前,对于以物流系统优化方法实现最优决策来说,需要通过运用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等数学规划技术对物流系统的数量关系进行描述。著名的物流系统优化问题有对车辆路径问题(VRP)、旅行商问题(TSP)、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布局优化等几种问题。
3以信息技术牵引智能低碳物流发展的策略
可以从信息化、网络化与智能化三个方面,实现以信息技术对低碳物流发展的牵引。
3.1实现物流服务信息化的策略
信息化作为低碳物流的基础,物流企业得以健康生存、持续发展的前提在于物流信息化。而物流信息化可以促进从物流信息收集、传递、保存、处理和输出电子化的有效实现,同时也促进物流系统敏捷快速,最大程度地提高整体效率和效益,这些已构成现代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物流信息化对于取货、包装、仓储、装卸、分货、配货、加工等物流服务各个环节的管理是通过运输和仓储为主线来完成的,而厂商与客户能方便地沟通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来进行,每一件产品从生产基地到最终零售市场的物流全过程都可以此进行追踪。实现物流信息化后,对于跨地区的业务物流企业可进行有效地组织,并对各类资源满足客户需求充分利用,以促进客户服务质量的提高。
3.2实现物流服务网络化的策略
网络化的实现对物流企业来说非常必要,以此为手段可以让自己的服务网络对客户的供应网络、销售网络和生产网络实现全覆盖,从而对客户物流服务更加周到与细致。这需要做好这样几项工作:
(1)做好物流基础设施的强化建设。这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运用GPS这一卫星定位技术对运输工具进行组织管理。由于运输过程可能出现客户因突发性的变故而在车队出发后要求对原定计划进行改变;或者新的货源信息当车辆在集中回程期间临时突然获得;或者要交叉调车同时存在的几个不同物流项目。对于这些问题的处理,可通过应用卫星定位系统来得到有效地解决合理调度车辆、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车辆成本等等一系列问题。二是运用新系统。比如可以仓储信息管理系统、条码自动录入系统,货物分拣系统来装备现代化的立体仓库,以此奠定仓库作业机械化、仓库管理信息化、监控报警和商品养护自动化的良好基础。三是做好物流设施选址和布局的优化工作。以此有效避免布局过密或过疏的问题。 (2)把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建立起来。由此通过信息技术来对现有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促进规模经济的实现。在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与所在地区的物流系统中长期规划相符合的问题,同时结合区域物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目标等内容,由此产业的群聚效应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要通过配送线路的合理设计,并积极开展共同或集中配送方式的实施,尽量将物流设施的运营成本减少,促进物流设施的整体利用率和货物的配送效率的提高。
3.3实现物流服务智能化的策略
(1)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使共同配送得到促进。鉴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对共同配送实现的作用很大。其可以促进运输工具的装载率的有效提高和空驶率的减少,确保无效运输和重复运输得到避免,并让运输合理化能够实现。具体体现在: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依托,可使车辆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并让运输结构中运输、包装、流通、加工、装卸等环节的效率得到优化,也能够将各个物流作业环节运作的透明度提高,这对于物流信息交换环节的减少和短物流运作的周期的缩短,并促使物流的“低碳”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意义。
(2)多式联运在优化组合运输方式下得到发展。近年来兴起的多式联运对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和特点加以综合考虑,并将其进行了有机地结合。也只有采取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运输方式的举措,才做到了有效地保证从整体上为运输全过程的最优化和效率化实现的目的。而把信息技术的引进以及建立各种运输工具的能耗和碳排放数据库作为基础上,并通过多式联运的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比较分析后达到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效应之后,从而将交通运输的能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大的减少,这是一种在能源危机、交通拥堵及环境污染约束下比较理想的新的运输模式。
(3)以最优化决策模型促进多种渠道减排。对物流企业来说,其能够通过最优化问题模型及排队论理论的方式,超前合理布局与规划事先对运输路线,实现对运输线路和不必要的环节进行缩短并精简的效果。至于那些在干线运输转为末端配送的环节上的物资,在某些时候设立仓库作为节点是必需的,由此可有许多入库、出库的装卸作业的发生,采取 GPS定位把干线运输的物资数量在途中就纳入配送计划之后,干线运输与末端配送的边界就可以取消。由此能够不仅节约装卸费用,同时,碳排放也能大大减少。
参考文献
[1]徐旭.低碳物流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模式[J].商业研究,2011,(4):183.187.
[2]李建丽,真虹,徐凯.水路运输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比较优势[J].水运管理,2010,(3):14.19.
[3]范璐.低碳物流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8):46.51.
关键词:信息技术;智能低碳物流;策略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4.0179.02
低碳经济是人类积极应对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量过高而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而产生的概念。而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连接的纽带的物流产业,占据国家经济活动的重要位置。实现低碳经济是与现代物流的支持分不开的,同时由于物流业本身作为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大户的特殊角色,发展低碳经济位置特殊。而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高端服务业就需要走低碳经济道路,以发展低碳物流发展低碳经济。当下我国政府已经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作为重要战略性举措。
1低碳物流发展与信息技术关系密切
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特征的经济行为。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一是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二是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能源消费高效化,形成低碳能源与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低碳经济的本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求创新和政策创新。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全球化石能源价格上涨是市场对资源稀缺性的反应,尽管对全球经济增长会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对化石能源的高效使用、清洁开发、节约利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也给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低碳乃至无碳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低碳物流的发展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会使得各行各业加快脚步进行信息化。目前国际上比较成功的大型现代综合物流企业,都拥有铁路、公路、水运、空运和仓储等综合运输体系网络以及出色的物流管理人力和信息技术。低碳物流运用信息技术,将一系列软件和硬件设施,帮助监控、优化和管理整个物流过程,如优化运输网络设计的软件,使用集中的输送网络,运行可以促进灵活传递到客户的管理系统等。通过ICT优化秩序,可以在全球范围的运输过程中减排16%,在存储过程中减少27%。
2牵引智能低碳物流发展主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被视为提高生产率和竞争能力的主要来源。与其他资源不同,信息技术正在不断地提高速度和能力,同时又在降低成本。当前拥有物流信息技术主要为条码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系统优化技术等是可以对低碳物流起牵引作用而应用的主要信息技术。需要对物品信息的自动读取、传递和处理则可以通过条码识别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得到实现,从而促进信息处理效率的极大提高。综观整个物流和商品零售领域之中,可以看出最有可能取代条码的是RFID电子标签。若能达到GIS/GPS 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的有效结合的实现,那么在不同地方的运输设备的运行轨迹和状态进行有效控制就会非常容易,也将对提高运输工具的效率非常有利。借助于EDI系统可保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电子订货成为可能,从而让供应商管理库存和电子结算得以完成。要实现物流管理目标、提高物流管理效率与效益,就离不开系统优化技术作为必要的过程和手段。
当前,对于以物流系统优化方法实现最优决策来说,需要通过运用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等数学规划技术对物流系统的数量关系进行描述。著名的物流系统优化问题有对车辆路径问题(VRP)、旅行商问题(TSP)、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布局优化等几种问题。
3以信息技术牵引智能低碳物流发展的策略
可以从信息化、网络化与智能化三个方面,实现以信息技术对低碳物流发展的牵引。
3.1实现物流服务信息化的策略
信息化作为低碳物流的基础,物流企业得以健康生存、持续发展的前提在于物流信息化。而物流信息化可以促进从物流信息收集、传递、保存、处理和输出电子化的有效实现,同时也促进物流系统敏捷快速,最大程度地提高整体效率和效益,这些已构成现代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物流信息化对于取货、包装、仓储、装卸、分货、配货、加工等物流服务各个环节的管理是通过运输和仓储为主线来完成的,而厂商与客户能方便地沟通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来进行,每一件产品从生产基地到最终零售市场的物流全过程都可以此进行追踪。实现物流信息化后,对于跨地区的业务物流企业可进行有效地组织,并对各类资源满足客户需求充分利用,以促进客户服务质量的提高。
3.2实现物流服务网络化的策略
网络化的实现对物流企业来说非常必要,以此为手段可以让自己的服务网络对客户的供应网络、销售网络和生产网络实现全覆盖,从而对客户物流服务更加周到与细致。这需要做好这样几项工作:
(1)做好物流基础设施的强化建设。这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运用GPS这一卫星定位技术对运输工具进行组织管理。由于运输过程可能出现客户因突发性的变故而在车队出发后要求对原定计划进行改变;或者新的货源信息当车辆在集中回程期间临时突然获得;或者要交叉调车同时存在的几个不同物流项目。对于这些问题的处理,可通过应用卫星定位系统来得到有效地解决合理调度车辆、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车辆成本等等一系列问题。二是运用新系统。比如可以仓储信息管理系统、条码自动录入系统,货物分拣系统来装备现代化的立体仓库,以此奠定仓库作业机械化、仓库管理信息化、监控报警和商品养护自动化的良好基础。三是做好物流设施选址和布局的优化工作。以此有效避免布局过密或过疏的问题。 (2)把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建立起来。由此通过信息技术来对现有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促进规模经济的实现。在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与所在地区的物流系统中长期规划相符合的问题,同时结合区域物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目标等内容,由此产业的群聚效应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要通过配送线路的合理设计,并积极开展共同或集中配送方式的实施,尽量将物流设施的运营成本减少,促进物流设施的整体利用率和货物的配送效率的提高。
3.3实现物流服务智能化的策略
(1)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使共同配送得到促进。鉴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对共同配送实现的作用很大。其可以促进运输工具的装载率的有效提高和空驶率的减少,确保无效运输和重复运输得到避免,并让运输合理化能够实现。具体体现在: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依托,可使车辆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并让运输结构中运输、包装、流通、加工、装卸等环节的效率得到优化,也能够将各个物流作业环节运作的透明度提高,这对于物流信息交换环节的减少和短物流运作的周期的缩短,并促使物流的“低碳”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意义。
(2)多式联运在优化组合运输方式下得到发展。近年来兴起的多式联运对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和特点加以综合考虑,并将其进行了有机地结合。也只有采取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运输方式的举措,才做到了有效地保证从整体上为运输全过程的最优化和效率化实现的目的。而把信息技术的引进以及建立各种运输工具的能耗和碳排放数据库作为基础上,并通过多式联运的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比较分析后达到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效应之后,从而将交通运输的能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大的减少,这是一种在能源危机、交通拥堵及环境污染约束下比较理想的新的运输模式。
(3)以最优化决策模型促进多种渠道减排。对物流企业来说,其能够通过最优化问题模型及排队论理论的方式,超前合理布局与规划事先对运输路线,实现对运输线路和不必要的环节进行缩短并精简的效果。至于那些在干线运输转为末端配送的环节上的物资,在某些时候设立仓库作为节点是必需的,由此可有许多入库、出库的装卸作业的发生,采取 GPS定位把干线运输的物资数量在途中就纳入配送计划之后,干线运输与末端配送的边界就可以取消。由此能够不仅节约装卸费用,同时,碳排放也能大大减少。
参考文献
[1]徐旭.低碳物流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模式[J].商业研究,2011,(4):183.187.
[2]李建丽,真虹,徐凯.水路运输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比较优势[J].水运管理,2010,(3):14.19.
[3]范璐.低碳物流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8):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