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企业发展进程中,企业文化是一个至关重要、与企业命运攸关的要素,这在企业界人士和相关专家学者中是有共识的,但对于企业文化的定义,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表达。因此,界定企业文化的内涵成为了研究企业文化的重要前提。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普遍遵循和认可的,具有本企业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包含着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形象要借助企业文化来塑造,企业信誉要借助企业文化来传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地整合企业生产要素,引导企业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引导企业战略的制定,促进企业战略的实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永久竞争优势。
一、企业家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企业家处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地位,能否在企业中形成积极进取、稳定健康、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企业文化,依赖于企业家的文化素养、价值观念、经营思想和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创造者、培育者、倡导者、组织者、指导者、示范者、激励者的作用,卓越的企业家是卓越的企业文化的人格化,也是卓越的企业精神的培育者。企业家要发挥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企业家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这一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21世纪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2.企业家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注重自身形象的树立,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起到模范表率作用。
3.企业家要利用各种方式传播和推行企业文化,要靠自己的影响力,靠自己的人格力量、知识专长、领导艺术,来言传身教,使自己成为企业文化的化身,来影响和带动员工。
二、"适域"进行,建立符合企业个性特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综合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确定的独特的企业文化模式,因此,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形式可以是相同的,但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内涵必然有所差异。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特点,表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个性化的企业文化。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要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有效地结合起来,在有关企业文化理论的指导下,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又能促进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要突出文化的个性特点,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研究企业历史,了解企业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发展历程,选取精华,去除糟粕,以使企业文化建设深深根植于本企业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长久发展提供永久的动力。
2.要着眼企业文化现状,分析现有文化的优点和不足,看看哪些方面是需要继承的,哪些方面是需要抛弃的。同时要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市场情况,以此来分析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矛盾,权衡利弊,找到企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3.要标新立异,提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这应包括独具特色的企业目标、企业精神、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形象等,还包括一整套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实施机制和控制机制等。
三、与时俱进,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意识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不断地创新,不断地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尊重个人、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坚持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大力弘扬崇尚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坚持尊重规律,求真务实,大力提倡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精神。具体来说,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意识,推动企业发展,应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1.进行观念创新,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先进的观念是企业得以永久发展的坚实基础,而守旧的观念只会断送企业的生命。员工是企业文化的承载者和实践者,因而,企业要培育一种创新的企业文化,就必须转变员工的思维惰性,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
2.将文化创新融入企业制度。企业文化多是一些无形的东西,要真正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就需要一些理性制度体系的支撑。企业的战略、制度、政策和机制等,应该相互融合,围绕企业文化形成一种支撑系统,这样企业文化才会变成现实,而不是仅仅流于形式。
3.形成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企业可以通过采取建立学习型组织、树立双赢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包容失败、论功行赏、创新机会均等、甘冒风险和团队精神等措施,在企业中形成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以使企业的创新文化渗透到员工的行动中,激发他们的创新动力,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联系
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必须与企业经济效益紧密联系,以使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每一项内容都立足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体现生产经营活动的要求,为生产经营活动服务,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促进企业管理,使企业文化真正起到增强凝聚力,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把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企业文化建设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受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制约,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企业文化,其目标有多元性,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
2.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的一致性。一般来说,企业文化建设要基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能离开企业发展的现实土壤。企业文化建设是为了促进企业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偏离这一目标,而要统一于该目标之下。
五、加强沟通,广泛宣传,倡导员工积极参与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在管理实践中视其为准则而共同遵守并贯彻执行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文化最终将体现在员工的自觉行动上。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他们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素材,他们的一些行动、一些思想,集中反映着企业文化的精髓。因此,培育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构建企业文化体系需要集中全体员工的智慧,需要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使企业的目标、使命和宗旨等深深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灵深处,得到他们的认可并变成他们的共同信仰,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等,从而使其自身利益服从企业利益,使其感到自己不仅是在为企业工作,更是在为自己工作。员工的广泛参与,是建成优秀企业文化的必要条件。
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有无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否拥有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富有个性化魅力的企业文化,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乃至企业的兴衰成败。只有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建成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引导企业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素质,使企业获得永久的竞争优势。
作者简介:刘旭,1987年9月生,女,山东青岛人,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2010级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孙韶妮,1987年05月生,女,山东烟台人,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2010级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普遍遵循和认可的,具有本企业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包含着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形象要借助企业文化来塑造,企业信誉要借助企业文化来传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地整合企业生产要素,引导企业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引导企业战略的制定,促进企业战略的实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永久竞争优势。
一、企业家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企业家处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地位,能否在企业中形成积极进取、稳定健康、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企业文化,依赖于企业家的文化素养、价值观念、经营思想和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创造者、培育者、倡导者、组织者、指导者、示范者、激励者的作用,卓越的企业家是卓越的企业文化的人格化,也是卓越的企业精神的培育者。企业家要发挥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企业家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这一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21世纪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2.企业家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注重自身形象的树立,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起到模范表率作用。
3.企业家要利用各种方式传播和推行企业文化,要靠自己的影响力,靠自己的人格力量、知识专长、领导艺术,来言传身教,使自己成为企业文化的化身,来影响和带动员工。
二、"适域"进行,建立符合企业个性特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综合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确定的独特的企业文化模式,因此,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形式可以是相同的,但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内涵必然有所差异。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特点,表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个性化的企业文化。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要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有效地结合起来,在有关企业文化理论的指导下,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又能促进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要突出文化的个性特点,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研究企业历史,了解企业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发展历程,选取精华,去除糟粕,以使企业文化建设深深根植于本企业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长久发展提供永久的动力。
2.要着眼企业文化现状,分析现有文化的优点和不足,看看哪些方面是需要继承的,哪些方面是需要抛弃的。同时要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市场情况,以此来分析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矛盾,权衡利弊,找到企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3.要标新立异,提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这应包括独具特色的企业目标、企业精神、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形象等,还包括一整套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实施机制和控制机制等。
三、与时俱进,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意识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不断地创新,不断地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尊重个人、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坚持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大力弘扬崇尚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坚持尊重规律,求真务实,大力提倡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精神。具体来说,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意识,推动企业发展,应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1.进行观念创新,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先进的观念是企业得以永久发展的坚实基础,而守旧的观念只会断送企业的生命。员工是企业文化的承载者和实践者,因而,企业要培育一种创新的企业文化,就必须转变员工的思维惰性,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
2.将文化创新融入企业制度。企业文化多是一些无形的东西,要真正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就需要一些理性制度体系的支撑。企业的战略、制度、政策和机制等,应该相互融合,围绕企业文化形成一种支撑系统,这样企业文化才会变成现实,而不是仅仅流于形式。
3.形成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企业可以通过采取建立学习型组织、树立双赢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包容失败、论功行赏、创新机会均等、甘冒风险和团队精神等措施,在企业中形成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以使企业的创新文化渗透到员工的行动中,激发他们的创新动力,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联系
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必须与企业经济效益紧密联系,以使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每一项内容都立足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体现生产经营活动的要求,为生产经营活动服务,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促进企业管理,使企业文化真正起到增强凝聚力,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把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企业文化建设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受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制约,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企业文化,其目标有多元性,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
2.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的一致性。一般来说,企业文化建设要基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能离开企业发展的现实土壤。企业文化建设是为了促进企业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偏离这一目标,而要统一于该目标之下。
五、加强沟通,广泛宣传,倡导员工积极参与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在管理实践中视其为准则而共同遵守并贯彻执行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文化最终将体现在员工的自觉行动上。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他们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素材,他们的一些行动、一些思想,集中反映着企业文化的精髓。因此,培育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构建企业文化体系需要集中全体员工的智慧,需要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使企业的目标、使命和宗旨等深深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灵深处,得到他们的认可并变成他们的共同信仰,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等,从而使其自身利益服从企业利益,使其感到自己不仅是在为企业工作,更是在为自己工作。员工的广泛参与,是建成优秀企业文化的必要条件。
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有无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否拥有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富有个性化魅力的企业文化,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乃至企业的兴衰成败。只有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建成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引导企业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素质,使企业获得永久的竞争优势。
作者简介:刘旭,1987年9月生,女,山东青岛人,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2010级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孙韶妮,1987年05月生,女,山东烟台人,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2010级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