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即兴音配画”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xue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即兴音配画”是乐器演奏者的灵感与技术的结合,是极富创造力的一种表演形式。不仅需要娴熟的技巧和理论知识做支撑,更需要创造性思维、全方位的综合素质和即兴演奏能力的积累。
  关键词:“即兴音配画” 创造性思维 综合素质 即兴演奏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在有幸观看了2009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的“盛宴”后,欣赏了许多选手多才多艺的表演和专家的精彩点评,尤其对其中的“即兴音配画”环节印象深刻,感触颇深!
  “即兴音配画”就是选手们根据现场提供的影像资料,事先不做任何准备,一切都在临时的舞台上,通过自己思维和技巧的沉淀,边思考,边创作,将作曲与表演合为一体即兴配乐,演奏出发自内心的旋律。演奏者在即兴演奏过程中将他的全部理论知识、音乐感觉、想象能力、演奏技巧、结构思维以及内心冲动,都在一瞬间爆发出来,正如物质产生化合反应的一瞬间那样。“即兴音配画”的内容有人物动作、动物印象、植物描写等等,体裁由电影到歌舞片、喜剧片、动画片等等,风格多样。要想拿高分,不仅要求所表现形象的旋律、节奏准确到位,还要充分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技巧和画面完美融为一体,才能打动评委、感染观众!这个环节可以说是选手们创作灵感和高超技艺的完美结合,是选手们音乐素质高低的体现,是选手们综合素质的整体呈现。作为一名音乐学习者,我深感“即兴音配画”的不易,其背后蕴涵着丰富的积累,它离不开娴熟的技艺、理论知识基础、“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即兴演奏”能力的培养、全方位知识的积累。
  一 技巧是基础
  技巧与音乐都是用来直接再现音乐作品的意图、艺术风格与思想的,技巧是演奏和表演的基础,音乐依赖技巧展现乐曲的内涵,技巧与音乐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娴熟的技巧离不开长期坚持不懈的“基本功”训练和战胜一切学习障碍的能力。
  德国工人哲学家狄慈根有一句名言:“重复是学习之母”,它精辟地概括和揭示了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的共同途径。由于乐器学习是一种融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为一体的复杂的学习活动,充分的重复练习就成为掌握和保持演奏技能的基本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演奏家就是刻苦练琴者的“代名词”,只有不断地重复和积累,通过每天坚持不懈的基本功训练,才能由生到熟、融会贯通、蒸蒸日上,才能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些已经成名的演奏家还不敢放松,也不可能放松自己的基本功练习,是因为基本功训练不仅帮助我们入门,更促进提高我们的演奏技巧,得以持久保持在最佳状态,它不但是初学者的必修科目,更是所有音乐演奏者的终身伴侣。
  乐器的技巧学习是如此复杂、艰深,演奏者几乎每前进一步,都会面临各种困难,例如一些常见技术障碍:音不准、节奏不稳、双手配合不好、乐曲处理的分寸掌握不好等等。这些“鸿沟”,在演奏中经常会影响正常的音乐表现,使演奏者力不从心,严重的甚至会使演奏者停滞不前甚至放弃。如何看待练琴中的技术障碍,有时往往比解决它的本身更加重要。当我们面临这些问题时,首先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自信自己一定能找到克服困难的途径,认识到问题出现的必然和偶然性,再就是要提出一个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让乐器学习者成绩暂时停顿的“高原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能急躁,要冷静下来,首先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认识“高原反映”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现象,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黎明前的黑暗”;其次要不断、积极地探索新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放慢速度练习,单手分解练习,尝试调整演奏风格,甚至是将手头的任务先放一放,多用脑想想再练。不贪大求难,不急于求成,遵循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像用“放大镜”一样找到症结,就会大大减少和消除技术障碍的发生,问题及难点自然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解决。只要脚踏实地,认真地坚持练习,天长日久,手上的技巧定会有预想不到的效果。
  二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1世纪是创造的年代,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做为一名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如何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正是我们积极思索的问题。
  首先,重视“想象力”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由此可见,想象是艺术创造、科学创造、技术创造乃至一切人类创造发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具体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借助于形象或意象进行思维活动的能力。
  赵晓生在《钢琴演奏之道》中提到,“任何想象都是无可非议的,想象越丰富,发掘音乐内涵深度的可能性越大。”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对声音“听觉”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可以通过让学生倾听自己的演奏诱发学生对声音的想象与追求,从而培养他们的听觉能力。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速度、调式、音色等,在人的内心深处都可以产生不同的心理感觉。如,快速活泼的节奏会令人想象到敏捷、快乐的情境;缓慢的速度则会令人想象到笨重、沉思的情境;不协和的和弦、粗糙的音色会令人想象到紧张的、愤怒的或斗争的情绪;而谐和的音程和弦、纯净的音色,则令人想象到平静、自然的情绪;大调式音乐给人的感觉是高亢、明朗、进激、辉煌、雄壮有力;小调式音乐抒情、细腻、柔和、小巧、安详等等。“音”蕴涵着无穷的形象,只要用心去感受就会有所发现。
  其次,运用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主要是以一事物为中心,联系其原形及其他的各种变化,扩展思维,从各个角度或侧面进行的发散式思考,以获得对事物较全面的认识。不同的音乐家在演奏同一作品时,风格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我们既要掌握作品的整体风格,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又应该让自己充满探究反射心理,要善于抓住问题,提出独特见解,把自己发现的问题综合性的联系思考,就容易产生创造性成果了。
  例如,一部音乐作品,除了感受它具有怎样的风格外,可以再思考一下它的曲式结构,该作者的简历、生活方式,甚至可以由此作品联想到彼作品,通过类比思考发挥思维的连动作用,我们就可创造性地总结出这类作品独特的个性特征了。又如,学习欧洲浪漫派音乐时,可分析同一时期歌剧、器乐曲、清唱剧之间的联系,并扩展到对此时期的绘画、建筑、文学、政治分析,通过对19世纪各种艺术及社会的了解,便能对欧洲浪漫乐派的音乐获得较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三 全方位知识的积累
  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常常来自于本学科之外,广泛吸收和借鉴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发展传统器乐演奏技巧、教学理论的必由之路。王黎光评委有一句话说得很好:“通过这些才艺环节和音配画环节的设置,很多艺术门类是相通的……”要将“音配画”演奏好,赋予它生命力,除了娴熟的技艺外,还需要演奏者具有广阔的视野,保持开放的态势,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博采众长,才能将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表现出来。可以从下面两方面进行积累:
  1 通过阅读大量文学、历史等作品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艺术与各学科之间都是有一定关联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各姐妹学科、人文学科之间,可以互相吸取。任何一首乐曲的产生,都与其他学科有相关的联系。大量阅读文学、历史等书籍,能让我们感受到音乐与其他学科间的神秘和无穷魅力,会让我们用理性的头脑把乐曲作为基本依据加以认真对待。这样,不但可以激发演奏者的学习兴趣,帮助演奏者理解作品,充分培养他们对事物的联想与表现能力,而且可以加强演奏者对技能的掌握,能让演奏者真正感受到“真”、“善”、“美”的艺术真谛。
  2 重视本学科理论知识的积累
  “即兴演奏”有几种方式:根据指定的主题进行变奏,根据一定风格的音乐语言自行演奏,根据其他艺术形式的提示进行即兴演奏,在固定的音乐背景上进行即兴演奏。不管哪种形式,都离不开“主题、风格、背景”等音乐理论知识,因此学习音乐理论是演奏“音配画”的重要环节。
  即兴演奏的方法一般有三种,一是根据和弦内音来演奏,二是根据和弦相关的各种调式音阶来演奏,三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灵活应用来演奏。其中的“速度、和声、旋律”等理论知识,是“即兴演奏”的三大要素。在做即兴演奏之前,看画面的同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明确自己准备使用什么调性、什么和弦,对音乐的和声走向、节奏、韵律先有一个听觉上的印象,为你的即兴演奏做个大概的准备。然后思考准备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或整体形象,怎样在有限的和声、节奏、小节里面,把心里的想法说清楚,发展变奏,深化主题,主题再现,让听者明白所要反映的情绪,并被你所感染,这是即兴演奏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准。一段精彩的即兴演奏是会让人激动不已,而且久久回味的。当然这些是需要一定技巧的,首先要注意对比,音符的稠密,高低音的起伏,旋律线的清晰,会直接影响演奏者的情绪,而演奏者的情绪会感染到听众。我们经常说,要想感动别人先得感动自己。这是个长期的问题,因此要对c,d,e,f,g,a,b这七个音符了如指掌,明白他们各自在调式中的主属作用及功能,熟悉他们每个音符的情绪和脾气,得跟他们成为非常好的朋友,他们才会帮我们“说话”。
  3 丰富的生活阅历是演奏者提高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
  德国诗人歌德认为,“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试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上说明,艺术与生活的联系。生活是体验的过程,是艺术的载体,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经过洗练后生活的片段。“即兴音配画”演奏出的一段旋律,其实是演奏者主观感性的一种宣泄,它与生活经验有关,演奏者的生活阅历越丰富,视野越开阔,心越细腻,在艺术活动中获得的情感体验也就越丰富,进而自身的文化素质也就越丰富。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强调对音乐兴趣、审美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所以在“音配画”演奏中,就要充分发挥乐器演奏艺术的优势,把演奏中的情感体验调控到最佳状态,从而达到音乐者的文化素质与艺术情操的完美结合,才能将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表现出来。
  四 重视即兴演奏的训练
  从整个音乐范畴来讲,即兴表演是一种极富创造力、极具煽动力、极能引起演奏者与听众之间精神与心灵交流的表演形式,一直被作为音乐理解能力和高超造诣的体现,是心灵与音乐的一种融合。因为演奏者要在规定的情境或走向中,体现出演奏技巧和音乐内涵,借助“灵感”闪现可以发展任意的乐思和演奏手法。如果在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中增设“即兴表演”的内容,将大大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首先,乐器演奏者虽然各个技巧娴熟,却也只能在独奏或乐团中填充声部,对器乐技巧的发展本身却是没有帮助的。通过“即兴表演”的训练,演奏者可以根据情景的需要,音效的需要,发挥出不同平日的演奏指法和技法,把这些演奏技法归类总结,将对乐器的技巧发展和沿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次,目前高校演奏类的学生大都是以照谱演奏为主,虽然还原了作曲者本身的意图,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容易导致演奏者对曲谱的过分依赖,压抑了演奏者的创作热情。通过“即兴表演”的训练,让演奏者根据情景任意发展乐思,或即兴创作或根据名曲改编,将这些演奏出的旋律加以总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就是演奏的“新创作”吗?此举既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发展民乐的技巧和创作,何乐而不为?
  对“即兴音配画”完美演绎的探索,有益于提高乐器演奏者的整体音乐素质。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微薄见解,望同仁们指正!
  
   参考文献:
   [1] 杨佳君:《音乐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消费导刊》(理论版),2007年第2期。
   [2] 李夜雪:《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对普通高校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艺术教育》,2007年第6期。
   [3] 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作者简介:朱蓉,女,1975—,湖北恩施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工作单位: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