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研究是基于活动德育理论开展的德育实践,以大学生素质教育作为突破口。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学生活动,让学生在组织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活动的特点:一是学生兴趣度高,充分满足学生需求;二是活动内容丰富,有的与专业结合,属于专业拓展型活动;有的与专业无关,属于视野开阔型活动;有的结合时政,属于提高政治素养型活动;有的则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属于民族文化传承型活动。活动在组织过程中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最后通过调查访谈,验证了活动效果。本实践的关键是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这是决定教育效果的核心因素。
【关键词】活动 素质教育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5-0045-02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建设优美和谐、滋养丰富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文化熏陶和习染中得到精神的洗礼和灵魂的净化,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勿需多言,这在高等教育界已达成共识。但怎样通过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怎样的活动更有利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这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潜心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以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为切入点,其研究的意义在于探索适宜的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来营造预期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寻求一种更为高效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新途径。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项目基于山东师范大学戚万学教授的活动德育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
活动德育就是把活动作为模式建构的基点。所谓“活动道德教育”,就是在活动中通过活动而且为了活动的道德教育。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思考:第一,“活动”是一个尚待开拓的教育研究领域;第二,传统道德教育忽视主体精神活动在道德中的重要地位,基于此种反省,活动道德教育突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本质;第三,作为对当代认知主义道德教育的一种补充,活动道德教育突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中的“活动”,是指具有道德教育意义或功能的个人外部活动,或影响个人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外部活动,它至少包括学生主动参与的游戏、劳动、学生之间的外部协作和其他集体性活动等。此外,“活动”具有其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第二,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有其独特的理念。活动德育模式将目标定位于——实践道德生活,从根本上凸显活动道德教育与传统权威主义道德教育的本质区别,即主动与被动、发展与静止、开放与封闭的区别。由于“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因而,活动德育模式的课程设计,是以活动课程为主导的道德教育课程体系。此外,由于活动德育模式中的“活动”必须是学生自由自主的活动,因而教师将肩负更多的责任。
三、研究的预期目标
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来营造适宜的校园文化环境,学生通过参
与这些活动,使他们在研究者预期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最终实现提高大学生素质,改善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研究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内容
项目主要内容以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校园第二课堂活动为主,这些活动有的与学校现有专业有关,有的与专业无关,内容涉及较广,以扩大学生的兴趣范围。主要活动内容见下表:
五、研究方法和步骤
主要研究方法有实验法、调查法和访谈法。即实践性活动、活动效果调查和访谈。
研究步骤:2009年4月份确定课题,5~6月份调查访谈,9月份制定活动实施方案,10~11月份进行活动组织实施,12月份调查总结,观察活动效果,得出结论。
六、研究实施的主要过程
1.调查访谈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通过一定范围内对学生的调查访谈,了解学生的兴趣焦点,学生希望在哪些方面增长见识,提高认识,学生希望参与哪些活动,即哪些活动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兴趣,以保证学生的参与率。方法是通过班主任、辅导员召开学生干部和学生代表大会以获取这些信息。
2.制定活动实施方案阶段
根据调查访谈信息制定活动方案,方案经过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生代表讨论并最终确定。
3.宣传动员阶段
召开学生大会宣传活动的目的、意义及活动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参与形式重在作为活动者参与,减少的仅仅是“观众”、“听众”形式的参与。倡议学生参与活动后主动写出书面的心得体会。组织者从学生的心得体会中总结经验,优化活动组织过程。
4.活动组织实施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按实施方案分步实施各项活动。活动由系学生会组织,部分活动结合学校阶段工作进行,并争得有关职能部门或校内学生社团的支持和帮助。
活动的时间均安排在周末进行,具体是周五晚和周六或周日上午。该时间段学生很少有第一课堂的学习任务,保证了各系学生均能参与。活动地点集中安排在人文艺术楼,个别活动安排在校内运动场等公共场所。
上述各项活动均做到了有计划、有实施方案、有总结,每周活动均在校内显要位置张贴了海报,对外系参与学生优先报名、优先组织座次、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奖。学生组织者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参加者在增强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文化修养。
七、活动实施后的研究成果
1.理论成果
通过研究验证了以下理论观点:一是通过创造校园文化来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可行的、有效的;二是通过适宜的第二课堂活动来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三是活动的内容和组织设计是保证活动德育效果的关键,即活动内容要保证与学生兴趣的符合度,活动的组织设计要严密并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凸显教育效果。
2.实践成果
通过两个月的集中的实践活动,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明显增强,班级凝聚力明显提升。学生的专业思想更趋稳固,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在传统文化、影视文化、体育文化、艺术欣赏、法律法规等方面视野更开阔,知识面扩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增强,团结协作意识有提高。锻炼造就了一批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学生干部,特别是积累了一定的举办大型学生活动的经验和能力,提高了学生干部队伍素质。从本系范围看,实现了每人至少参加或参与1项活动的预期目标,一二年级学生参与学生活动的次数均达到了2次以上,全系学生参与率在90%以上。36人次自发撰写了参与该系列活动的心得体会。4个班级针对该活动组织了板报展。参与学生超过2500人次。通过活动前后海报、校报和校系网站的大力宣传,人文沙周的品牌效应初步显现,艺术楼逐渐成为了广大学生周末文化活动的好去处,成为我校大学生的一道文化大餐。直接组织该系列活动的六个班级分别获得学校“先进班集体”和“先进团支部”荣誉称号,37人次获得校“优秀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获奖比例提高了32%。
八、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设想
活动内容的选择和活动的组织设计是难点。通过前期调研,把准学生脉搏,了解学生主客观的真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仍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预期目标有差距,尚未达到理想的参与率。
【关键词】活动 素质教育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5-0045-02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建设优美和谐、滋养丰富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文化熏陶和习染中得到精神的洗礼和灵魂的净化,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勿需多言,这在高等教育界已达成共识。但怎样通过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怎样的活动更有利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这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潜心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以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为切入点,其研究的意义在于探索适宜的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来营造预期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寻求一种更为高效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新途径。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项目基于山东师范大学戚万学教授的活动德育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
活动德育就是把活动作为模式建构的基点。所谓“活动道德教育”,就是在活动中通过活动而且为了活动的道德教育。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思考:第一,“活动”是一个尚待开拓的教育研究领域;第二,传统道德教育忽视主体精神活动在道德中的重要地位,基于此种反省,活动道德教育突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本质;第三,作为对当代认知主义道德教育的一种补充,活动道德教育突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中的“活动”,是指具有道德教育意义或功能的个人外部活动,或影响个人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外部活动,它至少包括学生主动参与的游戏、劳动、学生之间的外部协作和其他集体性活动等。此外,“活动”具有其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第二,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有其独特的理念。活动德育模式将目标定位于——实践道德生活,从根本上凸显活动道德教育与传统权威主义道德教育的本质区别,即主动与被动、发展与静止、开放与封闭的区别。由于“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因而,活动德育模式的课程设计,是以活动课程为主导的道德教育课程体系。此外,由于活动德育模式中的“活动”必须是学生自由自主的活动,因而教师将肩负更多的责任。
三、研究的预期目标
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来营造适宜的校园文化环境,学生通过参
与这些活动,使他们在研究者预期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最终实现提高大学生素质,改善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研究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内容
项目主要内容以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校园第二课堂活动为主,这些活动有的与学校现有专业有关,有的与专业无关,内容涉及较广,以扩大学生的兴趣范围。主要活动内容见下表:
五、研究方法和步骤
主要研究方法有实验法、调查法和访谈法。即实践性活动、活动效果调查和访谈。
研究步骤:2009年4月份确定课题,5~6月份调查访谈,9月份制定活动实施方案,10~11月份进行活动组织实施,12月份调查总结,观察活动效果,得出结论。
六、研究实施的主要过程
1.调查访谈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通过一定范围内对学生的调查访谈,了解学生的兴趣焦点,学生希望在哪些方面增长见识,提高认识,学生希望参与哪些活动,即哪些活动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兴趣,以保证学生的参与率。方法是通过班主任、辅导员召开学生干部和学生代表大会以获取这些信息。
2.制定活动实施方案阶段
根据调查访谈信息制定活动方案,方案经过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生代表讨论并最终确定。
3.宣传动员阶段
召开学生大会宣传活动的目的、意义及活动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参与形式重在作为活动者参与,减少的仅仅是“观众”、“听众”形式的参与。倡议学生参与活动后主动写出书面的心得体会。组织者从学生的心得体会中总结经验,优化活动组织过程。
4.活动组织实施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按实施方案分步实施各项活动。活动由系学生会组织,部分活动结合学校阶段工作进行,并争得有关职能部门或校内学生社团的支持和帮助。
活动的时间均安排在周末进行,具体是周五晚和周六或周日上午。该时间段学生很少有第一课堂的学习任务,保证了各系学生均能参与。活动地点集中安排在人文艺术楼,个别活动安排在校内运动场等公共场所。
上述各项活动均做到了有计划、有实施方案、有总结,每周活动均在校内显要位置张贴了海报,对外系参与学生优先报名、优先组织座次、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奖。学生组织者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参加者在增强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文化修养。
七、活动实施后的研究成果
1.理论成果
通过研究验证了以下理论观点:一是通过创造校园文化来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可行的、有效的;二是通过适宜的第二课堂活动来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三是活动的内容和组织设计是保证活动德育效果的关键,即活动内容要保证与学生兴趣的符合度,活动的组织设计要严密并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凸显教育效果。
2.实践成果
通过两个月的集中的实践活动,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明显增强,班级凝聚力明显提升。学生的专业思想更趋稳固,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在传统文化、影视文化、体育文化、艺术欣赏、法律法规等方面视野更开阔,知识面扩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增强,团结协作意识有提高。锻炼造就了一批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学生干部,特别是积累了一定的举办大型学生活动的经验和能力,提高了学生干部队伍素质。从本系范围看,实现了每人至少参加或参与1项活动的预期目标,一二年级学生参与学生活动的次数均达到了2次以上,全系学生参与率在90%以上。36人次自发撰写了参与该系列活动的心得体会。4个班级针对该活动组织了板报展。参与学生超过2500人次。通过活动前后海报、校报和校系网站的大力宣传,人文沙周的品牌效应初步显现,艺术楼逐渐成为了广大学生周末文化活动的好去处,成为我校大学生的一道文化大餐。直接组织该系列活动的六个班级分别获得学校“先进班集体”和“先进团支部”荣誉称号,37人次获得校“优秀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获奖比例提高了32%。
八、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设想
活动内容的选择和活动的组织设计是难点。通过前期调研,把准学生脉搏,了解学生主客观的真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仍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预期目标有差距,尚未达到理想的参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