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珍珠鸟》公开课教学引发的思考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u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五月十八日上午第三节课
  地点:七年(1)班教室
  授课人:宁老师
  背景:宁老师借班开课,供大家借鉴探讨;全班共52位学生,听课老师16位,片区教研。
  宁老师初次与该班学生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不少环节值得学习借鉴:第一,所设计的导语很有创意。其一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摆脱了师生之间的生疏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便于课堂上的交流,“互信——亲近”;其二自然地扣住了新课所揭示的主旨——“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合;其三介绍读书之法“眼到、口到、心到”,其中关键是“心到”,为后面师生之间的用心交流、解读文本做好铺垫;其四借助学生的语文教师之口赞美学生,从而实现激励学生踊跃发言的目的。第二,整堂课上,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充满激情——这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关键所在。对学生的反映,毫不吝惜赞美之辞——“比老师的答案还好”、“比初三的学生厉害”、“有这样的表现肯定上大学”等,孩子的进步是长辈们肯定出来的。第三,在带领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把握比较到位,尤其是在理解主旨句的含义以及谈对自己的启示阶段。第四,宁老师板书设计合理整洁,字迹工整美观,基本功优秀。
  同时,宁老师的课还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发人们的思考:
  思考一,从各位教师的反映来看,这堂课很成功,宁老师也感觉很爽。那么,一堂课成功与否,到底是由学习主体的收获来衡量,还是由上课教师的收获来衡量呢,答案无疑是前者。那么,怎样才能比较客观地衡量学习主体的收获呢?首先,看课堂学习中学生发言的人次有多少;其次,听学生发言的质量――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尤其是超出上课教师的预设(教参上所提供的)的见解。这种情况是完全可能出现的,教参编写者或上课教师所考虑到的毕竟有限,而全班四五十个学生,肯定能超过几个编者加一个上课教师的思维。更何况每一个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积累都各不相同,这正是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而这堂课上发言的学生只有11人次,这是第一个思考——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怎么量化分析。
  思考二,主动发言的学生,说的内容“比老师的还好”。这不能反映学生真实解读新课文的能力,他们所说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从参考书上借来的。仔细观察两个发言学生的课本,一个批注得很详细,空白处基本都写满了,另一个则把参考书放在课本下面,回答问题时直接翻开参考书念。因此,怎样引导学生科学地利用参考书,甚至学生是否有必要去买参考书,等等,这些问题需要语文教师统一认识,科学地去引导。
  思考三,在借助参考书来与教师交流的基础上,学生探究文本的主动性、积极性肯定会受到制约——发表不出独到的见解。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照搬参考书的回答不停地肯定,甚至赞扬,是否有可能扼杀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创造性。
  思考四,这是第六单元的第一课,属于重点课文,至少要安排2个课时来学习。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选择这样的课文来开课,是否有必要为了给听课教师一个完整的感觉而硬把学习内容压缩到1课时来完成。开课也是为了带领学生真正地学习,而不是为听课教师开课。再说,说课时有说教材、说教法等环节,并不会引起听课教师有这堂课没上完的感觉。相反,两个课时的内容压缩到一个课时来完成,容量大,时间少,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就不能保证。
  思考五,导入环节对学生的激励应该是有效的。教师说完“据你们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上课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从而做到用心读书”后,学生是齐声回答“是”。可是,在后面的学习中并没有更多的学生主动发言,他们的语文教师说“并没看到新鲜的面孔”发言。这跟平时的训练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上课教师面对这种情形,怎样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激起学生的参与欲望,就值得语文教师在实践中摸索了。比如,采用男女竞争的方式组织课堂学习,或直接点一些学生起来回答,并抓住他们回答中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表扬,并告诉他们下次主动发言肯定会说得更好,等等。总之,课堂上能有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站起来发言,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保证。
其他文献
现在,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小学生的在校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综合素养和各项技能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可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另一种担心,有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在校学习时间短了,教师面对面的教授和交流少了,所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好,成绩下降了。  不可否认,学生成绩的下降与此有一定关联。但是,我们不可能舍大取小,以此就又走“应试教育”的老路。那么,我们就可以不要成绩了吗?在我看来,“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不
期刊
近日,读2015年第8期《中学语文教学》上付胜芳先生的《不变·变·不变》——《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设计及张克中先生的简评和编后絮语,觉得这样的教学设计不是个案而是普遍现象。要改变阅读教学特别是小说教学的尴尬局面,必须遵循阅读教学的规律,从整体到局部,抓住言语形式设计教学内容,才能深入作品内部,探得作品的深刻内涵。  一、这样的教学在语文课堂中比比皆是  读了《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设计,联想到很多教
期刊
无论日常训练还是考试,古典诗歌阅读鉴赏是学生普遍感觉较难的一个题型。在经过大量的题目训练之后,绝大多数学生得分仍然徘徊在4分左右,原因何在?  为了提高学生古典诗歌阅读鉴赏的能力,提升得分,语文教师曾经做过很多专题研究,拿出过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推出过很多专题课型。《山东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古诗文阅读关于鉴赏评价(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期刊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初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若活用“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和表达能力,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量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对照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一般要求,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问题一,重视课文教学,轻视作
期刊
刘兰芝聪慧贤淑、美丽善良、勤劳能干、知书达理、忠于爱情 ,是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里塑造的一个悲剧人物形象。生活中兰芝不管怎么做却始终得不到焦母的欢心和认可,最终被焦母所遣,落个自赴清池的悲剧下场。什么原因呢?除了无子说、门第说等等以外, 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焦母的恋子情结直接导致了兰芝的被遣,是焦母亲自制造了这场家庭悲剧。  从全诗描写可看出,焦母是一位中年寡妇,因为诗中始终没有出现焦父的故
期刊
课程标准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新的理念,必然带来新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引起学习上的革命。我们在实施以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时,重要的着眼点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如何顺应新课程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  一、改变“学习方式”,实施研究性学习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以解决问题为宗旨,需要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
期刊
什么是言语?言语是把语言组织成句子,写出文章,构成文学,负载文化的过程。言语的基本意义是语言的运用和结果,它的存在方式即言语形式,其表现是多方面的,大至体裁、结构,小至词语的选择、修辞、标点等。王尚文教授认为,语文教学应当自始至终关注课文的言语表达形式,而不是它的表达内容,虽然在品味形式的同时也在理解内容,但它的目的主要不在把握内容,而是学习特定的形式如何表达特定的内容。简言之,在读写听说活动中,
期刊
语文课堂最应是灵动的,是活力四射的。语文课堂要具有趣味,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多样的课堂,师生共同在课堂上品味母语的优美,体悟民族文化的精髓。教师激情昂扬,学生精神饱满,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没有一刻不在交流,在交流中完成学习,这样的课堂活泼又充满生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在课前的预设中,要考虑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期刊
1.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钱理群先生说过“好的文学作品总是包含着多重的,甚至是开掘不尽意义的,有的意义是可以意会不能言传,有时连作者自己也说不清。作品的价值是要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去实现的。也就是说,文学的本性决定了对它的理解、阐释必然是多元的,甚至无穷尽的,而且随着阅读对象、时间、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经典性的作品更是常读常新,每一次新的感悟都会带来新的发现的喜悦,文学阅读的魅力也就在于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