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灌区信息化是灌区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灌区现代化的基础。2002年淠史杭灌区被列入全国信息化建設试点灌区之一,灌区信息化建设逐步展开。该文介绍了淠史杭直灌区信息化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灌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灌区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灌区;信息化;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42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9-0094-02
淠史杭灌区是全国三大灌区之一,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灌区控制面积13130km2,耕地面积77.33万hm2,设计灌溉面积73.33万hm2,灌区供水主要为农业灌溉、生态补水以及城市供水等。灌区地处丘陵地带,旱涝灾害频繁,3大渠首年均过水38亿m3,随着六安和省城合肥的快速发展,在80%的供水保证率下,灌区供水矛盾较为突出。加强灌区信息化建设,为灌区节约水资源,为防汛抗旱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显得越来越为重要。近年来,为适应灌区改革发展需要,淠史杭总局加快直灌区信息化建设,为灌区供水调度与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1 灌区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水雨情自动采集系统逐步覆盖 经过近几年建设,直灌区陆续建成一批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截至2017年,已建成水雨自动监测站44个,总局直管渠道重要节点基本实行全覆盖。
1.2 重要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建设加快 总局直管工程横排头、红石嘴枢纽,淠河总干渠罗管节制闸、瓦西进水闸、戚家桥泄水闸,淠东干渠木厂节制闸,木北分干渠木北进水闸、十字路节制闸等11处重要节点,已建设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对重要水闸工程实时监测及信息自动传输。
1.3 通信网络基本覆盖 按照公网为主、自建为辅的原则,沿渠道铺设光缆130km,与租用电信运营商专线组成灌区骨干通信网络,水情遥测数据主要采用移动4G网络传输。目前总局15个管理所、46个管理段网络均连通。
1.4 建立综合业务系统应用 建成以灌区管理业务为核心的包含灌区综合业务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信息采集监测、计量管理、移动终端应用等综合业务应用系统。综合业务系统的应用,能够实时了解各类信息数据,提高信息传输速度,促进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工程运行管理、灌溉供水调度等提供技术支撑。
2 存在问题
2.1 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 淠河灌区、史河灌区、杭埠河灌区还未建立视频分中心,不能及时举行防汛视频会商会。部分管理所段利用社会公共网络,仅实现网络连通,不能形成完整统一的水利网络平台,制约了信息的传输效率与资源共享。放水涵闸不能实现流量自动测量,部分安装的超声波流量计,准确率低,损坏维修不便。水位自动观测误差大,汛期不能提供准确数据。工程远程视频监视点数量少,重点工程、重要节点自动监控覆盖率低。信息采集手段和通信设施相对落后,信息采集可靠性和时效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2.2 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依然不足 已建成的灌区涵闸群数据管理分析系统、淠河总干渠监控中心系统功能不够完善,在信息收集、汇总、统计分析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当前工作需要。工情管理系统、实时调度、水质监测管理系统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仅完成了部分子系统建设;墒情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尚未开展。
2.3 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总局成立科技信息中心负责直管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但基层单位信息化管理人才缺乏,信息化系统缺少专业人员专门管理与维护,影响信息化系统正常使用和应用效果。
2.4 管理还有待加强 灌区水利信息化系统还未成立专项考核,基层管理单位重视程度不够,管理职能不明确,已建业务系统管理维护工作较为滞后,“重建轻管”问题仍较为突出。
3 对策建议
3.1 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水利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将水利信息化建设列入省级水利基建计划,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水利信息化基础性重大项目建设。
3.2 加强顶层设计 引进高水平设计队伍,着力打造灌区水利信息化“四个一”,即一个中心(水利数据中心)、一张信息网络(水利信息网)、一张地图(灌区水利电子地图)、一个应用平台(水利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完善水雨情、墒情、工情、流量、水质等自动采集设施建设,建立骨干渠道主要节点视频监视系统、管理所段水利信息化网络和视频会议系统。建设集数据交换、存储管理、共享应用、互联互通于一体的水利数据中心,建立满足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工程管理、灌溉计量管理等各项业务需求的应用系统,实现信息采集传输网络化,防汛指挥决策智能化。
3.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岗位技术培训。引进专业知识人才,充实信息化管理队伍,满足灌区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需求。
3.4 加强资源整合 优化灌区涵闸群数据管理分析系统、淠河总干渠监控中心系统,完善相关功能模块,建立稳定流畅的数据应用平台。积极接入省水利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水利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业务协同,全面支撑灌区管理核心业务应用。
3.5 健全专项考核制度 总局及时出台信息化专项考核制度,细化考核指标,把信息化列入年终目标考核,与奖惩绩效挂钩。
参考文献
[1]邵东国,黄显峰,贺新春,等.灌区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难点及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35(5):570-572.
[2]安徽省水利志编纂委员会.淠史杭灌溉工程志[M]安徽:2000,14.
[3]杨平富,丁俊芝,李赵琴.漳河灌区信息化建设管理现状与对策[J].人民长江 2012,43(8):112-115.
(责编:张宏民)
关键词:灌区;信息化;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42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9-0094-02
淠史杭灌区是全国三大灌区之一,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灌区控制面积13130km2,耕地面积77.33万hm2,设计灌溉面积73.33万hm2,灌区供水主要为农业灌溉、生态补水以及城市供水等。灌区地处丘陵地带,旱涝灾害频繁,3大渠首年均过水38亿m3,随着六安和省城合肥的快速发展,在80%的供水保证率下,灌区供水矛盾较为突出。加强灌区信息化建设,为灌区节约水资源,为防汛抗旱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显得越来越为重要。近年来,为适应灌区改革发展需要,淠史杭总局加快直灌区信息化建设,为灌区供水调度与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1 灌区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水雨情自动采集系统逐步覆盖 经过近几年建设,直灌区陆续建成一批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截至2017年,已建成水雨自动监测站44个,总局直管渠道重要节点基本实行全覆盖。
1.2 重要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建设加快 总局直管工程横排头、红石嘴枢纽,淠河总干渠罗管节制闸、瓦西进水闸、戚家桥泄水闸,淠东干渠木厂节制闸,木北分干渠木北进水闸、十字路节制闸等11处重要节点,已建设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对重要水闸工程实时监测及信息自动传输。
1.3 通信网络基本覆盖 按照公网为主、自建为辅的原则,沿渠道铺设光缆130km,与租用电信运营商专线组成灌区骨干通信网络,水情遥测数据主要采用移动4G网络传输。目前总局15个管理所、46个管理段网络均连通。
1.4 建立综合业务系统应用 建成以灌区管理业务为核心的包含灌区综合业务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信息采集监测、计量管理、移动终端应用等综合业务应用系统。综合业务系统的应用,能够实时了解各类信息数据,提高信息传输速度,促进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工程运行管理、灌溉供水调度等提供技术支撑。
2 存在问题
2.1 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 淠河灌区、史河灌区、杭埠河灌区还未建立视频分中心,不能及时举行防汛视频会商会。部分管理所段利用社会公共网络,仅实现网络连通,不能形成完整统一的水利网络平台,制约了信息的传输效率与资源共享。放水涵闸不能实现流量自动测量,部分安装的超声波流量计,准确率低,损坏维修不便。水位自动观测误差大,汛期不能提供准确数据。工程远程视频监视点数量少,重点工程、重要节点自动监控覆盖率低。信息采集手段和通信设施相对落后,信息采集可靠性和时效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2.2 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依然不足 已建成的灌区涵闸群数据管理分析系统、淠河总干渠监控中心系统功能不够完善,在信息收集、汇总、统计分析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当前工作需要。工情管理系统、实时调度、水质监测管理系统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仅完成了部分子系统建设;墒情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尚未开展。
2.3 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总局成立科技信息中心负责直管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但基层单位信息化管理人才缺乏,信息化系统缺少专业人员专门管理与维护,影响信息化系统正常使用和应用效果。
2.4 管理还有待加强 灌区水利信息化系统还未成立专项考核,基层管理单位重视程度不够,管理职能不明确,已建业务系统管理维护工作较为滞后,“重建轻管”问题仍较为突出。
3 对策建议
3.1 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水利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将水利信息化建设列入省级水利基建计划,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水利信息化基础性重大项目建设。
3.2 加强顶层设计 引进高水平设计队伍,着力打造灌区水利信息化“四个一”,即一个中心(水利数据中心)、一张信息网络(水利信息网)、一张地图(灌区水利电子地图)、一个应用平台(水利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完善水雨情、墒情、工情、流量、水质等自动采集设施建设,建立骨干渠道主要节点视频监视系统、管理所段水利信息化网络和视频会议系统。建设集数据交换、存储管理、共享应用、互联互通于一体的水利数据中心,建立满足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工程管理、灌溉计量管理等各项业务需求的应用系统,实现信息采集传输网络化,防汛指挥决策智能化。
3.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岗位技术培训。引进专业知识人才,充实信息化管理队伍,满足灌区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需求。
3.4 加强资源整合 优化灌区涵闸群数据管理分析系统、淠河总干渠监控中心系统,完善相关功能模块,建立稳定流畅的数据应用平台。积极接入省水利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水利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业务协同,全面支撑灌区管理核心业务应用。
3.5 健全专项考核制度 总局及时出台信息化专项考核制度,细化考核指标,把信息化列入年终目标考核,与奖惩绩效挂钩。
参考文献
[1]邵东国,黄显峰,贺新春,等.灌区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难点及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35(5):570-572.
[2]安徽省水利志编纂委员会.淠史杭灌溉工程志[M]安徽:2000,14.
[3]杨平富,丁俊芝,李赵琴.漳河灌区信息化建设管理现状与对策[J].人民长江 2012,43(8):112-115.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