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及异化消费这三种消费动机的伦理分析,提出消费的伦理本质在于“利”,并尝试将合理的相对利己主义作为评价消费“善行”的标准。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消费者应理性处理在消费活动中产生的相对利己主义和绝对利己主义,提升自身消费能力、消费素养和消费精神,以实现道德消费的最终目的,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和谐进步。
关键词 消费伦理 相对利己主义 消费异化
中图分类号:B82-05 文献标识码:A
1 消费的伦理性意义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与生产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中,消费方向直接影响着生产方向,社会的消费水平直接影响其生产水平,甚至影响着社会整体文化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提升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消费伦理的调节作用也越发突出。
消费伦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这使人们不难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消费伦理的嬗变。一定阶级和时代的道德提倡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同时对人们消费行为作善恶评价,这使得消费行为背后的欲望和需要及满足方式不仅有经济学、心理学的意义,而且有伦理学的研究价值,因而我们有必要对消费行为进行伦理性分析。
2 消费的主要动机
2.1 生存性消费
从存在论角度说,人作为存在者是欲望和需要的集合,人生命的本性决定了人有欲望和需要。人生而有欲望,这是人的自然性体现。人之所以存在欲望和需要,是因为人是有生命的存在,为维持生命的存在,人必须索取生命存在所必须的资源。因而,生命赖以维持和延续所需要的一切资源本身构成了人生存的欲望和需要。同时,个人得到存在资源的手段是薄弱的,他们不得不借助众人的力量而谋求存在和生存,由此,便组成了群体化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言:“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①“他的每一种本质活动和特征,他的每一种生活本能都会成为一种需要”。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存性消费是人类必须的欲望和需要,这是“第一消费活动”,也是不可强行遏制的消费活动。
在此层面上,我们有必要对西方禁欲主义予以否定并对中国古代传统消费观点予以重新审视。西方禁欲主义的道德价值观主张抑制甚至摒弃个人的物质欲望,将人的物质消费需求视为邪恶。此价值观扭曲人性,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也有一些主张节制人欲望的观点,如荀子提出的“性恶论”、宋明理学中的“存天理,灭人欲”等。此类观点简单的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混为一谈,将人的生理欲望和需求、人的存在性消费行为视为“恶”。对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在社会主义消费伦理中,我们要在区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前提下,提倡科学节俭、理性消费。
2.2 发展性消费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人的需求不再限于“直接屬他的本性的那些需要”(即生理欲望和需要),也不限于“生活本能”需要,而是发展至社会政治经济范畴的需求。这使欲望和需要逐步从物质财富转向心理、情感及精神范畴。人的这种社会属性使消费的目的不单是维持、延续生命,更是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在发展性消费过程中,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互为表里,密不可分。从纯粹的经济学角度分析,消费对象只是物质产品,但就其本质来说,物质产品是人的心理、情感、意志和精神的外化,人们对物质的消费本质上是对心理、情感、意志和精神的消费。可以说,在发展性消费中,人们更多的是从物质为表的消费中享受精神的快乐与满足。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在消费过程中,人并非自然习得理性的、发展性的、精神上的消费,这需要靠消费伦理的引导和调节。精神消费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觉悟。马克思说:“如果音乐很好,听者也懂音乐,那么消费音乐就比消费香槟酒高尚。”③要使消费价值最大化,不仅要求“音乐”优美,还要求消费者具有消费“音乐”的能力、消费“音乐”的素养。
2.3 符号性消费
消费主体主要受个体和社会两方面因素制约。一方面,消费主体的消费受其收入水平及需要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等外在因素也会对消费行为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因社会转型而形成的消费社会,使消费变成社会关系的建构,消费变为一种符号,人们为消费而消费,使消费异化。
改革开放让中国与世界接轨,西方消费主义也悄然入侵。消费者试图通过消费来重新建构身份与社会地位,在象征性消费中获得认可与满足。消费从关注消费对象的使用价值转移到关注其象征价值、交换价值,消费者由消费主体“沦为”消费客体,由人“沦为”物的奴隶,导致消费异化。这种非正常态的消费价值观引发的消费行为过度消耗了自然资源,影响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也助长了享乐之风,引起社会阶层的分化,加剧了社会动荡。
3 “利”是消费的伦理本质
基于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和符号性消费三种消费动机的伦理性分析,提出消费的伦理本质是“利”,评价消费行为善恶的标准是:消费行为是否具有合理的相对的利己性。
求生、自爱、利己是人的本性,它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本原性质。为了人的持续存在、发展,人的生命存在必须要走向生存范畴,作为人的生命本原性质所拥有的人性,就在走向生存范畴的过程中产生派生形态。这种派生形态以利他的形式表现,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利他主义行为。由此说来,人的一切利他行为、爱他主义从来都是被粉饰了的赤裸裸的自爱和利己主义,以利他主义为表象的利己行为的终极目标即是爱自己和保护自己。此类行为在动物行为中也广泛存在,因而可以说,人类世界及整个世界所谓的利他“本性”都是为保持自身生命存在的利己本性的扩展形态。由人的利己本性所派生出的利他行为是符合人的群体生存要求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这种合理的、相对的利己主义是其生存进化的必要条件。因而,只有当人的存在性消费与发展性消费行为是相对的利己主义时,才是善的;反之,只关心个人的“利”而造成社会生存进化失败的异化消费是绝对的相对主义,是不符合消费伦理要求的。
4 以合理的、相对的利己主义指导消费行为
道德消费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进步。异化消费是一种病态的消费行为,尽管异化消费者以此消费行为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为借口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但此类消费行为所带来的有利因子总是局部的、短暂的,特别在金融危机频发的今天,“泡沫”经济更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投进了一枚极不稳定的无时性炸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态环境一直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因而作为社会意识层面的消费伦理也应处于动态发展中。无论是何种消费观念,都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甚至需要分阶层和地域。消费是一种精神,一种觉悟,它应合于合理的、相对的利己主义,合于社会生产力的前进方向,合于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合于时代的发展潮流。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651.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6:154.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人民出版社,1975:312.
参考文献
[1] 周中之,高惠珠.经济伦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李建华.走向经济伦理.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3] 孙英,吴然.经济伦理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 消费伦理 相对利己主义 消费异化
中图分类号:B82-05 文献标识码:A
1 消费的伦理性意义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与生产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中,消费方向直接影响着生产方向,社会的消费水平直接影响其生产水平,甚至影响着社会整体文化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提升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消费伦理的调节作用也越发突出。
消费伦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这使人们不难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消费伦理的嬗变。一定阶级和时代的道德提倡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同时对人们消费行为作善恶评价,这使得消费行为背后的欲望和需要及满足方式不仅有经济学、心理学的意义,而且有伦理学的研究价值,因而我们有必要对消费行为进行伦理性分析。
2 消费的主要动机
2.1 生存性消费
从存在论角度说,人作为存在者是欲望和需要的集合,人生命的本性决定了人有欲望和需要。人生而有欲望,这是人的自然性体现。人之所以存在欲望和需要,是因为人是有生命的存在,为维持生命的存在,人必须索取生命存在所必须的资源。因而,生命赖以维持和延续所需要的一切资源本身构成了人生存的欲望和需要。同时,个人得到存在资源的手段是薄弱的,他们不得不借助众人的力量而谋求存在和生存,由此,便组成了群体化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言:“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①“他的每一种本质活动和特征,他的每一种生活本能都会成为一种需要”。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存性消费是人类必须的欲望和需要,这是“第一消费活动”,也是不可强行遏制的消费活动。
在此层面上,我们有必要对西方禁欲主义予以否定并对中国古代传统消费观点予以重新审视。西方禁欲主义的道德价值观主张抑制甚至摒弃个人的物质欲望,将人的物质消费需求视为邪恶。此价值观扭曲人性,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也有一些主张节制人欲望的观点,如荀子提出的“性恶论”、宋明理学中的“存天理,灭人欲”等。此类观点简单的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混为一谈,将人的生理欲望和需求、人的存在性消费行为视为“恶”。对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在社会主义消费伦理中,我们要在区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前提下,提倡科学节俭、理性消费。
2.2 发展性消费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人的需求不再限于“直接屬他的本性的那些需要”(即生理欲望和需要),也不限于“生活本能”需要,而是发展至社会政治经济范畴的需求。这使欲望和需要逐步从物质财富转向心理、情感及精神范畴。人的这种社会属性使消费的目的不单是维持、延续生命,更是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在发展性消费过程中,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互为表里,密不可分。从纯粹的经济学角度分析,消费对象只是物质产品,但就其本质来说,物质产品是人的心理、情感、意志和精神的外化,人们对物质的消费本质上是对心理、情感、意志和精神的消费。可以说,在发展性消费中,人们更多的是从物质为表的消费中享受精神的快乐与满足。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在消费过程中,人并非自然习得理性的、发展性的、精神上的消费,这需要靠消费伦理的引导和调节。精神消费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觉悟。马克思说:“如果音乐很好,听者也懂音乐,那么消费音乐就比消费香槟酒高尚。”③要使消费价值最大化,不仅要求“音乐”优美,还要求消费者具有消费“音乐”的能力、消费“音乐”的素养。
2.3 符号性消费
消费主体主要受个体和社会两方面因素制约。一方面,消费主体的消费受其收入水平及需要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等外在因素也会对消费行为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因社会转型而形成的消费社会,使消费变成社会关系的建构,消费变为一种符号,人们为消费而消费,使消费异化。
改革开放让中国与世界接轨,西方消费主义也悄然入侵。消费者试图通过消费来重新建构身份与社会地位,在象征性消费中获得认可与满足。消费从关注消费对象的使用价值转移到关注其象征价值、交换价值,消费者由消费主体“沦为”消费客体,由人“沦为”物的奴隶,导致消费异化。这种非正常态的消费价值观引发的消费行为过度消耗了自然资源,影响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也助长了享乐之风,引起社会阶层的分化,加剧了社会动荡。
3 “利”是消费的伦理本质
基于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和符号性消费三种消费动机的伦理性分析,提出消费的伦理本质是“利”,评价消费行为善恶的标准是:消费行为是否具有合理的相对的利己性。
求生、自爱、利己是人的本性,它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本原性质。为了人的持续存在、发展,人的生命存在必须要走向生存范畴,作为人的生命本原性质所拥有的人性,就在走向生存范畴的过程中产生派生形态。这种派生形态以利他的形式表现,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利他主义行为。由此说来,人的一切利他行为、爱他主义从来都是被粉饰了的赤裸裸的自爱和利己主义,以利他主义为表象的利己行为的终极目标即是爱自己和保护自己。此类行为在动物行为中也广泛存在,因而可以说,人类世界及整个世界所谓的利他“本性”都是为保持自身生命存在的利己本性的扩展形态。由人的利己本性所派生出的利他行为是符合人的群体生存要求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这种合理的、相对的利己主义是其生存进化的必要条件。因而,只有当人的存在性消费与发展性消费行为是相对的利己主义时,才是善的;反之,只关心个人的“利”而造成社会生存进化失败的异化消费是绝对的相对主义,是不符合消费伦理要求的。
4 以合理的、相对的利己主义指导消费行为
道德消费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进步。异化消费是一种病态的消费行为,尽管异化消费者以此消费行为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为借口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但此类消费行为所带来的有利因子总是局部的、短暂的,特别在金融危机频发的今天,“泡沫”经济更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投进了一枚极不稳定的无时性炸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态环境一直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因而作为社会意识层面的消费伦理也应处于动态发展中。无论是何种消费观念,都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甚至需要分阶层和地域。消费是一种精神,一种觉悟,它应合于合理的、相对的利己主义,合于社会生产力的前进方向,合于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合于时代的发展潮流。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651.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6:154.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人民出版社,1975:312.
参考文献
[1] 周中之,高惠珠.经济伦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李建华.走向经济伦理.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3] 孙英,吴然.经济伦理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