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的传媒产业集团化模式仅经历了从“粗”到“专”的变化:一是传媒产业中的“权力嫁接”模式让位于“资本联姻”的模式;二是一般性地运作传媒的方式将让位于个性化地运作传媒方式。由此,就近些年来国际国内传媒产业集团化模式的塑就与发展以及传媒产业集团化价值链问题进行研究解析。以求为我国传媒产业集团化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指导与思考。
关键词:传媒产业;集团化;资源整合;产业发展
1 以资源整合的方式与程度解析传媒产业集团塑就模式
(1)序列化模式。这是传媒产业集团化塑就的一般形式。序列化是指在同一传媒层次上实现的平面组合。比如报业集团经营一张主报,旗下分为若干系列子报,广电集团包含若干系列频道等。序列化模式的优势在于:①有利于形成相对垄断市场,使集团能够利用旗下的各个传媒在市场竞争中创造优势;②有利于开发细分市场,由于集团的整合与协调,避免了市场定位的重复。但是,序列化模式终归是一种初级形式,最大的问题是,由于构成集团的传媒属于同种传媒类别,其资源的规模化利用效率较低。此外,单一的传媒层次也不利于扩大传媒的市场和社会影响力。
(2)一体化模式。一体化模式是当下传媒产业集团化塑就的主流形式。一体化是指在不同传媒层次上的立体组合,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出版社以及网络等在内的多种传媒形式都联合起来的传媒集团。一体化模式基本上有两种形式:①传媒产业链的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扩张。②传媒产业链中的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拓展,如报纸、杂志的出版商向其发行行业扩张,广播有线电视网络向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扩张等。
(3)多元化模式。多元化模式是传媒产业集团化塑就的创新形式。多元化模式的内涵是传媒集团所涉及的行业已经不仅仅是媒介行业自身,而是在跨行业的范围内寻找和链接有利于自己的资源,并整合成了一个集团。
(4)混营化模式。混营化是指传媒集团化兼有序列化、一体化特性。项目既横向发展,也纵向发展。这种模式主要体现在大型传媒集团的塑就当中,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序列化和一体化的混营方式,把相关的行业和资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灵活经营,这是现代传媒集团生存的一种重要方式。
(5)资本化模式。资本化是传媒集团握掌巨额资本,通过上市、兼并、收购、合资等方式控制数个或诸多传媒或实业,以最快的方式获得产业资源,造就产业集团。如新闻集团早期就是通过一连串的资产并购迅速壮大了集团的实力。
2 以传媒本身属性性质解析传媒产业集团运营模式
(1)运营模式之一:公共广播电视。公共电视运营机制即“公共广播电视(Public Broadcasting)”或“公共服务广播电视(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PSB)”。西方国家的国有广播电视媒体很多都实行国有国营(也称公营),或实行国有民营,政府对其实行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在政策上予以保障和扶持。
(2)运营模式之二:收费电视。广告才是真正收入来源,一个地区电视广告投放总量只是与观众的购买力成正比的,而与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偏好和愿意付多少钱来看这一节目——即消费者的需求总量和需求强度无关。
(2)运营模式之三:行政机构运行机制。一些国家(多数是发展中国家)非常重视广播电视在国家政治与意识形态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广播电视的发展又相对落后,需要政府从人力、财力、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推动。于是采取了广播电视与政府部门合一的运行机制,广播电台、电视台是政府部门的直属机构。
3 以媒介集团经营内容分布解析传媒产业集团发展模式
(1)以主业为核心围绕核心发散的产业结构。可见之默多克的新闻集团。默克多新闻集团的主业很突出,产业板块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领域,覆盖了新闻传播业的各个部分。其下属产业分为七大板块,分别是:电影娱乐业、电视、有线电视、杂志与增刊广告、报纸、图书出版和其他。前六项明显属于新闻传播业的范畴,从新闻集团2002年公布的报表来看,占了总营业额的95.66%。而“其他”项占的营业额比重很小,这部分只有4.34%,并且还包括一些网络、传播技术等新闻传播业内的产业。新闻集团产业的核心是“内容制作→传播渠道”。新闻集团的产业紧紧围绕着这一核心有层次地展开。
(2)以多种经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传媒集团的多种经营是指其主业不只一种,而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项目作为自己主要经营的业务。
(3)以品牌为乘数的产业运营结构。“品牌乘数型企业”是用传媒集团本身的品牌做乘数,在后面乘上各种经营手段以获得最大的利润。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鲍德温,等.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M].龙耘,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2]王茫茫.分众时代的媒体融合[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3).
[3]熊澄宇.从科学技术的融合看文化产业的创新[J].瞭望,2005,(7-8).
[4][美]罗伯特·佩波.美国关于有线电视和融合的政策问题[J].广播电视信息,2001,(3).
[5][美]约翰·帕夫利克.新媒体技术[M].周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26.
[6][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M].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0:21.
[7][美]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6-155.
[8]高钢,陈绚.关于媒体融合的几点思索[J].国际新闻界,2006,(9).
[9]张君浩.民营媒介公司发展问题探析[J].北方经济,2006,(11).
关键词:传媒产业;集团化;资源整合;产业发展
1 以资源整合的方式与程度解析传媒产业集团塑就模式
(1)序列化模式。这是传媒产业集团化塑就的一般形式。序列化是指在同一传媒层次上实现的平面组合。比如报业集团经营一张主报,旗下分为若干系列子报,广电集团包含若干系列频道等。序列化模式的优势在于:①有利于形成相对垄断市场,使集团能够利用旗下的各个传媒在市场竞争中创造优势;②有利于开发细分市场,由于集团的整合与协调,避免了市场定位的重复。但是,序列化模式终归是一种初级形式,最大的问题是,由于构成集团的传媒属于同种传媒类别,其资源的规模化利用效率较低。此外,单一的传媒层次也不利于扩大传媒的市场和社会影响力。
(2)一体化模式。一体化模式是当下传媒产业集团化塑就的主流形式。一体化是指在不同传媒层次上的立体组合,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出版社以及网络等在内的多种传媒形式都联合起来的传媒集团。一体化模式基本上有两种形式:①传媒产业链的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扩张。②传媒产业链中的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拓展,如报纸、杂志的出版商向其发行行业扩张,广播有线电视网络向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扩张等。
(3)多元化模式。多元化模式是传媒产业集团化塑就的创新形式。多元化模式的内涵是传媒集团所涉及的行业已经不仅仅是媒介行业自身,而是在跨行业的范围内寻找和链接有利于自己的资源,并整合成了一个集团。
(4)混营化模式。混营化是指传媒集团化兼有序列化、一体化特性。项目既横向发展,也纵向发展。这种模式主要体现在大型传媒集团的塑就当中,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序列化和一体化的混营方式,把相关的行业和资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灵活经营,这是现代传媒集团生存的一种重要方式。
(5)资本化模式。资本化是传媒集团握掌巨额资本,通过上市、兼并、收购、合资等方式控制数个或诸多传媒或实业,以最快的方式获得产业资源,造就产业集团。如新闻集团早期就是通过一连串的资产并购迅速壮大了集团的实力。
2 以传媒本身属性性质解析传媒产业集团运营模式
(1)运营模式之一:公共广播电视。公共电视运营机制即“公共广播电视(Public Broadcasting)”或“公共服务广播电视(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PSB)”。西方国家的国有广播电视媒体很多都实行国有国营(也称公营),或实行国有民营,政府对其实行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在政策上予以保障和扶持。
(2)运营模式之二:收费电视。广告才是真正收入来源,一个地区电视广告投放总量只是与观众的购买力成正比的,而与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偏好和愿意付多少钱来看这一节目——即消费者的需求总量和需求强度无关。
(2)运营模式之三:行政机构运行机制。一些国家(多数是发展中国家)非常重视广播电视在国家政治与意识形态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广播电视的发展又相对落后,需要政府从人力、财力、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推动。于是采取了广播电视与政府部门合一的运行机制,广播电台、电视台是政府部门的直属机构。
3 以媒介集团经营内容分布解析传媒产业集团发展模式
(1)以主业为核心围绕核心发散的产业结构。可见之默多克的新闻集团。默克多新闻集团的主业很突出,产业板块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领域,覆盖了新闻传播业的各个部分。其下属产业分为七大板块,分别是:电影娱乐业、电视、有线电视、杂志与增刊广告、报纸、图书出版和其他。前六项明显属于新闻传播业的范畴,从新闻集团2002年公布的报表来看,占了总营业额的95.66%。而“其他”项占的营业额比重很小,这部分只有4.34%,并且还包括一些网络、传播技术等新闻传播业内的产业。新闻集团产业的核心是“内容制作→传播渠道”。新闻集团的产业紧紧围绕着这一核心有层次地展开。
(2)以多种经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传媒集团的多种经营是指其主业不只一种,而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项目作为自己主要经营的业务。
(3)以品牌为乘数的产业运营结构。“品牌乘数型企业”是用传媒集团本身的品牌做乘数,在后面乘上各种经营手段以获得最大的利润。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鲍德温,等.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M].龙耘,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2]王茫茫.分众时代的媒体融合[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3).
[3]熊澄宇.从科学技术的融合看文化产业的创新[J].瞭望,2005,(7-8).
[4][美]罗伯特·佩波.美国关于有线电视和融合的政策问题[J].广播电视信息,2001,(3).
[5][美]约翰·帕夫利克.新媒体技术[M].周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26.
[6][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M].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0:21.
[7][美]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6-155.
[8]高钢,陈绚.关于媒体融合的几点思索[J].国际新闻界,2006,(9).
[9]张君浩.民营媒介公司发展问题探析[J].北方经济,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