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五月十八日上午第三节课
地点:七年(1)班教室
授课人:宁老师
背景:宁老师借班开课,供大家借鉴探讨;全班共52位学生,听课老师16位,片区教研。
宁老师初次与该班学生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不少环节值得学习借鉴:第一,所设计的导语很有创意。其一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摆脱了师生之间的生疏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便于课堂上的交流,“互信——亲近”;其二自然地扣住了新课所揭示的主旨——“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合;其三介绍读书之法“眼到、口到、心到”,其中关键是“心到”,为后面师生之间的用心交流、解读文本做好铺垫;其四借助学生的语文教师之口赞美学生,从而实现激励学生踊跃发言的目的。第二,整堂课上,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充满激情——这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关键所在。对学生的反映,毫不吝惜赞美之辞——“比老师的答案还好”、“比初三的学生厉害”、“有这样的表现肯定上大学”等,孩子的进步是长辈们肯定出来的。第三,在带领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把握比较到位,尤其是在理解主旨句的含义以及谈对自己的启示阶段。第四,宁老师板书设计合理整洁,字迹工整美观,基本功优秀。
同时,宁老师的课还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发人们的思考:
思考一,从各位教师的反映来看,这堂课很成功,宁老师也感觉很爽。那么,一堂课成功与否,到底是由学习主体的收获来衡量,还是由上课教师的收获来衡量呢,答案无疑是前者。那么,怎样才能比较客观地衡量学习主体的收获呢?首先,看课堂学习中学生发言的人次有多少;其次,听学生发言的质量――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尤其是超出上课教师的预设(教参上所提供的)的见解。这种情况是完全可能出现的,教参编写者或上课教师所考虑到的毕竟有限,而全班四五十个学生,肯定能超过几个编者加一个上课教师的思维。更何况每一个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积累都各不相同,这正是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而这堂课上发言的学生只有11人次,这是第一个思考——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怎么量化分析。
思考二,主动发言的学生,说的内容“比老师的还好”。这不能反映学生真实解读新课文的能力,他们所说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从参考书上借来的。仔细观察两个发言学生的课本,一个批注得很详细,空白处基本都写满了,另一个则把参考书放在课本下面,回答问题时直接翻开参考书念。因此,怎样引导学生科学地利用参考书,甚至学生是否有必要去买参考书,等等,这些问题需要语文教师统一认识,科学地去引导。
思考三,在借助参考书来与教师交流的基础上,学生探究文本的主动性、积极性肯定会受到制约——发表不出独到的见解。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照搬参考书的回答不停地肯定,甚至赞扬,是否有可能扼杀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创造性。
思考四,这是第六单元的第一课,属于重点课文,至少要安排2个课时来学习。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选择这样的课文来开课,是否有必要为了给听课教师一个完整的感觉而硬把学习内容压缩到1课时来完成。开课也是为了带领学生真正地学习,而不是为听课教师开课。再说,说课时有说教材、说教法等环节,并不会引起听课教师有这堂课没上完的感觉。相反,两个课时的内容压缩到一个课时来完成,容量大,时间少,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就不能保证。
思考五,导入环节对学生的激励应该是有效的。教师说完“据你们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上课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从而做到用心读书”后,学生是齐声回答“是”。可是,在后面的学习中并没有更多的学生主动发言,他们的语文教师说“并没看到新鲜的面孔”发言。这跟平时的训练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上课教师面对这种情形,怎样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激起学生的参与欲望,就值得语文教师在实践中摸索了。比如,采用男女竞争的方式组织课堂学习,或直接点一些学生起来回答,并抓住他们回答中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表扬,并告诉他们下次主动发言肯定会说得更好,等等。总之,课堂上能有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站起来发言,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保证。
地点:七年(1)班教室
授课人:宁老师
背景:宁老师借班开课,供大家借鉴探讨;全班共52位学生,听课老师16位,片区教研。
宁老师初次与该班学生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不少环节值得学习借鉴:第一,所设计的导语很有创意。其一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摆脱了师生之间的生疏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便于课堂上的交流,“互信——亲近”;其二自然地扣住了新课所揭示的主旨——“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合;其三介绍读书之法“眼到、口到、心到”,其中关键是“心到”,为后面师生之间的用心交流、解读文本做好铺垫;其四借助学生的语文教师之口赞美学生,从而实现激励学生踊跃发言的目的。第二,整堂课上,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充满激情——这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关键所在。对学生的反映,毫不吝惜赞美之辞——“比老师的答案还好”、“比初三的学生厉害”、“有这样的表现肯定上大学”等,孩子的进步是长辈们肯定出来的。第三,在带领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把握比较到位,尤其是在理解主旨句的含义以及谈对自己的启示阶段。第四,宁老师板书设计合理整洁,字迹工整美观,基本功优秀。
同时,宁老师的课还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发人们的思考:
思考一,从各位教师的反映来看,这堂课很成功,宁老师也感觉很爽。那么,一堂课成功与否,到底是由学习主体的收获来衡量,还是由上课教师的收获来衡量呢,答案无疑是前者。那么,怎样才能比较客观地衡量学习主体的收获呢?首先,看课堂学习中学生发言的人次有多少;其次,听学生发言的质量――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尤其是超出上课教师的预设(教参上所提供的)的见解。这种情况是完全可能出现的,教参编写者或上课教师所考虑到的毕竟有限,而全班四五十个学生,肯定能超过几个编者加一个上课教师的思维。更何况每一个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积累都各不相同,这正是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而这堂课上发言的学生只有11人次,这是第一个思考——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怎么量化分析。
思考二,主动发言的学生,说的内容“比老师的还好”。这不能反映学生真实解读新课文的能力,他们所说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从参考书上借来的。仔细观察两个发言学生的课本,一个批注得很详细,空白处基本都写满了,另一个则把参考书放在课本下面,回答问题时直接翻开参考书念。因此,怎样引导学生科学地利用参考书,甚至学生是否有必要去买参考书,等等,这些问题需要语文教师统一认识,科学地去引导。
思考三,在借助参考书来与教师交流的基础上,学生探究文本的主动性、积极性肯定会受到制约——发表不出独到的见解。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照搬参考书的回答不停地肯定,甚至赞扬,是否有可能扼杀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创造性。
思考四,这是第六单元的第一课,属于重点课文,至少要安排2个课时来学习。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选择这样的课文来开课,是否有必要为了给听课教师一个完整的感觉而硬把学习内容压缩到1课时来完成。开课也是为了带领学生真正地学习,而不是为听课教师开课。再说,说课时有说教材、说教法等环节,并不会引起听课教师有这堂课没上完的感觉。相反,两个课时的内容压缩到一个课时来完成,容量大,时间少,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就不能保证。
思考五,导入环节对学生的激励应该是有效的。教师说完“据你们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上课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从而做到用心读书”后,学生是齐声回答“是”。可是,在后面的学习中并没有更多的学生主动发言,他们的语文教师说“并没看到新鲜的面孔”发言。这跟平时的训练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上课教师面对这种情形,怎样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激起学生的参与欲望,就值得语文教师在实践中摸索了。比如,采用男女竞争的方式组织课堂学习,或直接点一些学生起来回答,并抓住他们回答中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表扬,并告诉他们下次主动发言肯定会说得更好,等等。总之,课堂上能有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站起来发言,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