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分析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hion_dar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骨盆骨折的外固定架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38例外固定架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3个月~2年,所有患者经治疗均骨性愈合,扶拐下地时间3~5周,取除外固定架时间8~12周。骨性愈合,对位良好,无畸形复发。结论:能对旋转不稳定型骨折提供足够的稳定以促使骨折愈合。对垂直剪切型不稳定骨折配合牵引、内固定等也能提供早期负重所需的稳定。
  关键词:骨盆骨折;外固定架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204-02
  骨盆骨折主要是由于压砸、轧辗、撞挤或高处坠落等损伤所致,多系闭合伤。亦可因肌肉剧烈收缩发生撕脱骨折。枪弹、弹片等火器伤所致者为开放性骨盆骨折,常合并有腹腔脏器损伤。盆壁的血管及静脉丛很多,骨盆骨折常合并有大量出血,休克发生率很高,是一严重损伤[1]。若早期即使用外固定架固定,可使骨折块得以稳定,消除其活动,便于凝血、血栓形成。有利于控制出血,有利于提高骨盆骨折的抢救成功率。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38例外固定架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38例,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18~64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车祸32例,高处附落伤5例,挤压伤1例。按照骨盆骨折Tile分类:B1型8例,B2型10例,B3型14例,C1型4型,C2型2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CT检查。检查后3~5小时内行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
  作者简介:张校银,男 ,1979.04.12 , 本科。山西省五台县 ,汉 , 主治医师,普通外科,河南省唐河县人民医院
  1.2 方法
  1.2.1进针部位 髂嵴、髂前上棘到髋臼上缘(髂前下棘区),耻骨支或耻骨体。髂嵴穿针最简单,髂前下棘区固定最可靠。
  1.2.2皮肤切口 0.5~1.0cm长,置套管保护软组织,用直径2.5mm左右钻头钻开骨皮质,直接拧入直径4.0mm螺纹半针。髂嵴部位穿针应与矢状面成15°~20°角,以适应骨盆壁倾斜度穿入。于后侧骼嵴进针或判断方向有困难者,可适当扩大切口,推移内侧盆壁组织后,利用手指引导,以确保钢针穿于内外侧皮质骨板之间。深5~6cm,针数3~4枚。髂前下棘区的软组织较厚,皮肤切开后,利用血管钳钝性纵向顺肌纤维方向分离,置套管保护,朝骶髂关节方向拧入钢针。耻骨部位应避免损伤股部血管神经束,男性尚应注意腹股沟管内的精索。耻骨支较细,可采用一定倾斜度穿入。伤侧耻骨无法穿针、耻骨联合保持完好者,可穿入对侧耻骨。
  1.2.3固定方式 髂嵴钢针组用短连接杆连接,髋臼上缘钢针与耻骨区钢针连接。再将上述两组钢针用连接杆连接,形成半骨盆环固定。对侧骨盆最少于髂嵴部位穿针2~3枚。其他穿针视骨折情况而定。根据骨折类型于腹壁前与对侧骨盆连接固定。两侧骨盆连接固定可为直接连接。腹部膨隆,腹壁较厚或腹部需要其他操作的,可组合成多种形式连接。组合越多越复杂不仅固定架重量增加,护理不方便,而且给穿衣带来困难。
  2 结果
  随访时间3个月~2年,所有患者经治疗均骨性愈合,扶拐下地时间3~5周,取除外固定架时间8~12周。骨性愈合,对位良好,无畸形复发。
  3 讨论
  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早期应用外固定术,可使复苏期死亡率从22%降至8%。且便于护理,便于患者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急诊复苏期任何类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均可采用外固定架固定。目的在于稳定骨折控制出血,增加复苏成功率。此时外固定也许仅为暂时固定。待病情稳定后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稳定性骨盆骨折畸形明显者,往往造成骨盆容积明显减小。可采用小切口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TileB型骨折。由于骶髂关节后侧复合结构完整,无垂直方向移位,是外固定术最好适应证。TileB1“开书”型骨折。骶髂关节前韧带断裂,取“关书”样复位,骨盆穿针后适当加压固定。TileB2侧方挤压内旋型骨折。骶髂前结构压缩性改变,复位穿针后取中和位或轻度外旋位固定。若内翻明显、肢体短缩,应同时加用患肢骨牵引[2]。TileC型骨折。骨盆前后结构均被破坏,存在旋转和垂直不稳定,骨盆呈“游离”状态。简单“开书”或“关书”样复位,可能造成后侧结构进一步损伤,应于骨盆后侧或髋部应用挤压力复位。单纯依赖前外侧外固定架,固定不可靠。TileC1型单侧骨盆不稳定。复位穿针后能利用对侧骨盆作向下向外牵伸维持固定。复位困难或不能维持复位者,加用患肢骨牵引或骶髂关节螺丝钉固定。TileC2型骨折。对侧骨盆亦旋转不稳定,想利用一侧骨盆稳定另一侧的作法有困难,应加用骶髂关节螺丝钉固定或者骨牵引。TileC3型骨折。双侧骨盆均表现为完全性损伤,伤情严重。早期为控制出血应立即使用外固定,但其最终固定效果仍以内固定为佳。也可采用骶髂关节螺丝钉固定,辅以外固定架稳定骨盆前环。
  针道感染是影响外固定术应用的主要因素。防止钢针与皮肤软组织之间产生过大界面张力及加强针道护理,是预防针道感染行之有效的措施。界面张力大,不仅产生皮肤软组织切割,针道压疮坏死。而且是针道感染的温床。所以术中应行针眼无张力松弛状态缝合处理。术后早期可多组钢针大块包扎,以减少皮肤与钢针的相对运动。3~5天后改用单针小块敷料覆盖,便于换药及针道护理[3]。术后2~3天开始针道周围点酒精,每天2~3次,以保证针道周围相对清洁干净(也有建议钢针周围应用1‰洗必泰纱布包扎)。钢针周围焦痂可用过氧化氢及生理盐水及时清理,以允许针道分泌物自由排出,减少针道感染机会。大多数针道感染,早期表现为浅表性感染。作好针道护理的同时全身使用抗生素,感染多可以控制。若表现为明显深部感染,则应拔针。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作好针道引流。钢针松动直接影响外固定强度,也为针道感染提供机会。骨盆为松质骨,为减少钢针松动率应注意:钻孔后直接拧入钢针、不扩孔:不要反复穿针;使用带螺纹钢针;保证钢针有足够进针深度;避免单针过度受力;选择好带架下地活动时间。B型骨折,病情平稳后可逐渐由平卧位到坐位。术后2~3周带架下地活动,10~12周可拆外固定架。C型骨折较复杂,下地及带架时间均应适当加长。
  参考文献
  [1] 王青安[1];张征石[2].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外固定架治疗.中国骨伤.2007.20(1):56-57
  [2] 张建新,徐展望.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骨盆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2):105.
  [3] 潘进社,李亚洲.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外固定架治疗[J].中华创伤杂志,2004,6(6):32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小青龙汤的药理、临床作用。方法: 根据资料、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总结。结论: 小青龙汤具有解毒散汗,温肺化饮。  关键词:小青龙汤;药理;临床作用【中图分类号】R28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2-0173-01  1小青龙汤基本情况  组方来源:《伤寒论》。组方:麻黄去节,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细辛三两(6g) 干姜三两(6g) 甘草炙,三
期刊
摘要:目的: 对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探究。方法: 2012年至2013年从我院的肝硬化腹水患者中选取68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患者以自愿为原则来进行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对照组采取的是西药治疗,治疗组则是使用中西结合疗法。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5%,两组的有效率对比分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增强型透明贴在PICC穿刺后在机械性静脉炎并发症所发挥的预防作用及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4例行PICC治疗的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患者首先进行PICC穿刺治疗,对照组于穿刺后在穿刺部位使用50%的硫酸镁进行湿敷,观察组则于穿刺后立即在穿刺部位沿穿刺静脉方向覆盖10厘米×10厘米的增强型透明贴,比较两组患者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百分率以及机械性静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现有持续性皮肤牵引用具在患者中的应用,提出改进方案。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18家医院共225名医生和60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和患者认为现有的持续性皮肤牵引用具在实用性方面都需要忍受,普遍认为需要改进,在针对目前实用性的改进方案中,在透气性及与脚部的吻合度方面,医护人员中希望改进者所占比重与患者中希望改进者所占比重一致(P>0.05);在形状、固定方式、脚部抬高方式方面,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3年间急性发作情况的影响。方法:符合条件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缓解期戒烟,学会自我腹式呼吸锻炼,避免寒冷、沙尘天气刺激等;急性发作期西医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氧疗、福莫特罗4.5~9μg,2次/d,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祛痰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由医生和专职护理师每年三伏天施行冬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锻炼对重症肌无力术后患者肺功能恢复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肌无力患者80 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规范化肺部康复运动干预。结果:术后5d观察组患者肺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术后肺部并发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鼓励患者有效咳嗽,促进肺复张;定时进行药物雾化吸入,以促进痰液排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23-01  雾化吸入疗法是帮助患者稀释痰液,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对雾化吸入的护理,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治疗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和水肿。 2.解痉。 3.稀化痰液,帮助祛痰。  雾化器的种类  (1)超声波雾化器是应用超声波声能,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目的,其特点是雾量大小可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中医内科脾肠病症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于中医内科接受治疗的140例脾肠病症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予以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3%,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个月。经实验室、影像、临床检查,
期刊
摘要: 目的: 了解广安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8-2012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广安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广安区2008-2012年报告发病手足口病53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13/10万;发病主要以3岁以下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8.29%,其中1~岁组最高,占发病总数的32.90%;职业以散
期刊
摘要:文章探讨气态甲醛吸入对小鼠肝脏的毒性作用。将4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采用相对密闭空间吸入甲醛染毒的方法,每天上午10:00在密室中放上不同浓度的甲醛溶液,连续处理6周后处死小鼠,肉眼观察实验鼠行为、体征变化,病理切片观察肝脏组织的改变,称量小鼠体重,计算其体重增加情况以及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染毒小鼠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肝脏表面出现坏死斑点,肝细胞浊肿、胞浆疏松化,小鼠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