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讲题”进行到底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s656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教学从而最终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一直是一线教师永恒追求的目标,首先认为我们的学习有“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其中“听讲”“阅读”“视听结合”“示范”属于被动学习,而“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或立即运用”属于主动学习,根据相关调查结果,认为课堂上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模式,课后设立小组,互相“讲题”“听题”是有效学习的一些重要策略。
  关键词:讲题;农村;有效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3-106
  反思初中三年的科学教学,认为近三年在实施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模式是有效的,且在班级实施的小组内互相“讲题”、“听题”活动。
  一、为何选择 “讲题”、“听题”模式
  综合分析学生目前在科学学习中还存在这样的一些问题:1.学科学习信心不足。2.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很难持续维持。究其根源,我们的科学课堂如果在七年级时没有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对科学实验重视不够,没有很好让学生领悟科学的探究精神,学生容易过早放弃科学的真正学习。
  而设立小组,互相“讲题”“听题”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解决以上问题。美国科学家研究得到的学习金字塔可知我们的学习有“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其中“讲授”“阅读”“视听结合”“示范”属于被动学习,但在24小时后的平均保持率分别为5%、10%、20%、30%;而“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或立即运用”属于主动学习,24小时后的平均保持率分别为50%、75%、90%。可见主动学习24小时后的平均保持率明显高于被动学习。而设立小组,组员之间互相“讲题”“听题”恰属于“教授给他人或立即运用”。
  二、如何组织学生互相“讲题”“听题”
  七年级到九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增长,在小组安排和“讲题”内容上会做一些调整。将任教班级每四人为小组,每小组设立一位小组长。小组长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1)小组长先由教师培训如何“讲题”和“听题”。(2)小组的任务主要是在每次作业批改或考试后,组员需将“错题”解题思路以及涉及的知识点讲给小组长听,讲题过程中如有疑问,可共同讨论,或由小组长再讲给组员听。(3)每次小组活动后由小组长给组员作好记录。
  到九年级时,小组安排和“讲题”内容上会做一些调整,具体如下:1、小组长一般由成绩中等,责任心较强的孩子担任,另选出三位大组长,小组长讲给大组长听,同时都必须作好记录。2、内容上除讲错题外,教师不定期选择典型的、综合性较强的题作为必讲题,讲题后要求小组改编条件,或者结论与条件互换,学会一道题的变式与拓展,从“一道题”到“一类题”。
  三年下来,这样做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学困生会少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维持,教师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而教室里多了这么多的“小老师”,就不容易有“关注死角”了。同时以“生”教“生”,也是大大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在“教学评一致性”的常态课中如何更好渗透“讲题”思想
  1、“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模式目前我认为是有效的,是符合农村教学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关键点:通过评价任务完成学习目标,实行“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教、学、评一致性”课堂要求我们教师课前对课程目标分析、细化研究,形成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及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测评目标一致性的综合评价体系。“教学评一致性”课堂要求每个目标有相对应的环节,及时反馈和练习,在这个环节,会尽多给学生空间和时间,请小组同学讲思路,讲“为什么”;“思考”和“动手”“动笔”随时进行。
  2、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跟学生强调以下几点:(1)在做题时一定牢记一点:每道题都是有理由的,寻找考点或者说知识点,这样做题能大大提高准确率,能逐渐学会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2)上课过程,推广到日常生活,遇到实验现象或自然现象,同学们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比如下午,阳光明媚,你抬头却见天空中挂着月亮,你会细究下去吗?为什么夏天白天时间长,冬季白天时间短?又或者用高压锅煮肉是为什么肉非常容易烂熟?又比如這个寒假前所未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什么要采取如此严格的隔离措施?等等此类问题,教师一定要在合适章节适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这些现象,并学会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当前,孩子们面临的是一个无时无刻充斥着媒体信息的环境,要怎么做,才能与网络、电脑游戏,以及丰富多彩的电视频道竞争并胜出,从而成功地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将是一场非常激烈的竞争。如果课堂教学过于沉闷是孩子们渐渐失去学习兴趣的头号原因,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必须更高效优质、更可亲可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来进行教学引导。由于数学知识是从生活当中发展而来,也要积极地服务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教师要在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使学生能够通过对数学的学习来进行有效地提升和拓展,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也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传授相应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的道德品质渗透到教学当中,来进行引导和
期刊
摘要:上好每一节课是每一位教师孜孜追求的工作目标。如何把知识更好地传播给每一位学生,教师除了要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炽热之心以外,还需讲究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掌握科学教学的艺术,从而让知识成为学生心头汩汩流动的泉水。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析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
期刊
摘要:在小学基础教育学科中,图像已不再是美术学科的“专利”,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也越发倾向于用图像来表述教学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發展图像思维已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更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需求。本文基于浅谈美术核心素养下学生图像思维的培养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美术核心素养;学生图像思维;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3-
期刊
摘要:一个民族的灵魂即为创新,它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动力。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人的创造能力显得更为重要,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助推剂。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说,其思维较为活跃,并不限于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并不能真正凸显该学科的魅力,由此可见,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被提上日程。本文基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
期刊
摘要:对于习惯养成教育,是在长期的时间里有意识的针对性培养,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规范的行为。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中,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也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点一点的针对性引导,使学生不良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通过教育措施慢慢向好的方向作出改变。通过探明习惯养成对于数学学习的意义,提出培养策略,以期将来更有效地落实到教学工作中,让低年级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起步阶段,能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关键词:习惯养
期刊
摘要:据新的课程标准内容,英语课程教学应该成为一种贯穿互动模式探究与学习的教学过程,就需要学生们拥有一定的表达交流能力。因此,教师应基于学生们的基本特点,增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从而培养学生们的语言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互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学互动现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3-082  引言  互动式的小
期刊
摘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名著阅读则是阅读的重中之重。在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不断扩大和提升自身的知识积累,不断拓宽和优化学生的阅读视野。事实证明,广泛的名著阅读,不仅能够全面优化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名著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阅读与鉴赏有机融合,给学生更多自主分析的体验,培育学生科学的名著阅读习惯。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实
期刊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道法课堂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它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道德与法律知识。教师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结合具体案例为辅,解决当前以教学素养为核心的主要问题。初中的道德与法治主要是以普及初中生的基础法律知识、培养道德品質为目的。本学科的重要性在于对初中生来说,有助于他们在未来建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及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生; 道德与法治;道德素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新颖的教学模式被运用到了初中数学的课堂上。微课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大部分学生一节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概只有十几分钟,大多数老师往往一节课的时间都在讲知识点,导致很多学生学不到有用的知识。因此我们将微课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堂上,从而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微课教学方法;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已经成为目前教育领域的主要探讨话题,通过创新教学首先能够提升学生自主思考以及自我反思的能力,自我探索使得针对性的学习效率更高,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教师通过教学经验的总结将教学过程更加优化,让小学生在科学的教育方式下不断地成长,培养学生从表面探索实质与内在的能力,从而能够使得教学不仅局限于课本,有效提升抽象思维,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有效弥补当今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