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我国南方农业种植面积最多的粮食作物,其种植农艺过程复杂,生长周期长,机械化程度低、多年来、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解决了机耕、耙、植保、排、灌、机割、机脱、烘干等,水稻全程机械化的难点已集中到插秧机械化环节、综合我区引进东洋PF455S手扶式插秧机进行示范推广,通过农机与农艺相互配合,重点探索,笔者对目前水稻插秧机在使用过程中几个值得注意的事项进行以下阐述:
一、机插秧的农田基本条件要求
1.机耕路
插秧机机宽一般在1.5m以上,长度在2.2m以上,以最常规的机耕道路要求,道宽必须在2.5m以上。且目前农村机耕道宽仅在1.5—2m之间,只能通过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机耕作业。建议目前各地的“农业综合开发”,“农田基本建设”、“烟水项目建设”、“农业土地开发”等农业土地改造开发的设计,必须着重安排便于机械作业的机耕道路,涉及农田基本建设项目应有农机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或者由上级农机、农技、水利、土地等部门共同研制出一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供各地参照执行。
2.大田
在内陆中山丘陵地区大田落差大,上下田块落差1—3m现象普遍,即使同一块地高低不平一般都在5—12mm,土壤软、硬、粘、土质不一。机插秧的大田要求:首先要求大田整地,应根据大田土壤的土质,在机插前整平,大田翻耕深度控制在12—16mm,地面的平整度3—5mm,翻耕耙平时保持1—2mm浅水,翻耕耙平的时间要在秧苗可插的前2—3d,粘土3—5d的土质沉淀,以解决秧苗机插过深或沉苗等。其次机插秧要合理选择田块,针对土地到户后的分散经营,难以调节的种植结构(粮、烟、莲、菜等插花种植)问题,因此要求做好加大机械化作业宣传力度,根據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条件,实行政府行为的计划种植,确保机械作业时通畅。
二、机插秧的农艺配合
1.育秧是保证机插成功的技术基础
机插秧对秧苗要求高,而农户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复杂的育秧技术,于是要求改变传统的育秧方式,首先要由分散育秧转移到统一育秧的方式中,要和农科部门的技术人员结合农艺要求,严格进行幼苗管理,改变以往粗糙型育苗,认真做好高精细育苗,确保秧苗符合机插要求,其次要工程技术与农艺相结合,把机插苗控制在苗高18—22mm,叶龄掌握在2—4叶,秧苗粗壮,叶挺,呈深绿色,防止秧苗过高,叶龄过大影响机插时质量和水稻产量。
2.大田管理是保证机插取得高产的关键
机插后立即进入大田管理,坚持即插即管,促进秧苗早发稳长,要保证秧苗生育期的水浆管理,实现浅水插后停1—2d灌水、早期水深1—5mm(水盖住90%田块即可),随后要与农技人员配合,抓好田间病虫防治,及时施肥等。
3.实现土地规模种植是提高机插效率的保障
要做好连片种植,规模种植,必须抓好统一品种,统一计算播种到机插的叶龄,统一苗期管理,确保机插秧和秧龄的时间差,改变以往虽有连片田块,但机械却难连续作业,同是一片土地有早稻、中稻、晚稻等,造成机插田间水管,病虫防治达不到相应效果。
三、机插秧的育苗
1.苗床
苗床要选择排灌方便,避风向阳的田块,秧地要精耕细作,畦宽1.4—1.6m,秧沟宽0.5—0.6m,做到畦平、直、净、实,完成整畦后排干水凉晒2—3d。
2.秧盘
摆秧盘时在整好的畦两头中间插入两个小桩,拉一条绳子作基准,《让摆好的秧盘直、平》顺着绳子两则各横放一行秧盘,盘与盘之间要靠紧,摆盘后用手轻轻压盘至盘与畦面紧贴方可,然后按每亩25kg复合肥撒入沟中,再灌入半沟水并将畦边上约10cm的土切入沟中,搅拌成泥浆状,而后用一自制的铁丝网筛(筛孔应小于2cm)压入泥浆中过虑石子及杂物,而后用勺把过筛的泥浆装入秧盘,再用木板刮平秧盘上的泥浆,秧土厚度约1.5cm,待沉淀1—3h后播入种子。
3.播种
杂交稻用软盘20个,种子1.2—1.5kg,每盘约70g,常规稻用软盘25个,用种子2.5—3kg,每盘约120g,撒播种子时因手工操作难掌握均匀度,因此要求分多次撒播入盘,力求无空穴和均匀,种子的摧芽要严格按农艺要求进行、保证发芽率。
4.育苗
播入种子后立即进行科学管水,首先要根据秧苗各个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定水,一叶一心前要求秧畦沟内有水,一叶一心至三叶期早上灌一层薄水至中午10时,而后排至半沟水预防午后日照水温高烫伤秧苗,机插前一天灌水至秧苗全盘1—2h,而后排干以保持机插时庄土的湿润,减少机插伤秧。其次要在秧苗一叶一心期,亩用1.5两多效唑加水50—60kg进行喷雾,以有效控制苗高和提高苗质量,在二叶期喷施敌克松防治绵腐和立枯病,做到带药移裁,以减少秧苗带病入大田。三是要施足送嫁肥,二叶一心施断奶肥,插秧前2d施送嫁肥,按每亩10—12kg尿素兑1:100清水喷施,施肥后用清水清洗叶面防止烧苗。
培育出高质量的秧苗是确保机插的根本,在育秧过程中如何掌握好播种均匀度必须进一步探讨,科学控苗问题也有待农机和农艺技术人员努力,机插的单穴本数与农艺要求1—2本更有差距,目前出现偏高的漏插率都有待改进。
四、机插秧的技术培训工作
1.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不容忽视,操作手的熟练直接影响机插质量和田头地角拉下未插面积,增多补秧的时间。
2.农户的育秧技术培训,机插秧成败关键在秧苗,如何育好秧,要求对农户进行系统的育秧培训,使复杂的育秧技术被农民掌握,有条件的地方要解决机械化育秧,集中连片育秧。
3.多了解中长天气变化,力争机插时天晴。如大雨天插秧会出现秧块过湿,插秧时脱秧不畅,秧根盘结不牢固,秧苗搬运易散秧,且损伤秧苗,所以播种时要多了解插秧时的天气情况,还要求整好地等秧插,不能秧苗能插时再整地,防止误失最佳苗期机插。
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应用,插秧机的推广是解决农民三弯腰的重大措举,也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技术瓶颈。所以必须经过农机、农艺、农户合力协调,各级政府资金扶持,充分运用推广经费调节推广力度,机插秧才能广泛地得到推广。
一、机插秧的农田基本条件要求
1.机耕路
插秧机机宽一般在1.5m以上,长度在2.2m以上,以最常规的机耕道路要求,道宽必须在2.5m以上。且目前农村机耕道宽仅在1.5—2m之间,只能通过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机耕作业。建议目前各地的“农业综合开发”,“农田基本建设”、“烟水项目建设”、“农业土地开发”等农业土地改造开发的设计,必须着重安排便于机械作业的机耕道路,涉及农田基本建设项目应有农机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或者由上级农机、农技、水利、土地等部门共同研制出一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供各地参照执行。
2.大田
在内陆中山丘陵地区大田落差大,上下田块落差1—3m现象普遍,即使同一块地高低不平一般都在5—12mm,土壤软、硬、粘、土质不一。机插秧的大田要求:首先要求大田整地,应根据大田土壤的土质,在机插前整平,大田翻耕深度控制在12—16mm,地面的平整度3—5mm,翻耕耙平时保持1—2mm浅水,翻耕耙平的时间要在秧苗可插的前2—3d,粘土3—5d的土质沉淀,以解决秧苗机插过深或沉苗等。其次机插秧要合理选择田块,针对土地到户后的分散经营,难以调节的种植结构(粮、烟、莲、菜等插花种植)问题,因此要求做好加大机械化作业宣传力度,根據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条件,实行政府行为的计划种植,确保机械作业时通畅。
二、机插秧的农艺配合
1.育秧是保证机插成功的技术基础
机插秧对秧苗要求高,而农户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复杂的育秧技术,于是要求改变传统的育秧方式,首先要由分散育秧转移到统一育秧的方式中,要和农科部门的技术人员结合农艺要求,严格进行幼苗管理,改变以往粗糙型育苗,认真做好高精细育苗,确保秧苗符合机插要求,其次要工程技术与农艺相结合,把机插苗控制在苗高18—22mm,叶龄掌握在2—4叶,秧苗粗壮,叶挺,呈深绿色,防止秧苗过高,叶龄过大影响机插时质量和水稻产量。
2.大田管理是保证机插取得高产的关键
机插后立即进入大田管理,坚持即插即管,促进秧苗早发稳长,要保证秧苗生育期的水浆管理,实现浅水插后停1—2d灌水、早期水深1—5mm(水盖住90%田块即可),随后要与农技人员配合,抓好田间病虫防治,及时施肥等。
3.实现土地规模种植是提高机插效率的保障
要做好连片种植,规模种植,必须抓好统一品种,统一计算播种到机插的叶龄,统一苗期管理,确保机插秧和秧龄的时间差,改变以往虽有连片田块,但机械却难连续作业,同是一片土地有早稻、中稻、晚稻等,造成机插田间水管,病虫防治达不到相应效果。
三、机插秧的育苗
1.苗床
苗床要选择排灌方便,避风向阳的田块,秧地要精耕细作,畦宽1.4—1.6m,秧沟宽0.5—0.6m,做到畦平、直、净、实,完成整畦后排干水凉晒2—3d。
2.秧盘
摆秧盘时在整好的畦两头中间插入两个小桩,拉一条绳子作基准,《让摆好的秧盘直、平》顺着绳子两则各横放一行秧盘,盘与盘之间要靠紧,摆盘后用手轻轻压盘至盘与畦面紧贴方可,然后按每亩25kg复合肥撒入沟中,再灌入半沟水并将畦边上约10cm的土切入沟中,搅拌成泥浆状,而后用一自制的铁丝网筛(筛孔应小于2cm)压入泥浆中过虑石子及杂物,而后用勺把过筛的泥浆装入秧盘,再用木板刮平秧盘上的泥浆,秧土厚度约1.5cm,待沉淀1—3h后播入种子。
3.播种
杂交稻用软盘20个,种子1.2—1.5kg,每盘约70g,常规稻用软盘25个,用种子2.5—3kg,每盘约120g,撒播种子时因手工操作难掌握均匀度,因此要求分多次撒播入盘,力求无空穴和均匀,种子的摧芽要严格按农艺要求进行、保证发芽率。
4.育苗
播入种子后立即进行科学管水,首先要根据秧苗各个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定水,一叶一心前要求秧畦沟内有水,一叶一心至三叶期早上灌一层薄水至中午10时,而后排至半沟水预防午后日照水温高烫伤秧苗,机插前一天灌水至秧苗全盘1—2h,而后排干以保持机插时庄土的湿润,减少机插伤秧。其次要在秧苗一叶一心期,亩用1.5两多效唑加水50—60kg进行喷雾,以有效控制苗高和提高苗质量,在二叶期喷施敌克松防治绵腐和立枯病,做到带药移裁,以减少秧苗带病入大田。三是要施足送嫁肥,二叶一心施断奶肥,插秧前2d施送嫁肥,按每亩10—12kg尿素兑1:100清水喷施,施肥后用清水清洗叶面防止烧苗。
培育出高质量的秧苗是确保机插的根本,在育秧过程中如何掌握好播种均匀度必须进一步探讨,科学控苗问题也有待农机和农艺技术人员努力,机插的单穴本数与农艺要求1—2本更有差距,目前出现偏高的漏插率都有待改进。
四、机插秧的技术培训工作
1.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不容忽视,操作手的熟练直接影响机插质量和田头地角拉下未插面积,增多补秧的时间。
2.农户的育秧技术培训,机插秧成败关键在秧苗,如何育好秧,要求对农户进行系统的育秧培训,使复杂的育秧技术被农民掌握,有条件的地方要解决机械化育秧,集中连片育秧。
3.多了解中长天气变化,力争机插时天晴。如大雨天插秧会出现秧块过湿,插秧时脱秧不畅,秧根盘结不牢固,秧苗搬运易散秧,且损伤秧苗,所以播种时要多了解插秧时的天气情况,还要求整好地等秧插,不能秧苗能插时再整地,防止误失最佳苗期机插。
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应用,插秧机的推广是解决农民三弯腰的重大措举,也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技术瓶颈。所以必须经过农机、农艺、农户合力协调,各级政府资金扶持,充分运用推广经费调节推广力度,机插秧才能广泛地得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