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在中国虽然仅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但已经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表面看来,互联网为人类描绘了更加自由、美妙的生活图景,但在享受生活便利的同时,人们也开始感受到由此而来的情感危机、道德滑坡,以及对技术的盲目崇拜而导致对人全面发展的压抑与束缚。最近广受关注的香港艺人陈冠希“艳照门”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事件再一次提醒我们必须对人类的网络生存困境进行深刻反思。
虚拟空间瓦解交往的有效性前提
虚拟性是网络传播的最大特征,也是网络阻碍有效交往的主要因素。
在虚拟世界里,现实社会中的个人身份大都被隐匿,相互交往的主体、客体、情境皆为虚拟,有人由此认为网络为“公共领域”之形成提供了广阔平台。应该承认,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它并没有如人们企盼的那样加强了人类的沟通交流,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有效交往,使人际关系更加疏远。
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指出,人类的交往活动以理解为目的,以语言为媒介,他还由此提出语言普遍的有效性要求,即“正确性”、“真诚性”和“真实性”。①但网络中的人际交往实则难以达到语言为实现交往理解的有效性要求,网络交往的合理性受到质疑。在互联网中,人们的交往缺乏共同的、普遍的价值观,相互交流的言语内容没有“正确性”可言;正是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网络主体的隐匿性,主体间语言的“真实性”变得毫无保障;而在这样一种对象完全虚拟的交往活动中,语言“真诚性”的缺失也就不难想象了。可见,互联网的虚拟性本身就瓦解了合理性交往的基本前提。
在虚拟世界,人与人的交流通过计算机来完成,而在机器背后的人的真实性却难以求证。比如人气很旺的QQ、BBS、博客,表面上是可以畅所欲言的安全地带,实际却是人际交往缺乏信任的表现。在这些虚拟空间中,人们发言似乎可以毫无顾忌,有时甚至会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舆论,但在这里,几乎没有人会随便坦白自己的身份和ID,每个人在网络上获得的个人符号正是人们在虚拟世界中掩盖身份的面具。这正说明了网络交流背后的不信任和虚假性。
自由开放性引发道德危机
互联网的开放性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个体的自由意志和选择,但网络交往的基本准则和法律法规的缺失,使各种非道德观念和现象在这里疯狂滋长。
由于网络交往的高度开放和自由,现实中的法律规范在网络里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以致匿名的交往主体在网络里为所欲为却不会遭到现实性的惩罚。于是,以网络盗窃、网络诈骗、数据破坏、侵犯个人隐私等形式进行的高科技犯罪时有发生,许多行为看似“张扬个性”,实则走到了人性的反面。比如,互联网的普及与网络犯罪同步增长,计算机信息产业给世界带来的经济增长与网络黑客对经济的破坏与日俱增。据统计,网络犯罪正以年均105%的速度增长,在全世界造成的经济损失仅2000年就达到700多亿美元。②
在2008年年初就引起广泛争议的“艳照门”事件,更是网络犯罪危及社会道德现象的总爆发。恶意传播者利用网络宽泛的约束和虚拟身份的掩盖,自由地向公众发布明星的不雅照;而怀着强烈窥伺心理的网民们,则在自由的网络里疯狂地搜索艳照的踪迹,并把它们广泛传播。让人担心的是,不少艳照已经在中小学生中流传,事件对社会道德的冲击难以估计。“艳照门”事件正是因为互联网的自由开放对社会造成铺天盖地的影响,而且这种网络行为已经伤害了道德价值观,甚至影响着社会的正常秩序。马克思曾尖锐地指出技术发展的两面性:“在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③事实上,技术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冲突,正体现了现代人生存状况的尴尬。
多媒体提供欲望满足
互联网的多媒体特性为人类提供了视觉、听觉、触觉相融合的媒介环境,但可悲的是,人们沉迷于网络所营造的欲望满足之中,忽略了技术在感官层面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乃至扭曲。
网络视频作为一种崭新的信息传播手段,为人们了解事实开辟了重要途径,但它过分强调人类本能欲望的满足则丧失了超越性的文化品格。某些人为了吸引浏览量,在视频上做出许多无聊乃至疯狂的举动,如吞吃大量生鸡蛋、裸体从高空跳入水池等,从而满足个人的虚荣心和网民非理性的娱乐欲望。有人为了寻求感官刺激,专事搜索暴力视频观看,例如亿万人下载观看“砍头秀”,致使受害人质报道在逝者纪念榜中的排序靠前。更有甚者利用网络视频聊天功能进行“裸聊”,雇用女性在摄像头前进行色情表演,对缺乏判断力的青少年造成严重危害。事实上,这类仅为满足人类本能欲望的视频博客如同一家缺乏自我监控的非法电视台,它不仅丧失了人文关怀和价值判断力,还可能把人引入道德和法律的深渊。正如霍克海默所言:“无论是科学成就,还是工业技术进步都不直接等同于真正的人类进步……科学和技术仅仅是现存社会整体的部分,尽管它们取得了所有那些成就,但其他要素,甚至社会整体本身可能都在倒退。”④
网络聊天功能为人们提供了仅能从虚拟世界才能获得的欲望满足。网民在QQ中与陌生人毫无戒备的倾诉,既满足了宣泄情感的心理需要,也为人们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与陌生人邂逅提供了契机。现在,一些未成年人在QQ上与聊天对象展开“网恋”,“爱”与“不爱”仅由电脑上的几个按键决定;有已婚者在网络上与聊天对象进行“网络性爱”、“网婚”、“生子”,过上完全“人性化”的婚姻生活,甚至还有人为了把“网婚”付诸现实竟与生活中的伴侣离异。也就是说,网络的聊天功能为某些人寻求情感出轨的欲望满足提供了可能。此外,互联网还满足了人的金钱欲,不少网民以虚拟货币进行网上买卖或博彩,以致此前竟有传言“Q币”对人民币造成威胁。所谓“‘Q币’威胁人民币”乃无稽之谈,但应该承认网络日渐与现实欲望融合,连在生活中需要付出代价才能满足的金钱欲都能在互联网上轻而易举地得到满足。
网络游戏也集中体现着多媒体技术对个人欲望的非理性满足。网络游戏具有“人性化”的特点,成为诱惑游戏主体实现所谓“理想自我”的虚拟平台。游戏中逼真的动画背景、刺激的仿真声响、自选的玩家身份,甚至是自行设计故事情节和游戏规则,都能让玩家成为网络的“主宰”,使其控制欲得到充分满足。而且,这种虚假的欲望满足大都以理性缺席为前提。比如游戏中历史故事的随意篡改、暴力意识的张扬,都可能使人的主体精神支离破碎。“网络媒介与人性的接口,恰恰是以主体的感官延伸和理性缺失为前提的。结果则不难预料——这种征服是一种‘单向度’的征服。而媒介工具在这里也不再仅仅是工具,与人性结合之后,它可能会变成‘单向度’的我们。”⑤
人在对技术的依赖中迷失
互联网有两个典型的技术特征:一是超链接,二是强大的文本处理能力。
超链接是互联网对传统媒介技术的重大超越,但它的多维扩张威胁着人对内容、意义的感知和容纳能力,导致技术与个人体验的失衡。超链接具有强烈的扩张性,它使人们走出了以往凭手脑配合才能实现的信息搜索,将人引入巨大的信息空间。但网络没有组织、整合大量信息的固定中心,结果往往是上网者以一个明确的信息搜索目标开始,却以因信息泛滥导致在网络上漫无目的的精神流浪结束。表面看来,信息的丰富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实际上,每一次信息探险都越发偏离人们预先设定的思维路线,都在把人引向越发远离既定目标的未知国度。在这个没有中心、没有边界的未知国度里,大量被复制的信息重复出现,人们能获取的大都是七零八落的信息碎片,网络主体的感知和接受能力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事实上,海量信息的链接和搜索最终可能抵消超链接带来的快捷和便利。
互联网的低入门技术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计算机文本处理和记忆能力的依赖。人们只需学会简单的操作就能自由地上网遨游,轻易地获取信息。久而久之,有的人就可能形成懒于动脑的习惯,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现在,网络中的大量文化产品来源于简单的文本复制,人的创造力已经逐渐被网络舒适便捷的信息搜索功能消解,人变成了信息搜索和剪切的工具。对于技术发展对人的控制,卢卡奇曾深刻反思,“人自身的活动,他自己的劳动变成了客观的、不以自己的意志转移的某种东西,变成了依靠背离人的自制力而控制人的某种东西。”⑥也就是说,互联网成为控制人们思想观念的工具,变成了一种扼杀人的自由和创造性的、限制人类发展的异化力量。
总之,从社会批判理论看网络特性,互联网技术在革新着现代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束缚和压抑,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危机、道德滑坡、价值失范等社会问题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80页。
②张成岗:《现代技术问题:从边缘到中心》,《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12)。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775页。
④欧阳友权:《网络技术的人文视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⑤付丽:《感官征服:“单向度”视角中网络媒介的文化功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9)。
⑥刘玲梅:《人网异化——异化的现代形式》,《探索》,2003(3)。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编校:施宇
虚拟空间瓦解交往的有效性前提
虚拟性是网络传播的最大特征,也是网络阻碍有效交往的主要因素。
在虚拟世界里,现实社会中的个人身份大都被隐匿,相互交往的主体、客体、情境皆为虚拟,有人由此认为网络为“公共领域”之形成提供了广阔平台。应该承认,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它并没有如人们企盼的那样加强了人类的沟通交流,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有效交往,使人际关系更加疏远。
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指出,人类的交往活动以理解为目的,以语言为媒介,他还由此提出语言普遍的有效性要求,即“正确性”、“真诚性”和“真实性”。①但网络中的人际交往实则难以达到语言为实现交往理解的有效性要求,网络交往的合理性受到质疑。在互联网中,人们的交往缺乏共同的、普遍的价值观,相互交流的言语内容没有“正确性”可言;正是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网络主体的隐匿性,主体间语言的“真实性”变得毫无保障;而在这样一种对象完全虚拟的交往活动中,语言“真诚性”的缺失也就不难想象了。可见,互联网的虚拟性本身就瓦解了合理性交往的基本前提。
在虚拟世界,人与人的交流通过计算机来完成,而在机器背后的人的真实性却难以求证。比如人气很旺的QQ、BBS、博客,表面上是可以畅所欲言的安全地带,实际却是人际交往缺乏信任的表现。在这些虚拟空间中,人们发言似乎可以毫无顾忌,有时甚至会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舆论,但在这里,几乎没有人会随便坦白自己的身份和ID,每个人在网络上获得的个人符号正是人们在虚拟世界中掩盖身份的面具。这正说明了网络交流背后的不信任和虚假性。
自由开放性引发道德危机
互联网的开放性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个体的自由意志和选择,但网络交往的基本准则和法律法规的缺失,使各种非道德观念和现象在这里疯狂滋长。
由于网络交往的高度开放和自由,现实中的法律规范在网络里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以致匿名的交往主体在网络里为所欲为却不会遭到现实性的惩罚。于是,以网络盗窃、网络诈骗、数据破坏、侵犯个人隐私等形式进行的高科技犯罪时有发生,许多行为看似“张扬个性”,实则走到了人性的反面。比如,互联网的普及与网络犯罪同步增长,计算机信息产业给世界带来的经济增长与网络黑客对经济的破坏与日俱增。据统计,网络犯罪正以年均105%的速度增长,在全世界造成的经济损失仅2000年就达到700多亿美元。②
在2008年年初就引起广泛争议的“艳照门”事件,更是网络犯罪危及社会道德现象的总爆发。恶意传播者利用网络宽泛的约束和虚拟身份的掩盖,自由地向公众发布明星的不雅照;而怀着强烈窥伺心理的网民们,则在自由的网络里疯狂地搜索艳照的踪迹,并把它们广泛传播。让人担心的是,不少艳照已经在中小学生中流传,事件对社会道德的冲击难以估计。“艳照门”事件正是因为互联网的自由开放对社会造成铺天盖地的影响,而且这种网络行为已经伤害了道德价值观,甚至影响着社会的正常秩序。马克思曾尖锐地指出技术发展的两面性:“在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③事实上,技术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冲突,正体现了现代人生存状况的尴尬。
多媒体提供欲望满足
互联网的多媒体特性为人类提供了视觉、听觉、触觉相融合的媒介环境,但可悲的是,人们沉迷于网络所营造的欲望满足之中,忽略了技术在感官层面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乃至扭曲。
网络视频作为一种崭新的信息传播手段,为人们了解事实开辟了重要途径,但它过分强调人类本能欲望的满足则丧失了超越性的文化品格。某些人为了吸引浏览量,在视频上做出许多无聊乃至疯狂的举动,如吞吃大量生鸡蛋、裸体从高空跳入水池等,从而满足个人的虚荣心和网民非理性的娱乐欲望。有人为了寻求感官刺激,专事搜索暴力视频观看,例如亿万人下载观看“砍头秀”,致使受害人质报道在逝者纪念榜中的排序靠前。更有甚者利用网络视频聊天功能进行“裸聊”,雇用女性在摄像头前进行色情表演,对缺乏判断力的青少年造成严重危害。事实上,这类仅为满足人类本能欲望的视频博客如同一家缺乏自我监控的非法电视台,它不仅丧失了人文关怀和价值判断力,还可能把人引入道德和法律的深渊。正如霍克海默所言:“无论是科学成就,还是工业技术进步都不直接等同于真正的人类进步……科学和技术仅仅是现存社会整体的部分,尽管它们取得了所有那些成就,但其他要素,甚至社会整体本身可能都在倒退。”④
网络聊天功能为人们提供了仅能从虚拟世界才能获得的欲望满足。网民在QQ中与陌生人毫无戒备的倾诉,既满足了宣泄情感的心理需要,也为人们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与陌生人邂逅提供了契机。现在,一些未成年人在QQ上与聊天对象展开“网恋”,“爱”与“不爱”仅由电脑上的几个按键决定;有已婚者在网络上与聊天对象进行“网络性爱”、“网婚”、“生子”,过上完全“人性化”的婚姻生活,甚至还有人为了把“网婚”付诸现实竟与生活中的伴侣离异。也就是说,网络的聊天功能为某些人寻求情感出轨的欲望满足提供了可能。此外,互联网还满足了人的金钱欲,不少网民以虚拟货币进行网上买卖或博彩,以致此前竟有传言“Q币”对人民币造成威胁。所谓“‘Q币’威胁人民币”乃无稽之谈,但应该承认网络日渐与现实欲望融合,连在生活中需要付出代价才能满足的金钱欲都能在互联网上轻而易举地得到满足。
网络游戏也集中体现着多媒体技术对个人欲望的非理性满足。网络游戏具有“人性化”的特点,成为诱惑游戏主体实现所谓“理想自我”的虚拟平台。游戏中逼真的动画背景、刺激的仿真声响、自选的玩家身份,甚至是自行设计故事情节和游戏规则,都能让玩家成为网络的“主宰”,使其控制欲得到充分满足。而且,这种虚假的欲望满足大都以理性缺席为前提。比如游戏中历史故事的随意篡改、暴力意识的张扬,都可能使人的主体精神支离破碎。“网络媒介与人性的接口,恰恰是以主体的感官延伸和理性缺失为前提的。结果则不难预料——这种征服是一种‘单向度’的征服。而媒介工具在这里也不再仅仅是工具,与人性结合之后,它可能会变成‘单向度’的我们。”⑤
人在对技术的依赖中迷失
互联网有两个典型的技术特征:一是超链接,二是强大的文本处理能力。
超链接是互联网对传统媒介技术的重大超越,但它的多维扩张威胁着人对内容、意义的感知和容纳能力,导致技术与个人体验的失衡。超链接具有强烈的扩张性,它使人们走出了以往凭手脑配合才能实现的信息搜索,将人引入巨大的信息空间。但网络没有组织、整合大量信息的固定中心,结果往往是上网者以一个明确的信息搜索目标开始,却以因信息泛滥导致在网络上漫无目的的精神流浪结束。表面看来,信息的丰富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实际上,每一次信息探险都越发偏离人们预先设定的思维路线,都在把人引向越发远离既定目标的未知国度。在这个没有中心、没有边界的未知国度里,大量被复制的信息重复出现,人们能获取的大都是七零八落的信息碎片,网络主体的感知和接受能力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事实上,海量信息的链接和搜索最终可能抵消超链接带来的快捷和便利。
互联网的低入门技术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计算机文本处理和记忆能力的依赖。人们只需学会简单的操作就能自由地上网遨游,轻易地获取信息。久而久之,有的人就可能形成懒于动脑的习惯,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现在,网络中的大量文化产品来源于简单的文本复制,人的创造力已经逐渐被网络舒适便捷的信息搜索功能消解,人变成了信息搜索和剪切的工具。对于技术发展对人的控制,卢卡奇曾深刻反思,“人自身的活动,他自己的劳动变成了客观的、不以自己的意志转移的某种东西,变成了依靠背离人的自制力而控制人的某种东西。”⑥也就是说,互联网成为控制人们思想观念的工具,变成了一种扼杀人的自由和创造性的、限制人类发展的异化力量。
总之,从社会批判理论看网络特性,互联网技术在革新着现代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束缚和压抑,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危机、道德滑坡、价值失范等社会问题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80页。
②张成岗:《现代技术问题:从边缘到中心》,《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12)。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775页。
④欧阳友权:《网络技术的人文视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⑤付丽:《感官征服:“单向度”视角中网络媒介的文化功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9)。
⑥刘玲梅:《人网异化——异化的现代形式》,《探索》,2003(3)。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编校: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