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分析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99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工作准则,该战略指明了乡村发展方向,明确了乡村振兴的要求。本文首先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分析,并以内蒙古自治区王湾窑村为例,研究了王湾窑村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王湾窑村发生的新变化,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王窑湾村;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12-0076-03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三农发展为契机,以为广大农民谋福祉为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可以说,乡村振兴计划是均衡城市和乡村发展水平,解决我国主要社会矛盾,稳定党在人民群众中形象,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性举措。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抓住乡村振兴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推动三农发展,加大农村贫困治理力度,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王窑湾村发展为例,探究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學内涵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三农”问题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要坚定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也是继“三农”工作政策后,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提出的新策略,对于促进“三农”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乡村振兴的目标清晰,就是要持续提升农民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和能力,进一步解决农村在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人均增收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关注到农民的就业问题,让乡村地区农民及时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主要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明确了乡村振兴涵盖了哪些方面的建设内容,另一方面也指明了农业农村在新时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产业兴旺,就是向农业、农村引入更多的有效生产要素,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进一步活跃乡村经济,进而打造现代的农业发展体系,提升农业的综合发展能力和发展竞争优势。生态宜居,就是要将农村地区的环境资源保护好,有效改善农民的居住基础设施和条件,做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协调,做好居住设施的建设,同时要保持自然生态之美。乡风文明,指明了乡村振兴的文教建设方向,通过推动农村教育、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提升乡村地区文明发展的基础,进一步丰富农民精神生活,推动农村地区风俗习俗的改善,从而综合提升农村地区的文明程度。治理有效,则是强调了乡村地区的法制建设,要强化法制建设,校正社会风气,维护乡村地区和谐安定。生活富裕,就是要让乡村地区农民生活有所依靠,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条件得到充分改善。乡村振兴的各个要求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系统的有机结合的,各项要求的地位作用也不一样,产业兴旺是基础性因素,影响着生活富裕程度,而生活富裕是乡风文明建设与治理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反过来乡风文明与治理又是产业兴旺的推进因素,所以各因素之间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这就要求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要有整体意识,统筹考虑,全面推进。
   二、乡村振兴战略案例分析——以王窑湾村为例
   (一)王窑湾村的概况
   王窑湾村,地处于内蒙古最南部,是一个有着自治区“南大门”称号的行政村。王窑湾村距离陕西省靖边县城6800米,距离榆林市榆阳区和乌审旗旗政府均为120000米,距离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为320000米,S215线穿越村落,与S216线在村落中交汇,距离高速入口和青银高速入口分别为14.8公里和10公里,由此可见,王窑湾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同时,王窑湾村地处于陕西省与无定河区域,是重要的生态旅游节点,有着旅游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目前整个王窑湾村建有12个农业社,有1091户共计2973人,常住户564户共计1540人,占地面积为5.1万亩,耕地中水浇地2.4万亩。
   (二)王窑湾村的发展路径
   自从中共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三农三牧”工作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基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在“三农三牧”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农牧业结构方面的矛盾还很明显,这是导致我区农牧业发展相较其他区落后、农牧民的家庭收入不高的根本原因。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要初步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和机制,在乡村振兴上取得实质性发展;改进农村牧区的生态环境以及人居环境;大力提升乡村文明程度,丰富农民的生活文化;完善农村牧区基层组织的建设以及乡村治理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牧区产业,以提升农牧业供给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农牧民家庭收入,打好脱贫攻坚战,带领全区奔小康。王窑湾村就是整个内蒙古自治区乡村建设的缩影,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对王窑湾村的振兴具有指导意义。
   1.规划先行,绘制振兴图
   在中共十九大召开后,王窑湾村从自身条件和区位实际出发,在广泛征求村民、专家的意见后,经过多次修改,制定了科学有效的规划,确定了“五大工程”“六大功能区”的发展策略。“五大工程”主要是指王窑湾产业转型品质工程、生态宜居兴业工程、乡风文明美丽工程、社会和谐善治工程、党建领航富民工程。按照“五大工程”计划,王窑湾开展了环村绿色生态长廊建设、村容村貌改善提升、养殖污染全面治理等措施,作为其他工程的基础。产业转型品质工程具有先导性地位,王窑湾确立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产业的战略,全面提升乡村发展动力。
   王窑湾村规划的6个功能区具体包括:一是农民培育基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地处二社村委中心区域;二是生态循环基地,范围涉及全村12个社区;三是神海子湿地生态园,地处中心区域东侧,范围涉及3、4社区;四是现代农业园区,位于中心区域,范围涉及2、6、7、8、9这5个社区;五是沙地生态观光园,位于青银高速入口以及南部至靖边县的交汇区域,地处7社区;六是休闲养生农业园,位于东南端的11社区。此外还修缮了曹动之兵营团旧址(地处5社区),将其作为特色旅游景点融入旅游路线的整体框架之中。    2.打造独特种植与养殖业
   近些年来,王窑湾村的农民通过种蔬菜和养殖实现了收入的增长,蔬菜种植和養殖业是王窑湾村产业的一大特色。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王窑湾村建成节水灌溉项目1.9万亩,建设大棚430个、小拱棚500个,建设温室8个、育苗中心1个、果园162个,培养出6户养猪大户(年出栏超过500只)、1家养猪合作社、4家年收入过百万的养殖户,培育出30户养羊大户(年出栏超过200只)、1家养羊合作社,培育出蔬菜种植合作社和农机服务合作社各1家。与此同时,王窑湾还在全旗范围内创立了第一个乡村旅游合作社,被上级政府确定为乡村旅游示范点。这些投资项目及福利项目的建设,为王窑湾村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3.依靠技术,拥抱新理念
   王窑湾村成功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技术驱动和理念驱动。在王窑湾村,村民普遍建设了蔬菜大棚。为了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王窑湾村建立了蔬菜育苗中心、农业专家工作站、农产品检测中心,村里还主动邀请专家对村民进行培训,比如邀请自治区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进行牛羊养殖、果蔬种植等方面技术培训。但是和全国大多数地区的蔬菜种植区情况一样,王窑湾村也面临着蔬菜怎么卖的问题,为此王窑湾村培养了一批蔬菜经纪人,他们专门负责王窑湾村的蔬菜销售。由于主打有机蔬菜品牌,又由于能够及时获得蔬菜需求信息,蔬菜的销路逐渐畅通,经济效益逐年向好。在养殖方面,为规避风险,村里养殖户建立了养殖的价格适应系统,通过动态管理,村民的养殖抗风险能力和经济效益都有显著提高。在新理念的驱动下,王窑湾村正在积极拥抱新设想、新技术,除了传统的销售方式,还尝试农产品上网销售;积极开发农业特色旅游产品,如建设汽车旅游营地等。这些都大大拓展了产业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了村里产业发展的后劲。
   三、王窑湾村的新变化
   王窑湾村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过程中,先行试点,在实验成功后再推广,避免了盲目性,提高了成功率。由于方法科学、措施得当,大大激发了农民的自主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出现了一批勇于探索、大胆创业的农民。自2014年9月开始,鄂尔多斯市农牧业局先后派市“三到两强”工作队和精准扶贫工作队到王窑湾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为王窑湾村带来冷链物流园区、塑料蔬菜大棚、智能温室大棚、专家工作站、马铃薯和紫花苜蓿良种基地等多个项目近500万元的投资,为王窑湾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截至2017年底,王窑湾村的人均收入已上涨至1.786万元,34户贫困户成功脱贫,全村村民的富裕程度和村里产业水平均有大幅度提高。
   四、王窑湾经验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一)制定科学有效的乡村振兴规划
   王窑湾村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及王窑湾村实际制定了科学有效的规划方案。在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过程中,以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为总纲,同时联系王窑湾村实际,包括产业基础、人口特点、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规划变为现实,实现乡村振兴。
   (二)要形成自己的特色
   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因地制宜,形成有别于他人的特色,不能跟在别人的背后爬行。首先是传统农业、养殖业的再振兴,其次是基于农业进行产业链延伸,比如建设农业特色旅游项目,发展集农村特色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典型农业旅游项目。
   (三)拥抱新理念和新技术
   坚持精品发展和集约型发展思路,提升农业规模化和质量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拥抱新理念,掌握新技术,从根本上改变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建设具备精致品味的农牧业产业园,不断提高种养殖产品质量,提高推广销售技能,从而提高农畜产业的经济效益。借助“互联网+”,推销农产品;依靠互联网等新技术推进农民创新和创业热潮;通过“互联网+”培养职业型新农民,推进集绿色与个性化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李铜山.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J].中州学刊,2017,(12):1-6.
  〔2〕张军.乡村价值定位与乡村振兴[J].中国农村经济,2018,(01):2-10.
  〔3〕罗必良.明确发展思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南方经济,2017,(10):8-11.
  〔4〕孔祥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J].农村金融研究,2018,(02).
  〔5〕刘合光.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发展路径与风险规避[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6〕林永平.深入思考乡村振兴路径 打造美丽文明富裕的新农村[J].中国政协,2018,(07).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其他文献
摘 要:米歇尔·图尼埃和朱利安·格拉克,同为法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大师,前者被誉为“新寓言派”代表作家,后者则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在严肃文学界的代表。他们看似具体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色的文学创作,但是这两位现代“经典作家”在文学批评、写作体裁、精神追求等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通之处。   关键词:米歇尔·图尼埃;朱利安·格拉克;“经典作家”;人与自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女性身体在《甄嬛传》中的作用不同凡响,它不仅是权力自上而下训诫的对象,更是女性自下而上反抗权力的武器。借用法国学者米歇尔·福柯的权力和身体理论,探究《甄嬛传》中女性身体在男性皇权统治之下呈现的种种越界与轮回,并对女性的身体悲剧做出批判性反思。   关键词:《甄嬛传》;女性身体;训诫;轮回   中图分类号:J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5-0074-03
期刊
摘 要:泉州南音作为地方特色课程被泉州艺校和培元中学引入课堂,南音洞箫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条件,必然产生培养模式的差异,在日后的南音洞箫实践等相关活动中呈现愈加明显。文章通过比较两种模式下的南音洞箫教学,对比找出其异同,基于两种模式下的洞箫教学进行思考与探究,探寻南音洞箫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南音洞箫;教学模式;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J632.1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翻转课堂颠倒了传统的教学步骤,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答疑及知识运用。设计好综合性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能帮助学生有效开展课前自主学习,保证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将讨论课前任务的设计和布置原则,通过《高级英语》课程实例进行說明,并解释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通过上述较为系统、完整的阐释,希望能为老师们设计课前任务提供帮助与启发。   关键词:翻转课堂;课前任务;自主学习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是新时期下高等院校面临的首要任务,而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文章论述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通过拓展授课内容,丰富授课形式,转变考核方式等措施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以提高地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改革;地方应用型人才;考核方式;课程   中
期刊
摘 要:《人树》是怀特创作道路上的里程碑,并为其赢得了国际声誉。怀特在小说中塑造了69位女性人物,并横跨三代。每代女性有其鲜明的特点,并承载了展示民族形象的功效。《人树》中的第三代女性人物形象揭示了澳大利亚逐渐融入国际舞台,走向多元化的进程。从第三代女性人物中选取三位具有代表意义的形象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其来展示怀特如何通过女性人物的视角来关注澳大利亚民族问题,以及他是如何通过《人树》来重塑澳大利亚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各种创新创业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好的创新创业项目不断涌现。但是,这些好的创新创业项目真正落地,取得成果的却很少。反思其原因,是因为创新创业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素质教育要取得效果需要长时间的教育和实践,但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时间短,内容多和压力大,会导致教育的学生意识有了,思维有了,但实践能力却缺乏了。因此,结合学生实际和社会环境,提
期刊
摘 要:当前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基本是沿用西方教学模式,构成设计作为其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其单一的形式和长期不变的内容桎梏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高校在培养设计人才的同时,不仅要教授学生理性的构成主义方法,更要注重在中国传统艺术方面的培养。让东方传统设计元素和西方构成艺术之间相互融合,走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   关键词:西方教育模式;构成设计;传统艺术;融合;中国特色   中图
期刊
摘 要: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风起云涌,大量创新创业人才涌现。各类高校也主动对接国家宏观战略,进行课程重构和优化。通过近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中小企业就业状况等背景分析,得出当前进行经管类课程重构和改革具有很大意义。各高校也在针对社会需求、能力和教学内容和模式方面进行了重构和优化,但还存在认识、师资、素质等问题。建议在顶层设计、舆论宣传、师资形成机制、职称评定体系、教学模式和过程等方面进行改革和优化
期刊
摘 要:“双师同堂”能够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是探索“高校-学校”协作培養创新人才的重要路径。学前教育深化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双师同堂”能够为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适应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基于滁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双师同堂”教学的实践,提出了“双师同堂”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实践构建路径。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