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诗中有所谓“咏蝉三绝”,分别为虞世南、骆宾王和李商隐的咏蝉诗作。这三首诗作题材相同、手法相似,抒发的情感却截然不同。
《蝉》是虞世南的名作之一。诗云:“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据说,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邀请弘文馆学士共赏海池景色。太宗询问大家是否有新作,虞世南便诵读了该诗。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诗人、书法家、政治家。少年时代,他与兄世基一同受学于南朝梁陈间著名学者顾野王。其文曾受到南朝陈著名文学家徐陵称道;曾向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禅师学习书法,其书法笔势外柔内刚,圆融遒丽,后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号称“唐初四大书家’。初唐时曾任弘文馆学士、秘书监等,封永兴县子。性情刚正耿介,直言敢谏,深得唐太宗信任,太宗曾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为“五绝”。
虞世南的《蝉》是一首托物寓意的五言诗。首句写蝉的生活习性。垂绥,古代官员系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两根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古人认为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这里用“饮清露’象征蝉的品性高洁。次句写蝉声。蝉嘹亮的声音从稀疏的梧桐叶之间传出。这两句实际上是以蝉的栖高饮露、声音远传,暗喻詩人自己的清华俊朗、高标逸韵。第三、四句发表议论,是全诗点睛之笔。蝉是因为身居高枝,站的位置高,所以声音自然传播得远,并不是凭借秋风的力量。藉,凭借、依靠的意思。诗中的蝉是一种尊贵清高的形象,很明显诗人是夫子自道,借蝉自喻:我之所以声名远播,是因为自己立身高洁,而不是凭借谄媚奉承或各种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这里诗人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品格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格的肯定和欣赏,流露出一种雍容、闲雅、自信的风度和气韵。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称赞这首诗道:“命意自高。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虞世南博学多才,刚直敢谏,当太宗让群臣诵新作时,他不是以雄鹰大鹏自况,而是以一只小小的蝉来自喻,也可见其谨慎持重的性情。
整首诗在艺术上也非常成功,通篇巧用比兴,耐人寻味。上乘的咏物诗贵在传神,而不仅在于表层物象的描摹是否逼真。清人李锳《诗法易简录》:“咏物诗固须确切此物,尤贵遗貌得神,然必有命意寄托之处,方得诗人风旨。此诗三四品地甚高,隐然自写怀抱。”以此对照,可见这首诗以蝉喻己,物我合一,可以说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骆宾王与李商隐笔下的“蝉’则是另外的风味。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诗云:“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身为侍御史的骆宾王,因多次上疏言事触怒武后,以贪赃罪名被诬陷下狱。这首诗是他身陷狱中所作。诗中以蝉自喻,用比兴手法寄托了自己的悲愤和苦闷。特别是颈联“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表面上写蝉的生存环境非常艰难:露水非常大,打湿了蝉的翅膀,蝉很难向前飞进:狂风的阻遏很容易使蝉鸣声淹没。但是,结合骆宾王的遭遇,不难看出他实际上是在写自己政治处境的艰难,以致有才难施,有志难伸。
李商隐的《蝉》诗云:“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这首咏蝉诗前半部分写蝉栖身高处,自难果腹,虽带恨声,但实也徒然。诗人这是借蝉来写自己的清高与无奈。蝉虽彻夜悲鸣,声嘶力竭,但所栖之树犹自碧绿,冷漠无情,并不为之动容。这其实是在写自己竭尽全力,可惜无法得到执政者的理解和帮助。后半部分抒写自己闻蝉以自警,四处飘零,故园荒芜,胡不归去。最后,诗人借蝉的操守高洁以言自己的廉正清贫。钱钟书先生评论这首诗说:“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树无情而人有情,遂起同感。蝉栖树上,却恝置(犹淡忘)之;蝉鸣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错综细腻。”钱钟书先生指出树无情而蝉亦无情,而“我”却谓其相警,极其明确地指出了本诗咏蝉与抒情的关系错综复杂,实为咏物佳作。
这三首咏蝉诗作,虽然取材一样,同为咏蝉佳作。而且都采用了比兴手法显蝉隐己,但内涵各异其趣,寄寓的情感完全不同。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中评论道:“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引文有校改)可谓切中肯綮。
《蝉》是虞世南的名作之一。诗云:“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据说,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邀请弘文馆学士共赏海池景色。太宗询问大家是否有新作,虞世南便诵读了该诗。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诗人、书法家、政治家。少年时代,他与兄世基一同受学于南朝梁陈间著名学者顾野王。其文曾受到南朝陈著名文学家徐陵称道;曾向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禅师学习书法,其书法笔势外柔内刚,圆融遒丽,后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号称“唐初四大书家’。初唐时曾任弘文馆学士、秘书监等,封永兴县子。性情刚正耿介,直言敢谏,深得唐太宗信任,太宗曾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为“五绝”。
虞世南的《蝉》是一首托物寓意的五言诗。首句写蝉的生活习性。垂绥,古代官员系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两根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古人认为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这里用“饮清露’象征蝉的品性高洁。次句写蝉声。蝉嘹亮的声音从稀疏的梧桐叶之间传出。这两句实际上是以蝉的栖高饮露、声音远传,暗喻詩人自己的清华俊朗、高标逸韵。第三、四句发表议论,是全诗点睛之笔。蝉是因为身居高枝,站的位置高,所以声音自然传播得远,并不是凭借秋风的力量。藉,凭借、依靠的意思。诗中的蝉是一种尊贵清高的形象,很明显诗人是夫子自道,借蝉自喻:我之所以声名远播,是因为自己立身高洁,而不是凭借谄媚奉承或各种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这里诗人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品格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格的肯定和欣赏,流露出一种雍容、闲雅、自信的风度和气韵。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称赞这首诗道:“命意自高。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虞世南博学多才,刚直敢谏,当太宗让群臣诵新作时,他不是以雄鹰大鹏自况,而是以一只小小的蝉来自喻,也可见其谨慎持重的性情。
整首诗在艺术上也非常成功,通篇巧用比兴,耐人寻味。上乘的咏物诗贵在传神,而不仅在于表层物象的描摹是否逼真。清人李锳《诗法易简录》:“咏物诗固须确切此物,尤贵遗貌得神,然必有命意寄托之处,方得诗人风旨。此诗三四品地甚高,隐然自写怀抱。”以此对照,可见这首诗以蝉喻己,物我合一,可以说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骆宾王与李商隐笔下的“蝉’则是另外的风味。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诗云:“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身为侍御史的骆宾王,因多次上疏言事触怒武后,以贪赃罪名被诬陷下狱。这首诗是他身陷狱中所作。诗中以蝉自喻,用比兴手法寄托了自己的悲愤和苦闷。特别是颈联“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表面上写蝉的生存环境非常艰难:露水非常大,打湿了蝉的翅膀,蝉很难向前飞进:狂风的阻遏很容易使蝉鸣声淹没。但是,结合骆宾王的遭遇,不难看出他实际上是在写自己政治处境的艰难,以致有才难施,有志难伸。
李商隐的《蝉》诗云:“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这首咏蝉诗前半部分写蝉栖身高处,自难果腹,虽带恨声,但实也徒然。诗人这是借蝉来写自己的清高与无奈。蝉虽彻夜悲鸣,声嘶力竭,但所栖之树犹自碧绿,冷漠无情,并不为之动容。这其实是在写自己竭尽全力,可惜无法得到执政者的理解和帮助。后半部分抒写自己闻蝉以自警,四处飘零,故园荒芜,胡不归去。最后,诗人借蝉的操守高洁以言自己的廉正清贫。钱钟书先生评论这首诗说:“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树无情而人有情,遂起同感。蝉栖树上,却恝置(犹淡忘)之;蝉鸣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错综细腻。”钱钟书先生指出树无情而蝉亦无情,而“我”却谓其相警,极其明确地指出了本诗咏蝉与抒情的关系错综复杂,实为咏物佳作。
这三首咏蝉诗作,虽然取材一样,同为咏蝉佳作。而且都采用了比兴手法显蝉隐己,但内涵各异其趣,寄寓的情感完全不同。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中评论道:“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引文有校改)可谓切中肯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