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对占用耕地缺少强制性或刚性约束,也没有耕地占用补偿;对农田生态的干扰缺少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及相应环评文件批复的约束,导致农田生态系统中栖息生境受到破坏较为普遍.基于生态环境保护提出16项指标体系,对有效促进依法、科学、精准、低碳、生态化设计高标准农田,确保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过程中注重保护好农田生物多样性重要赋存生境、提升农田半人工半自然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发挥其在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中应有的贡献值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性.
【机 构】
:
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湖南 长沙4100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对占用耕地缺少强制性或刚性约束,也没有耕地占用补偿;对农田生态的干扰缺少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及相应环评文件批复的约束,导致农田生态系统中栖息生境受到破坏较为普遍.基于生态环境保护提出16项指标体系,对有效促进依法、科学、精准、低碳、生态化设计高标准农田,确保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过程中注重保护好农田生物多样性重要赋存生境、提升农田半人工半自然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发挥其在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中应有的贡献值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性.
其他文献
为解决本溪某中药厂废水站长期停产再启动和出水超标问题,利用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对中药废水进行小试.进水pH调整为7.0~7.5,反应装置内水温23℃,溶解氧保持(2.0~3.5)mg/L范围.用城市污水厂回流污泥作为接种污泥,逐渐增加中药废水与城市污水的比例,24天完成挂膜驯化.当进水CODcr为1920 mg/L左右,水力停留时间24 h时,CODcr去除率达82%,出水CODcr在340 mg/L以下,满足排入下水道要求.生物接触氧化池进水pH5.5~6.0时,活性污泥由黄褐色变为灰色,生物膜脱落,池内污
有色行业飞速发展导致砷污染严重危及生态环境,含砷废渣的处理与处置已刻不容缓.文章对近年来含砷废渣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论文进行研究和分析,讨论了现有水泥固化/稳定化固砷技术的弊端,阐述了含砷废渣处理过程中物相变化及反应机理.讨论结果显示现有水泥固化/稳定化技术存在二次污染、资源浪费严重、固砷率低、成本高和长期稳定性未知等问题限制其推广应用.因此,文章介绍了冶金废渣协同固砷研究现状,重点论述了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固砷机理,以期和该领域学者共同解决现存问题,为含砷废渣处理与处置技术的发展提供新视野.
2021年春节期间,曲靖白水工业园区某冶炼企业排放含铊废水,导致下游富源县饮用水源地和富源县二水厂铊检出,由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调度成立联合监测组,开展长达25天的应急监测,共提交各类应急监测数据6700余个,为科学研判污染态势,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此,文章以曲靖市响水河水库铊浓度异常事件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曲靖市响水河水库流域情况、污染态势和处置方案对曲靖市响水河水库铊浓度异常事件应急监测过程进行复盘推演,分析应急监测经验体会.
随着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的提高,基于生物载体的污水处理工艺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概述了生物载体应用于污水处理的相关研究进展,总结了生物载体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生物亲和性好的共同特性,梳理了生物载体在不同污水处理工艺的应用效果和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微细粉末载体、硫自养脱氮等新型生物载体强化污水处理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生物载体强化污水处理性能的优化机理,包括提高生物量、强化传质过程、生物膜微环境、富集功能微生物等机制.通过对生物载体在污水处理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新型高效生物载体的开发与应用提
文章选取北京某地铁站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污染物扩散态势和人员平均分布密度脆弱性评价指标,用于描述空间内某一位置发生污染气体泄漏或袭击时,该污染源对整个空间的危害程度.根据文章脆弱性分析结果,该地铁站站台层的高风险区域分布在南侧楼梯口处,各位置的脆弱程度随全天时段产生波动,但整体排序保持不变.与单一扩散指标相比,该指标耦合了污染物的扩散趋势及其对内部人员的伤害作用,更加适用于人员密集的实际应用场景.
微塑料污染现已成为阻碍全球环境健康发展的世界性难题之一.微塑料在进入水环境之初,多聚集在污水厂原水中,且污水厂已被证实是下游水体微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关于污水厂中微塑料的研究多集中在迁移规律上,而围绕污水厂对微塑料污染治理和管控的探讨则略显不足.文章在梳理了污水厂中微塑料来源与分布特征后,从污水厂对微塑料的去除效率、新型处理技术对微塑料去除或降解效率、缓解微塑料污染的建议与措施三个角度论述了现有条件下基于污水处理厂的微塑料污染治理策略,以期明晰未来微塑料治理的发展方向.
基于某城市2019年功能区噪声与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数据,采用JMP统计分析中的决策树分析法,研究噪声值与气象五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噪声值的首要因子,其次为风速和气压.在不同温度下,气压和风速对噪声值的影响存在差异化.当温度小于25.5℃时,风速对噪声值的影响较大;当温度大于等于25.5℃时,气压对噪声值的影响较大.同时,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对影响因子进行了验证.该方法可用于不同地区声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噪声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由于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不断加剧.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了解和掌握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方法及原理,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国内外近几十年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成效及发展历程,结合中国区域特征及水文地质等概况,分析了地下水污染来源,总结概括出抽出处理、多相抽提、原位曝气、循环井、渗透性反应墙、原位化学等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原理及优缺点,并针对目前修复技术的局限性,提出些许建议,以期为今后地下水污染防治及修复提供科学参考.
为深入探究土壤的非线性流变特性,以某省工业区周边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制备重金属污染非饱和土壤样本,设计实验过程与施压方案后,利用伯格斯土流变模型表达蠕变性,通过力学试验研究受重金属污染后的非饱和土壤的蠕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非饱和土壤应力数值较低时,其蠕变形式表现为瞬时位移;水平加载的应力数值越高,重金属污染非饱和土壤的蠕变量逐渐增加,其蠕变形式由等速蠕变逐渐转向加速蠕变;重金属污染的非饱和土壤内含水率数值越高,土壤的蠕变数值越大;非饱和土壤内的重金属含量和种类与其蠕变率成正比例关系.
针对河北省某医院原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不足,出水污染物不达标等问题,在原污水处理设施基础上进行优化改造工程.本工程采用预处理+AO一体化系统+深度消毒的组合工艺进行处理,设计处理能力为400 m3/d.通过水质监测数据,结合工艺流程及主要设计参数,考察了组合工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分析了建设投资及运行费用.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水质提升效果明显,对COD、BOD5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55%、81.22%、80.04%,出水主要污染物指标均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 18466-2005)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