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小说“多次”设问解题技巧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7591529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到梨花屯去
  何士光
  (1)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
  (2)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車夫是个老人家。在一座石桥旁,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
  (3)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苞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不时有布谷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
  (4)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
  (5)“啊,谢主任?”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
  (6)“是……老赵同志?”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
  (7)车抖了一下,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
  (8)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递一支给老赵:“去梨花屯?”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
  (9)老赵谨慎地回答:“是。”
  (10)“去包队吗?”
  (11)“是。胜利大队。”
  (12)“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回在,老走梨花这一方!”
  (13)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
  (14)“老赵,”谢主任开诚布公地谈起来,“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谈谈呢!为七六年秋天在梨花挖那条沟,你怕还对我有些意见呐!”
  (15)“谢主任,你说到哪里去了!”
  (16)“实事求是嘛!当时我是工作队的负责人,瞎指挥是我搞的,该由我负责!有人把责任归到你头上,当然不应当!”
  (17)“我……”
  (18)“我也明知那条沟不该挖,一气就占了四十亩良田。但当时压力大啊;上边决定要挖,社员不同意挖,是我硬表了态:我叫挖的,我负责!”
  (19)“这种表态,”老赵想了一想,“我也表过……”
  (20)“那是因为我先表嘛!”谢主任接过话头,“老赵,去年报上有篇报道,你读过没有?”
  (21)“哪一篇?”
  (22)“谈得真好!”谢主任不胜感慨地说,“是基层干部座谈。总结说:上面是‘嘴巴硬’,基层干部是‘肩膀硬’!基层干部负责任。像是报道的安徽……”
  (23)路转了一个大弯——在一座杉树土岗前好像到了尽头,接着又一下子在马车前重新展现出来,一直延伸到老远的山垭口……
  (24)“正是这样嘛!”谢主任点头,“那条沟,责任由我负!”
  (25)“我也有责任!那是分派给我的任务。如果不是我催得紧,态度那样硬,说不定就挖不成!责任归我负!”
  (26)双方都有诚恳的态度,气氛十分亲切了,甚至到了甜蜜的地步。
  (27)路旁出现了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
  (28)他们无拘无束地谈下去了。谈形势,谈这次去梨花屯纠正“定产到组”中出现的种种偏差,等等。后来,拉起家常来了……
  (29)越近梨花屯,地势就越平坦,心里也越舒畅。突然,谢主任拍了拍赶车老汉的肩膀:“停一停!”
  (30)老人家把缰收住了。
  (31)“两年多没到梨花,看看那条沟怎样了!”
  (32)坝子上水田一块接着一块,已经犁过了。带着铧印的泥土静静地横陈着,吸收着阳光,像刚切开的梨子一样新鲜,透着沁人心脾的气息……
  (33)看不见那条沟。
  (34)谢主任问车夫:“老同志,那条沟是不是在这一带?”
  (35)“咹?”老人家听不清。
  (36)老赵大声说:“沟——挖过一条沟啊!”
  (37)“嗯,”老人家听懂了,点点头,“是挖过一条沟。唔,大前年的事喽,立冬后开挖的。分给我们六个生产队,每个劳力摊一截。我都有一截呢!顶上头一段,是红星队……”
  (38)看来老人家说起话来是絮絮不休的。老赵终于打断了他:“现在沟在哪里?”
  (39)“哪里?”老人家摇着头,“后来填了嘛,去年,开春过后……”
  (40)谢主任问:“哪个喊填的?”
  (41)“哪个?”老人家认真地想了一回,“没有哪个。是我们六个队的人商量的。总不成就让它摆在那里,沟不沟坎不坎的!唔,先是抬那些石头。论挑抬活路,这一带的人都是好手,肩膀最硬……”
  (42)像我们在乡下会碰到的许多老人家一样,这位老人也有着对往事的惊人记忆。也许平时不大有机会说话,一旦有人听,他们就会把点点滴滴说得详详细细,有几分像自言自语,牵连不断地说下去。说下去,平平静静的,像是在叙述别人的而不是自身的事情,多少波澜都化为了涓涓细流,想当初虽未必如此简单,而今却尽掩在老人家略带沙哑的嗓音里了。
  (43)后来,老赵提醒他:“老人家,我们走吧!”
  (44)老赵的声音,柔和得有些异样。而且不知为什么,这以后不论是老赵还是谢主任,都没再说一句话。
  (45)啊,前面,杂树的碧绿和砖瓦的青灰看得见了。是的,梨花屯就要到了!
  1979年5月
  (选自何士光《梨花屯客店一夜》,有删改)
  1.(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的“包队”“定产到组”等词语,以及关于“安徽”的报道,都指向改革初期的现实,在今天又使小说具有记录历史的意味。   B.谢主任感慨报道中基层干部的“肩膀硬”,而赶车老人随后提及这一带做挑抬活路的农民们“肩膀最硬”,对谢主任予以嘲讽与回击。
  C.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两个下乡干部逐步消除因挖沟曾产生的隔阂,后半部分转而描写赶车老人讲述填沟等往事,进一步深化了时代主题。
  D.小说多次写到路,“拐弯”“爬坡”“重新展现”“越来越平坦”等,既是写实,又使最后一段自然地传达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愿景。
  2.(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3.(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
  4.(变式练)小说中多次写到梨花屯,分别有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5.(变式练)小说中几段谢主任与老赵的谈话中,双方多次提出挖沟的“责任”在自己,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题型介绍
  中外短篇小说是高考试卷常选的阅读题材料,其在描写语言、形象、情节或环境中反复出现的内容,命题者常从“多次(处)”等角度来设问,考查学生的理解鉴赏能力。具体地说有以下三种命题方式。
  一、内容理解型
  侧重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词语或语句在上下文中的内涵。如赵明宇的《锄奸》写抗日战争中妇女凤敏为除掉抗日游击队中的叛徒臭火,装扮成乞丐到臭火家中住下来,寻找锄奸的机会。一天深夜臭火回家,他的娘做了一碗毒面汤,亲手毒死了儿子。问:“小说中,凤敏先后四次称呼老太婆为‘干娘’,每次的内涵都不一样。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分析凤敏称呼的内涵,要从文中找到她四次称呼“干娘”的情节,结合上下文来分析其心理活动。
  【参考答案】①第一次:“俺认你做干娘吧。”凤敏此时主动攀亲,认老太婆为“干娘”,并不是完全出于感激之情,而是希望借机进一步接近老太婆,最终完成锄奸任务。②第二次:“干娘,家里没有别人了?”这次称老太婆为“干娘”,是为了摸清臭火的行踪。此时的凤敏对老太婆并没有多少亲近感,相反还有误会。③第三次:“干娘,你认识俺?”老太婆的言行让凤敏感到十分意外,她此时称呼老太婆为“干娘”,是要表达内心的惊讶、不解,以及急于了解真相的迫切。④第四次:“凤敏惊愕地望着老太婆,不由自主地叫了一声:‘干娘!’”与前面三次相比,这一声“干娘”完全发自内心,由衷表达了凤敏对老太婆的愧疚、感激和敬佩之情。
  二、作用效果型
  考查学生通过“多次(处)”出现的内容来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这样写的作用和效果。如:“(2017年高考江苏卷)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小狗奎尼出现在第3、4、8、9、12段,这几段内容可厘清小狗奎尼与人物关系的情节:①奎尼历经磨难活下来。②“她”自己不舍得吃核桃,却偷偷凑了五分钱给奎尼买牛骨头。③奎尼和我们一起享用威士忌。④奎尼死了,留下“她”孤单一人。依据这些情节联系主要人物“我的朋友”的性格特点和小说主题作答。
  【参考答案】①小狗奎尼经受的磨难,映衬了“我们”的坚强与生活的艰难。②小狗奎尼的特殊待遇,映衬了“我们”的善良与平等。③小狗奎尼的兴奋状态,映衬了“我们”的快乐幸福。④小狗奎尼的离世,映衬了“我的朋友”的孤单寂寞。
  三、内容作用兼有型
  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第一问要求通过每次流泪的表现来概括马兰花的心情,回答时先找到马兰花三次流泪的情节位置,然后联系上下文,弄清马兰花流泪的背景、原因,进而归纳出心情的差异。第二问是回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用,可从人物塑造、情节推进、主题表达等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具体分析:①第一次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强忍泪水的背后,是受到丈夫指责后的委屈与隐忍。②第二次是“眼里含着泪”,含着泪水的背后,是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较的气愤与不满。③最后一次是“满眼的泪水”,满眼泪水的背后,是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埋怨的释然。效果和作用: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马兰花的人物形象,凸显了小说“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主题。
  总之,“多次”设问类题目要抓住内容在文中出现的不同位置,联系上下文来把握其内涵,进而分析体会它在情节、人物、环境或主题方面的作用。下面我们结合试题解析来进一步掌握这类题的解答技巧。
  试题解析
  第1题B项中谢主任说的“肩膀硬”是指担责任,赶车老人提及“肩膀最硬”的农民是干活的好手,充满赞美,其内涵不同。谢主任和解态度诚恳,文中对他无讽刺之意,所以“对谢主任的嘲讽与回击”错。
  第2题先找到景物描写的位置,本文第3段的景物描写是为故事的展开提供背景的。第13、27段的景物描写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是谢、赵二人交谈时的气氛及心理的反映。小说中的景物是清新、美丽、富有生机的初夏之景,结合文中“包队”“安徽”、写作时间1979年5月等给出的条件,可以推出文章写的是改革初期。故可答为:①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自然的背景。②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③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第3题的“沉默”要结合上下文看,沉默的原因是谢、赵二人听了老人的话后有所触动,有所反思。此题第一问:两个乘客的沉默,是由于赶车老人的话使他们产生触动,并陷入沉思。第二问:①首尾两度写到沉默,既是结构上的呼应,也强调了沉默之中含有深意。②小说在开头提示“回过头来看一看”,结尾又说“不知为什么”,都指引读者去思考这个看似平淡的故事所包含的深刻意味。
  第4题的“梨花屯”是地点,也是物象,可从这一物象自身的特点、作用和审美价值分析,然后结合环境、情节、人物、主题进行扩展分析。故可答為:①提供自然背景,烘托人物心理。“梨花屯”作为一个地点,也作为一个环境背景,让两个曾经在那里工作过的主人公互相消除因挖沟曾产生的隔阂,而景色成了他们心理的烘托。②勾起往事回忆,丰富小说内容。“梨花屯”有主人公当年修建的水沟,让主人公有了既难受又美好的回忆。③贯穿小说始终,推动情节发展。小说以“梨花屯”为线索,将过去的梨花屯和如今的梨花屯结合在一起,至人物真正看到梨花屯景象结束,情节发展自然。
  第5题是分析人物语言的作用。人物语言是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此题应由人物形象入手,然后考虑情节是否发生了变化,人物形象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可答为:①谢主任与老赵是勇于认错、敢于担责的基层干部形象。②通过他们的谈话,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上面领导下达的任务,下面干部、群众都得无条件服从。③在谢主任与老赵身上体现了不忘初心,承担使命,为人民服务,对群众负责的时代主题。
其他文献
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让人唏嘘不已:一场看似不起眼的争执,最终致使十几人失去了生命。面对不负责任的司机、无理取闹的女乘客、沉默不语的13名乘客,我想说:你若不为正义站岗,必定为邪恶陪葬。正所谓敬畏规则,就等于敬畏生命。  痛定思痛,引发诸多感慨。如若在规则面前任性妄为,类似的悲剧可能再次上演。波兰作家莱蒙特曾说:“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这与我国古圣先贤的“矩不正,不可为方;规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演讲的主题是“以爱为名,牢记初心,不辱使命”。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古往今来,爱,一直鼓舞著无数中华儿女以忠心报国、以芳华建国、以行动强国。这一份厚重的爱,传承了华夏儿女共筑中国梦的初心;这一份朴实的爱,延续了炎黄子孙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  爷爷是50年代生人。他的成长岁月,见证了一个国家从被人欺辱到独立自主的艰辛。于是,“让村里的人都过上幸福美满的
“同样的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但在同一类学生进行教学时有时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这个班的学习效果好,那个班的学习效果较差。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呢?如何解决呢?…哦!原来是:学生之间的差异……。那以后要是遇到此类情况便要具体分析,主动尝试改变一下教学内容或方法手段直至产生同样良好的效果”。在实践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诸如此类的事例,在这里涉及到两个比较重要的教师行为:“教学反思”与“教学创新”。
摘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不象教学大纲一样看的见,摸的着,而是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情况,教师把握教学的有效手段,本文从“要求”的催化剂性、层次性、激励性、二重性、动力性五个方面来分析体育课堂教学“要求”对体育课堂教学的影响,阐述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的重要性。  关键词:体育课堂 教学 要求    现在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
摘要:原地推铅球是高校体育专业考试必测的项目之一,而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这种姿势不易使考生发挥应有的腿、腰部及全身力量,从而影响其考试成绩。改进原地推铅球的技术动作就成为笔者研究的课题,本文就自己多年的教学训练的实践,借鉴链球、铁饼最后用力的姿势与动作技术,结合原地规则下的推铅球动作,创造背向“旋转—展开”式推铅球技术,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实践表明:它是提高该项目成绩的有效方法,也是
母亲节前后,许多网友通过各种网络平台突击“秀孝顺”,各种豪华大餐、奢华礼物以及感恩美文、亲情照片,等等,着实令人感动。于是乎,许多人便认为孝行之风已盛行于社会,并对其大肆赞美。但这背后的问题,恐怕远远没那么简单。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让人怀疑,也不禁使人发问:孝顺何需作秀,突击又为哪般?  突击秀孝顺有卖弄之嫌。母亲节与父亲节并不是给人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孝行的空间,而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走进父母内心的机会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9年“中超”颁奖典礼现场发布的一则中国球童的视频引人注目。视频以“先赢自己”为主题,介绍了一群足球少年不远万里前往法国巴黎足球训练营接受专业训练的故事。视频里的很多话击中人心:“我们是中国足球。”“踢球,因为想赢。”“比第一更有分量的,是一颗敢赢的心。”   2019年,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成功卫冕世界杯冠军。对于女排精神,教练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
文题展示  我的美好生活  写作要求:①文体不限,②字数不限,③结合生活,写出自己的思考与认识。  写作指导  从立意上看,“我的美好生活”是一个偏正短语,落脚点是“美好生活”,因为“我的”限制,文体更偏向于记叙文、散文,但不应仅停留于对“美好生活”的记录、描述,而应通过事件写出对“美好生活”的理解、认识,实质上则是对现实生活的感悟。需要注意的是立意应该积极、有启发意义,即使是“我的”,“美好生活
超越海拔6000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16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摘自《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一  初见钟教授时,他刚从西藏回到学校,带回了许多新的标本。那时还没有微信,他在实验室里招呼一声,连平时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的学生都赶来一起参观标本。  大家围成一圈,一边观察
摘要:文章通过课堂教学实例,围绕课堂教学的内容选取、教材安排、教学手段设计三方面阐述体育实习教师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析。  关键词:体育实习教师;课堂教学实例;解析    前言  体育实习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承载着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任务,在综合学习的末期,需要进行角色的转换,将所学的东西在实习中体现。实习能够展示实习教师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情况,更能展现一个人学习的潜能和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