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景象: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死气沉沉,更有甚者,理科班学 生“趴倒一片”。这些现象的出现是政治老师的悲哀,当然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改变这些现状,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讲的理论能够“洗耳恭听”,学习效率高且不疲劳呢?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使他们在四十五分钟内始终保持一种乐学状态?这是每个政治老师在教学中首要思考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有很多,但我觉得最关键的是做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主体发展教育”。这正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主”的理念。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一、让生活实际融入课堂,在学有所用中激发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端正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要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必须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喜欢听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比较关心国家大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抓住这一特点,结合时事热点、生活焦点,把教材与火热的社会生活相结合,形成“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政治课堂才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增值高效。
比如,在讲高一经济生活“影响价格的因素”一框时,学生对政策因素能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动不明白。于是,笔者就举出当前国家对猪肉价格上涨过快进行调控的政策。政府通过各种政策鼓励农民养猪,养一头生猪补贴50元人民币,并给母猪上保险,保险费60元,其中政府补助48元,由养殖户自己承担12元。一旦发生重大疫情等非人为因素导致母猪非正常死亡,养殖户最高可获赔1000元保险金,这就大大提高了农户养猪的积极性,增加了生猪的供应量,改变了供求关系,使猪肉价格趋于下降。另外,国家把库存的大量猪肉抛向市场,也增加了猪肉的供应量。这样,就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政策因素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而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这一观点。学生也在学习中获得了启迪,学到了有用的东西,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定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兴趣是学生主体性作用得以发挥的动力和源泉。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结果往往是由不爱学变为爱学,想学。科学研究也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 ,做不感兴趣的工作,他的才能只能发挥20%。学习也如此,如果学生对某一门课程不感兴趣,不仅会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会直接影响教学的实效。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
培养学生的兴趣的途径有很多,我这里要强调的是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学生的兴趣点主要有两点:一是近期发生的国内外中大时政热点和社会焦点;二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喜闻乐见的影视明星和文体偶像。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这些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可成功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中来,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以现在居民购房这一社会热点为例,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具体如下:杨老师与公务员丈夫因长期和父母居住,欲购买新房。现有两套房子供选择:一套普通 的40万,一套较好的80万,贷款分别为50%。杨老师和公务员丈夫收入4000元3左右,储蓄15万。但父母说“够住就行,存钱防老”,朋友说“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你认为要不要买?要买,该买 哪一套?然后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课堂气氛较好。最后,总结学生发言有两种意见:一是要买,买普通的40万那套,理由是以他们目前的收入可以“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二是要买,买较好的80万那套,理由是杨老师和公务员丈夫现在的月收入虽然不高,但是教师和公务员是经常加工资的,预期收入高。这样,通过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使他们 领悟到家庭消费要与家庭收入和国情相适应。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吸引学生注意,激活课堂教学
政治理论抽象、枯燥,单纯靠“一支粉笔”“一张嘴”难以增强教学实效。把多媒体技术手段引入课堂教学,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以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电脑特技等形式展示给学生,这不仅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鲜活,真正做到“图文并茂”,而且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实际上是在无形之中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效率。
如在讲述“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可先给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每年“3?15”晚会的节目片段。笔者在讲述这一课时,选用了前几年“3?15”晚会上韩红演唱的一曲《天亮了》并配以故事讲解。当介绍这首歌曲的由来和当时发生的“缆车事故”时,学生注意力一下子就被集中起来。歌曲结束,故事讲完,学生已经充分意识到了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笔者乘机提问学生:“缆车事故”中的旅游者的什么权益被侵犯?受害者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韩红的这种行为又体现了什么精神?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文,然后再来回答这些问题。这样,学生主动参与到了教学中,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过程,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诚所谓“亲其师,信其道”。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首先,要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的全部奥秘”。只有把自己的心献给孩子们,才能沟通师生双方的感情,在师生之间架起信任和理解的桥梁。其次,还要多赞扬和鼓励学生。赞扬就像是照在人们心灵上的阳光,就像是点燃憧憬和希望的火种,就像是给人温暖和感激的春风。在现实中赞扬和鼓励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信心,使浪子回头,催人奋进。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只要我们重视情感教育,多关注学生,就一定能与学生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句话说得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要求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的实践总结和理念方法创新。在教学中,只要我们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实际需要,采取科学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方法和策略,就一定能使我们的思想政治课迸发出生机和活力,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一、让生活实际融入课堂,在学有所用中激发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端正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要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必须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喜欢听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比较关心国家大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抓住这一特点,结合时事热点、生活焦点,把教材与火热的社会生活相结合,形成“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政治课堂才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增值高效。
比如,在讲高一经济生活“影响价格的因素”一框时,学生对政策因素能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动不明白。于是,笔者就举出当前国家对猪肉价格上涨过快进行调控的政策。政府通过各种政策鼓励农民养猪,养一头生猪补贴50元人民币,并给母猪上保险,保险费60元,其中政府补助48元,由养殖户自己承担12元。一旦发生重大疫情等非人为因素导致母猪非正常死亡,养殖户最高可获赔1000元保险金,这就大大提高了农户养猪的积极性,增加了生猪的供应量,改变了供求关系,使猪肉价格趋于下降。另外,国家把库存的大量猪肉抛向市场,也增加了猪肉的供应量。这样,就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政策因素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而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这一观点。学生也在学习中获得了启迪,学到了有用的东西,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定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兴趣是学生主体性作用得以发挥的动力和源泉。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结果往往是由不爱学变为爱学,想学。科学研究也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 ,做不感兴趣的工作,他的才能只能发挥20%。学习也如此,如果学生对某一门课程不感兴趣,不仅会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会直接影响教学的实效。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
培养学生的兴趣的途径有很多,我这里要强调的是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学生的兴趣点主要有两点:一是近期发生的国内外中大时政热点和社会焦点;二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喜闻乐见的影视明星和文体偶像。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这些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可成功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中来,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以现在居民购房这一社会热点为例,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具体如下:杨老师与公务员丈夫因长期和父母居住,欲购买新房。现有两套房子供选择:一套普通 的40万,一套较好的80万,贷款分别为50%。杨老师和公务员丈夫收入4000元3左右,储蓄15万。但父母说“够住就行,存钱防老”,朋友说“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你认为要不要买?要买,该买 哪一套?然后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课堂气氛较好。最后,总结学生发言有两种意见:一是要买,买普通的40万那套,理由是以他们目前的收入可以“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二是要买,买较好的80万那套,理由是杨老师和公务员丈夫现在的月收入虽然不高,但是教师和公务员是经常加工资的,预期收入高。这样,通过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使他们 领悟到家庭消费要与家庭收入和国情相适应。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吸引学生注意,激活课堂教学
政治理论抽象、枯燥,单纯靠“一支粉笔”“一张嘴”难以增强教学实效。把多媒体技术手段引入课堂教学,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以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电脑特技等形式展示给学生,这不仅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鲜活,真正做到“图文并茂”,而且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实际上是在无形之中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效率。
如在讲述“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可先给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每年“3?15”晚会的节目片段。笔者在讲述这一课时,选用了前几年“3?15”晚会上韩红演唱的一曲《天亮了》并配以故事讲解。当介绍这首歌曲的由来和当时发生的“缆车事故”时,学生注意力一下子就被集中起来。歌曲结束,故事讲完,学生已经充分意识到了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笔者乘机提问学生:“缆车事故”中的旅游者的什么权益被侵犯?受害者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韩红的这种行为又体现了什么精神?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文,然后再来回答这些问题。这样,学生主动参与到了教学中,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过程,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诚所谓“亲其师,信其道”。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首先,要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的全部奥秘”。只有把自己的心献给孩子们,才能沟通师生双方的感情,在师生之间架起信任和理解的桥梁。其次,还要多赞扬和鼓励学生。赞扬就像是照在人们心灵上的阳光,就像是点燃憧憬和希望的火种,就像是给人温暖和感激的春风。在现实中赞扬和鼓励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信心,使浪子回头,催人奋进。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只要我们重视情感教育,多关注学生,就一定能与学生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句话说得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要求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的实践总结和理念方法创新。在教学中,只要我们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实际需要,采取科学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方法和策略,就一定能使我们的思想政治课迸发出生机和活力,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