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金融创新是指在金融行业中派生出的、以金融活动为主体寻求获利机会,规避现行的制度,并重新组合各种金融要素,针对将来预期获利的一种市场改革。它主要将金融工具、融资方式、金融市场、支付清算手段、金融组织方式以及管理办法等以全新的形式体现出来。这种金融创新是广义上的,既包括了金融工具的创新,又涵盖了金融市场、金融结构乃至金融监管的改变。而狭义上的金融创新是指新的金融工具进行创造的活动和过程。金融工具的创新作为广义创新的关键环节,其历史进程中的活跃因素带动了其他的创新活动,金融结构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改变,从而促使着金融制度的创新,因此广义创新是基于金融工具的创新而建立的。文中金融创新的概念立足于金融工具的创新,特别是直接融资工具的创新。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风险;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一、金融创新的原因
金融创新是一个渐进的、持续的过程,整个金融的发展历程实质上是一部金融创新的历程。那么,推动金融创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在经济和金融环境发生变化时,在内在利益的推动下使金融机构利润最大化目标实现的必然性。
(一)金融风险的有效规避
西方各国的经济在二战以后都逐渐得到恢复。特别是60年代初,各国都普遍采用了以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为指导的宏观经济政策,致使经济发展的势头迅猛,增加了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并逐步向国际化靠拢,而飞速发展的经济又促进了资本的流动,使各国经济在相互扶持下有所提高,国际金融市场进而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在经济形势大好的背后,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矛盾。进入70年代以后,通货膨胀的现象在西方大多数国家普遍发生,贸易和财政赤字的发生率也频繁增加,导致金融市场上利率和汇率也大幅波动;而两次石油危机的出现更使各国金融市场一片混乱,汇率固定制倾刻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因此宣告终结。国际贸易金融环境的巨大变化,致使价格、汇率和利率的变化也神秘莫测,加大了金融商品的价格变化风险性,同时也增强了投资风险性。投资者为了有效盈利,都期盼出现新的避险工具,国际金融业为此展开了一系列创新活动,以有效转移、规避、分散风险,而新的金融避险工具出现已成为必然发展之势。
(二)金融管制的有效规避
全世界的金融体系都一律受到政府的严厉管制。预防金融机构进行高风险的投资活动,杜绝不良竞争在金融机构之间出现,以确保整个金融业经营的安全性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便是管制的关键所在。
然而,当政府虽然能在新的经济环境中预防风险,却不能抵制资金流动产生低效益问题,或者当监管与经济发展不符合金融业经营本身提出的要求,不能有效的使金融活动的参与者获得现有条件下的潜在收益,金融业则会以盈利为主,想方设法为逃避管制而进行金融改革创新。
与此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世界网络通讯的迅猛发展,其高效的传输手段推动了金融的创新,增强了各种金融活动的开展,使交易成本减少,促成了金融市场的全球联动性,有效的抑制了金融业为逃避风险与管理,以赢利为目的而进行创新的主动性。
二、金融创新的意义
金融创新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活跃,明显地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它所表现的积极性在于:(一)增强了金融市场带给价格、利率、汇率的影响力及其自身的有效性,对风险的规避、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降低了投资风险,对金融机构、经济实体乃至个人在金融市场上的经营效益有所提高,达成金融市场的合理与完整;(三)促使金融管制部门采取一些有利于金融体系走向高效、安全、稳定的措施进行金融管制的调整;(四)国际金融市场因此而活跃,逐步走向全球经济一体化。
与此同时,金融创新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一)市场内隐藏的风险性增加,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由于风险管理手段创新的高杠杆效应引起的可投机性,使资产价格和金融市场的易变性进一步加重,因此金融创新在减小某些风险的同时,又会产生利率风险、清偿力风险等一些新的风险。另外金融工具创新虽然为金融市场的个体分散了风险,但从市场的整体来看,依然有风险存在,而且支付和信用风险偶然产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随着交易的增加而增大,一旦出现就可能导致巨大的金融风暴来袭。
(二)金融监管增加了难度
由于金融工具的创新,增强了资产的流动性,越来越难区分金融工具的种类,导致传统的货币内涵发生了质的改变,根据传统手段测量和监督货币层次的方式已失去效用,逐渐增加了管理货币的难度,使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部分限制力与约束力有所削弱,甚至限制了各国的部分货币政策,增加了金融的监控难度。为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高效,进行金融监管创新势在必行。
三、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休戚相关
针对以上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简而言之,金融创新、金融风险、金融监管三者之间相互依赖、互为关联,以前的金融监管细则和方式由金融风险和市场安全、稳定、高效的要求所决定。当金融市场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进而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以前的监管细则和方式,便和原有的金融风险一起阻碍了金融活动主体获取潜在的利益,这样金融活动主体为了规避而进行金融创新之后,又产生了新的风险,从而对监管细则和方式有了新的要求,使其因改变而随之改变,而变化后的监管细则和方式与创新之后的风险在金融市场又逐步深入到一定程度之后,又会阻碍金融活动主体进行获利,则引出了新一轮的创新。如此反复伊始,便促进了整个金融业的发展。
四、金融创新的确认,金融监管的改进,金融风险的预防
(一)规范金融监管制度,加大金融监管力度
目前,许多金融机构一味追求高利润经营、高风险经营,无视规则、制度创新,规避监管,严重阻碍了金融稳定和货币金融政策的顺利实施,使金融监管的难度加大,从而增加了金融体系的风险。为了降低影响带来的风险,有效促进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的改革,规范监管制度,加大金融监管力度,使金融机构合规经营,正常盈利,对金融创新的发展必要且迫切的。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曾累及全球,影响了世界经济增长正说明了这一点。
(二)促使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
金融创新推动了国家的金融深化、金融发展,它对金融经济的提高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目前金融向市场化进军的途中,金融改革必须以金融创新为前提,而金融创新又成为金融改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银行直接参与的融资业务、同业拆借业务的逐步发展、银行间国债二级市场回购的出现,这些全新的金融活动不但活跃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更有利于利率市场化、中央银行体制改革和专业银行商业化的发展。因此,加速金融创新的发展无论从何种角度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以金融稳定为前提实施金融政策,预防金融市场出现混乱,经济增长受到影响
实证研究表明,政策变量的系数在模型中较大,严重地影响了金融机构的利润和创新。由此说明我国政府对金融领域采取的有效管制取得明显的成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说明我国的金融改革并没脱离既定的怪圈。当然,也存在着金融体制改革中其他方面的原因,但持续、确保金融政策的稳定的确意义重大。
(四)促使金融创新的强制性体制转化成诱致性体制
经研究结果显示,在解释创新的原因中,政策变量起到关键的作用。金融创新的自主性动因缺乏主要表现如下:(1)“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约束体制没有在国有专业银行中建立实施;(2)金融主体创新的积极性因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的信贷额度和高准备金率制度的规定而受到限制。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主体经营自主性的不断加强,将逐步消除金融创新的不良动因,因此金融主体在进行金融创新时会自主地规避风险、注重利润的增长。中央银行在1998年将专业银行的贷款限额制度撤消,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也适当降低,金融机构创新的积极性势必被更进一步地调动起来,从而取代政府成为创新的主体。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风险;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一、金融创新的原因
金融创新是一个渐进的、持续的过程,整个金融的发展历程实质上是一部金融创新的历程。那么,推动金融创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在经济和金融环境发生变化时,在内在利益的推动下使金融机构利润最大化目标实现的必然性。
(一)金融风险的有效规避
西方各国的经济在二战以后都逐渐得到恢复。特别是60年代初,各国都普遍采用了以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为指导的宏观经济政策,致使经济发展的势头迅猛,增加了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并逐步向国际化靠拢,而飞速发展的经济又促进了资本的流动,使各国经济在相互扶持下有所提高,国际金融市场进而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在经济形势大好的背后,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矛盾。进入70年代以后,通货膨胀的现象在西方大多数国家普遍发生,贸易和财政赤字的发生率也频繁增加,导致金融市场上利率和汇率也大幅波动;而两次石油危机的出现更使各国金融市场一片混乱,汇率固定制倾刻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因此宣告终结。国际贸易金融环境的巨大变化,致使价格、汇率和利率的变化也神秘莫测,加大了金融商品的价格变化风险性,同时也增强了投资风险性。投资者为了有效盈利,都期盼出现新的避险工具,国际金融业为此展开了一系列创新活动,以有效转移、规避、分散风险,而新的金融避险工具出现已成为必然发展之势。
(二)金融管制的有效规避
全世界的金融体系都一律受到政府的严厉管制。预防金融机构进行高风险的投资活动,杜绝不良竞争在金融机构之间出现,以确保整个金融业经营的安全性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便是管制的关键所在。
然而,当政府虽然能在新的经济环境中预防风险,却不能抵制资金流动产生低效益问题,或者当监管与经济发展不符合金融业经营本身提出的要求,不能有效的使金融活动的参与者获得现有条件下的潜在收益,金融业则会以盈利为主,想方设法为逃避管制而进行金融改革创新。
与此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世界网络通讯的迅猛发展,其高效的传输手段推动了金融的创新,增强了各种金融活动的开展,使交易成本减少,促成了金融市场的全球联动性,有效的抑制了金融业为逃避风险与管理,以赢利为目的而进行创新的主动性。
二、金融创新的意义
金融创新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活跃,明显地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它所表现的积极性在于:(一)增强了金融市场带给价格、利率、汇率的影响力及其自身的有效性,对风险的规避、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降低了投资风险,对金融机构、经济实体乃至个人在金融市场上的经营效益有所提高,达成金融市场的合理与完整;(三)促使金融管制部门采取一些有利于金融体系走向高效、安全、稳定的措施进行金融管制的调整;(四)国际金融市场因此而活跃,逐步走向全球经济一体化。
与此同时,金融创新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一)市场内隐藏的风险性增加,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由于风险管理手段创新的高杠杆效应引起的可投机性,使资产价格和金融市场的易变性进一步加重,因此金融创新在减小某些风险的同时,又会产生利率风险、清偿力风险等一些新的风险。另外金融工具创新虽然为金融市场的个体分散了风险,但从市场的整体来看,依然有风险存在,而且支付和信用风险偶然产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随着交易的增加而增大,一旦出现就可能导致巨大的金融风暴来袭。
(二)金融监管增加了难度
由于金融工具的创新,增强了资产的流动性,越来越难区分金融工具的种类,导致传统的货币内涵发生了质的改变,根据传统手段测量和监督货币层次的方式已失去效用,逐渐增加了管理货币的难度,使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部分限制力与约束力有所削弱,甚至限制了各国的部分货币政策,增加了金融的监控难度。为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高效,进行金融监管创新势在必行。
三、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休戚相关
针对以上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简而言之,金融创新、金融风险、金融监管三者之间相互依赖、互为关联,以前的金融监管细则和方式由金融风险和市场安全、稳定、高效的要求所决定。当金融市场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进而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以前的监管细则和方式,便和原有的金融风险一起阻碍了金融活动主体获取潜在的利益,这样金融活动主体为了规避而进行金融创新之后,又产生了新的风险,从而对监管细则和方式有了新的要求,使其因改变而随之改变,而变化后的监管细则和方式与创新之后的风险在金融市场又逐步深入到一定程度之后,又会阻碍金融活动主体进行获利,则引出了新一轮的创新。如此反复伊始,便促进了整个金融业的发展。
四、金融创新的确认,金融监管的改进,金融风险的预防
(一)规范金融监管制度,加大金融监管力度
目前,许多金融机构一味追求高利润经营、高风险经营,无视规则、制度创新,规避监管,严重阻碍了金融稳定和货币金融政策的顺利实施,使金融监管的难度加大,从而增加了金融体系的风险。为了降低影响带来的风险,有效促进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的改革,规范监管制度,加大金融监管力度,使金融机构合规经营,正常盈利,对金融创新的发展必要且迫切的。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曾累及全球,影响了世界经济增长正说明了这一点。
(二)促使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
金融创新推动了国家的金融深化、金融发展,它对金融经济的提高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目前金融向市场化进军的途中,金融改革必须以金融创新为前提,而金融创新又成为金融改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银行直接参与的融资业务、同业拆借业务的逐步发展、银行间国债二级市场回购的出现,这些全新的金融活动不但活跃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更有利于利率市场化、中央银行体制改革和专业银行商业化的发展。因此,加速金融创新的发展无论从何种角度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以金融稳定为前提实施金融政策,预防金融市场出现混乱,经济增长受到影响
实证研究表明,政策变量的系数在模型中较大,严重地影响了金融机构的利润和创新。由此说明我国政府对金融领域采取的有效管制取得明显的成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说明我国的金融改革并没脱离既定的怪圈。当然,也存在着金融体制改革中其他方面的原因,但持续、确保金融政策的稳定的确意义重大。
(四)促使金融创新的强制性体制转化成诱致性体制
经研究结果显示,在解释创新的原因中,政策变量起到关键的作用。金融创新的自主性动因缺乏主要表现如下:(1)“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约束体制没有在国有专业银行中建立实施;(2)金融主体创新的积极性因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的信贷额度和高准备金率制度的规定而受到限制。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主体经营自主性的不断加强,将逐步消除金融创新的不良动因,因此金融主体在进行金融创新时会自主地规避风险、注重利润的增长。中央银行在1998年将专业银行的贷款限额制度撤消,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也适当降低,金融机构创新的积极性势必被更进一步地调动起来,从而取代政府成为创新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