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梳理传统专业课程教学,尤其是最近10年以来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开展纺织类专业课程的教材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能力、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充分融合现代教育技术,突出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着重能力培养、开展学科竞赛,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纺织服装概论》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等,形成了省级一流课程的教学改革成果,得到了行业院校的充分肯定与广泛推广应用,学生能力培养得到了明显提升,受到了行业企业的广泛好评。
关键词:价值引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改革
一、纺织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背景
(一)行業的转型升级,要求人才应具备行业全产业链的基本知识
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体现科技和时尚的融合,并为实现“美衣美居”中国梦提供重要支撑。“十五”时期,我国就编制了《纺织强国纲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纺织行业一直在转型升级,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劳动密集型走向技术、资本和人才密集型,经历着科技、绿色、智能、品质、特色和管理等六大方面的升级,逐步实现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战略转变。目前,我国纺织业规模占比已超全球50%,化纤产量占世界70%,贸易占全球三分之一;从产业完整性看,我国产业链最完整,产品品种最齐全;从制造水平看,我国纤维原料、纺纱织布、服装家纺的工艺制造和装备水平大都已处在国际先进水平。经对我国26个制造业从产业规模、创新能力、经济效益、产业结构几个角度与制造业强国对比和分析,有5个行业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中领先的是纺织工业[1]。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高校的专业建设又是制造业的坚实基础。随着纺织行业的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高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也就愈显迫切。
本校是中国西部唯一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等院校,是原纺织工业部三大纺织院校之一。由于纺织工业涵盖材料科学、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工程、设备制造、智能控制、艺术设计、企业管理等方方面面,产业链长,而当今专业越来越细分,为让全校学生更好的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具备行业全产业链知识,学校在原部分专业开设《纺织概论》《服装概论》的基础上,从2017年开始,面向所有各专业都开设了《纺织服装概论》课程。
(二)课程建设的基本概况
《纺织服装概论》作为专业通识课和必修课,2学分24学时,列入了2017年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本科生开设,覆盖全体学生。其课程内容从纺织原料、纺纱、织物成形、纺织产品,贯穿到服装、色彩、设计、文化、品牌、营销等纺织服装行业全流程。从宏观框架、基础概念、最新成就及跨行业应用等方面描绘了大纺织概貌,既适应了学生要具备纺织全产业链认知能力的需求,又融汇了学生要具备基本的纤维新材料研发、纺织品与服装设计、装备制造、智能化设备等领域的知识。课程知识体系科学完整,内容具有创新性、复合性和交叉性,通过结合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融合、成长。
二、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改革,努力提升课堂育人成效
(一)梳理课程教学问题,寻找教学改革突破口
课程开设40多年来几经改革:1998年之前《纺织概论》《服装概论》课程只在相关专业开设,1998年-2016年期间仅在本专业开设,2017年开始合成一门《纺织服装概论》在全校开设,这种变化看似缘于大学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改变,其实是办学理念的进步,是特色办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使然。课程建设的发展,带来课程教学改革也随之推进。5年前原有的课程教学内容、模式、实践等均不能满足要求,存在的主要教学问题有:
1.偏重知识传授,价值引领不够
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偏重内容、知识和能力的传授,注重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课程内容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不够,在课堂教学上将课程思政简单地、生硬地、口号式地搬进课堂,“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引领作用发挥不够。
2.课程内容陈旧,跟不上前沿科技发展
首先,由于文字教材编写周期长,原有教学内容与专业科技发展脱节,导致学不能致用;二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布局调整,东西部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愈加不均衡,西部高校学生实习实践的机会受到了制约,实践环节内容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三是教师科研水平不高,不能及时将最新的专业科技成果反哺进课程、进教案、进课堂、进实验,学生吸收不到最新的前沿科技营养。
3.理论教学为主,能力培养不足
一是近十年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元化。但是,专业课程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授课模式,课堂失去了活力;二是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不足,课程上只是简单地灌输理论知识,有些实验、参观甚至都是在课堂上一讲带过;三是缘于条件限制,有些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到位。
4.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
一是课程考核与课程教学目标结合不紧密,难以支撑毕业要求;二是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落实不完善,不能随时掌控学生学习效果,课程质量评价纯粹是为了算分而算分,没有做到持续改进;三是考核过于简单,没有明确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的标准、权重和支撑课程大纲的矩阵关系,习惯于“一考定成绩”的课程传统教学评价模式。
(二)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教学水平
在长期的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尤其是最近5年以来,以问题为导向,整个《纺织服装概论》课程团队积极开展教材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突出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着重能力培养、开展学科竞赛,构建具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模式、方法和考核评价等,充分融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形成了一系列课程教学创新成果。 1.突出价值引领,强化思政育人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团队将“立德树人”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挖掘思政元素→探究融入路径→分析育人成效三过程,构筑“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紧贴学科与专业特色,从纺织产品的起源发展到“一带一路”服饰文化,挖掘出传统加工技术(土法纺织、云南蜡染)、中国服装(唐装、汉服、中山装)、民族服饰文化(蒙古、黎族、土家族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绿色环保新技术等思政元素,从纱线加工、丝绸纺织等挖掘其蕴含的大国工匠精神等价值观,凝练总结出“工匠精神、传承非遗、民族自信、纺织强国、家国情怀”等五模块的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引领,课程育人。
2.重视教材建设,凸显立德树人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和知识传播的载体,它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重要媒介。一是十分重视建设优秀文字教材。2020年9月主编出版了“十三五普通高等院校部委规划教材”《紡织服装概论》(中国纺织出版社),用精品教材引领课堂教学;二是注重新形态教材融入课堂。2018年制作上线了(智慧树)中文版《纺织服装概论》慕课,并于2020年7月完成了第二版的改版;2020年6月完成英文版《Artistic Textiles》慕课并在首批中国国际在线在学平台上(学堂在线)向全球开课;三是积极运用数字教材辅助教学。如在线直播或者回放PPT等方式,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
3.重构知识体系,突出能力导向
前后通过2014版、2017版、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的修订,按照专业认证模式对整个《纺织服装概论》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课程大纲进行了重构。将原来的以知识结构逻辑关系为原则划分的相互分裂的各章节内容,按照工艺路线的框图形式,重构成一根主线的产业链(如图1)。
在每个大工序时,又用框图进行清晰的细分,例如服装文化部分(如图2)。授课时结合实际生产的工序位置,进行“原位”讲解,更好地做到了学用合一,建立学生本专业在整个纺织产业链中的位置印象。
4.采用对分课堂,“三级联动”递进式改革课堂教学
采用对分课堂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教学过程划分为教师专题讲授、学生小组讨论等模块。教师讲授内容偏重于内容重难点,学生讨论更偏重于工艺拓展等一些需通过查阅文献、分析思辨自主获取的内容,鼓励学生将生活纺织品带入课堂进行分析交流。
针对知识、能力、素质三级教学目标,创造性地提出了“理论知识-专业定位-创新作用”的“三级联动”递进式教学模式。依托纺织博物馆、“一带一路”服饰文化研究中心、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创新创业试点学院等平台,让学生现场分析、评价古今中外、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纺织品的生产工艺与风格特点;通过讨论,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产业链理论知识后,明确本专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位置,将来可以发挥什么作用?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实现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变[2]。
5.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1)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一是学生课前必须提前学习在线平台(智慧树)的慕课并完成相关作业,按时参加线下课程的教学活动,并利用雨课堂参与课堂互动讨论;二是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考勤开启一分钟手势签到,考查出勤情况;教学内容重难点设置提醒,并在课上抛出选择或判断题,了解学生掌握程度;讨论课全程开启雨课堂弹幕,学生可提出问题、答疑解惑、分享经验,提高了学生在授课环节的参与度[3]。
(2)利用学校与全国实习实践“校友邦”公共平台合作研发的具有实习实践基地共享的模块软件,开展校外实习基地的线上参观,解决了学生光学理论不能现场学习实际生产的难题。
(3)利用学校建设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例如毛织物光洁整理、预缩整理等加工工艺,依托我校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遵循“虚实结合、以虚促实”的原则,可以实现了核心装置的可透视性及设备单元的可拆分性。同时,将存在安全隐患、设备庞大、成本高、周期长的实验内容,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模拟产品生产线,还原大型连续式设备。通过问题导向、任务设定、闯关学习、角色扮演等新颖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工艺路线的理解[4]。
6.推进考核方式改革,完善课程质量评价
第一,合理确定课程成绩的构成。课程成绩由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两部分综合构成:线下教学考核成绩占该课程总成绩的60%。可以是结课考试、多次测验、设计报告、大作业等多种考核方式;线上教学考核成绩占该课程的总成绩40%,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进度,占30%,在期末考试前,观看全部课程视频,就可获得这一学分;第二部分是章测试题,占30%,分布在全部11章内;第三部分是线上期末考试,占40%;第二,考核更准确。充分利用雨课堂,对课堂学习、思考讨论等内容进行量化打分,使考核更加精准;第三,考核要支撑毕业要求。期末考试用大作业的方式,对标教学大纲毕业要求,考核学生综合性和灵活性应用知识的能力。课程考核的改革和细化,更加精确地反映出课程各阶段的实际效果,用于教学的持续改进,改变了“一考定成绩”的普遍做法[5]。
三、结语
《纺织服装概论》课程改革后,教学内容紧贴生产实践,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学习积极主动,教学效果显著提高:第一,学生学习兴趣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到课率由原来的不足80%提升到97%以上,课程总成绩及格率达到90%,优秀率达到50%,课程目标达成度近三年保持在0.80以上;第二,学生交叉融合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通过《纺织服装概论》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热爱纺织行业,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参加大创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学科竞赛,很多都是选择与纺织行业有关的课题;第三,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课程的全校开设,纺织服装办学特色落到实处。该课程先后被评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9年被评为省级“一流课程”。
课程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只有通过价值引领、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教学团队建设、教材建设、知识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信息化技术创新、考核方式创新等多种途径,才能不断提高课程质量,满足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价值引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改革
一、纺织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背景
(一)行業的转型升级,要求人才应具备行业全产业链的基本知识
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体现科技和时尚的融合,并为实现“美衣美居”中国梦提供重要支撑。“十五”时期,我国就编制了《纺织强国纲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纺织行业一直在转型升级,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劳动密集型走向技术、资本和人才密集型,经历着科技、绿色、智能、品质、特色和管理等六大方面的升级,逐步实现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战略转变。目前,我国纺织业规模占比已超全球50%,化纤产量占世界70%,贸易占全球三分之一;从产业完整性看,我国产业链最完整,产品品种最齐全;从制造水平看,我国纤维原料、纺纱织布、服装家纺的工艺制造和装备水平大都已处在国际先进水平。经对我国26个制造业从产业规模、创新能力、经济效益、产业结构几个角度与制造业强国对比和分析,有5个行业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中领先的是纺织工业[1]。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高校的专业建设又是制造业的坚实基础。随着纺织行业的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高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也就愈显迫切。
本校是中国西部唯一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等院校,是原纺织工业部三大纺织院校之一。由于纺织工业涵盖材料科学、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工程、设备制造、智能控制、艺术设计、企业管理等方方面面,产业链长,而当今专业越来越细分,为让全校学生更好的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具备行业全产业链知识,学校在原部分专业开设《纺织概论》《服装概论》的基础上,从2017年开始,面向所有各专业都开设了《纺织服装概论》课程。
(二)课程建设的基本概况
《纺织服装概论》作为专业通识课和必修课,2学分24学时,列入了2017年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本科生开设,覆盖全体学生。其课程内容从纺织原料、纺纱、织物成形、纺织产品,贯穿到服装、色彩、设计、文化、品牌、营销等纺织服装行业全流程。从宏观框架、基础概念、最新成就及跨行业应用等方面描绘了大纺织概貌,既适应了学生要具备纺织全产业链认知能力的需求,又融汇了学生要具备基本的纤维新材料研发、纺织品与服装设计、装备制造、智能化设备等领域的知识。课程知识体系科学完整,内容具有创新性、复合性和交叉性,通过结合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融合、成长。
二、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改革,努力提升课堂育人成效
(一)梳理课程教学问题,寻找教学改革突破口
课程开设40多年来几经改革:1998年之前《纺织概论》《服装概论》课程只在相关专业开设,1998年-2016年期间仅在本专业开设,2017年开始合成一门《纺织服装概论》在全校开设,这种变化看似缘于大学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改变,其实是办学理念的进步,是特色办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使然。课程建设的发展,带来课程教学改革也随之推进。5年前原有的课程教学内容、模式、实践等均不能满足要求,存在的主要教学问题有:
1.偏重知识传授,价值引领不够
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偏重内容、知识和能力的传授,注重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课程内容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不够,在课堂教学上将课程思政简单地、生硬地、口号式地搬进课堂,“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引领作用发挥不够。
2.课程内容陈旧,跟不上前沿科技发展
首先,由于文字教材编写周期长,原有教学内容与专业科技发展脱节,导致学不能致用;二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布局调整,东西部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愈加不均衡,西部高校学生实习实践的机会受到了制约,实践环节内容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三是教师科研水平不高,不能及时将最新的专业科技成果反哺进课程、进教案、进课堂、进实验,学生吸收不到最新的前沿科技营养。
3.理论教学为主,能力培养不足
一是近十年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元化。但是,专业课程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授课模式,课堂失去了活力;二是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不足,课程上只是简单地灌输理论知识,有些实验、参观甚至都是在课堂上一讲带过;三是缘于条件限制,有些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到位。
4.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
一是课程考核与课程教学目标结合不紧密,难以支撑毕业要求;二是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落实不完善,不能随时掌控学生学习效果,课程质量评价纯粹是为了算分而算分,没有做到持续改进;三是考核过于简单,没有明确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的标准、权重和支撑课程大纲的矩阵关系,习惯于“一考定成绩”的课程传统教学评价模式。
(二)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教学水平
在长期的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尤其是最近5年以来,以问题为导向,整个《纺织服装概论》课程团队积极开展教材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突出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着重能力培养、开展学科竞赛,构建具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模式、方法和考核评价等,充分融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形成了一系列课程教学创新成果。 1.突出价值引领,强化思政育人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团队将“立德树人”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挖掘思政元素→探究融入路径→分析育人成效三过程,构筑“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紧贴学科与专业特色,从纺织产品的起源发展到“一带一路”服饰文化,挖掘出传统加工技术(土法纺织、云南蜡染)、中国服装(唐装、汉服、中山装)、民族服饰文化(蒙古、黎族、土家族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绿色环保新技术等思政元素,从纱线加工、丝绸纺织等挖掘其蕴含的大国工匠精神等价值观,凝练总结出“工匠精神、传承非遗、民族自信、纺织强国、家国情怀”等五模块的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引领,课程育人。
2.重视教材建设,凸显立德树人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和知识传播的载体,它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重要媒介。一是十分重视建设优秀文字教材。2020年9月主编出版了“十三五普通高等院校部委规划教材”《紡织服装概论》(中国纺织出版社),用精品教材引领课堂教学;二是注重新形态教材融入课堂。2018年制作上线了(智慧树)中文版《纺织服装概论》慕课,并于2020年7月完成了第二版的改版;2020年6月完成英文版《Artistic Textiles》慕课并在首批中国国际在线在学平台上(学堂在线)向全球开课;三是积极运用数字教材辅助教学。如在线直播或者回放PPT等方式,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
3.重构知识体系,突出能力导向
前后通过2014版、2017版、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的修订,按照专业认证模式对整个《纺织服装概论》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课程大纲进行了重构。将原来的以知识结构逻辑关系为原则划分的相互分裂的各章节内容,按照工艺路线的框图形式,重构成一根主线的产业链(如图1)。
在每个大工序时,又用框图进行清晰的细分,例如服装文化部分(如图2)。授课时结合实际生产的工序位置,进行“原位”讲解,更好地做到了学用合一,建立学生本专业在整个纺织产业链中的位置印象。
4.采用对分课堂,“三级联动”递进式改革课堂教学
采用对分课堂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教学过程划分为教师专题讲授、学生小组讨论等模块。教师讲授内容偏重于内容重难点,学生讨论更偏重于工艺拓展等一些需通过查阅文献、分析思辨自主获取的内容,鼓励学生将生活纺织品带入课堂进行分析交流。
针对知识、能力、素质三级教学目标,创造性地提出了“理论知识-专业定位-创新作用”的“三级联动”递进式教学模式。依托纺织博物馆、“一带一路”服饰文化研究中心、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创新创业试点学院等平台,让学生现场分析、评价古今中外、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纺织品的生产工艺与风格特点;通过讨论,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产业链理论知识后,明确本专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位置,将来可以发挥什么作用?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实现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变[2]。
5.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1)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一是学生课前必须提前学习在线平台(智慧树)的慕课并完成相关作业,按时参加线下课程的教学活动,并利用雨课堂参与课堂互动讨论;二是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考勤开启一分钟手势签到,考查出勤情况;教学内容重难点设置提醒,并在课上抛出选择或判断题,了解学生掌握程度;讨论课全程开启雨课堂弹幕,学生可提出问题、答疑解惑、分享经验,提高了学生在授课环节的参与度[3]。
(2)利用学校与全国实习实践“校友邦”公共平台合作研发的具有实习实践基地共享的模块软件,开展校外实习基地的线上参观,解决了学生光学理论不能现场学习实际生产的难题。
(3)利用学校建设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例如毛织物光洁整理、预缩整理等加工工艺,依托我校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遵循“虚实结合、以虚促实”的原则,可以实现了核心装置的可透视性及设备单元的可拆分性。同时,将存在安全隐患、设备庞大、成本高、周期长的实验内容,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模拟产品生产线,还原大型连续式设备。通过问题导向、任务设定、闯关学习、角色扮演等新颖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工艺路线的理解[4]。
6.推进考核方式改革,完善课程质量评价
第一,合理确定课程成绩的构成。课程成绩由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两部分综合构成:线下教学考核成绩占该课程总成绩的60%。可以是结课考试、多次测验、设计报告、大作业等多种考核方式;线上教学考核成绩占该课程的总成绩40%,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进度,占30%,在期末考试前,观看全部课程视频,就可获得这一学分;第二部分是章测试题,占30%,分布在全部11章内;第三部分是线上期末考试,占40%;第二,考核更准确。充分利用雨课堂,对课堂学习、思考讨论等内容进行量化打分,使考核更加精准;第三,考核要支撑毕业要求。期末考试用大作业的方式,对标教学大纲毕业要求,考核学生综合性和灵活性应用知识的能力。课程考核的改革和细化,更加精确地反映出课程各阶段的实际效果,用于教学的持续改进,改变了“一考定成绩”的普遍做法[5]。
三、结语
《纺织服装概论》课程改革后,教学内容紧贴生产实践,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学习积极主动,教学效果显著提高:第一,学生学习兴趣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到课率由原来的不足80%提升到97%以上,课程总成绩及格率达到90%,优秀率达到50%,课程目标达成度近三年保持在0.80以上;第二,学生交叉融合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通过《纺织服装概论》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热爱纺织行业,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参加大创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学科竞赛,很多都是选择与纺织行业有关的课题;第三,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课程的全校开设,纺织服装办学特色落到实处。该课程先后被评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9年被评为省级“一流课程”。
课程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只有通过价值引领、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教学团队建设、教材建设、知识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信息化技术创新、考核方式创新等多种途径,才能不断提高课程质量,满足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孙瑞哲.纺织强国再出发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J].印染 2021,47(01):81-82.
[2]李浩君,汤琰,吴芳妍.有效教学视角下一流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创新[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03):342-347.
[3]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 9.
[4]冯建永,黄志超.新形势下纺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 2020,35(06):511-513.
[5]吕亮,王冉.教育服务新形态探索—“多专业融合协同创新技术”标杆课程教学实践[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3):94-100.
基金项目:2019年陕西省教育厅《 西安工程大学“1+3+X”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2019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纺织类非遗文化融入轻化工程专业教学的探索与研究”(项目编号:19ZZ004)
作者简介:万明(1963— )男,汉族,湖北荆门人,硕士,教授,教务处处长,研究方向:纺织工程、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