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盐鸢尾和黄菖蒲种间杂交障碍1)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喜盐鸢尾(Iris halophila Pall)和黄菖蒲( I.pseudocorus L.)2种观赏鸢尾植物为材料进行种间杂交,并对二者花粉活力、花粉管行为、胚胎发育及杂交障碍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精后障碍是导致喜盐鸢尾和黄菖蒲杂种败育的主要原因,表现为杂种胚在合子早期败育。正反交组合常规授粉后均未得到果实,且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受精前障碍,喜盐鸢尾×黄菖蒲授粉后48 h花粉管内有大量栓塞,黄菖蒲×喜盐鸢尾授粉后2 h柱头上出现少量胼胝质,但最终均有少量花粉管成功伸入胚珠;对胚胎发育的观察发现,喜盐鸢尾×黄菖蒲和黄菖蒲×喜盐鸢尾杂种胚和胚乳的降解分别发生在授粉后9~15 d和15~21 d;授粉后6 d是黄菖蒲×喜盐鸢尾幼胚拯救较适宜的时期,此时,通过子房培养法于MS+2.0 mg· L-16-BA培养基上获得了膨大的胚珠并发育为种子。
其他文献
将24头健康DLY仔猪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2组,采用鼻腔喷雾法一组接种生理盐水(对照组CG),另一组含3.8×107 cfu·mL-1猪放线杆菌(APP)的稀释液(试验组TG),研究感染APP对猪血
分析了广西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今后广西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
期刊
以北京沙地107欧美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DELTA V Advantage同位素比率质谱仪测定杨树茎木质部δ( D)、δ(18 O)稳定性同位素值,结合自动气象站( HOBO)连续观测土壤含水量( SWC)和降
期刊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T7RNA聚合酶基因参考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对T7RNA聚合酶基因进行扩增,将测序正确的T7RNA聚合酶基因和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双酶切后进行
以大花剪秋萝( Lychnis fulgens Fisch.)种子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诱导,探索大花剪秋萝的离体快繁技术,建立快繁体系。试验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激素,研究组织培养的最佳条件。结
大豆新品种长农26是长春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选育成功的大豆新品种,2008~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422.9 kg·hm-2,比对照品种白农10增产8.0%,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29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