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泥泞不再,鲜花盛开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wfoc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每一个20世纪90年代之前从村里走出的人来说,记忆里都会有一双雨靴。这双雨靴的作用,不是为了水,而是为了泥。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里,泥路是乡村最让人头疼的事情之一。“要想富,先修路”,小小道路,关乎百姓生活,更关系民生大事。告别泥泞难行,曾经是村里人最大的心愿。
  2004年1月,工信部下发《关于在部分省区开展村通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建设“村村通”国家系统工程,其中“公路通”成为“村村通”的重中之重;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重要指示精神,全国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被正式写入建设意见,并提上日程;
  2018年起,山东省深入开展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2019年10月,全面实施农村通户道路硬化“户户通”工程;
  2020年,两项行动工程圆满收官,“十三五”期间,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取得近7万公里的好成绩,全部乡镇、建制村实现通沥青(水泥)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实现通客车。
  十余年里,从“村村通”到“户户通”,农村公路所及之处越来越精准、越来越细化,提升了农村“颜值”的同时,更提高了百姓生活的品质。放眼全省,无论是靠山的,又或是临海的,每个乡村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绘制了独一无二的图景,也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因地制宜 青石铺路
  “叮叮当当……”铁锤敲打青石板发出的清脆响声此起彼伏,打破了日照市五莲县松柏镇窦家台子村的宁静。村里的老人闻声走出家门,难掩兴奋,在刚铺好的石板阶梯上走了好几个来回。村口空地上堆放的大量石板,正等待着村民将它们错落有致地铺放在小巷的路面上。
  何以是青石板而非水泥或沥青?游走在整个窦家台子村,竟没有发现一条小巷使用传统的硬化方式,均是用石板在夯实的土沙层上铺装。
  “无论是垫层或嵌缝,但凡是用水泥,排水就成了大问题,雨天难免会有积水。”村党支部书记韩玉高介绍说。这种透水性铺装不但解决了积水问题,更有助于巷子里绿化苗木的生长,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原生态。
  解决排水的后顾之忧,做会“呼吸”的小巷是五莲县启用石板硬化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众所周知,五莲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山地丘陵占86%,如采用传统的硬化方式改建难度极大。为此,五莲县大力推行就地取材,利用原石、花岗岩尾料等板材铺设门前巷。“我们县里花岗石资源丰富,矿山开采和石材加工产生的尾料、废石,成了铺装巷道最好的材料。铺装完成的路面不但整洁美观、透水性好,而且原材料成本也大幅缩减。”每一位参与道路硬化的村民都对此赞不绝口。
  “我们村近几年乡村旅游逐漸兴盛,也得益于公路与自然生态相融合的发展方式,保留了传统的乡村风貌。”韩玉高说。
  在临沂市沂水县院东头镇西墙峪村,道路硬化“户户通”工程也主动融入当地的山体、河流,充分体现和保留了沂蒙山区的房屋建筑风格。石墙、石房、石碾、石磨、石板路……层层梯田,越村穿林、盘山沿溪;层层台阶,或升或降、曲径通幽;传统村居,连片分布、保存完好。石英砂岩材质的墙体,透露着古朴,诉说着历史。
  精准扶贫 产业引路
  一部于2020年首播,反映淄博博山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电视剧《绿水青山带笑颜》带火了和尚房村。剧中的和尚房“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有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般。现实中的和尚房地处峡谷之中,群山环抱,山青水秀,房子顺势而建,错落有致,山下泉水,经年不息。
  也正是在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期间,和尚房村将原有的2.5公里不足4米宽,破损不堪的水泥路,改造成6米至8米宽崭新的沥青路,实现了与博山城区的连接,继而打开了和尚房村的发展大门。2018年,和尚房村通过招商引资,得到鲁商集团青睐,依托该村独有的自然资源——红叶山谷,开发“红叶柿岩”乡村振兴项目,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扶贫抓产业,路通产业兴。通过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农村发展资源全面盘活,不仅是影视业、旅游业,特色种养业、农村电商等产业的发展,同样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
  在“中国冬枣第一村”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东平村,一条绕村通园生态旅游路旁,几位村民沿街而坐,向来往的游客吆喝售卖自家冬枣园里的冬枣。“我们就沿着这条路摆摊卖枣,今年的路修好了,游客也多了起来,他们把车路边一停,顺着慢行跑道溜达过来,好多就直接进我们的园子采摘!”摆摊的村民指着身后葱葱郁郁的冬枣园说。
  冬枣是东平村的主要产业。为促进冬枣旅游业态和冬枣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区交通运输局将通户道路硬化工程与“四好农村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有机结合,为下洼镇修建了3条生态旅游路,提升了农村公路通达深度,让乡村产业有发展、致富有希望。
  “绕村通园生态旅游路的修建,不但充分展示了我们当地的乡村风土人情、冬枣特色,还吸引了众多客商,平均年收入预计增加30%,真是一条路带动了产业,富裕了百姓。”下洼镇镇长激动地说。
  留住乡愁 文化富路
  将道路建设与沿线乡村历史、人文、休闲紧密结合的要求,在临沂市临沭县曹庄镇朱村,这个流淌着革命老区红色血脉的地方得以践行。
  早在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来到朱村视察。这里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留下了新华社山东分社旧址、刘少奇故居等大量鲜活的红色印记。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在朱村,“保护”成为道路建设的核心。为保护传统村落格局、传承朱村红色精神,着力打造革命老区人民幸福生活样板,朱村精心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目前已建成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以钢八连纪念馆、朱村村史馆、朱村档案馆、临沭人民支前馆及革命烈士陵园为一体的“四馆一园”。
  在保护的前提下,农村公路想要取得高质量发展,就要避免“千路一面”,以沭河为界,朱村村东结合古色古香的清代民居建筑风格,铺设青石块,青砖黛瓦,古韵悠然;在新居民片区,结合现代房屋建筑风格,对户通道路进行水泥硬化。幽幽古韵与文明新风隔沭河遥相呼应。
  泰安市东平县张庄村同样将传统文化、历史故事等元素融入农村公路规划、设计、建设全过程。
  张庄村有几处老房子凝结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在规划道路和景点时,村里深入挖掘老宅承载的守望家园、三子从军、义诊四方等历史故事,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重新整修,打造形成独具特色、质朴亲切的乡村景观,并精心设计稻蒲荷香、喜房、张庄大队、农耕文化馆、勿忘初心广场等10个景观小品、主题景点,让乡愁“活”起来,从而引发游客感情共鸣。
  村党支部书记张灿真说:“村内所有的大小路两侧都铺装了花砖、路沿石,完成了整村绿化,我们每修一条路,就要打造一片景。”
  2019年,张庄村村外藕池全面改造,形成了一条特色观光带;村内道路全部硬化,高标准绘制了墙体画;村容村貌华丽转身,“公路+文化”融合发展。也是这一年,张庄村实现了100%硬化路“户户通”,“晴天尘土满鞋,雨天道路泥泞”永久成为历史。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编辑/王立群  助编/李潇雨)
其他文献
寿光境内,蔬菜大棚林立。1989年,这里诞生了冬暖式大棚,结束了中国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棚技术又由此传播至全国近30个省区。北到黑龙江省五常市红旗乡的“冬季温室大棚”,南到南沙永暑礁的蔬菜繁育基地,西到贵州省遵义市的“枫香速度”,全国一半以上的新建蔬菜大棚都少不了“寿光元素”。寿光的蔬菜大棚,加速着老百姓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这一切,还得从一个人说起,他就是王乐义。  深
期刊
“我当时没想那么多,从幼儿园退休后,在家闲着没事,就想跟村里的老人们一块跳跳舞,交流一些养生保健的常识。正巧村里开办了‘一元餐厅’,缺少厨师,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接了下来,没想到一干上就离不开了。”李会兰说。  从20世纪80年代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开始,一直到2017年退休,李会兰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整整37年。无论是村里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还是六七岁的孩童,很多都是她亲手教过的学生。退休之后,本该安享晚
期刊
河海交汇,大河息壤;岁月更迭,孕育新生。历史在岁月的长河中流淌,时光如滔滔江水般奔流不息。转眼间,多少个春秋已过,聪慧的利津街道人民依然在这片富有生机的土地上“筑巢引凤”,用生态之笔将古典与现代融合。他们铸魂、扬韵、美颜、传神,力争将东津渡教育康养度假区打造成齐鲁休教第一区、黄河入海第一渡、心灵度假第一乡,以强劲势头带动沿黄乡村振兴带蓬勃发展。  旅游富民蓝图已然铺开  五彩缤纷的花海、波光粼粼的
期刊
编者按  安武林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以文笔风趣幽默见长。尤其擅长借小事抒长情。近期,山东教育出版社推出了他的新书《看见的故事 看不见的珍藏》。山東画报社对安武林进行了专访,他也特意写了篇幽默风趣的文章发表在本刊。读者都能够开心快乐,是他最真挚的心愿。  图书简介:  《看见的故事 看不见的珍藏》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安武林的崭新力作,特别适合初高中及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阅读。内容上,所选篇目题材广、角度新
期刊
我出生在鲁西南,家乡曹县是座老城,位于黄河故道旁,历史可追溯至夏商,皇天后土,文脉汤汤,有醇厚的民风习俗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我家住在老县城大圩首北街,南街有戏园子,后街是古楼街,街上有不少作坊店铺,每逢集市,扎灯笼、编柳筐、捏面人好不热闹。家乡受鲁文化影响,尊礼重教,民俗活动非常讲究,大家好热闹,爱排场,不讲究吃穿,更多的是精神追求。  比如心里有了念想,精神有了起伏,嗓子就痒,便把唱戏作为抒发
期刊
土陶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手工工艺制品,被专家誉为“地面上流传至今的珍贵稀有土陶文物”。枣庄市的尚岩土陶便是其中之一,而孟庄镇尚岩村村民张胜付则是市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尚岩土陶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张胜付的祖辈是从外地逃荒至此的陶艺匠人。当他们发现这里的土是制陶的理想原料时,便重操旧业,把制作土陶技艺传给子孙后代。从那时起,尚岩村便有了土陶作坊,张氏的制陶技艺也得以传承,并带动周围人开始制陶,尚岩村土
期刊
“在刑警队工作时我当过‘卧底’,用QQ聊天的方式将对方引出来。对方是个高中生,涉嫌持刀抢劫。我和对方约在下午见面,我还买了份水果带着……”当面目清秀、气质文静的丁璐璐以平淡的语气口述这些经历时,我们才意识到这位在直播镜头前灵动活泼、受众多网友喜爱的“警花小姐姐”,背后竟然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各位网友,在我身边的是台儿庄区台北路派出所民警。我们一起来到抗战老兵——97岁的张友仁爷爷家看望他
期刊
“我們就认定吴站长了!”今年35岁的李艳一边忙着去除草莓病残叶子,一边跟我们打招呼,晒得黝黑的脸庞上洋溢着对于更美好明天的向往。  吴凤铎同样晒得黝黑的脸上,嘿嘿笑了。但仍不忘唠叨:“对,病残老叶已经不能产生光合作用了,去除它们不仅能让新叶更快生长,还能防止病残老叶身上携带的病虫菌进入到新叶体内。”  别看吴凤铎一副农民装扮,可是远近闻名的技术带头人。1995年,山东农业大学蔬菜专业毕业的他,从1
期刊
近日,冷空气频繁袭扰我国大部分地区,山东多地气温跌至历史最低值。越是身处寒冬,越是期待那春草蔓发的时刻。极寒天气中,那种春机勃发的图景在每个人心中强烈升腾。这不禁让我们又想起上一个冬天,在那个困难叠着困难的严冬里,我们也曾如此真切地期盼过春天。  世纪寒潮冻不住有温度、有热度的“两会”。转眼间,时间的指针已指向山东“两会”时间。每年的这段时间,可谓聆听山东故事的最好时机,全省发展的“大图景”与人民
期刊
疫情下的2020年,我们一度陷入彷徨,但终究于危机中奋起。疫情带来的停滞,考验着转型中的中国经济,让我们对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更加坚定,对强大国内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  2020年,是承上启下之年。这一年,我们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前所未有的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所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显得格外珍贵。  2020年,在山东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大工程,或持续推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