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户付费习惯不佳、没有畅销书、显示屏供应紧张,Kindle模式的中国模仿者们徘徊在太抱希望和太不抱希望之间
《财经》记者 王奇华
“一部分人太不抱希望,而另一部分人则太抱希望了。”4月间,谈及当前市场中火热的“电纸书”阅读器,盛大文学有限公司CEO侯小强如此做评。
汉王科技的投资者们当属于后者。5月4日,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362.SZ,下称汉王科技)股价收于141元,最高时曾经达到159元,而这家公司在3月初上市前确定的发行价是41.9元。
2009年汉王科技营业收入仅为5.7亿元。2010年一季度,汉王科技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增长了350%,而营业收入的增长几乎全部来自于名为“电纸书”的业务。
三年前,亚马逊(NASDAQ:AMZN)推出了第一款电纸书——Kindle,它的屏幕不同于普通的液晶屏,使用的是电子墨水的技术,阅读的感受非常接近于普通纸质书籍。过去三年当中,亚马逊已经卖出了300多万台Kindle。
2009年初,汉王科技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电纸书,9月联合中国移动推出了支持3G网络的产品,一年之中,汉王科技总计卖出了26万台电纸书,电纸书的销售占据了汉王科技营业收入68%。
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预计,2010年,中国市场的电纸书销售将会达到200万台,而汉王科技将能占据八成以上份额。
果如此,2010年汉王科技电纸书的销量将会达到160万台以上,这正是汉王科技的投资者们所希望看到的。
正是在亚马逊和汉王科技故事的吸引之下,联想集团、方正科技等多家国内IT企业推出了或者计划推出自己的电纸书。3月30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下称世纪出版)也推出了自己的电纸书。
对于电纸书“太不抱希望”的人也广泛存在,多位知名作家对《财经》记者表示,因为电子版权的授权收入很少,所以不愿将作品的电子版权授权给出版社或者电纸书厂商。
因此,包括汉王科技在内,国内市场的许多电纸书上均看不到畅销的新书。版权方与电纸书以及用户之间的恶性循环仍在继续。
电纸书显示屏的生产技术仍旧掌握在元太科技和友达光电手中,其中友达光电尚属于前期试生产阶段,良品率尚难满足大规模供货的要求。这样一种局面也使得刘迎建所预计的160万台以上的销售目标不确定性陡增。
示范效应
“挂牌前一天晚上打赌股票价格,猜得最高的也就是60元,没想到第二天一敲钟就到了78元,最高到了140多元(采访后创下159元新高)。”谈及近期股价,刘迎建不无得意地对《财经》记者说。
资本市场的推动和示范效应之下,一个规模上百亿元的市场转瞬间形成。咨询机构BDA的研究报告认为,2010年中国的电子阅读器平均价格将有望降到1000元到1500元。即便仅仅终端硬件设备的销售,也将形成近200亿元规模的市场。
在这个市场中的竞争者,除了龙头老大汉王之外,北大方正、天津津科、广州金蟾等公司也分别推出了文房阅读器、翰林阅读器和易博士等电纸书产品,这些产品的广告迅速占据了电梯楼宇以及门户网站的重要广告位置。刘迎建透露,2009年,汉王科技电纸书收入5.7亿元,广告投入则超过了1亿元。
对电纸书感兴趣的不只是IT设备厂商。汉王科技人士透露,在与出版社洽谈内容合作的时候,对方第一反应往往是自己能不能也推出同样的产品,但多数因为技术和设备原因而放弃。
3月30日,世纪出版也推出了自己名为“辞海”的电纸书,由一家台湾工厂代工生产制造。
世纪出版董事长陈昕向《财经》记者介绍,十年前他即已开始希望能够在电子阅读领域有所突破。陈昕透露,最初世纪出版曾经希望使用液晶面板来制造阅读器,但因为技术上不成熟而没有实施。
也在过去十年之中,世纪出版已经开始将图书转成电子文档,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
不止世纪出版,包括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在内的多家出版社向《财经》记者表示,他们也都在多年前开始了电子文档转化和数据库建立的工作。“辞海”阅读器除了包括世纪出版集团旗下出版社的作品之外,陈昕还希望能够获得其他出版社作品的授权。
IT终端厂商和出版社之外,2009年,中国移动也联合汉王科技、北大方正等厂商进入到了电纸书的领域。作为中国移动选定的电子阅读基地,浙江移动具体负责这一业务的推广。据接近中国移动的人士透露,在规定的KPI(关键业绩指标)考核当中,有20多个中国移动的省公司选择这一部分业务作为自己的KPI考核内容。
参与了中国移动电纸书项目的人士分析:“中国移动3G业务中真正有市场号召力的太少了,中国移动必须尝试各种各样可能会吸引、留住手中的移动用户的业务。”
一年之中,中国电纸书市场已经从无到有,而现在已经略显拥挤。在正规厂商之外,为数众多的山寨手机生产者也希望进入这一领域。
众多的电纸书产品中,均附赠数百甚至上千本书,其中绝大多数非常相近。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曾经抱怨,在为自己和女儿购买了两款汉王电纸书之后发现,虽然汉王电纸书中书的数量繁多,但自己真正想看的书却都没有,即便是在“汉王书城”的下载平台上。
电子版权无法带来收入
“为什么你们也学那些美国人?”米兰·昆德拉的夫人很不高兴地对前来洽谈电子版权的世纪出版的合作者说。
此前,世纪出版集团旗下的上海译文出版社获得了米兰·昆德拉的中文版权,出版了包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生活在别处》等系列作品,双方合作甚为融洽。但是,当正在计划推出电子阅读器的世纪出版集团找到米兰·昆德拉的夫人时,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陈昕说,“她不太信任这些东西,不愿意拿出来。”
对电子版权态度有所保留的并不仅仅是米兰·昆德拉的夫人,中国的作家们对作品的电子版权授权同样非常谨慎。《红处方》的作者毕淑敏告诉《财经》记者,自己所有作品的电子版权都在自己手中,即便授权,也只会是一年到两年的短期授权。
促使作家们态度谨慎的原因非常简单,目前为止,电子阅读平台还不能为作家们带来太大的收益。毕淑敏透露,自己并非不愿意让自己的作品通过数字渠道进行传播,而是数字版权的授权带给她的收入,“到目前为止连一分钱都没有”。
北京磨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曾经连续推出了《盗墓笔记》《明朝那些事儿》等畅销书,几乎所有的电子阅读器厂商也都曾经与该公司洽谈过合作,其中多数也已达成合作意向。但磨铁文化总裁沈浩波透露,电子阅读版权收入少得可怜,甚至根本没有列入公司的收入名录当中,他对当前的电子阅读市场前景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电子处处长汪涛向《财经》记者表示,尽管在电子阅读平台上推广有时能够拉动纸质书的销量,但几乎所有的出版商都有一种普遍的心态——目前并不急着把最新最好的内容拿出去。
汪涛透露,国际出版集团旗下的《北京周报》去年通过向龙源期刊网授权内容,全年收入仅仅几千元。
不仅仅是收入微薄。面对电子阅读器,版权的拥有者还担心自己是否可以获知作品的真实销量,从而获得应有的分成,而当前,国内并没有此类第三方机构来监管内容平台的运营。
正因为如此,电子阅读器平台与版权方之间的信任机制还没有建立,电子阅读器与内容提供者之间的商业模式仍在尝试当中。
卖硬件还是卖内容
在电子阅读市场上,一个恶性循环正在形成并延续——因为没有收益,作家们不愿意将自己的电子版权授权给厂商,而厂商只能提供版权保护期已过的公版书。为了看到更多的新书,用户只能从网络上下载盗版内容,而由此更加剧了作家们对电子阅读器的敌意。
悲观者认为,中国市场可能无法培养出自己的Kindle,中国Kindle们最终的结局可能会沦为简单出售硬件产品,而无法建立起完整的电子书销售产业链。谁都知道,单纯的硬件产品利润并不高。
2009年圣诞节期间,亚马逊Kindle所销售的电子书籍首次超过了纸质书籍。但是,中国的Kindle模仿者们或许要走向另外一条道路。
BDA公司分析师方美琴认为,Kindle的模式很难在中国被复制。亚马逊推出Kindle主要是为了卖书,而不是卖Kindle这样的一款硬件产品。但是在中国,电纸书只是一个硬件产品。
BDA报告认为,电子阅读产业在中国,不仅要面对相对低下的读书率,还要面临互联网十多年来养成的免费阅读习惯和版权保护不力的局面。当任何图书资源都能在互联网上免费得到时,即便需要牺牲一部分的阅读质量,大量的用户仍然不倾向于掏腰包购买电子书。
此前,中国移动曾有过估算,如果所定的电纸书发展目标能够实现,中国移动集团销售电子书籍的收入会占到移动集团总收入的1‰,而每台专用阅读终端中国移动尚需支付大笔的补贴。
“(中国移动电纸书)不是一个很划算的生意。”参与电纸书项目评估的人士透露,“短期为了带动TD终端的量还可以,但是长期来讲恐怕不能持续下去。”
与Kindle不同的是,中国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电纸书可以外带SD卡,用户可以方便地将自己电脑中的书拷贝到电纸书中。
此举在部分解决了电纸书自有内容不够丰富的缺陷同时,也使盗版非常容易地延伸到了电纸书的平台之上。
罗兰贝格分析师崔嵬认为,电纸书在中国的模式或许会走向歧途,就像那些市场上出售的数码播放器,买了之后可以随时去卖家那里,或者自己从网上下载盗版的影视内容。中国的电纸书阅读器或将步其后尘。
“汉王们”并不这么悲观。刘迎建向《财经》记者表示,汉王的重点将不是依靠硬件销售盈利。在他看来,汉王前三年是“用硬件补贴软件”,依靠硬件销售的盈利来构建海量的网络电子图书版权平台,并逐渐向“内容主导”转移。
陈昕也相信,“辞海”电纸书的出现,就是为了用硬件来带动内容的销售。为了解决内容整合这一难题,多家电纸书厂商也试图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之道,试图让内容提供商能够从电纸书的产业链中分到属于自己的一杯羹。
在Kindle模式下,亚马逊掌握网络销售图书的主导权,并获得收入的70%,版权方只能分得30%。而在“汉王书城”平台上销售的图书,出版社确定所售图书的定价,并将销售收入的80%,汉王科技分得20%。
汉王科技还将为所有的合作方提供免费的电子转档服务,并进行校对和简单编辑,然后推送到书城平台之上。在北京燕郊,汉王科技专门设立了内容转档和处理分部。
在世纪出版的“辞海”内容平台之上,电子书的定价大体为纸质书的三分之一,分账则在出版社、运营商和作者之间实行平分。陈昕向《财经》记者表示,定价模式将实现每销售一本电子书,作者所获得的收益等于一本纸质书。
中国移动集团内部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中移动数字内容平台的图书,中移动建议售价为纸质书的十分之一,但定价权仍在内容提供商手中,并获得销售收入的40%。
以纸质书定价的十分之一来计算,即便在汉王最优惠的分成模式之下,内容提供商也只能获得纸质书售价8%的收入,还不够出版社支付作者的版税之用。电纸书厂商和运营商的优惠看似已经作出了非常大的让步,但是能否换得版权方的响应仍未可知。
“电子纸”瓶颈
电子阅读器的市场已经略显拥挤,但是不乐观的是,电纸书所必需的“电子纸张”目前仅有不多的几家公司能够提供。
电纸书需要独特的显示屏,普通的液晶显示屏应用于电纸书阅读器的效果并不很好,屏幕太亮无法提供与阅读纸质书籍同样的感觉,在阳光下影响阅读感受。此前,电纸书显示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美国E-Ink公司和SiPix公司的技术。
2009年3月,台湾液晶面板巨头友达光电收购了SiPix公司31%的股份。而在2009年12月,另一家台湾液晶面板企业元太科技收购了上游E-ink公司100%的股权。元太科技和友达光电成为全球电子阅读器市场主要的显示屏供应商,其中元太科技占据其中90%的份额,其客户包括亚马逊公司和汉王科技。
友达光电目前电纸书产品进入较晚,目前在供货量方面还并不是非常充足。世纪出版的“辞海”阅读器所采用的即是友达光电的显示屏。
这一上游元器件的垄断,直接造成了当下国内电纸书市场的两大尴尬:供货量不足以及价格居高不下。刘迎建向《财经》记者表示,去年电纸书的供货一直是个问题,市场上供不应求,但产量却始终受限。
世纪出版的“辞海”,第一批面市仅销售了2000套,第二批为3000套,而即便到了今年五六月的第三批,也不过6000套。陈昕向《财经》记者透露,今年世纪出版订购的面板数量为10万套。
正是因为产量太小而且良好屏率低下,导致电子纸面板价格高企。陈昕表示,售价3000元的“辞海”阅读器,仅面板成本就超过1000元,再加上其他硬件和软件及运营成本,电纸书价格下降空间不大。
研究机构iSuppli分析师顾文军向《财经》记者表示,对于国内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来说,1000元是一道“购买门槛”。如果无法降到千元以下,电纸书将很难形成足够的市场规模。没有足够大的市场规模,通过终端销售进而带动内容销售的战略必将面临难题。
本刊记者张对此文亦有贡献
《财经》记者 王奇华
“一部分人太不抱希望,而另一部分人则太抱希望了。”4月间,谈及当前市场中火热的“电纸书”阅读器,盛大文学有限公司CEO侯小强如此做评。
汉王科技的投资者们当属于后者。5月4日,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362.SZ,下称汉王科技)股价收于141元,最高时曾经达到159元,而这家公司在3月初上市前确定的发行价是41.9元。
2009年汉王科技营业收入仅为5.7亿元。2010年一季度,汉王科技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增长了350%,而营业收入的增长几乎全部来自于名为“电纸书”的业务。
三年前,亚马逊(NASDAQ:AMZN)推出了第一款电纸书——Kindle,它的屏幕不同于普通的液晶屏,使用的是电子墨水的技术,阅读的感受非常接近于普通纸质书籍。过去三年当中,亚马逊已经卖出了300多万台Kindle。
2009年初,汉王科技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电纸书,9月联合中国移动推出了支持3G网络的产品,一年之中,汉王科技总计卖出了26万台电纸书,电纸书的销售占据了汉王科技营业收入68%。
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预计,2010年,中国市场的电纸书销售将会达到200万台,而汉王科技将能占据八成以上份额。
果如此,2010年汉王科技电纸书的销量将会达到160万台以上,这正是汉王科技的投资者们所希望看到的。
正是在亚马逊和汉王科技故事的吸引之下,联想集团、方正科技等多家国内IT企业推出了或者计划推出自己的电纸书。3月30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下称世纪出版)也推出了自己的电纸书。
对于电纸书“太不抱希望”的人也广泛存在,多位知名作家对《财经》记者表示,因为电子版权的授权收入很少,所以不愿将作品的电子版权授权给出版社或者电纸书厂商。
因此,包括汉王科技在内,国内市场的许多电纸书上均看不到畅销的新书。版权方与电纸书以及用户之间的恶性循环仍在继续。
电纸书显示屏的生产技术仍旧掌握在元太科技和友达光电手中,其中友达光电尚属于前期试生产阶段,良品率尚难满足大规模供货的要求。这样一种局面也使得刘迎建所预计的160万台以上的销售目标不确定性陡增。
示范效应
“挂牌前一天晚上打赌股票价格,猜得最高的也就是60元,没想到第二天一敲钟就到了78元,最高到了140多元(采访后创下159元新高)。”谈及近期股价,刘迎建不无得意地对《财经》记者说。
资本市场的推动和示范效应之下,一个规模上百亿元的市场转瞬间形成。咨询机构BDA的研究报告认为,2010年中国的电子阅读器平均价格将有望降到1000元到1500元。即便仅仅终端硬件设备的销售,也将形成近200亿元规模的市场。
在这个市场中的竞争者,除了龙头老大汉王之外,北大方正、天津津科、广州金蟾等公司也分别推出了文房阅读器、翰林阅读器和易博士等电纸书产品,这些产品的广告迅速占据了电梯楼宇以及门户网站的重要广告位置。刘迎建透露,2009年,汉王科技电纸书收入5.7亿元,广告投入则超过了1亿元。
对电纸书感兴趣的不只是IT设备厂商。汉王科技人士透露,在与出版社洽谈内容合作的时候,对方第一反应往往是自己能不能也推出同样的产品,但多数因为技术和设备原因而放弃。
3月30日,世纪出版也推出了自己名为“辞海”的电纸书,由一家台湾工厂代工生产制造。
世纪出版董事长陈昕向《财经》记者介绍,十年前他即已开始希望能够在电子阅读领域有所突破。陈昕透露,最初世纪出版曾经希望使用液晶面板来制造阅读器,但因为技术上不成熟而没有实施。
也在过去十年之中,世纪出版已经开始将图书转成电子文档,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
不止世纪出版,包括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在内的多家出版社向《财经》记者表示,他们也都在多年前开始了电子文档转化和数据库建立的工作。“辞海”阅读器除了包括世纪出版集团旗下出版社的作品之外,陈昕还希望能够获得其他出版社作品的授权。
IT终端厂商和出版社之外,2009年,中国移动也联合汉王科技、北大方正等厂商进入到了电纸书的领域。作为中国移动选定的电子阅读基地,浙江移动具体负责这一业务的推广。据接近中国移动的人士透露,在规定的KPI(关键业绩指标)考核当中,有20多个中国移动的省公司选择这一部分业务作为自己的KPI考核内容。
参与了中国移动电纸书项目的人士分析:“中国移动3G业务中真正有市场号召力的太少了,中国移动必须尝试各种各样可能会吸引、留住手中的移动用户的业务。”
一年之中,中国电纸书市场已经从无到有,而现在已经略显拥挤。在正规厂商之外,为数众多的山寨手机生产者也希望进入这一领域。
众多的电纸书产品中,均附赠数百甚至上千本书,其中绝大多数非常相近。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曾经抱怨,在为自己和女儿购买了两款汉王电纸书之后发现,虽然汉王电纸书中书的数量繁多,但自己真正想看的书却都没有,即便是在“汉王书城”的下载平台上。
电子版权无法带来收入
“为什么你们也学那些美国人?”米兰·昆德拉的夫人很不高兴地对前来洽谈电子版权的世纪出版的合作者说。
此前,世纪出版集团旗下的上海译文出版社获得了米兰·昆德拉的中文版权,出版了包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生活在别处》等系列作品,双方合作甚为融洽。但是,当正在计划推出电子阅读器的世纪出版集团找到米兰·昆德拉的夫人时,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陈昕说,“她不太信任这些东西,不愿意拿出来。”
对电子版权态度有所保留的并不仅仅是米兰·昆德拉的夫人,中国的作家们对作品的电子版权授权同样非常谨慎。《红处方》的作者毕淑敏告诉《财经》记者,自己所有作品的电子版权都在自己手中,即便授权,也只会是一年到两年的短期授权。
促使作家们态度谨慎的原因非常简单,目前为止,电子阅读平台还不能为作家们带来太大的收益。毕淑敏透露,自己并非不愿意让自己的作品通过数字渠道进行传播,而是数字版权的授权带给她的收入,“到目前为止连一分钱都没有”。
北京磨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曾经连续推出了《盗墓笔记》《明朝那些事儿》等畅销书,几乎所有的电子阅读器厂商也都曾经与该公司洽谈过合作,其中多数也已达成合作意向。但磨铁文化总裁沈浩波透露,电子阅读版权收入少得可怜,甚至根本没有列入公司的收入名录当中,他对当前的电子阅读市场前景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电子处处长汪涛向《财经》记者表示,尽管在电子阅读平台上推广有时能够拉动纸质书的销量,但几乎所有的出版商都有一种普遍的心态——目前并不急着把最新最好的内容拿出去。
汪涛透露,国际出版集团旗下的《北京周报》去年通过向龙源期刊网授权内容,全年收入仅仅几千元。
不仅仅是收入微薄。面对电子阅读器,版权的拥有者还担心自己是否可以获知作品的真实销量,从而获得应有的分成,而当前,国内并没有此类第三方机构来监管内容平台的运营。
正因为如此,电子阅读器平台与版权方之间的信任机制还没有建立,电子阅读器与内容提供者之间的商业模式仍在尝试当中。
卖硬件还是卖内容
在电子阅读市场上,一个恶性循环正在形成并延续——因为没有收益,作家们不愿意将自己的电子版权授权给厂商,而厂商只能提供版权保护期已过的公版书。为了看到更多的新书,用户只能从网络上下载盗版内容,而由此更加剧了作家们对电子阅读器的敌意。
悲观者认为,中国市场可能无法培养出自己的Kindle,中国Kindle们最终的结局可能会沦为简单出售硬件产品,而无法建立起完整的电子书销售产业链。谁都知道,单纯的硬件产品利润并不高。
2009年圣诞节期间,亚马逊Kindle所销售的电子书籍首次超过了纸质书籍。但是,中国的Kindle模仿者们或许要走向另外一条道路。
BDA公司分析师方美琴认为,Kindle的模式很难在中国被复制。亚马逊推出Kindle主要是为了卖书,而不是卖Kindle这样的一款硬件产品。但是在中国,电纸书只是一个硬件产品。
BDA报告认为,电子阅读产业在中国,不仅要面对相对低下的读书率,还要面临互联网十多年来养成的免费阅读习惯和版权保护不力的局面。当任何图书资源都能在互联网上免费得到时,即便需要牺牲一部分的阅读质量,大量的用户仍然不倾向于掏腰包购买电子书。
此前,中国移动曾有过估算,如果所定的电纸书发展目标能够实现,中国移动集团销售电子书籍的收入会占到移动集团总收入的1‰,而每台专用阅读终端中国移动尚需支付大笔的补贴。
“(中国移动电纸书)不是一个很划算的生意。”参与电纸书项目评估的人士透露,“短期为了带动TD终端的量还可以,但是长期来讲恐怕不能持续下去。”
与Kindle不同的是,中国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电纸书可以外带SD卡,用户可以方便地将自己电脑中的书拷贝到电纸书中。
此举在部分解决了电纸书自有内容不够丰富的缺陷同时,也使盗版非常容易地延伸到了电纸书的平台之上。
罗兰贝格分析师崔嵬认为,电纸书在中国的模式或许会走向歧途,就像那些市场上出售的数码播放器,买了之后可以随时去卖家那里,或者自己从网上下载盗版的影视内容。中国的电纸书阅读器或将步其后尘。
“汉王们”并不这么悲观。刘迎建向《财经》记者表示,汉王的重点将不是依靠硬件销售盈利。在他看来,汉王前三年是“用硬件补贴软件”,依靠硬件销售的盈利来构建海量的网络电子图书版权平台,并逐渐向“内容主导”转移。
陈昕也相信,“辞海”电纸书的出现,就是为了用硬件来带动内容的销售。为了解决内容整合这一难题,多家电纸书厂商也试图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之道,试图让内容提供商能够从电纸书的产业链中分到属于自己的一杯羹。
在Kindle模式下,亚马逊掌握网络销售图书的主导权,并获得收入的70%,版权方只能分得30%。而在“汉王书城”平台上销售的图书,出版社确定所售图书的定价,并将销售收入的80%,汉王科技分得20%。
汉王科技还将为所有的合作方提供免费的电子转档服务,并进行校对和简单编辑,然后推送到书城平台之上。在北京燕郊,汉王科技专门设立了内容转档和处理分部。
在世纪出版的“辞海”内容平台之上,电子书的定价大体为纸质书的三分之一,分账则在出版社、运营商和作者之间实行平分。陈昕向《财经》记者表示,定价模式将实现每销售一本电子书,作者所获得的收益等于一本纸质书。
中国移动集团内部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中移动数字内容平台的图书,中移动建议售价为纸质书的十分之一,但定价权仍在内容提供商手中,并获得销售收入的40%。
以纸质书定价的十分之一来计算,即便在汉王最优惠的分成模式之下,内容提供商也只能获得纸质书售价8%的收入,还不够出版社支付作者的版税之用。电纸书厂商和运营商的优惠看似已经作出了非常大的让步,但是能否换得版权方的响应仍未可知。
“电子纸”瓶颈
电子阅读器的市场已经略显拥挤,但是不乐观的是,电纸书所必需的“电子纸张”目前仅有不多的几家公司能够提供。
电纸书需要独特的显示屏,普通的液晶显示屏应用于电纸书阅读器的效果并不很好,屏幕太亮无法提供与阅读纸质书籍同样的感觉,在阳光下影响阅读感受。此前,电纸书显示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美国E-Ink公司和SiPix公司的技术。
2009年3月,台湾液晶面板巨头友达光电收购了SiPix公司31%的股份。而在2009年12月,另一家台湾液晶面板企业元太科技收购了上游E-ink公司100%的股权。元太科技和友达光电成为全球电子阅读器市场主要的显示屏供应商,其中元太科技占据其中90%的份额,其客户包括亚马逊公司和汉王科技。
友达光电目前电纸书产品进入较晚,目前在供货量方面还并不是非常充足。世纪出版的“辞海”阅读器所采用的即是友达光电的显示屏。
这一上游元器件的垄断,直接造成了当下国内电纸书市场的两大尴尬:供货量不足以及价格居高不下。刘迎建向《财经》记者表示,去年电纸书的供货一直是个问题,市场上供不应求,但产量却始终受限。
世纪出版的“辞海”,第一批面市仅销售了2000套,第二批为3000套,而即便到了今年五六月的第三批,也不过6000套。陈昕向《财经》记者透露,今年世纪出版订购的面板数量为10万套。
正是因为产量太小而且良好屏率低下,导致电子纸面板价格高企。陈昕表示,售价3000元的“辞海”阅读器,仅面板成本就超过1000元,再加上其他硬件和软件及运营成本,电纸书价格下降空间不大。
研究机构iSuppli分析师顾文军向《财经》记者表示,对于国内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来说,1000元是一道“购买门槛”。如果无法降到千元以下,电纸书将很难形成足够的市场规模。没有足够大的市场规模,通过终端销售进而带动内容销售的战略必将面临难题。
本刊记者张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