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岁时,我在乡下读小学一年级。学校距家有二三里路,每天放学后,我便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路小跑回家。
放学后,我和哥哥常帮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割猪草,就是我们常干的活儿。每次割草,哥哥背上背篓,我提个竹篮兼拿小锄,约上村里的几个小伙伴,便一路吆喝着朝村后的山坡出发……
路旁,常有一种叫做黄花的野菜。这种菜,猪极爱吃,可它的根长得很深,想要拔掉它,就不得不动用小锄。这是一个力气活,哥哥比我手劲大,于是他在前边挖,我跟在后边拾。有时,遇上人多草少,大家就一窝蜂争抢着挖,挖多的,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没挖到的,还哭鼻子呢!
那时,娘曾不止一次地对我们讲:在她才七八岁时,每到春天,她就跟外婆漫山遍野地去剜野菜,当时的好多人就是靠吃野菜才度过了一道道难关。
幼小的我们那时对饥饿没有多深的体会,可是,在心灵深处,我们还是添了一份对这些小草野菜的喜爱之情。
每次割草回家,总少不了向大人报功。我常常是前脚刚跨进院门,就大声喊起来:“哥哥没我割得多,哥哥没我割得多……”喊罢,神气地把竹篮往娘面前一放。娘就会走过来说:“我看我看,噢,闺女,你割得多。”得了娘的夸奖,我简直跟吃了蜜糖似的,得意地冲身后的哥哥扮个鬼脸,一溜烟冲出院门找小伙伴们玩去了。
其实,每次割草我都没有哥哥割得多。每次割草时我都会把哥哥背篓里的猪草往自己的篮子里抓。
就这样,直到小学毕业去了二十里外的镇里求学,我才停下割猪草这活儿。
在乡下的老家,而今许多孩子依然像当年的我一样在放学后割猪草。
每每想起割草的童年,心头总有一种无法表达的快乐。
同学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城里的孩子很多都分不清韭菜和麦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你们应该多接触大自然,感受一下草上奔跑的快乐童年。
放学后,我和哥哥常帮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割猪草,就是我们常干的活儿。每次割草,哥哥背上背篓,我提个竹篮兼拿小锄,约上村里的几个小伙伴,便一路吆喝着朝村后的山坡出发……
路旁,常有一种叫做黄花的野菜。这种菜,猪极爱吃,可它的根长得很深,想要拔掉它,就不得不动用小锄。这是一个力气活,哥哥比我手劲大,于是他在前边挖,我跟在后边拾。有时,遇上人多草少,大家就一窝蜂争抢着挖,挖多的,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没挖到的,还哭鼻子呢!
那时,娘曾不止一次地对我们讲:在她才七八岁时,每到春天,她就跟外婆漫山遍野地去剜野菜,当时的好多人就是靠吃野菜才度过了一道道难关。
幼小的我们那时对饥饿没有多深的体会,可是,在心灵深处,我们还是添了一份对这些小草野菜的喜爱之情。
每次割草回家,总少不了向大人报功。我常常是前脚刚跨进院门,就大声喊起来:“哥哥没我割得多,哥哥没我割得多……”喊罢,神气地把竹篮往娘面前一放。娘就会走过来说:“我看我看,噢,闺女,你割得多。”得了娘的夸奖,我简直跟吃了蜜糖似的,得意地冲身后的哥哥扮个鬼脸,一溜烟冲出院门找小伙伴们玩去了。
其实,每次割草我都没有哥哥割得多。每次割草时我都会把哥哥背篓里的猪草往自己的篮子里抓。
就这样,直到小学毕业去了二十里外的镇里求学,我才停下割猪草这活儿。
在乡下的老家,而今许多孩子依然像当年的我一样在放学后割猪草。
每每想起割草的童年,心头总有一种无法表达的快乐。
同学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城里的孩子很多都分不清韭菜和麦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你们应该多接触大自然,感受一下草上奔跑的快乐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