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文化挑战外籍高管

来源 :八小时以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aldoc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报道,在美国一家跨国公司的上海办公室,外籍销售总监伊恩·福斯特正与中国下属讨论上月未能实现的销售目标。他反复质问区域销售经理李元(音),为什么李的团队一直业绩不佳。福斯特当众对李的团队表示失望。李默默地点头,眼睛瞟向窗外,然后离开,回避与福斯特进一步讨论,再也没有回来。
  对李元来说,当着同事的面遭到公开批评是难以接受的。留面子在中国社会很重要。当缺点或错误被公之于众,我们都会感到尴尬,但中国人(及很多其他东方民族)对此尤为敏感。让人没面子包括上述的公开指责或挑战,也包括当众冲对方发脾气、发生冲突或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很多中国人极力为自己和别人顾全面子。中国人通常压制消极意见和情绪,尽量表现出尊重,避免让人感到颜面有损,认可别人的社会地位、公开表扬或者赠送昂贵的礼物等都会让人很有面子。
  很多驻华的西方管理层总是试图挑战面子的迷宫。他们很容易表现得严厉、爱伤人,结果导致员工害怕、沉默。对在华管理人员来说,要在推动高效的工作表现和维持员工的士气上平衡兼顾,是一个微妙的工作。如果真相总是伤人,那就找好时机和措辞。另外,尽管认可很重要,但对某个人的过多赞誉同样也会伤害团队的和谐。
  平衡才是关键。 (资料来源:国际在线)
其他文献
在杭州灵隐寺中有这样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这副对联语言朴素直白,却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明末清初的硕学鸿儒李密庵写有一首《半半歌》:“看破浮尘过半,半字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全诗出现了40多个“半”字,句句在理,如同“半称心”一般,奉劝世人活得从容、大度、豁达。  林语堂十分欣赏李密庵用生花妙笔在其《半半歌》里所描绘出的那种知足常乐、随遇而安、自然舒
刚从师范毕业,在那所偏僻的乡村学校,我认识了让我一生难忘的朋友,他就是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是我班上的“大”学生,说他大,一是因为他的年龄比同班孩子足足大了两岁;二是因为他身子小,面黄肌瘦,脑袋显得特别大。开学一个月了,小萝卜头的学费仍然拖欠着,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决定去他家看看。  “小萝卜头的家在哪儿?”我问一个正锄红薯地的村民,他直起腰,用奇怪的眼神看了我一眼,手指了指西边,说:“就在那山坳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