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分析降水对墨脱地质灾害的影响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L_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统计2012—2018年墨脱县地质灾害和降雨资料,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方法。开展区内地质灾害进行预警报研究,并提出合理可行的预警预报模式,实现地质灾害的提前预测,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经济发展。
  关键词:降水;墨脱;地质灾害;影响
  引言
  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由于境内自北向南海拔高度变化大,气候及物种具有明显垂直分带性,小气候特征突出,年平均降水达3000mm。墨脱广泛分布着泥石流、滑坡、沼泽、雪崩等十几种灾害地质,是地质灾害的博物馆。地质灾害常常对公路交通、城镇村庄、农牧业、水利水电工程及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成为限制当地经济发展瓶颈。而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最重要、最活跃的自然因素。
  1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
  1.1 降水分布特征
  2012—2018年,年降雨量在1744.7~2243.3mm,以2017年最多,2018年最少。墨脱地区5—9月为雨季,其中9月降水最多,平均降雨量371.4mm,2016年达575.6mm。6、7、8月次之,平均降雨量为309.1mm、298.6mm和305.6mm。 10月、2月—次年4月降水相对较少;11—次年1月为旱季,降水稀少。
  1.2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墨脱县2018年汛前地质灾害排查统计结果显示(表1),墨脱县地质灾害隐患点83处(截至2018年3月31日),类型有泥石流、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和地裂缝,其中泥石流20处、滑坡35处、崩塌24处、不稳定斜坡3处、地裂缝1处。其中泥石流的灾害稳定性分为低易发和中易发;滑坡、崩塌和不稳定斜坡的灾害稳定性为较稳定。根据排查结果,有63处灾害点处于较稳定状态;泥石流隐患点中,8处为低易发灾害点、12处为中易发灾害点;灾害点空间分布上如表1。
  由于同一天可能会发生一到多次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故本文只对2012—2018年有记录的不同灾害类型发生日数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有崩塌和各类塌方灾害发生日数最多达41d,泥石流次之(19d),滑坡(14d),雪崩最少,仅有4d。
  1.3 强降水事件时间特征
  利用标准差法、百分位法和累积分布函数值等方法客观定义了西藏暴雨指标,确定了西藏夏季强降雨阈值在17.2~41.2mm之间,其中林芝地区强降雨阈值为23.7mm。故本研究将23.7mm作为墨脱强降雨指标。图1为墨脱强降雨事件在不同年份分布,2012—2018年共发生强降雨事件156次,平均每年22.3次。2014年强降雨事件次数最少为13次,2013和2017年最多为29次。强降雨事件年际变化差异较大。
  图2为墨脱强降雨事件在不同月份的分布,2012—2018年9月份发生强降雨事件的总次数最多为37次,6月份次之。强降雨事件主要分布在雨季(4—10月)。
  1.4 地质灾害时间特征
  受条件限制地质灾害的数据收集并不全面,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灾害变化特征。2012—2018年有记录的地质灾害发生日数呈增加趋势(图3),有灾害发生日数总计74d,2016年灾害日数最多达20d,2014年最少仅6日。灾害日数与强降雨次数存在一定联系,均在2014年为最小值,且变化趋势相似。灾害日数月际变化特征如图5所示,6月和7月为灾害日数最多月份。雨季和3月为灾害多发期。
  对所有灾害当日和灾前10d的强降雨事件统计,将灾前有强降雨事件发生的灾害事件数比上所有灾害日数,结果如图4所示,随着灾前日数增加,灾前有强降雨发生事件数与总的灾害日数的比率持续增加,表明地质灾害受到灾害当天和灾前强降雨影响。
  1.5 降雨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分析墨脱县不同月份降雨和地质灾害关系,地质灾害在雨季(4—10月)和3月比较集中,整体上灾害的发生日数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多。6—9月份灾害发生日数递减,但9月份的降雨量最多,可能是前期的降水导致多数灾害隐患得到释放,故在后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减小。3月份降水量较低却有较高的灾害日数,这与降水或升温引发的雪崩有关。强降雨日数和月累计降雨量的变化趋势近似,但与灾害次数的变化存在差异。分析降雨量,强降雨日数和灾害次数,发现强降雨日数和月累计降雨量相关系数为0.96,灾害次数和月累计降雨量相关系数为0.91,灾害次数和强降雨日数相关系数为0.80,说明强降雨时间虽是地质灾害的重要诱因,但累计降雨量对地质灾害的影响要大于强降雨事件。
  2 防灾减灾措施
  2.1 法律措施
  县、乡镇两级人民政府要认真贯彻执行相关单位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西藏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行政加强地质环境的监督管理。
  2.2 组织措施
  防灾减灾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须由政府牵头,相关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防汛抗旱指挥部等防灾减灾专业部门设立的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工作。在各乡镇、村设相应机构,充分发挥群众在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方面的基础作用,保证防灾减灾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2.3 技术支撑措施
  地质灾害发展变化具有动态性、突发性、累积性等地质机制,每年汛期国土局对新发生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细致、深入的调查工作,弄清灾害发展动态趋势,划定其威胁范围。气象部门在气象灾害易发区域和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区域,建自动气象站。构建西藏特有的多要素、立体化、可移动气象灾害监测网络,提高实时监测能力。提高气象灾害精细化预报预警质量,完善气象预报预警业务流程,实时发布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种类、强度、落区的警报。
  2.4 防灾减灾宣传措施
  政府部门同气象、国土等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制作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产品,编制地质灾害系列防灾减灾科普读物、挂图和音像等制品,编制防灾减灾宣传案例教材。利用电视台、微信、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各种媒体,开展地质灾害防御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农牧民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农牧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5 技术培训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等级区划,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主要村镇干部群众进行防御地质灾害知识的培训。做好基层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队伍培训工作,深入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示范村镇创建活动。
  参考文献
  [1] 陈宫燕,普布桑姆,次仁,等.西藏林芝降水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分布特征[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8(2):100-103.
  [2]周之栩.湖州市誘发地质灾害的气象要素分析[J].科技通报, 2011, 27(4):41-45.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实现水稻株间除草作业,本文研制了立式水稻株间除草装置并进行三维建模,建立了除草装置运动学模型,对其运动轨迹进行分析,通过土槽台架试验对轨迹进行检测。田间试验表明,当除草装置旋转速度为72r/min,除草装置前进速度为0.44m/s,除草齿入土深度为42mm时,水田株间除草装置性能最优,除草率为84.5%,伤苗率为4.2%,满足水稻机械除草农艺要求。  关键词:水稻;株间除草;装置;试验
联合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在中国举行青年专业人员考试(简称“YPP考试”)。本次考试将设行政管理、金融、新闻、法律事务和统计5个专业,考试合格者将作为联合国初级(P1/P2级)业务官员后备人员待聘。笔试定于2013年12月3日举行,拟在北京设立考点。本次考试将按照招考专业分阶段进行报名:即日起至8月2日,新闻、法律事务和统计三个专业接受报名;7月8日至9月5日,行政管理和金融两个专业接受报名。报考人员可
民政部近日公布《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明确设立烈士纪念设施分级保护管理体系,未经批准不得迁移烈士纪念设施,并提出将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纳入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配备讲解员的要求。《办法》指出,烈士纪念设施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为纪念烈士专门修建的烈士陵园、纪念堂馆、纪念碑亭、纪念塔祠、纪念塑像、烈士骨灰堂、烈士墓等设施,并将烈士纪念设施划分为国家级、省级、设区的市级、县级
监察部日前公布《监察机关特邀监察员工作办法》,对特邀监察员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自2013年11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了监察机关特邀监察员的选聘范围、基本条件、职责、权利、义务、聘任程序和解聘情形等内容。《办法》规定,特邀监察员应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具有与履行职责相应的专业知识、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在各自领域有较大影响;支持监察工作,关心行政机
徙知湖州,上表以謝。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詩记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宋史·苏轼传》  发生在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的“乌台诗案”,是一场典型的文字狱;在这场文字狱中,苏轼虽然是因为诗歌而获罪,但引发这场文字狱的导火索,却是他写给宋神宗的一封感謝信《湖州謝上表》。  熙宁四年
案例:局里就要开年度总结会了,要对今年的工作进行总结。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为了保证会议顺利召开,秘书处的全部人马都集中到会议室,研究讨论会议的有关文件。首先讨论的是秘书处的李处长给局长写的年度总结报告。李处长不愧是局里的第一支笔,报告写得洋洋洒洒,声情并茂,令人振奋。但在征求意见过程中,秘书小周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李处长的报告中有多处统计数据不准确,原因在于李处长采用的统计方法不正确
全面提升办公室工作科学化水平      全国、全省党委秘书长办公厅  (室)主任会议召开之后,商南县委    办公室把握机遇、狠抓落实,突出重    点、创新思路,着力打造“四大中    心”,倾力构建“四大格局”,全面提    升办公室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推进商    南率先突破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一、建立决策调研中心,构建  勤研善谋、促进决策的“大调  研”工作格局    坚持把调查
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总政治部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强军目标的意见》,要求各级坚决贯彻习主席和军委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强军目标学习宣传贯彻力度,把实现强军目标贯穿到部队建设全过程和各领域。《意见》强调,抓好强军目标贯彻落实是一篇大文章,需要结合部队实际做深做细。各级要在转化运用上下功夫,使强军目标更好地进入工作、进入实践,推动部队建设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依据强军目标要求确立各部队各
摘 要: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新旧动能的关键期。本文以榆树市、德惠市、扶余市为例,研究吉林省县域农业发展新动能。分析了农业发展现状,指出存在优质生产要素匮乏、受制于行政边界、产业层次低等问题,提出农业发展新动能培育路径,即打破行政界限,形成合力,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基础,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创新发展种养业,构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加强品牌建设,开发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公布了《中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公报》《公报》包括前言、体系建设、法规和体制、资源保护、规划管理、能力建设、经济和社会贡献、国际交往、展望和结束语10个部分,系统阐述了30年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党和国家关于风景名胜区事业的方针政策,全面总结了风景名胜区工作成绩,并对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公报》指出,截至目前,国务院共批准设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25处,面积约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