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对国旗的有关记忆中,毛泽东60年前在开国大典上亲手升起五星红旗的情景,无疑是最璀璨、最诗情画意的一幕。
那面长460厘米、宽338厘米的五星红旗现存于国家博物馆,其红绸缎旗面、黄绸缎的五星给人凝重的历史感。如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面国旗是在什么情况下、怎样缝制成的。
1949年9月的最后几天,位于北京东单煤渣胡同的国营永茂实业公司接到市委紧急通知,需要按照政协刚刚讨论通过的五星红旗的设计方案,为新中国的诞生赶制大批国旗。
这家公司实际上是市委直接领导下,代管北京工业生产的组织机构,包括接管敌伪工厂。那时还未着手对手工业和个体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北京的印染业无论规模和技术条件均达不到印制国旗的要求,只有组织手工缝制。全公司上下紧急行动起来,采购布料、挑选落实缝纫社、被服厂、现场监制……夜以继日地抢时间组织赶制。一时间市场上的面料紧俏起来,不得不从天津调运了一部分。
公司参与负责国旗组织监制工作的党员干部宋树信已经一连几天没回家了。9月29日上午,经理甄树德急匆匆地找他说,“市委指示,由我们负责赶制一面5乘3米左右的五星红旗,送到开国典礼筹备处,这项任务交给你负责”,并透露说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将亲手升起这面旗!时年29岁的宋树信只觉血直往上涌,这位抗战时入党、做过多年地下工作的同志深感责任重大,他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立刻着手落实。
上级对这面国旗的质量要求很具体,明确指示原料要用绸缎。红绸缎和做旗杆套的白布很快就落实了,但黄绸缎却到处找不到。宋树信推上自行车,东单、西单、东四、西四、王府井、前门……直到天黑,也没在一家绸布店见到黄缎子的踪影。从外地调货是来不及了,宋树信心急如焚,和大家一起反复琢磨各种预案,决定再到柜台上没摆着现货的大栅栏瑞蚨祥店,翻翻存货。
一夜无眠。一大早,宋树信就赶到瑞蚨祥,和一位老师傅讲了实情。听说这黄缎子事关新中国的国旗,老师傅马上带着伙计们七手八脚四处翻找,两个多小时过去了,终于在地窖里找到了唯一的一块三米多长的上好的黄绸缎。
黄缎子有了着落,宋树信心里豁亮多了。他笑容满面地谢过大伙,蹬上自行车直奔了西单北边,来到一家声誉好、有经验,并有着一个大案面的缝纫社,把所有原料郑重交到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技工手上。可很快问题又来了,那块仅有的黄缎子只有一尺多宽,无论怎样左比右量,那颗最大的五角星无论如何也裁不出来,其中有一个角必须拼接。宋树信连忙向上级汇报,经过逐级请示,最后传来了消息:上级领导同意了其中一个五角星接一个尖的拼接方案。
这是新中国成立前的最后一夜,宋树信和工人们一起忙碌着,兴奋着,在缝纫机的哒哒声中憧憬着。终于,两面相同尺寸的大国旗被精心赶制出来。由于那条接缝的处理细腻完美,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是拼接的。做完这一切,宋树信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10月1日一大早,神清气爽的宋树信带上仔细包裹好的簇新的五星国旗,送往天安门广场。在出示特许的工作证后,进入到广场北面西侧的开国典礼筹备处。筹备处的同志当场验收,表示十分满意。一位操着南方口音的首长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问:“同志,是党员吗?”“是”,宋树信回答。“你为党立了一功啊!”后来才知道,那位夸得他热血沸腾的首长是时任北平市长兼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的叶剑英同志。
这天下午,这面刚刚赶制出来的国旗在天安门广场悄然入画,由毛泽东主席亲自操纵按钮,在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升起。此时广场上,宋树信站在国营永茂实业公司的队伍中,泪眼婆娑地见证了这一划时代的历史时刻。
(责编:辛娅)
那面长460厘米、宽338厘米的五星红旗现存于国家博物馆,其红绸缎旗面、黄绸缎的五星给人凝重的历史感。如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面国旗是在什么情况下、怎样缝制成的。
1949年9月的最后几天,位于北京东单煤渣胡同的国营永茂实业公司接到市委紧急通知,需要按照政协刚刚讨论通过的五星红旗的设计方案,为新中国的诞生赶制大批国旗。
这家公司实际上是市委直接领导下,代管北京工业生产的组织机构,包括接管敌伪工厂。那时还未着手对手工业和个体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北京的印染业无论规模和技术条件均达不到印制国旗的要求,只有组织手工缝制。全公司上下紧急行动起来,采购布料、挑选落实缝纫社、被服厂、现场监制……夜以继日地抢时间组织赶制。一时间市场上的面料紧俏起来,不得不从天津调运了一部分。
公司参与负责国旗组织监制工作的党员干部宋树信已经一连几天没回家了。9月29日上午,经理甄树德急匆匆地找他说,“市委指示,由我们负责赶制一面5乘3米左右的五星红旗,送到开国典礼筹备处,这项任务交给你负责”,并透露说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将亲手升起这面旗!时年29岁的宋树信只觉血直往上涌,这位抗战时入党、做过多年地下工作的同志深感责任重大,他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立刻着手落实。
上级对这面国旗的质量要求很具体,明确指示原料要用绸缎。红绸缎和做旗杆套的白布很快就落实了,但黄绸缎却到处找不到。宋树信推上自行车,东单、西单、东四、西四、王府井、前门……直到天黑,也没在一家绸布店见到黄缎子的踪影。从外地调货是来不及了,宋树信心急如焚,和大家一起反复琢磨各种预案,决定再到柜台上没摆着现货的大栅栏瑞蚨祥店,翻翻存货。
一夜无眠。一大早,宋树信就赶到瑞蚨祥,和一位老师傅讲了实情。听说这黄缎子事关新中国的国旗,老师傅马上带着伙计们七手八脚四处翻找,两个多小时过去了,终于在地窖里找到了唯一的一块三米多长的上好的黄绸缎。
黄缎子有了着落,宋树信心里豁亮多了。他笑容满面地谢过大伙,蹬上自行车直奔了西单北边,来到一家声誉好、有经验,并有着一个大案面的缝纫社,把所有原料郑重交到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技工手上。可很快问题又来了,那块仅有的黄缎子只有一尺多宽,无论怎样左比右量,那颗最大的五角星无论如何也裁不出来,其中有一个角必须拼接。宋树信连忙向上级汇报,经过逐级请示,最后传来了消息:上级领导同意了其中一个五角星接一个尖的拼接方案。
这是新中国成立前的最后一夜,宋树信和工人们一起忙碌着,兴奋着,在缝纫机的哒哒声中憧憬着。终于,两面相同尺寸的大国旗被精心赶制出来。由于那条接缝的处理细腻完美,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是拼接的。做完这一切,宋树信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10月1日一大早,神清气爽的宋树信带上仔细包裹好的簇新的五星国旗,送往天安门广场。在出示特许的工作证后,进入到广场北面西侧的开国典礼筹备处。筹备处的同志当场验收,表示十分满意。一位操着南方口音的首长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问:“同志,是党员吗?”“是”,宋树信回答。“你为党立了一功啊!”后来才知道,那位夸得他热血沸腾的首长是时任北平市长兼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的叶剑英同志。
这天下午,这面刚刚赶制出来的国旗在天安门广场悄然入画,由毛泽东主席亲自操纵按钮,在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升起。此时广场上,宋树信站在国营永茂实业公司的队伍中,泪眼婆娑地见证了这一划时代的历史时刻。
(责编:辛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