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新课标的到来,语文与生俱来的“人文性”被不断地强化,然而其“工具性”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可是,没有了语文的“工具性”,其“人文性”也往往没有了着落。我们语文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然而对知识范围和视野较窄,而语感又不强的中学生来说,又如何让他们去“意会”呢?这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客观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试从修辞手法的“工具性”入手,帮助语文教师从独特的角度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中考;修辞手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修辞问题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绕不掉的问题,也是一个颇让师生头疼的问题。为何会这样呢?笔者以为其原因是人们都会很细心地去抓每一个具体的语言修辞现象,而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去作总体的把握。笔者在刚刚走上讲台之时也是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在教学中碰到的每一个具体的修辞现象,讲它在文中的作用、效果。但一旦让学生自主地去解决修辞问题,他们又不知该怎么入手了,以至于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在解决问题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鉴于上述情况,结合近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以为要解决中学语文中修辞教学难的问题,得让学生明白修辞的一个特性和记住解决修辞问题“三步走”的策略。
先说一个特性:工具性。不管语言修辞学家们如何给修辞下定义,也不管如何去划分辞格,文章作者在行文中运用某种辞格的目的显然是增强此处的语言表达效果。修辞实际上成了作者要让自己的语言产生理想效果的一种工具。尽管这里有语境和语言材料的问题,但修辞的工具性却是毋庸置疑的。在一次初三语文的复习课上,笔者讲修辞时曾给学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说三楼的师生做化学实验,需要10升水,而一楼有水源。请同学们选择一个办法把水弄到三楼,应选择什么样的工具呢?笔者说用茶杯装水,显然太慢;用一个盛100升水的铁桶,光铁桶就要费上九牛二虎之力;请自来水公司引水管到三楼,显然小题大做(学生哄堂大笑)。那么,用什么工具最合适呢?当然是一个普通的水桶,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选用这种水桶作为工具最恰当。
那么修辞也一样,“从具体语境和作为依托的语言材料入手,要产生某种最佳的表达效果,其可选择的修辞格也往往具有唯一性(《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1991年1月版)”。而被选中的这种修辞格当然是一种语言工具,所以,修辞手法具有“工具性”。明白了修辞的“工具性”之后 ,我们便可以带领学生从其“工具性”的特点入手,解决修辞的问题。具体说来,笔者以为要让学生掌握“三步走”的策略,即要弄明白三个问题:是什么修辞;该修辞在当前的语境中有何作用;说话者在该修辞的运用中有没有情感表达。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教师可以先问学生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学生很容易答上来是“比喻”。教师接着再问:这里用比喻有什么作用呢?以此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再给予提示:把成垛的庄稼比作小山,可见收成多而好。教师可再问学生:这里有没有情感的表达呢?学生便可以很自然地去体会说话者的语气。教师再提示学生得出“这个比喻句表达了说话者对于丰收景象的欢悦之情”的结论。再看一例:“诚信如一枝玫瑰,百花丛中她最美,美得无瑕,美得高贵。送人一枝玫瑰,给世间一缕清香。诚信,维系世间温情的纽带,有了你,人们不再感到冬日的严寒;有了你,人们时刻感到春天的温暖。诚信,人类精神的缔造者,有了你,世间少一些尔虞我诈,少一些世态炎凉。”如上面的步骤一样,教师第一步可提问该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学生会轻易看出用的有比喻;第二步则引导学生继续思考这里用比喻有何作用,经过学生的思考与发言之后教师再提示这里用比喻突出了“诚信”是一种美好的品质;第三步再问学生说话者有无情感的表達,有,那就是说话者深情地赞颂了“诚信”这种品质的美好,并希望读到这句话的人都能拥有这种美好的品质。由上述两例可见,通过对比喻这一修辞三步走的处理,让学生明白了比喻的工具性特点,从而师生们可以得出共同的结论:比喻的工具性作用是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把概括的东西形象化,从而加强语言的生动性,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而在从“工具性”入手的同时,您不难看出,修辞语言的人文性,即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
我们可以带着学生再来分析“借代”这一辞格。例: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第一步可引导学生思索这里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之后再问这里用借代有何作用。让学生反复思考与回答之后,教师再提示说话者在这里用借代,实际上告诉了读者在祖国大地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的让人欣喜的状况。第三步,这句话又体现了说话者对“雷锋式”人物的无限赞美之情,表达了他对这一美好社会现象的欣喜之情。再如“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这句话也用了借代的辞格,表达了人民军队对人民群众的尊重与爱戴,体现了人民军队与人民的鱼水深情。教师由此便可总结,借代这一修辞手法,能够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地传达情感的效果。
用同样的上述方法,亦即“三步走”的策略,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去分析其他辞,进而也能得出反问常能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夸张则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的结论。如此等等,笔者不再赘述。
总之,让学生体会到修辞的“工具性”特点,进而掌握“三步走”的解决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传达情感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在语言中辨识各种修辞手法,进而参与语言实践,学会使用这些修辞手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并且在这整个过程中,语文的“人文性”特色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编辑:马梦杰)
【关键词】中考;修辞手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修辞问题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绕不掉的问题,也是一个颇让师生头疼的问题。为何会这样呢?笔者以为其原因是人们都会很细心地去抓每一个具体的语言修辞现象,而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去作总体的把握。笔者在刚刚走上讲台之时也是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在教学中碰到的每一个具体的修辞现象,讲它在文中的作用、效果。但一旦让学生自主地去解决修辞问题,他们又不知该怎么入手了,以至于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在解决问题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鉴于上述情况,结合近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以为要解决中学语文中修辞教学难的问题,得让学生明白修辞的一个特性和记住解决修辞问题“三步走”的策略。
先说一个特性:工具性。不管语言修辞学家们如何给修辞下定义,也不管如何去划分辞格,文章作者在行文中运用某种辞格的目的显然是增强此处的语言表达效果。修辞实际上成了作者要让自己的语言产生理想效果的一种工具。尽管这里有语境和语言材料的问题,但修辞的工具性却是毋庸置疑的。在一次初三语文的复习课上,笔者讲修辞时曾给学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说三楼的师生做化学实验,需要10升水,而一楼有水源。请同学们选择一个办法把水弄到三楼,应选择什么样的工具呢?笔者说用茶杯装水,显然太慢;用一个盛100升水的铁桶,光铁桶就要费上九牛二虎之力;请自来水公司引水管到三楼,显然小题大做(学生哄堂大笑)。那么,用什么工具最合适呢?当然是一个普通的水桶,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选用这种水桶作为工具最恰当。
那么修辞也一样,“从具体语境和作为依托的语言材料入手,要产生某种最佳的表达效果,其可选择的修辞格也往往具有唯一性(《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1991年1月版)”。而被选中的这种修辞格当然是一种语言工具,所以,修辞手法具有“工具性”。明白了修辞的“工具性”之后 ,我们便可以带领学生从其“工具性”的特点入手,解决修辞的问题。具体说来,笔者以为要让学生掌握“三步走”的策略,即要弄明白三个问题:是什么修辞;该修辞在当前的语境中有何作用;说话者在该修辞的运用中有没有情感表达。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教师可以先问学生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学生很容易答上来是“比喻”。教师接着再问:这里用比喻有什么作用呢?以此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再给予提示:把成垛的庄稼比作小山,可见收成多而好。教师可再问学生:这里有没有情感的表达呢?学生便可以很自然地去体会说话者的语气。教师再提示学生得出“这个比喻句表达了说话者对于丰收景象的欢悦之情”的结论。再看一例:“诚信如一枝玫瑰,百花丛中她最美,美得无瑕,美得高贵。送人一枝玫瑰,给世间一缕清香。诚信,维系世间温情的纽带,有了你,人们不再感到冬日的严寒;有了你,人们时刻感到春天的温暖。诚信,人类精神的缔造者,有了你,世间少一些尔虞我诈,少一些世态炎凉。”如上面的步骤一样,教师第一步可提问该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学生会轻易看出用的有比喻;第二步则引导学生继续思考这里用比喻有何作用,经过学生的思考与发言之后教师再提示这里用比喻突出了“诚信”是一种美好的品质;第三步再问学生说话者有无情感的表達,有,那就是说话者深情地赞颂了“诚信”这种品质的美好,并希望读到这句话的人都能拥有这种美好的品质。由上述两例可见,通过对比喻这一修辞三步走的处理,让学生明白了比喻的工具性特点,从而师生们可以得出共同的结论:比喻的工具性作用是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把概括的东西形象化,从而加强语言的生动性,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而在从“工具性”入手的同时,您不难看出,修辞语言的人文性,即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
我们可以带着学生再来分析“借代”这一辞格。例: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第一步可引导学生思索这里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之后再问这里用借代有何作用。让学生反复思考与回答之后,教师再提示说话者在这里用借代,实际上告诉了读者在祖国大地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的让人欣喜的状况。第三步,这句话又体现了说话者对“雷锋式”人物的无限赞美之情,表达了他对这一美好社会现象的欣喜之情。再如“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这句话也用了借代的辞格,表达了人民军队对人民群众的尊重与爱戴,体现了人民军队与人民的鱼水深情。教师由此便可总结,借代这一修辞手法,能够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地传达情感的效果。
用同样的上述方法,亦即“三步走”的策略,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去分析其他辞,进而也能得出反问常能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夸张则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的结论。如此等等,笔者不再赘述。
总之,让学生体会到修辞的“工具性”特点,进而掌握“三步走”的解决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传达情感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在语言中辨识各种修辞手法,进而参与语言实践,学会使用这些修辞手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并且在这整个过程中,语文的“人文性”特色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