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名片
从遥远的西子湖畔到北大荒一路走来了一个姑娘,若干年后,她成了以清丽高洁的风格独领风骚的“知青作家”,她的作品往往一经发表就被转载,就引起轰动。她,就是著作颇丰的张抗抗。她的作品,无论写个人生活、经历和感受,还是写社会、艺术及人生,均风格独特、鲜明,既有成熟女性的睿智与思考,又有理性与思辨的力量,独具清雅、洒脱、隽永的艺术美。
她现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已发表小说、散文共计五百余万字,出版各类文学专集五十余种。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优秀中篇小说奖,第二届全国鲁迅文学奖,全国首届女性文学创作奖,全国第三届女性文学优秀小说奖,庄重文文学奖。多次获东北文学奖、黑龙江省文艺大奖、精品工程奖,德艺双馨奖,以及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奖。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俄文,并在海外出版。曾出访南斯拉夫、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日本等国,进行文学交流活动。
链接中考
《牡丹的拒绝》张抗抗(入选2008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窗前的树》张抗抗(入选2008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题);
《梦幻同里》张抗抗(入选2009年贵州省铜仁地区语文试题)。
社会关注·情系国家
公民意识
在灾难与瓦砾中成长
张抗抗
面对地震灾难过后近于毁灭的城镇乡村废墟,曾有一刻,恍若地球末日来临。
短短几天内,一支支志愿者队伍,从不同的出发地,向四川火速集结。各种新型社团、网络社群、企业协会、为救灾成立的临时组织,汇集成强大而健康的民间力量——今天,所有的中国人,都是参与救灾的“志愿者”。
由社会民间力量自发、自觉参与的救援行动全面展开。不再是被动的驱使、不再是盲目的呼应、不再等靠“组织”的命令、不再空喊口号。不怨天尤人、不悲观绝望、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考虑投入的“回报”。“志愿者”——有志向的人,有志气的人,通过行动来表达自觉自愿的个人意志。
“志愿者”,一个多么准确、富于现代意识的汉译词组,自谦中透着自尊、悲悯与激情。尽管“志愿者”这个称谓落户在华夏大地为时不久,尽管这个词对于偏僻的乡民尚显陌生。但在这次地震灾害中,它得到了最广泛的传播和普及,得到了最真诚的认同和追随。
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在灾难与瓦砾的缝隙中,中国人的公民意识正在成长。今天的“志愿者”,已经超越了以往那种“为国效力”,在政治机器上恪尽“螺丝钉”和“齿轮”角色的个人生存目的,而是主动自愿地承担“公民”义务和责任。这个“公民”的“公”,区别于“一大二公”的“公”和“大公无私”的“公”,而是“公共”之“公”、是“公众”之“公”、是“公德”之“公”。公民是这个国家的主人,而不是被统治者,他们在履行自己职责的同时,也要求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国家宪法的维护和保障。
21世纪的2008年,在地震强烈的余波中,我们终于欣喜地看到一个开放的、渐进的中国,广大民众的公民意识,在这次深重的大灾大难中豁然觉醒,并大步走来。
(选自《2008中国散文年选》,花城出版社)
哲思心语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一场空前的大灾难。这场灾难,带给我们绵绵不绝的痛苦和哀伤,也让我们接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公民意识的启蒙、一堂灰色的课程、一次无法忘却的洗礼。
那些遇难者和有幸逃生的人们,表现出的无私、坚强和互助互爱的精神感天动地。同时,一股股由无数中国人的爱心汇聚的洪流涌向灾区,稀释着人们的苦难和悲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不论身份地位的高低,不管年龄大小,不管是政府、企业、民间组织还是个人,每一个参与者都充分履行了自己作为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潜藏于心的大爱与责任在灾难面前自然显露。我们有理由相信,21世纪的中国公民,将在地震的废墟上,重建新时代的精神家园。
且读且思
1.作者觉得“公民意识”主要是从什么人身上体现出来的?
2.文中所说的“公民意识”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3.请说说你对文章标题“公民意识在灾难与瓦砾中成长”的理解。
4.你觉得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
真情故事·怀念故人
老费的小屋
张抗抗
我竟然就记不起他的名字。只记得那时人们都叫他小费。
我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他就站在招待所二楼他自己的宿舍门口。我想我当时肯定是吓了一跳:他的脑袋好大,一脸粗硬的络腮胡子刚刮过,冒一层青黑色的胡碴;个头好矮,还不到我的颈部;后背上隆起一个很大的鼓包,衣服便在身后吊着,如一个张开的口袋,往一边斜歪过去,半个前胸扭曲着突兀地几乎顶到下巴……
是个驼背,我想。我收起惊讶,冲他勉强一笑。有人介绍说他叫小费,是出版社音乐组的编辑,就住在我的斜对面,算是我的邻居。
我每天从出版社改稿回来,必须经过老费的门口。他的门总是半开半闭的,从走廊可以看见他房间的墙上挂着一幅书法,龙飞凤舞很是气派。门里传出低低的音乐声,不像当时收音机里的革命歌曲。这使他的房间有一种神秘感。我走过那儿便忍不住想窥探一番。但他从不邀请我。
有一天我终于下决心去拜访他,借口也许是向他借一件什么东西。他的门从不关严,所以不用敲门。我轻轻推门而入,他没有丝毫惊奇的表示。
那时我才看清他的小屋像一个狭长的车厢——所有的东西都靠一面墙放着,留出几米宽走路的地方。单人床连着写字台,写字台连着几只高低不一的毛竹书架。书架上的书有文学音乐美术各类,我想他的兴趣倒是挺广泛的。他活在他自己的天地里,这个旁人无法涉猎的心灵世界,也许既不残缺也不荒凉?我们随随便便地聊起来。
后来我便对他谈起我正在修改的长篇,谈到我的种种困惑和疑虑,掺夹着我的得意和希望。他静静地听着,一言不发。后来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镜片后头滑过黯然的忧郁,厚厚的嘴唇撇了一撇,却终于什么也没说。
那一刻我不知为什么忽然惶惶然起来。我敏感的心接收到一种异样的同情。与其说同情不如说是一种怜悯——怜悯着我的无知、幼稚和自相矛盾的“真实”。那一刻我对自己长时间的辛苦忽然发生了动摇,我不知道我的所谓作品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
我第一次发现,原来一个健康的人,竟是可以被一个残疾人同情和怜悯的。我对自己、对人生、对一切貌似强大的事物最初的怀疑,从那一刻起,滋生于老费的小屋。老费并没有藐视我,而我却因此为一个残疾人对时尚的藐视而深深震惊。
那以后,我每天从出版社回来,总会找机会到他的小屋里去坐坐。那个南方的大都市有我的许多亲戚和朋友,但我在他的房间里才真正感觉到踏实和放松。他的门总是虚掩着的,谁都可以自由出入。如果有一天他的门上挂着锁,我就会到传达室去问,老费到哪里去了。回答或是他去苏州老家休假,或是他昨晚又心脏病复发而住院。但每次不出三五天最多一周,他的门又开了,就好像从来没有关上过……
老费不在的日子,我回到招待所,心里就会空落落的。我走过他的房门口,里面静寂无声竟会使我感到恐惧。
我走时是一个晴朗的秋日,也许是冬天也许是第二年的春天,我收到了老费曾应允我的赠物。打开信封扑来一阵墨香,宣纸上怪异的墨迹就是我选的那一首诗,左下角落款处有一行小字:新我左书。
很多年以后我有一次途经那个城市,偶然又路过那个出版社的招待所。陈旧的楼窗忽而唤起我一种忧伤的情感,我沿着楼梯走上去,我似乎听见有人在喊老费。我把楼梯踩得“咚咚”响,我知道拐角那儿就是老费开着的房门……然而,那扇深棕色的木门却紧紧关闭着。我在那门口站了一会儿,只听见自己的喘息声。
有人在我身后说,老费已经死了好几年,怎么你不知道?
为什么?他为什么会死?他一直活得有滋有味的……
他有好多种病,医生早就说他活不长的。
那扇门是再也不会打开了。我也不会再到这个地方来。“老费的小屋”已不复存在,但在我斑痕累累的人生旅途上,我仍然企图忘却所有的丑恶,而记住在艰难的日子里曾经领受过的,哪怕一丁点儿的温暖和真诚。
(节选自《新民晚报》)
真情浅露
作者所怀念的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朴实的、与作者也没有多大关系的小人物——老费。他身体残疾、体弱多病、生活艰难,但是,他多才多艺、热爱劳动、思维独特、待人诚恳。作者从他的身上看到了他的热情与真诚,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作者怀念老费,怀念老费的小屋,不是通过直白的议论,而是把这种情感倾注在字里行间,倾注在那些极其普通而真诚的话语之中,在那些琐碎而平常的小事之中。阅读本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那态度和蔼、友善待人、注重情感的形象,学习到作者待人接物的方法。
且读且思
1.文章为什么以“老费的小屋”为题?
2.从作者的介绍中,你能看出老费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3.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我走时是一个晴朗的秋日,也许是冬天也许是第二年的春天,我收到了老费曾应允我的赠物。
4.“那一刻我不知为什么忽然惶惶然起来。”请联系上下文,探究其原因。
亲近自然·尽情赞美
大青山冰臼
张抗抗
克什克腾旗的贡格尔草原,是距北京最近最美的草原。
从远处看,只见草原的尽头突起一座横亘数十里的城池,高墙连天,顶端遍布锋利的兵器旗杆,狰狞凶险,似乎武装到了牙齿。走到近前,仰视大青山,雾气中却见奇峰缥缈,竟有几分妖娆和妩媚。
雾中登大青山,一路惊呼不已。迎面陡立的石壁上,一尊天然的巨佛惟妙惟肖,令人顿生敬畏之心;眼前身后的嶙峋怪石,气势夺人,如一座座巨大的城堡耸之于天,可望而不可及;其险其峻其妙其趣,可与黄山一比。克旗多白桦,遍至大青山,路边石缝里粗壮的白桦树,树干秀美清爽白净,犹如一个个白衣秀士,隐居山林苦读。
大汗中终至山脊,众人惊呼,陡然别一番天地:平坦的山顶上,只见巨大而光滑的花岗岩石坡,一座接一座地铺排。坡上凹凸处,嵌有无数形状各异的石盆,圆形菱形长方形极不规则;大如缸锅、小如杯碗,深浅不一,当地民间称为“九缸十八锅”。最大的一个石盆,内有积土,一株粗壮的白桦树安稳地立于其中,花草环绕,犹如一个巨型天然盆景。那池水得天地雨露精华,或清或浊,弯腰即可撩水洗面,如入仙人浴场;池内那一汪清水,以石成形,因此变得有棱有角。更有一奇绝的石池,两端皆有光洁的细槽,如漫漫岁月之水,从这端流入,又从那一端流出去了……
那石池口小肚大底平,其形酷似古代舂米的石臼。上个世纪90年代,经地质学家考证,克什克腾的石盆怪池,皆为冰臼。大青山冰臼,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规模最大、类型最多、保存完好的冰臼群之一。
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青山被厚厚的冰雪覆盖,冰雪层高于山顶岩石数百米。随着气候变暖,冰川融水沿冰川裂隙,自高处飞流直下,猛烈冲蚀基岩,日复一日,以“水滴石穿”之力,将山顶的岩石打磨光滑。当岩石无法承受水的力量时,飞流渐渐侵入岩石的表层,凿出一个个浑圆椭圆的冰臼,形成冰臼奇观。冰川融雪,以柔克刚,悠悠万世,竟将坚硬的花岗岩掏心挖洞,雕刻成了奇形怪状的容器,把冰川当年的英姿,镶嵌在石窝窝里保存了。弱水三千,分一瓢在此。冰瀑雕刻的不是岩石,而是时间。在大青山,你可见到消逝的冰川融雪,永远留存在冰臼里的刻度。
而身后,悬崖下即是坦荡的草坡,草原以青草的方式,纪念着冰川父亲给予它们的生命。
在大雨中下山,浓雾水气里,一路起伏的高山草甸。金蓝红紫的野花簇簇,被雨水洗得发亮。山梨核桃果实累累,似在花果山巡游。随意扒开湿漉漉的灌木草丛,一坨坨碗口大的蘑菇跳入眼帘,雪莲一般洁白。石阶逶迤,云雾中险峰时隐时现,若是晴天,举目可见花岗岩峰林、天桥石棚怪石——僧石猴石蛇石鹰石美女石……正遗憾,前方山壁忽露一方通透的天然石洞,天光乍泄,山体洞开,像是一扇巨大的石窗,欲为神秘的大青山解密。巍巍兴安岭延伸至此,似乎意犹未尽,最后一笔,是在这一马平川的草原上,让这亦秀亦雄、兼南北名山之长的大青山,异峰突起。
下山回望,顿觉克什克腾的草原,因这高耸雄奇的大青山,而变得立体了。
(选自《张抗抗散文精品赏析》,有删改)
真情流露
高耸雄奇的大青山,在作者笔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嶙峋怪石,气势夺人;遍山白桦,秀美清爽;山顶平滑,冰臼奇观;高山草甸,物产丰饶。这里将青山、绿水、草甸、草原、奇石、岩画、果园,还有森林,都一并聚齐在一起,显示出了神奇而美丽的特征。作者以愉悦的心情,优美的文字,按照游览的线索,描述了沿途所见的奇异风光,介绍了该地的历史印痕和地质之谜,尽情讴歌了大自然的造物之功和祖国山水的壮美。在文中,作者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言语之间得到了自然而真情的流露。
且读且思
1.作者描写大青山的景物,主要选定了哪几个视点?
2.大青山的冰臼奇观是怎么形成的?请简要概括。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一”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大青山冰臼,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规模最大、类型最多、保存完好的冰臼群之一。
4.文章结尾作者“下山回望”,为什么说“顿觉克什克腾的草原,因这高耸雄奇的大青山,而变得立体了”?
从遥远的西子湖畔到北大荒一路走来了一个姑娘,若干年后,她成了以清丽高洁的风格独领风骚的“知青作家”,她的作品往往一经发表就被转载,就引起轰动。她,就是著作颇丰的张抗抗。她的作品,无论写个人生活、经历和感受,还是写社会、艺术及人生,均风格独特、鲜明,既有成熟女性的睿智与思考,又有理性与思辨的力量,独具清雅、洒脱、隽永的艺术美。
她现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已发表小说、散文共计五百余万字,出版各类文学专集五十余种。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优秀中篇小说奖,第二届全国鲁迅文学奖,全国首届女性文学创作奖,全国第三届女性文学优秀小说奖,庄重文文学奖。多次获东北文学奖、黑龙江省文艺大奖、精品工程奖,德艺双馨奖,以及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奖。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俄文,并在海外出版。曾出访南斯拉夫、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日本等国,进行文学交流活动。
链接中考
《牡丹的拒绝》张抗抗(入选2008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窗前的树》张抗抗(入选2008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题);
《梦幻同里》张抗抗(入选2009年贵州省铜仁地区语文试题)。
社会关注·情系国家
公民意识
在灾难与瓦砾中成长
张抗抗
面对地震灾难过后近于毁灭的城镇乡村废墟,曾有一刻,恍若地球末日来临。
短短几天内,一支支志愿者队伍,从不同的出发地,向四川火速集结。各种新型社团、网络社群、企业协会、为救灾成立的临时组织,汇集成强大而健康的民间力量——今天,所有的中国人,都是参与救灾的“志愿者”。
由社会民间力量自发、自觉参与的救援行动全面展开。不再是被动的驱使、不再是盲目的呼应、不再等靠“组织”的命令、不再空喊口号。不怨天尤人、不悲观绝望、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考虑投入的“回报”。“志愿者”——有志向的人,有志气的人,通过行动来表达自觉自愿的个人意志。
“志愿者”,一个多么准确、富于现代意识的汉译词组,自谦中透着自尊、悲悯与激情。尽管“志愿者”这个称谓落户在华夏大地为时不久,尽管这个词对于偏僻的乡民尚显陌生。但在这次地震灾害中,它得到了最广泛的传播和普及,得到了最真诚的认同和追随。
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在灾难与瓦砾的缝隙中,中国人的公民意识正在成长。今天的“志愿者”,已经超越了以往那种“为国效力”,在政治机器上恪尽“螺丝钉”和“齿轮”角色的个人生存目的,而是主动自愿地承担“公民”义务和责任。这个“公民”的“公”,区别于“一大二公”的“公”和“大公无私”的“公”,而是“公共”之“公”、是“公众”之“公”、是“公德”之“公”。公民是这个国家的主人,而不是被统治者,他们在履行自己职责的同时,也要求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国家宪法的维护和保障。
21世纪的2008年,在地震强烈的余波中,我们终于欣喜地看到一个开放的、渐进的中国,广大民众的公民意识,在这次深重的大灾大难中豁然觉醒,并大步走来。
(选自《2008中国散文年选》,花城出版社)
哲思心语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一场空前的大灾难。这场灾难,带给我们绵绵不绝的痛苦和哀伤,也让我们接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公民意识的启蒙、一堂灰色的课程、一次无法忘却的洗礼。
那些遇难者和有幸逃生的人们,表现出的无私、坚强和互助互爱的精神感天动地。同时,一股股由无数中国人的爱心汇聚的洪流涌向灾区,稀释着人们的苦难和悲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不论身份地位的高低,不管年龄大小,不管是政府、企业、民间组织还是个人,每一个参与者都充分履行了自己作为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潜藏于心的大爱与责任在灾难面前自然显露。我们有理由相信,21世纪的中国公民,将在地震的废墟上,重建新时代的精神家园。
且读且思
1.作者觉得“公民意识”主要是从什么人身上体现出来的?
2.文中所说的“公民意识”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3.请说说你对文章标题“公民意识在灾难与瓦砾中成长”的理解。
4.你觉得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
真情故事·怀念故人
老费的小屋
张抗抗
我竟然就记不起他的名字。只记得那时人们都叫他小费。
我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他就站在招待所二楼他自己的宿舍门口。我想我当时肯定是吓了一跳:他的脑袋好大,一脸粗硬的络腮胡子刚刮过,冒一层青黑色的胡碴;个头好矮,还不到我的颈部;后背上隆起一个很大的鼓包,衣服便在身后吊着,如一个张开的口袋,往一边斜歪过去,半个前胸扭曲着突兀地几乎顶到下巴……
是个驼背,我想。我收起惊讶,冲他勉强一笑。有人介绍说他叫小费,是出版社音乐组的编辑,就住在我的斜对面,算是我的邻居。
我每天从出版社改稿回来,必须经过老费的门口。他的门总是半开半闭的,从走廊可以看见他房间的墙上挂着一幅书法,龙飞凤舞很是气派。门里传出低低的音乐声,不像当时收音机里的革命歌曲。这使他的房间有一种神秘感。我走过那儿便忍不住想窥探一番。但他从不邀请我。
有一天我终于下决心去拜访他,借口也许是向他借一件什么东西。他的门从不关严,所以不用敲门。我轻轻推门而入,他没有丝毫惊奇的表示。
那时我才看清他的小屋像一个狭长的车厢——所有的东西都靠一面墙放着,留出几米宽走路的地方。单人床连着写字台,写字台连着几只高低不一的毛竹书架。书架上的书有文学音乐美术各类,我想他的兴趣倒是挺广泛的。他活在他自己的天地里,这个旁人无法涉猎的心灵世界,也许既不残缺也不荒凉?我们随随便便地聊起来。
后来我便对他谈起我正在修改的长篇,谈到我的种种困惑和疑虑,掺夹着我的得意和希望。他静静地听着,一言不发。后来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镜片后头滑过黯然的忧郁,厚厚的嘴唇撇了一撇,却终于什么也没说。
那一刻我不知为什么忽然惶惶然起来。我敏感的心接收到一种异样的同情。与其说同情不如说是一种怜悯——怜悯着我的无知、幼稚和自相矛盾的“真实”。那一刻我对自己长时间的辛苦忽然发生了动摇,我不知道我的所谓作品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
我第一次发现,原来一个健康的人,竟是可以被一个残疾人同情和怜悯的。我对自己、对人生、对一切貌似强大的事物最初的怀疑,从那一刻起,滋生于老费的小屋。老费并没有藐视我,而我却因此为一个残疾人对时尚的藐视而深深震惊。
那以后,我每天从出版社回来,总会找机会到他的小屋里去坐坐。那个南方的大都市有我的许多亲戚和朋友,但我在他的房间里才真正感觉到踏实和放松。他的门总是虚掩着的,谁都可以自由出入。如果有一天他的门上挂着锁,我就会到传达室去问,老费到哪里去了。回答或是他去苏州老家休假,或是他昨晚又心脏病复发而住院。但每次不出三五天最多一周,他的门又开了,就好像从来没有关上过……
老费不在的日子,我回到招待所,心里就会空落落的。我走过他的房门口,里面静寂无声竟会使我感到恐惧。
我走时是一个晴朗的秋日,也许是冬天也许是第二年的春天,我收到了老费曾应允我的赠物。打开信封扑来一阵墨香,宣纸上怪异的墨迹就是我选的那一首诗,左下角落款处有一行小字:新我左书。
很多年以后我有一次途经那个城市,偶然又路过那个出版社的招待所。陈旧的楼窗忽而唤起我一种忧伤的情感,我沿着楼梯走上去,我似乎听见有人在喊老费。我把楼梯踩得“咚咚”响,我知道拐角那儿就是老费开着的房门……然而,那扇深棕色的木门却紧紧关闭着。我在那门口站了一会儿,只听见自己的喘息声。
有人在我身后说,老费已经死了好几年,怎么你不知道?
为什么?他为什么会死?他一直活得有滋有味的……
他有好多种病,医生早就说他活不长的。
那扇门是再也不会打开了。我也不会再到这个地方来。“老费的小屋”已不复存在,但在我斑痕累累的人生旅途上,我仍然企图忘却所有的丑恶,而记住在艰难的日子里曾经领受过的,哪怕一丁点儿的温暖和真诚。
(节选自《新民晚报》)
真情浅露
作者所怀念的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朴实的、与作者也没有多大关系的小人物——老费。他身体残疾、体弱多病、生活艰难,但是,他多才多艺、热爱劳动、思维独特、待人诚恳。作者从他的身上看到了他的热情与真诚,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作者怀念老费,怀念老费的小屋,不是通过直白的议论,而是把这种情感倾注在字里行间,倾注在那些极其普通而真诚的话语之中,在那些琐碎而平常的小事之中。阅读本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那态度和蔼、友善待人、注重情感的形象,学习到作者待人接物的方法。
且读且思
1.文章为什么以“老费的小屋”为题?
2.从作者的介绍中,你能看出老费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3.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我走时是一个晴朗的秋日,也许是冬天也许是第二年的春天,我收到了老费曾应允我的赠物。
4.“那一刻我不知为什么忽然惶惶然起来。”请联系上下文,探究其原因。
亲近自然·尽情赞美
大青山冰臼
张抗抗
克什克腾旗的贡格尔草原,是距北京最近最美的草原。
从远处看,只见草原的尽头突起一座横亘数十里的城池,高墙连天,顶端遍布锋利的兵器旗杆,狰狞凶险,似乎武装到了牙齿。走到近前,仰视大青山,雾气中却见奇峰缥缈,竟有几分妖娆和妩媚。
雾中登大青山,一路惊呼不已。迎面陡立的石壁上,一尊天然的巨佛惟妙惟肖,令人顿生敬畏之心;眼前身后的嶙峋怪石,气势夺人,如一座座巨大的城堡耸之于天,可望而不可及;其险其峻其妙其趣,可与黄山一比。克旗多白桦,遍至大青山,路边石缝里粗壮的白桦树,树干秀美清爽白净,犹如一个个白衣秀士,隐居山林苦读。
大汗中终至山脊,众人惊呼,陡然别一番天地:平坦的山顶上,只见巨大而光滑的花岗岩石坡,一座接一座地铺排。坡上凹凸处,嵌有无数形状各异的石盆,圆形菱形长方形极不规则;大如缸锅、小如杯碗,深浅不一,当地民间称为“九缸十八锅”。最大的一个石盆,内有积土,一株粗壮的白桦树安稳地立于其中,花草环绕,犹如一个巨型天然盆景。那池水得天地雨露精华,或清或浊,弯腰即可撩水洗面,如入仙人浴场;池内那一汪清水,以石成形,因此变得有棱有角。更有一奇绝的石池,两端皆有光洁的细槽,如漫漫岁月之水,从这端流入,又从那一端流出去了……
那石池口小肚大底平,其形酷似古代舂米的石臼。上个世纪90年代,经地质学家考证,克什克腾的石盆怪池,皆为冰臼。大青山冰臼,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规模最大、类型最多、保存完好的冰臼群之一。
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青山被厚厚的冰雪覆盖,冰雪层高于山顶岩石数百米。随着气候变暖,冰川融水沿冰川裂隙,自高处飞流直下,猛烈冲蚀基岩,日复一日,以“水滴石穿”之力,将山顶的岩石打磨光滑。当岩石无法承受水的力量时,飞流渐渐侵入岩石的表层,凿出一个个浑圆椭圆的冰臼,形成冰臼奇观。冰川融雪,以柔克刚,悠悠万世,竟将坚硬的花岗岩掏心挖洞,雕刻成了奇形怪状的容器,把冰川当年的英姿,镶嵌在石窝窝里保存了。弱水三千,分一瓢在此。冰瀑雕刻的不是岩石,而是时间。在大青山,你可见到消逝的冰川融雪,永远留存在冰臼里的刻度。
而身后,悬崖下即是坦荡的草坡,草原以青草的方式,纪念着冰川父亲给予它们的生命。
在大雨中下山,浓雾水气里,一路起伏的高山草甸。金蓝红紫的野花簇簇,被雨水洗得发亮。山梨核桃果实累累,似在花果山巡游。随意扒开湿漉漉的灌木草丛,一坨坨碗口大的蘑菇跳入眼帘,雪莲一般洁白。石阶逶迤,云雾中险峰时隐时现,若是晴天,举目可见花岗岩峰林、天桥石棚怪石——僧石猴石蛇石鹰石美女石……正遗憾,前方山壁忽露一方通透的天然石洞,天光乍泄,山体洞开,像是一扇巨大的石窗,欲为神秘的大青山解密。巍巍兴安岭延伸至此,似乎意犹未尽,最后一笔,是在这一马平川的草原上,让这亦秀亦雄、兼南北名山之长的大青山,异峰突起。
下山回望,顿觉克什克腾的草原,因这高耸雄奇的大青山,而变得立体了。
(选自《张抗抗散文精品赏析》,有删改)
真情流露
高耸雄奇的大青山,在作者笔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嶙峋怪石,气势夺人;遍山白桦,秀美清爽;山顶平滑,冰臼奇观;高山草甸,物产丰饶。这里将青山、绿水、草甸、草原、奇石、岩画、果园,还有森林,都一并聚齐在一起,显示出了神奇而美丽的特征。作者以愉悦的心情,优美的文字,按照游览的线索,描述了沿途所见的奇异风光,介绍了该地的历史印痕和地质之谜,尽情讴歌了大自然的造物之功和祖国山水的壮美。在文中,作者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言语之间得到了自然而真情的流露。
且读且思
1.作者描写大青山的景物,主要选定了哪几个视点?
2.大青山的冰臼奇观是怎么形成的?请简要概括。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一”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大青山冰臼,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规模最大、类型最多、保存完好的冰臼群之一。
4.文章结尾作者“下山回望”,为什么说“顿觉克什克腾的草原,因这高耸雄奇的大青山,而变得立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