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打结铺床法的应用体会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anzhiji76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病人舒适,保持保持整洁,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方法 采用床头打结铺床法代替传统的铺床方法 结果 床头打结铺床法优于传统的铺床方法 结论 床头打结铺床法的使用有利于保持病床整洁,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 铺床 工作量 满意度
  病床是病人住院期间的主要活动场所,特别是重症病人处于长期卧床状态,床铺整洁与否不仅影响到病人的身心舒适度,还会带来一些潜在的并发症,如伤口感染、压疮形成。传统的铺床法在病人翻身活动或将病床摇起或放下时床单易与床垫分离使得床基松动出现床单不平整形成皱褶,增加与皮肤的摩擦,从而增加了压疮的发生率,另外床单完全松散使里面的棉絮暴露在外,病人皮肤与棉絮直接接触,增加病人的不舒适感和伤口感染的几率,同时也影响了病室的整洁、美观。本着病人舒适,床单美观耐用,护士省力的原则,我科采用床头打结铺床法,能有效防止床单松散,长时间保持床单平整,预防压疮的发生,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病房整洁度明显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铺床方法
  备好铺床用品,将床单对准中线依次打开大单,将棉絮向上提拉,盖过床头1厘米左右以防止棉絮下滑引起病人的不舒适,将床头的床单反折30cm左右塞入床垫下,将床单的两侧床头互相对角打结系紧,床位处床单仍使用传统铺床法逐个包紧床尾的两角并分别拉紧两侧的床单塞入床垫下即可。
  1.2 临床应用
  病房护士5名,年龄30—38岁,平均年龄35岁,工作年限3—20年,平均年限11.5年。5名护士分别使用传统式与床头打结铺床法进行铺床,分别记录记录两组的操作时间
  2 结果
  3 体会
  3.1 传统的铺床方法是把床单折好后塞入床垫,在铺床过程中床垫掀起过高,两侧塞入床单,可使得平整的床基再次松散,导致返工。再加上病人翻身活动或将病床摇起或放下时床单易与床垫分离使得床基松动,床单皱褶、凌乱不平整,护理人员不但在每日的晨晚间护理中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用于整理床铺,更要随时花费时间进行整理。使用床头打结铺床法后,由于床头的固定,使得床基不易松动,床单松散的现象基本得到了杜绝,病人取半卧位时床单不会下滑起皱褶,只需拉伸床尾即可完成床单的整理,铺床所用时间减少,护士用于铺床和晨晚间护理的时间大大减少,护理人员可将宝贵的时间用于其他更重要的护理事物和照顾病人的工作中。同时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感和病房的整洁度。实践证明该方法简化了铺床程序,减轻了护士工作量,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3.2 提高患者满意度 护士为病人整理床单元时,难免会对病人造成打扰,比如经常会影响到病人进食、换药等,有些病人不愿配合,认为没必要。重症病人在配合整理床单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不舒适,如手术病人可能牵拉伤口引起疼痛等。该方法有效地减少了整理床铺的次数,减少了对病人的干扰,能长时间保持床铺的平整舒适。另外传统铺床法床单松散易造成棉絮外露,病人皮肤直接接触棉絮能引起一些病人心理上的不舒适,该方法能杜绝这种现象。该方法的实施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3.3 减少了造成病人不安全的因素,促进病人安全。使用床头打结法铺床能长时间保持床铺的平整舒适,基本杜绝了床单皱褶的产生,从而有效地预防了压疮的产生,降低了住院病人的压疮发生率。另外重症病人、手术病人身上留置的管道多,没有经验的护士往往在反复多次的整理床单过程中出现不慎将管道滑脱,输液通路外渗等现象,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治疗,造成病人的痛苦,有些重要管道滑脱甚至会造成病人的二次手术,引发医疗纠纷。该方法的实施减少了铺床的次数,减少了这些不安全因素对病人的影响,促进了病人安全,从而提高了病人满意度。[1]床头打结铺床法,由于床单松散现象减少,减少了反复多次的整理床单现象,减少了打扰病人的时间和导管意外滑脱现象的发生。患者舒适感明显增加,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4 提高了护理品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传统铺床法由于经常发生的床单松散、床基松动,导致护士花费大量时间和体力用于床铺整理,但是往往事倍功半,不但病人不满意、病人面临压疮的风险,护士繁忙焦虑,不整洁的病房状态还往往影响医务人员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从而挫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自信心。该方法的使用不但提高了病人满意度、促进了病人安全,还提高了护理品质,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自信心和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杨桂伶,张硕,陈小花,等,一种床单相邻角打结双人新铺法介绍[J]现代护理。2008.14(5);691.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对产妇行责任制助产护理,观察其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方法:择取本院于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产妇9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产妇划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5例。对参照组产妇行传统分娩护理,对观察组产妇行责任助产方式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结果:在分娩方式方面,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91.11%,剖腹产率为8.89%;参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6
【摘 要】 目的:分析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与相关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择40例DVT产妇,分析其发生原因、防治与护理对策。结果:治疗与护理后,所有症状均得到了消除,治疗10~15天进行血管造影检查,然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均恢复到了正常状态。结论: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血液高凝状态有关,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与护理,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拴形成的可能性,提升治疗与护理的效果。
【摘 要】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状态的优化作用。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126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行常会护理)和观察组(63例,行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护理前,组间QDL评分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出现明显改善,前后组内比较有意义(P<0.05);
【摘 要】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全部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并针对其产后出血原因实施相应护理对策,评估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102例产妇由于子宫收缩乏力所致出血72例(70.59%),由于软产道裂伤所致出血21例(20.59%),由于胎盘因素所致出血6例(5.88%),由于凝血功能障碍
【摘 要】 目的 观察分析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效果。方法 择取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本院进行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的病患80例,根据护理的方法将所有病患分为普通组和专业组,普通组40例病患,对本组病患施行普通的护理方案;专业组40例病患,对本组病患施行专业的护理方案。比较经过不同护理方法后护理效果。结果 专业组病患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为100%,普通组病患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