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倡导全科阅读的今天,阅读不仅仅只是语文老师的事,它已融入各个学科中,体育学科也不例外。关于“體育智慧阅读”这项活动的开展,对于各学校教师来说,开展体育智慧阅读的目标、内容、方向、组织形式是什么,老师要怎么教、学生要怎样学等等,这些问题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去摸索,因为没有现成的研究成果、文献资料提供借鉴、学习与使用。基于此,本论文以广州市南沙横沥中学为例,对“体育智慧阅读”活动在学校开展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与思考,并且提出初中体育智慧阅读实践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初中体育;智慧阅读;学科融合
智慧阅读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是培养人才创新的根源模式。体育智慧阅读的最终目标就是育人,就是要培育具有良好身体素质、良好意志品质和良好道德情操的人。近年来,横沥中学高度重视校园特色体育教学,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其中,该校实施的大小单元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点的成效;该校的田径队、篮球队和足球队也多次在市、区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获得一等奖。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积极响应广州市“智慧阅读”专项工作,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主办,广州教育学会中初中体育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和南沙横沥中学承办的广州市初中体育与健康智慧阅读活动现场会在南沙横沥中学举办。本论文对于此次初中体育智慧阅读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思考。
一、研究理论基础
第一,智慧阅读内涵。使用语言文字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何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文字并从中汲取到知识是我们一直探索和追求的,研究发现智慧阅读很好的达到了这个目的。一个良好的阅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合理地提升自己对于知识的迁移能力,同时也使个人智慧在这个阅读过程中得到提升和发展。通过了解阅读的内涵,发现阅读不再是个人提升能力的自觉性行为,它已然得到了政府的重点关注并表现在法律和政策层面。2014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倡全民阅读,从此之后人们对阅读的关注越来越多,同时“阅读”的形式多样并不拘泥于某一固定形式。智慧阅读实际上是逐渐提升自我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问题,然后反复历练,最终达到自觉教育的效果。阅读可以包容借鉴行为,在掌握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成果,来使自己的阅读效果更佳,这种借鉴要求我们做到真诚无欺,把它当作一种信仰寄托,才更能坚定力量。能够智慧阅读的人往往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我个性,进行自我创新,这实际上是一种转化能力,从阅读中汲取知识,通过自我转化消化这些知识,最终变成自己的东西。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曾经提出“元认知”的概念。认知就是指认知主体对自己各方面的认识,包括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以及对于这些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调节、评价。在这种概念支撑下,他认为阅读就是大量元认知的活动。“知识就是力量”这句佛朗西斯·培根的至理名言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通过阅读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找到和前人交流的渠道,学习前人的文化知识,从而汲取精华,去其糟粕,最终积累成自己的经验,达到智慧阅读的目的。当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达到结合统一时,便能提升能力,汲取智慧。这些都表明阅读的重要性,阅读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评估的核心要素。
第二,阅读与体育相结合的重要意义。“阅读催生智慧。”阅读可以有效地与体育教学结合在一起,从而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其实对于初中生来说,这种方式不止激发了学生兴趣,而且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初中是人生转折中的重要阶段,在这期间的学生还没有成型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切都处于学习在探索当中,所以在这个时段对初中生进行正确合适的引导不可忽视。阅读则可以使他们身心同时得到发展,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到书本上的知识,并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正确的积极的思想观念,从而对他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了解体育方面的知识,通过阅读体育相关的知识,可以加强学生对于体育的了解,填补这方面的空缺,以后在日常的体育学习中能够熟悉的掌握。除此之外,通过阅读来改变体育的教学方式,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体育知识。
二、初中体育智慧阅读实践观察研究
为了使本文的论述更具有说服力,在查阅相关文献得到一定的理论基础之后,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阅读与体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于体育教学课堂上,将前期得到的理论基础付诸于实践行动中,并在实际的体育课堂中,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最终得到一个相对完善的方案。
1.观察的对象
本研究结合广州市南沙横沥中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广州市南沙横沥中学初中体育的教学内容进行实践,从笔者所在学校和外校初中学生作为观察对象。
2.研究的方法
第一,文献法。经查阅得知,“智慧阅读”的研究从未止步,从单一方面的调查了解到开始注重“智慧阅读”的研究现状以及实施方法,逐渐发展全面,相关文献可达几十篇。这从一定程度上为本次论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第二,观察法。在此次的实验研究中,笔者进行了一定的实践行动。以笔者所在学校和外校的两个初一年级作为实践对象,对这些学生展开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发现这两个年级都是利用午读20分钟的时间开展阅读阅读活动。其中某学校阅读的范围为课程标准推荐书目;横沥中学阅读的范围为课程标准推荐书目和体育常识类、体育明星自传类、科学锻炼类、初中体育相关教材类、体育规则类、奥运类等书籍,并将体育知识渗透于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等学科教学之中,然后观察不同的阅读范围对于两所学校学生的影响,包括他们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以及刻苦锻炼的情况。
3.观察的过程与步骤
为做好广州市初中体育与健康智慧阅读活动,横沥中学在全校开展了阅读体育常识类、体育明星自传类、科学锻炼类、初中体育相关教材类、体育规则类、奥运类等书籍,让学生更好地把阅读与体育运动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该校还相继开办了“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员”征文比赛、体育知识手抄报比赛、“裁判手势知多少比赛”、体育知识大讲堂、体育绘图比赛和体育类书籍读后感等活动,举办了制作Myfavouritesport手抄报、体育明星漫画比赛、我为2019年校运会设计会徽和体育智慧阅读主题班会等活动。 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与体育相关的,如体育图片、体育明星自传类、科学锻炼类、体育规则类、体育军事类、体育政治类、体育经济类、体育教育类、体育文化类、体育保健医疗类、奥运主题类等书籍,并将体育阅读渗透于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等各个学科,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学习体育人的精神,提升学生自身修养。学生们通过讲故事、制作手抄报及写读后感等多种形式进行阅读展示与汇报。
最后,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后,对两个学校初一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技能学习情况进行卷面测试后,进行对比统计观察。
4.实验后结果分析
对开展初中体育智慧阅读的实践反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课内阅读反馈比较情况如下表1所示,课外阅读比较情况如下表2所示,作文反馈比较情况如下表3所示。
在开展初中体育智慧阅读教学实践后,由表1、表2、表3可知,广州市南沙横沥中学班级前10%学生在课外阅读、课内阅读以及作文三个方面上,与外校班级前10%学生得分情况没有明显差距;广州市南沙横沥中学班级后10%学生在课外阅读、课内阅读以及作文三个方面上,与外校班级后10%学生得分情况差距较为明显。并且可以看出,在开展初中体育智慧阅读教学实践活动后,班级后10%学生,在课外阅读、课内阅读以及作文三个方面上得分率有所提升。
三、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第一,初中体育智慧阅读活动的开展,不仅推动了学校体育运动事业的开展,也通过多途径把体育健康与智慧阅读结合起来,实现了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互补。开展体育阅读活动,可以完善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
第二,初中体育智慧阅读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体育类书籍习惯,还实现了学科融合,拓展知识性。如果让更多学生直接参与校园体育智慧阅读,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就能不断掀起校园体育活动热潮,使校园体育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
第三,体育学科智慧阅读,以体育学科阅读为切入点,全员参与,多学科融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运动技能,激发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样的教学模式值得广泛推广。
2. 建议
首先,将实验班的实践方法扩大到学校各个班中去。其次,学校要通过举办体育阅读表彰会及体育阅读论坛等活动,定期给学校运动队获奖的学生进行颁奖,在一年一度的校运会时渗透体育亲子活动竞赛和体育知识问答并给予奖励,鼓励社会共同参与,营造体育智慧阅读氛围。同时,呼吁广大市民从自己做起,每天坚持体育运动至少半小时,每周进行体育阅读不少一小时,了解国内外体育运动的有关知识,了解生命在于运动的奥秘,让体育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运动成为每个人终身的生活习惯。
初中体育智慧阅读活动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式。怎樣将体育和阅读合理的结合起来并且吸引学生的兴趣是教师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一些体育名人事例阅读,让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也学习到这些体育名人的精神和信念,学习他们的努力奋斗、不断拼搏、永不言弃的毅力和决心,从而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更好地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刘玉香.初中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7(24).
[2]王德利.简析初中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8(31).
[3]周强.浅析新时期下初中体育的现状及教学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8(06).
[4]杨圣强.浅谈足球进初中体育教学课堂的若干思考[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21).
[5]刘丁龙.试论农村初中体育创新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2018(07).
[6]沈运道.浅谈初中体育趣味性教育教学策略[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03).
[7]高建涛.浅谈初中体育中穿插心理元素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19(21).
[8]吴金专.初中体育趣味性教学探索[J].黑河教育,2019(09).
[9]钏助来,杨黎娥,杨刚.高脚竞速融入玉溪市初中体育教育的意义及其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8).
【关键词】初中体育;智慧阅读;学科融合
智慧阅读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是培养人才创新的根源模式。体育智慧阅读的最终目标就是育人,就是要培育具有良好身体素质、良好意志品质和良好道德情操的人。近年来,横沥中学高度重视校园特色体育教学,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其中,该校实施的大小单元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点的成效;该校的田径队、篮球队和足球队也多次在市、区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获得一等奖。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积极响应广州市“智慧阅读”专项工作,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主办,广州教育学会中初中体育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和南沙横沥中学承办的广州市初中体育与健康智慧阅读活动现场会在南沙横沥中学举办。本论文对于此次初中体育智慧阅读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思考。
一、研究理论基础
第一,智慧阅读内涵。使用语言文字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何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文字并从中汲取到知识是我们一直探索和追求的,研究发现智慧阅读很好的达到了这个目的。一个良好的阅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合理地提升自己对于知识的迁移能力,同时也使个人智慧在这个阅读过程中得到提升和发展。通过了解阅读的内涵,发现阅读不再是个人提升能力的自觉性行为,它已然得到了政府的重点关注并表现在法律和政策层面。2014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倡全民阅读,从此之后人们对阅读的关注越来越多,同时“阅读”的形式多样并不拘泥于某一固定形式。智慧阅读实际上是逐渐提升自我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问题,然后反复历练,最终达到自觉教育的效果。阅读可以包容借鉴行为,在掌握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成果,来使自己的阅读效果更佳,这种借鉴要求我们做到真诚无欺,把它当作一种信仰寄托,才更能坚定力量。能够智慧阅读的人往往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我个性,进行自我创新,这实际上是一种转化能力,从阅读中汲取知识,通过自我转化消化这些知识,最终变成自己的东西。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曾经提出“元认知”的概念。认知就是指认知主体对自己各方面的认识,包括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以及对于这些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调节、评价。在这种概念支撑下,他认为阅读就是大量元认知的活动。“知识就是力量”这句佛朗西斯·培根的至理名言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通过阅读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找到和前人交流的渠道,学习前人的文化知识,从而汲取精华,去其糟粕,最终积累成自己的经验,达到智慧阅读的目的。当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达到结合统一时,便能提升能力,汲取智慧。这些都表明阅读的重要性,阅读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评估的核心要素。
第二,阅读与体育相结合的重要意义。“阅读催生智慧。”阅读可以有效地与体育教学结合在一起,从而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其实对于初中生来说,这种方式不止激发了学生兴趣,而且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初中是人生转折中的重要阶段,在这期间的学生还没有成型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切都处于学习在探索当中,所以在这个时段对初中生进行正确合适的引导不可忽视。阅读则可以使他们身心同时得到发展,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到书本上的知识,并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正确的积极的思想观念,从而对他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了解体育方面的知识,通过阅读体育相关的知识,可以加强学生对于体育的了解,填补这方面的空缺,以后在日常的体育学习中能够熟悉的掌握。除此之外,通过阅读来改变体育的教学方式,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体育知识。
二、初中体育智慧阅读实践观察研究
为了使本文的论述更具有说服力,在查阅相关文献得到一定的理论基础之后,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阅读与体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于体育教学课堂上,将前期得到的理论基础付诸于实践行动中,并在实际的体育课堂中,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最终得到一个相对完善的方案。
1.观察的对象
本研究结合广州市南沙横沥中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广州市南沙横沥中学初中体育的教学内容进行实践,从笔者所在学校和外校初中学生作为观察对象。
2.研究的方法
第一,文献法。经查阅得知,“智慧阅读”的研究从未止步,从单一方面的调查了解到开始注重“智慧阅读”的研究现状以及实施方法,逐渐发展全面,相关文献可达几十篇。这从一定程度上为本次论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第二,观察法。在此次的实验研究中,笔者进行了一定的实践行动。以笔者所在学校和外校的两个初一年级作为实践对象,对这些学生展开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发现这两个年级都是利用午读20分钟的时间开展阅读阅读活动。其中某学校阅读的范围为课程标准推荐书目;横沥中学阅读的范围为课程标准推荐书目和体育常识类、体育明星自传类、科学锻炼类、初中体育相关教材类、体育规则类、奥运类等书籍,并将体育知识渗透于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等学科教学之中,然后观察不同的阅读范围对于两所学校学生的影响,包括他们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以及刻苦锻炼的情况。
3.观察的过程与步骤
为做好广州市初中体育与健康智慧阅读活动,横沥中学在全校开展了阅读体育常识类、体育明星自传类、科学锻炼类、初中体育相关教材类、体育规则类、奥运类等书籍,让学生更好地把阅读与体育运动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该校还相继开办了“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员”征文比赛、体育知识手抄报比赛、“裁判手势知多少比赛”、体育知识大讲堂、体育绘图比赛和体育类书籍读后感等活动,举办了制作Myfavouritesport手抄报、体育明星漫画比赛、我为2019年校运会设计会徽和体育智慧阅读主题班会等活动。 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与体育相关的,如体育图片、体育明星自传类、科学锻炼类、体育规则类、体育军事类、体育政治类、体育经济类、体育教育类、体育文化类、体育保健医疗类、奥运主题类等书籍,并将体育阅读渗透于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等各个学科,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学习体育人的精神,提升学生自身修养。学生们通过讲故事、制作手抄报及写读后感等多种形式进行阅读展示与汇报。
最后,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后,对两个学校初一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技能学习情况进行卷面测试后,进行对比统计观察。
4.实验后结果分析
对开展初中体育智慧阅读的实践反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课内阅读反馈比较情况如下表1所示,课外阅读比较情况如下表2所示,作文反馈比较情况如下表3所示。
在开展初中体育智慧阅读教学实践后,由表1、表2、表3可知,广州市南沙横沥中学班级前10%学生在课外阅读、课内阅读以及作文三个方面上,与外校班级前10%学生得分情况没有明显差距;广州市南沙横沥中学班级后10%学生在课外阅读、课内阅读以及作文三个方面上,与外校班级后10%学生得分情况差距较为明显。并且可以看出,在开展初中体育智慧阅读教学实践活动后,班级后10%学生,在课外阅读、课内阅读以及作文三个方面上得分率有所提升。
三、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第一,初中体育智慧阅读活动的开展,不仅推动了学校体育运动事业的开展,也通过多途径把体育健康与智慧阅读结合起来,实现了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互补。开展体育阅读活动,可以完善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
第二,初中体育智慧阅读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体育类书籍习惯,还实现了学科融合,拓展知识性。如果让更多学生直接参与校园体育智慧阅读,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就能不断掀起校园体育活动热潮,使校园体育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
第三,体育学科智慧阅读,以体育学科阅读为切入点,全员参与,多学科融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运动技能,激发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样的教学模式值得广泛推广。
2. 建议
首先,将实验班的实践方法扩大到学校各个班中去。其次,学校要通过举办体育阅读表彰会及体育阅读论坛等活动,定期给学校运动队获奖的学生进行颁奖,在一年一度的校运会时渗透体育亲子活动竞赛和体育知识问答并给予奖励,鼓励社会共同参与,营造体育智慧阅读氛围。同时,呼吁广大市民从自己做起,每天坚持体育运动至少半小时,每周进行体育阅读不少一小时,了解国内外体育运动的有关知识,了解生命在于运动的奥秘,让体育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运动成为每个人终身的生活习惯。
初中体育智慧阅读活动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式。怎樣将体育和阅读合理的结合起来并且吸引学生的兴趣是教师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一些体育名人事例阅读,让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也学习到这些体育名人的精神和信念,学习他们的努力奋斗、不断拼搏、永不言弃的毅力和决心,从而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更好地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刘玉香.初中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7(24).
[2]王德利.简析初中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8(31).
[3]周强.浅析新时期下初中体育的现状及教学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8(06).
[4]杨圣强.浅谈足球进初中体育教学课堂的若干思考[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21).
[5]刘丁龙.试论农村初中体育创新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2018(07).
[6]沈运道.浅谈初中体育趣味性教育教学策略[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03).
[7]高建涛.浅谈初中体育中穿插心理元素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19(21).
[8]吴金专.初中体育趣味性教学探索[J].黑河教育,2019(09).
[9]钏助来,杨黎娥,杨刚.高脚竞速融入玉溪市初中体育教育的意义及其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