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克名画《码头女孩》中的那个桃红色小天体是什么星?美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两次奇怪大败是怎么回事?公元前55年凯撒率部入侵英国是在哪里登陆的?安塞尔·亚当斯究竟是何时在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中抓拍到其名作《月亮与半穹顶》中的惊人场景的?请看天文学家如何运用“法医天文学”对文学艺术作品进行“另类”科学解读。
挪威著名画家爱德华·蒙克有一幅名画叫《码头女孩》,画面上有三位倚靠在岸边栏杆上的女子,水面倒映着岸上的建筑物,天空中有一个桃红色的小天体。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个桃红色的小天体并没有在水面投下自己的影子。那么它是什么?月亮?太阳?抑或两者都不是,仅仅是画家添加上去的想象物?
对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唐纳德·奥尔森来说,上述问胚既有趣又重要。奥尔森曾运用天文学的研究工具——星表、历法、异常复杂的计算以及用于对古代天空绘制星图的电脑程序,破解了不少有关文学、历史和艺术的奥秘。在奥尔森自己所定义的“法医天文学”领域,他堪称是领头人,而这个新奇但同时又颇富争议性的领域如今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关注。
为了破译《码头女孩》画中的奥秘,奥尔森及其研究伙伴——物理学家卢赛尔·达斯切专程来到挪威的阿斯加德斯特拉德,这座现在的度假名城正是蒙克在1998年夏季创作《码头女孩》的地方。在绘制了该地区的地图,并对一些旧明信片进行了研究后,两位专家确定了蒙克当时绘制《码头女孩》时所在的码头(该码头如今已拆除),当时附近的建筑物的高度,以及蒙克当初绘画时可能站的位置。接着,他们开始追踪当时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的运行路径。
两位专家最终做结论说,在蒙克画《码头女孩》的那个时段,落日并未出现,而月亮却悬挂在天空。至于月亮为何没有在水面上投下影子,其实并不是像一些艺术史学家所说的那样——蒙克故意不把月亮在水面的影子画上去,而完全是一个光学问题:从当时蒙克所在的位置,是看不见月亮在水中的影子的,因为有一排房屋把它给挡住了。 奥尔森怎么会想到用天文学手段来破解这样的艺术奥秘呢?今年61岁的奥尔森早就开始致力于探索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比如用电脑来模拟黑洞附近的辐射和星系的分布情况。换句话说,他把自己在实验室里的时间用于探索外面少有人理解的话题。20年前的一个夜晚,他跟妻子玛丽琳(一位英语教授)参加了一次学界聚会,在会上玛丽琳的一位同事提到了_一个问题:在英国作家乔叟所著《坎特伯雷故事集》一书的某些段落中充斥着一些天文学暗示,读起来十分困难。事实上,乔叟并非一般的天文爱好者,他写过—大篇有关星盘(一种用来计算恒星和行星位置的古代天文仪)的论文,并且在其所著《富兰克林的故事》一书的部分章节中用学术语言描写了对一次巨型潮汐的预测。奥尔森当即同意帮助破译这些深奥的段落。他事后说:“这一切改变了我的一生。”
奥尔森用电脑对当时月亮和太阳的位置进行了模拟,再结合乔叟的描写——“他在一星期多的时间里施以魔法,看起来岩石都不见了,他把海岸清理得干干净净”,奥尔森由此推测在1340年发生了一次大事件。那一年,太阳和月亮都到达了最靠近地球的位置,它们排成一线并造成日食。它们的引力共同导致了英国布列塔尼海岸出现异常高的海潮,这便是乔叟所描述的场面。
在奥尔森破译了“乔叟难题”后不久,一位历史教授、前海军军官詹姆斯·波霍向他提出了另一个难题。波霍一直在研究1943年11月盟军对太平洋塔瓦拉岛的突击事件,当时美国海军登陆船意外搁浅在一座离岸大约300米的珊瑚礁上,官兵们不得不面对敌人炮火下船涉水上岸。结果有超过1000人阵亡。波霍希望奥尔森能解释这当中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奥尔森经过研究发现,1943年有两天月亮最远离地球,并且同时还处于两相阶段,因此导致海潮异常低,而使盟军遭受重创的这一事件正好发生在其中一天,难怪登陆船会搁浅在珊瑚礁上。后来,一位参加过此次战役的二战记者在塔瓦拉战役幸存者聚会上公布了奥尔森的研究成果,老兵们都对这一科学解释心存感激。
在研究塔瓦拉战役过程中,奥尔森遇到了另一个两栖登陆之谜。公元前55年。朱利叶斯·凯撒大将军率部入侵英国。据凯撒自己的记述,当时他看到在多佛海边的高崖上有很多敌人,于是下令部队在好几千米之外的地方登岸。那么,当时凯撒的部队登岸的具体位置究竟在哪儿呢?历史学家已经争议了好几百年。据相关的历史记载,好像是在东北方的某个地点。但矛盾的是,那天的海潮应该将凯撒的船只带往西南方而不是东北Wo
自从在20年前碰到这个难题后,奥尔森—直都在搜集有关的信息,其中包括一名罗马士兵对此次役的第一手记叙。2007年,奥尔森甚至亲自行船至这一地点以测试有关条件。他最终得出结论:凯撒等人的确是在历史记载的东北方向的那个地点(靠近当今的迪尔镇)登岸的;不过,登岸的时间并不是凯撒自己(或现存的凯撒“原文”抄本)所说的那一年的8月26日,而应该是8月22日或23日,这两天的海潮确实是流向东北方的。
至今,奥尔森已用“法医天文学”手段破解了大约50个诸如此类的奥秘。2008年8月,他把自己提出时‘凯撒登岸地点之谜”的“谜底”发表在著名的天文学刊物《天空与望远镜》上,诚邀天文学家和业余天文爱好者进行检验,结果至今尚无人对他的计算结果提出质疑。
奥尔森还调查了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军舰在二战末期沉没之谜。1945年7月30日,日军潜艇发射的两枚鱼雷击中了这艘重型巡洋舰,引发的爆炸造成了300名美军官兵的死亡。这艘军舰最终沉没于菲律宾海,900多名美军官兵掉落在鲨鱼频繁出没的海上。四天后仅有317人获救。美国海军当时指控这艘军舰的舰长查尔斯·B·麦克维玩忽职守,,导致官兵们暴露在敌人炮火之下。尽管其手下坚称他并无任何失职,日本潜艇指挥官也作证说“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根本难逃袭击,但麦克维仍然被军事法庭审判并最终降职。1968年。麦克维自杀身亡。直到200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一项决议才为他洗清了罪名。
这桩悬案激起了奥尔森的兴趣。在阅读了那场悲剧幸存者的自述,研究了当时的天气条件,并分析了当时的天文数据之后,奥尔森得出结论:当日本潜艇出现时,“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正好位于月亮在海面投下的明亮光影上,从而使得远在十多千米外的日本潜艇能看见“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影子,但后者却看不见前者,这就注定了这场悲剧无可避免。
除了破解一些有关历史和绘画的奥秘之外,奥尔森还解开了一些有关摄影的谜题。例如,他在得克萨斯大学教授《艺术史与文学中的天文学》课程时,有学生向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是何时在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中抓拍到其名作《月 亮与半穹顶》中的惊人场景的?尽管亚当斯对自己采用的快门速度等专业数据都有记录,他却很少记录自己的拍摄时间,这让艺术史学家们感到很为难。对于《月亮与半穹顶》,亚当斯只记录了它摄于1960年。
经过实地观察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内的悬崖峭壁,同时分析这幅名作自身所提供的线索——地面上的雪量、月亮所处的相位,以及这座花岗石穹顶上阴影的深度,奥尔森和他的学生们最终做出判断:亚当斯是在当地时间1960年12月28日下午4时14分拍下《月亮与半穹顶》的。他们还预测,1994年12月13日下午4时05分,月亮和太阳将出现在这座公园上空几乎跟《月亮与半穹顶》中的月亮和太阳位置相同的地点。结果,数十名亚当斯摄影作品爱好者以及亚当斯的儿媳及孙子等人,那天都到该公园拍下了自己的《月亮与半穹顶》。
之后,奥尔森和他的另一组学生又注意到了亚当斯的另一幅名作《秋月》。这张约塞米蒂山谷的全景照在不同书籍中所标注的拍摄时间要么是1944年,要么是1948年。一位该公园骑警在2004年拍下的约塞米蒂山谷系列照片,帮助奥尔森等人确定了亚当斯当初拍摄《秋月》时所处的位置。气象记录和《秋月》中月亮的角度,有助于确定这张照片具体拍于哪一天。在进行黑白曝光之前大约两分半钟,亚当斯还拍摄过一幅同样场景(基于月亮的位置判断)的彩色照片,这张照片为确定当时太阳的位置和照片的拍摄时间提供了线索。奥尔森等人最终确定:《秋月》拍摄于1948年9月15日傍晚7时03分。
接下来,他们又做出预测:与《秋月》中几乎相同的光线和季节条件将在某个预定的时间出现。2005年9月15日傍晚6时52分,奥尔森和数百名亚当斯迷准时守候在亚当斯当年拍摄《秋月》时所在的地点,奥尔森的研究伙伴达斯切拍下了和亚当斯的《秋月》完全一样的照片。
艺术作品中的星空常引起奥尔森的注意,毕竟他是一个天文学家。他常会思考如何辨认这是一些什么星星以及艺术家捕捉到它们时是在一天中的什么时段。奥尔森已经研究了绘画巨匠梵高的三幅作品,其中包括《夜白屋》。这是梵高于1890年7月29日自杀前几周在奥维镇创作的70多幅绘画作品之一。不过,奥尔森尚未就梵高的《星夜》这幅画发表过研究结果,他说要想辨认这幅画中的行星并不那么“简单”。
奥维镇是距离巴黎大约32千米的一个小镇,奥尔森和他的多名学生专程来到这里,经过一番仔细搜寻和比对,他们发现在很多旅游图册中都被指为《夜白屋》中的“白屋”的那座房屋实际上并非梵高的“白屋”,不仅窗户的数量和画中的不吻合,就连朝向也跟画中的不一样。那么,梵高的“白屋”究竟在哪里呢?奥尔森等人走遍了奥维镇的每一条街道,最后终于找到了它。根据天文学计算和天气记录,他们比较容易地推断出《夜白屋》中所画的那颗星星是金星,而在1890年6月16日日落时分,金星正好出现在这座白屋的上空。
1995年,奥尔森曾仔细探究过蒙克最著名的作品《尖叫》。1893年,大约就是在画这幅画的时候,蒙克自己写了一段话,大意是讲多年前他在日落时分的一次散步。当时他看见“燃烧的血之剑割开苍穹,天空变成猩红色,吐出烈焰之舌……我真的听见了一声很响的尖叫”(这段话的原文有多种版本)。那么,蒙克所描述的究竟是什么呢?
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奥尔森找到了蒙克在这幅画的素描中所画的一条道路,素描中的细节(一座高崖,一条旁边有栏杆的道路,以及一个峡湾中的小岛)向奥尔森表明,蒙克当初画这幅画时一定是面朝西南方的。奥尔森认为,这幅画中的血红色天空并非什么暗喻,而是1883年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大爆发的结果,这次人爆发将大量气体和尘埃喷入大气层,导致全球天空变暗变红长达数月之久。
不过,一些蒙克学家质疑奥尔森对蒙克作品的“科学解读”。他们指出,蒙克很轻蔑现实主义,公开宣称他的创作目的是“画出灵魂的视觉”。实际上,“如果就连《尖叫》中所画的人物都不是哪个实实住在的特定人物,义怎么能断言画中的天空是真实的呢?”还有人指出,蒙克创作《尖叫》其实是在喀拉喀托火山大爆发10年之后,但这也不排除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蒙克记住了当时的场景,并在日后把它画了出来
尽管艺术界对奥尔森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但他的科学依据却是很难质疑的,奥尔森坚称,他的发现不仅没有弱化蒙克等人的画作价值,实际上还提升了它们的价值至于蒙克等人究竟是如何抽象、曲折地反映现实,这其实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也有专家指出,一些艺术史学家或艺术鉴赏家一直都在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一些基本事实,例如蒙克等人都首先应该是自然世界的细心观察者,然后才在这个基础上升华出看似抽象的创作手法。而奥尔森等人对艺术作品所做的科学解读,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这个基本事实。
目前,奥尔森正致力于分析其他三幅蒙克绘画中的天空。在此之后,他打算探索克劳德·莫奈的印象派名作《日出》上世纪70年代,一位印象派学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幅作品中的日出是否有可能是日落?一位名叫塔克的美国学者在1984年尝试回答了这个问题在参考了地图和莫奈创作这幅杰作时所在的法国港市勒阿弗尔的照片之后,塔克下结论说,莫奈所画的确为日出,但他同时电提出:“如果(奥尔森)能提出更科学的、天文学方面的解释,我将很高兴自己的观点得到修正。”
不管奥尔森的最终研究结果是什么,他对文学和艺术所做的“另类”科学解读无疑都将继续引发争论。他的工作或许无法改变人们对蒙克、亚当斯或乔叟等人作品的传统解读,但至少对这些艺术家笔下的世界给出了一点点的“三维立体补充”,从这个意义上说,奥尔森的工作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真正的天才是从哪里起步的。
挪威著名画家爱德华·蒙克有一幅名画叫《码头女孩》,画面上有三位倚靠在岸边栏杆上的女子,水面倒映着岸上的建筑物,天空中有一个桃红色的小天体。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个桃红色的小天体并没有在水面投下自己的影子。那么它是什么?月亮?太阳?抑或两者都不是,仅仅是画家添加上去的想象物?
对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唐纳德·奥尔森来说,上述问胚既有趣又重要。奥尔森曾运用天文学的研究工具——星表、历法、异常复杂的计算以及用于对古代天空绘制星图的电脑程序,破解了不少有关文学、历史和艺术的奥秘。在奥尔森自己所定义的“法医天文学”领域,他堪称是领头人,而这个新奇但同时又颇富争议性的领域如今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关注。
为了破译《码头女孩》画中的奥秘,奥尔森及其研究伙伴——物理学家卢赛尔·达斯切专程来到挪威的阿斯加德斯特拉德,这座现在的度假名城正是蒙克在1998年夏季创作《码头女孩》的地方。在绘制了该地区的地图,并对一些旧明信片进行了研究后,两位专家确定了蒙克当时绘制《码头女孩》时所在的码头(该码头如今已拆除),当时附近的建筑物的高度,以及蒙克当初绘画时可能站的位置。接着,他们开始追踪当时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的运行路径。
两位专家最终做结论说,在蒙克画《码头女孩》的那个时段,落日并未出现,而月亮却悬挂在天空。至于月亮为何没有在水面上投下影子,其实并不是像一些艺术史学家所说的那样——蒙克故意不把月亮在水面的影子画上去,而完全是一个光学问题:从当时蒙克所在的位置,是看不见月亮在水中的影子的,因为有一排房屋把它给挡住了。 奥尔森怎么会想到用天文学手段来破解这样的艺术奥秘呢?今年61岁的奥尔森早就开始致力于探索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比如用电脑来模拟黑洞附近的辐射和星系的分布情况。换句话说,他把自己在实验室里的时间用于探索外面少有人理解的话题。20年前的一个夜晚,他跟妻子玛丽琳(一位英语教授)参加了一次学界聚会,在会上玛丽琳的一位同事提到了_一个问题:在英国作家乔叟所著《坎特伯雷故事集》一书的某些段落中充斥着一些天文学暗示,读起来十分困难。事实上,乔叟并非一般的天文爱好者,他写过—大篇有关星盘(一种用来计算恒星和行星位置的古代天文仪)的论文,并且在其所著《富兰克林的故事》一书的部分章节中用学术语言描写了对一次巨型潮汐的预测。奥尔森当即同意帮助破译这些深奥的段落。他事后说:“这一切改变了我的一生。”
奥尔森用电脑对当时月亮和太阳的位置进行了模拟,再结合乔叟的描写——“他在一星期多的时间里施以魔法,看起来岩石都不见了,他把海岸清理得干干净净”,奥尔森由此推测在1340年发生了一次大事件。那一年,太阳和月亮都到达了最靠近地球的位置,它们排成一线并造成日食。它们的引力共同导致了英国布列塔尼海岸出现异常高的海潮,这便是乔叟所描述的场面。
在奥尔森破译了“乔叟难题”后不久,一位历史教授、前海军军官詹姆斯·波霍向他提出了另一个难题。波霍一直在研究1943年11月盟军对太平洋塔瓦拉岛的突击事件,当时美国海军登陆船意外搁浅在一座离岸大约300米的珊瑚礁上,官兵们不得不面对敌人炮火下船涉水上岸。结果有超过1000人阵亡。波霍希望奥尔森能解释这当中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奥尔森经过研究发现,1943年有两天月亮最远离地球,并且同时还处于两相阶段,因此导致海潮异常低,而使盟军遭受重创的这一事件正好发生在其中一天,难怪登陆船会搁浅在珊瑚礁上。后来,一位参加过此次战役的二战记者在塔瓦拉战役幸存者聚会上公布了奥尔森的研究成果,老兵们都对这一科学解释心存感激。
在研究塔瓦拉战役过程中,奥尔森遇到了另一个两栖登陆之谜。公元前55年。朱利叶斯·凯撒大将军率部入侵英国。据凯撒自己的记述,当时他看到在多佛海边的高崖上有很多敌人,于是下令部队在好几千米之外的地方登岸。那么,当时凯撒的部队登岸的具体位置究竟在哪儿呢?历史学家已经争议了好几百年。据相关的历史记载,好像是在东北方的某个地点。但矛盾的是,那天的海潮应该将凯撒的船只带往西南方而不是东北Wo
自从在20年前碰到这个难题后,奥尔森—直都在搜集有关的信息,其中包括一名罗马士兵对此次役的第一手记叙。2007年,奥尔森甚至亲自行船至这一地点以测试有关条件。他最终得出结论:凯撒等人的确是在历史记载的东北方向的那个地点(靠近当今的迪尔镇)登岸的;不过,登岸的时间并不是凯撒自己(或现存的凯撒“原文”抄本)所说的那一年的8月26日,而应该是8月22日或23日,这两天的海潮确实是流向东北方的。
至今,奥尔森已用“法医天文学”手段破解了大约50个诸如此类的奥秘。2008年8月,他把自己提出时‘凯撒登岸地点之谜”的“谜底”发表在著名的天文学刊物《天空与望远镜》上,诚邀天文学家和业余天文爱好者进行检验,结果至今尚无人对他的计算结果提出质疑。
奥尔森还调查了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军舰在二战末期沉没之谜。1945年7月30日,日军潜艇发射的两枚鱼雷击中了这艘重型巡洋舰,引发的爆炸造成了300名美军官兵的死亡。这艘军舰最终沉没于菲律宾海,900多名美军官兵掉落在鲨鱼频繁出没的海上。四天后仅有317人获救。美国海军当时指控这艘军舰的舰长查尔斯·B·麦克维玩忽职守,,导致官兵们暴露在敌人炮火之下。尽管其手下坚称他并无任何失职,日本潜艇指挥官也作证说“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根本难逃袭击,但麦克维仍然被军事法庭审判并最终降职。1968年。麦克维自杀身亡。直到200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一项决议才为他洗清了罪名。
这桩悬案激起了奥尔森的兴趣。在阅读了那场悲剧幸存者的自述,研究了当时的天气条件,并分析了当时的天文数据之后,奥尔森得出结论:当日本潜艇出现时,“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正好位于月亮在海面投下的明亮光影上,从而使得远在十多千米外的日本潜艇能看见“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影子,但后者却看不见前者,这就注定了这场悲剧无可避免。
除了破解一些有关历史和绘画的奥秘之外,奥尔森还解开了一些有关摄影的谜题。例如,他在得克萨斯大学教授《艺术史与文学中的天文学》课程时,有学生向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是何时在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中抓拍到其名作《月 亮与半穹顶》中的惊人场景的?尽管亚当斯对自己采用的快门速度等专业数据都有记录,他却很少记录自己的拍摄时间,这让艺术史学家们感到很为难。对于《月亮与半穹顶》,亚当斯只记录了它摄于1960年。
经过实地观察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内的悬崖峭壁,同时分析这幅名作自身所提供的线索——地面上的雪量、月亮所处的相位,以及这座花岗石穹顶上阴影的深度,奥尔森和他的学生们最终做出判断:亚当斯是在当地时间1960年12月28日下午4时14分拍下《月亮与半穹顶》的。他们还预测,1994年12月13日下午4时05分,月亮和太阳将出现在这座公园上空几乎跟《月亮与半穹顶》中的月亮和太阳位置相同的地点。结果,数十名亚当斯摄影作品爱好者以及亚当斯的儿媳及孙子等人,那天都到该公园拍下了自己的《月亮与半穹顶》。
之后,奥尔森和他的另一组学生又注意到了亚当斯的另一幅名作《秋月》。这张约塞米蒂山谷的全景照在不同书籍中所标注的拍摄时间要么是1944年,要么是1948年。一位该公园骑警在2004年拍下的约塞米蒂山谷系列照片,帮助奥尔森等人确定了亚当斯当初拍摄《秋月》时所处的位置。气象记录和《秋月》中月亮的角度,有助于确定这张照片具体拍于哪一天。在进行黑白曝光之前大约两分半钟,亚当斯还拍摄过一幅同样场景(基于月亮的位置判断)的彩色照片,这张照片为确定当时太阳的位置和照片的拍摄时间提供了线索。奥尔森等人最终确定:《秋月》拍摄于1948年9月15日傍晚7时03分。
接下来,他们又做出预测:与《秋月》中几乎相同的光线和季节条件将在某个预定的时间出现。2005年9月15日傍晚6时52分,奥尔森和数百名亚当斯迷准时守候在亚当斯当年拍摄《秋月》时所在的地点,奥尔森的研究伙伴达斯切拍下了和亚当斯的《秋月》完全一样的照片。
艺术作品中的星空常引起奥尔森的注意,毕竟他是一个天文学家。他常会思考如何辨认这是一些什么星星以及艺术家捕捉到它们时是在一天中的什么时段。奥尔森已经研究了绘画巨匠梵高的三幅作品,其中包括《夜白屋》。这是梵高于1890年7月29日自杀前几周在奥维镇创作的70多幅绘画作品之一。不过,奥尔森尚未就梵高的《星夜》这幅画发表过研究结果,他说要想辨认这幅画中的行星并不那么“简单”。
奥维镇是距离巴黎大约32千米的一个小镇,奥尔森和他的多名学生专程来到这里,经过一番仔细搜寻和比对,他们发现在很多旅游图册中都被指为《夜白屋》中的“白屋”的那座房屋实际上并非梵高的“白屋”,不仅窗户的数量和画中的不吻合,就连朝向也跟画中的不一样。那么,梵高的“白屋”究竟在哪里呢?奥尔森等人走遍了奥维镇的每一条街道,最后终于找到了它。根据天文学计算和天气记录,他们比较容易地推断出《夜白屋》中所画的那颗星星是金星,而在1890年6月16日日落时分,金星正好出现在这座白屋的上空。
1995年,奥尔森曾仔细探究过蒙克最著名的作品《尖叫》。1893年,大约就是在画这幅画的时候,蒙克自己写了一段话,大意是讲多年前他在日落时分的一次散步。当时他看见“燃烧的血之剑割开苍穹,天空变成猩红色,吐出烈焰之舌……我真的听见了一声很响的尖叫”(这段话的原文有多种版本)。那么,蒙克所描述的究竟是什么呢?
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奥尔森找到了蒙克在这幅画的素描中所画的一条道路,素描中的细节(一座高崖,一条旁边有栏杆的道路,以及一个峡湾中的小岛)向奥尔森表明,蒙克当初画这幅画时一定是面朝西南方的。奥尔森认为,这幅画中的血红色天空并非什么暗喻,而是1883年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大爆发的结果,这次人爆发将大量气体和尘埃喷入大气层,导致全球天空变暗变红长达数月之久。
不过,一些蒙克学家质疑奥尔森对蒙克作品的“科学解读”。他们指出,蒙克很轻蔑现实主义,公开宣称他的创作目的是“画出灵魂的视觉”。实际上,“如果就连《尖叫》中所画的人物都不是哪个实实住在的特定人物,义怎么能断言画中的天空是真实的呢?”还有人指出,蒙克创作《尖叫》其实是在喀拉喀托火山大爆发10年之后,但这也不排除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蒙克记住了当时的场景,并在日后把它画了出来
尽管艺术界对奥尔森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但他的科学依据却是很难质疑的,奥尔森坚称,他的发现不仅没有弱化蒙克等人的画作价值,实际上还提升了它们的价值至于蒙克等人究竟是如何抽象、曲折地反映现实,这其实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也有专家指出,一些艺术史学家或艺术鉴赏家一直都在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一些基本事实,例如蒙克等人都首先应该是自然世界的细心观察者,然后才在这个基础上升华出看似抽象的创作手法。而奥尔森等人对艺术作品所做的科学解读,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这个基本事实。
目前,奥尔森正致力于分析其他三幅蒙克绘画中的天空。在此之后,他打算探索克劳德·莫奈的印象派名作《日出》上世纪70年代,一位印象派学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幅作品中的日出是否有可能是日落?一位名叫塔克的美国学者在1984年尝试回答了这个问题在参考了地图和莫奈创作这幅杰作时所在的法国港市勒阿弗尔的照片之后,塔克下结论说,莫奈所画的确为日出,但他同时电提出:“如果(奥尔森)能提出更科学的、天文学方面的解释,我将很高兴自己的观点得到修正。”
不管奥尔森的最终研究结果是什么,他对文学和艺术所做的“另类”科学解读无疑都将继续引发争论。他的工作或许无法改变人们对蒙克、亚当斯或乔叟等人作品的传统解读,但至少对这些艺术家笔下的世界给出了一点点的“三维立体补充”,从这个意义上说,奥尔森的工作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真正的天才是从哪里起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