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指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在数学课堂上利用生活化的策略,让学生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找数学”,让他们可以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积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的运用实际生活中去。
关键词:生活化;实用性;操作性;多样性
特殊教育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通边正式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儿童通过非正式学习途径就能获得的那些知识和技能,有意识的指导他们可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方法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以解决,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的一些生活化的策略,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知识的原型,感受到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积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一、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数学的实用性
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可以为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对于智障儿童学习的数学应该是他们生活中所需要的数学。数学内容如果脱离了智障儿童们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经验的,他们是学不好,也用不了的,更无法体会数学的价值和意义。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为出发点,引导他们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学数学,可以在数学习中更好的体验生活,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可以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让学生认识元、角、分以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模拟超市购买学习用品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真正把所学知识能运用到他们的生活中。可以让每人拥有1元、2元、5元的纸币各一张,让他们每人买一件学习用品。某些同学买了一盒4元5角的铅笔,给了5元,得到找零5角;某些同学买了一支单价3元6角的卷笔刀,给了5元,得到找零1元4角;某些同学买了2本单价0.8元的练习本,给了2元,得到找零4角。某些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可以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买到想要的一些学习用品。在买完以后可以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让他们讨论给的钱和找的钱有没有没错,有些同学还学着讨价还价,都感觉很开心。
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们到餐厅进行现场教学,比如买馒头、打饭,、让他们得到实际的锻炼。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兴趣盎然。在现实生活中智障儿童可以学到生活实际的操作、掌握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本领,学生的学习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不断的进行拓展,与生活和社会更紧密联系起来,促进数学与生活实现了零距离。
二、巧用生活实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对智障儿童教育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之前学生的学习不是从教室到教室,就是从课堂到课堂,除了读书,背书,读题,做题,就没有其他更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严重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导致很多学生可以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而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感到束手无策。老师要加强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在现实生活的世界中寻找更多教学素材,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些社会信息,还有与智障儿童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教学事例融入到数学教学内容中,让数学更加贴近生活,运用一些生动、具体、形象的生活实例来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
比如,某位同学看到他们的床板不太牢固,有些松动。老师就可以借着数学活动课,和学生一起拿上要用的工具和木条来到学生宿舍,老师可以先做示范将其中一个松动的床板反过来,用三个木条钉成一个三脚架,把它固定在床板上,然后再讓学生感受一下,同学们连说好舒服,床板没有松动,更加牢固了。然后可以趁此机会讲出三角形的性质和它的稳定性,让同学们运用工具亲自动手对自己的床板进行修理和固定。
又如,在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教学中,我们探究1米、1分米、1厘米的长度,智障儿童因为缺乏生活体验,很难理解,如果纸上谈兵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在引导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时,可以将米尺竖在学生身边,让他们感受一下,比一比1米有多高,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更好的建立了1米的长度观念。在引导他们建立1分米和1厘米的长度观念中,让他们用1分米的长度和他们自己手掌的宽度进行比较,用1厘米的长度和他们的手指宽度进行比较。这样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可以有助于学生对对新知识的理解,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培养了动手、动脑的能力,掌握了制作的本领和技能,而且培养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提高智障儿童以后的生存能力奠定了基础。
三、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元化的方法
在教学中,因为智障儿童的注意力极不稳定,非常容易被一些刺激所吸引。可以集中注意的时间只有十分钟左右,甚至更少。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们进行有意注意。特别要善于运用趣味游戏来激活智障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在儿童的生活中游戏是一种独特的重要的学习活动,对于智障儿童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特殊的补偿教育手段,是智障儿童教育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老师要根据智障儿童好动和持久性比较差的特点,结合数学课上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主动愉快的投入学习中,必须要寓教于趣,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产生乐学、爱学的情绪,以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经常创设一些有趣情境,比如可以运用愉快的游戏、有趣的故事、老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化,可以更容易唤起学生愉快之情,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并用,使情感和认识活动产生共鸣,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老师可以引入找朋友的游戏到教学中。让学生事先准备20张硬纸卡片,在上面写两组1到10的数字,老师拿出10以内的任意数字,让学生把两数之和等于这个数的卡片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提高了解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得主动、活泼在活跃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总之,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作为一名特教老师,要以帮助智障儿童提高生存能力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智障儿童的整体素质和生存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特殊教育学校)
关键词:生活化;实用性;操作性;多样性
特殊教育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通边正式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儿童通过非正式学习途径就能获得的那些知识和技能,有意识的指导他们可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方法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以解决,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的一些生活化的策略,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知识的原型,感受到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积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一、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数学的实用性
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可以为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对于智障儿童学习的数学应该是他们生活中所需要的数学。数学内容如果脱离了智障儿童们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经验的,他们是学不好,也用不了的,更无法体会数学的价值和意义。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为出发点,引导他们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学数学,可以在数学习中更好的体验生活,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可以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让学生认识元、角、分以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模拟超市购买学习用品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真正把所学知识能运用到他们的生活中。可以让每人拥有1元、2元、5元的纸币各一张,让他们每人买一件学习用品。某些同学买了一盒4元5角的铅笔,给了5元,得到找零5角;某些同学买了一支单价3元6角的卷笔刀,给了5元,得到找零1元4角;某些同学买了2本单价0.8元的练习本,给了2元,得到找零4角。某些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可以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买到想要的一些学习用品。在买完以后可以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让他们讨论给的钱和找的钱有没有没错,有些同学还学着讨价还价,都感觉很开心。
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们到餐厅进行现场教学,比如买馒头、打饭,、让他们得到实际的锻炼。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兴趣盎然。在现实生活中智障儿童可以学到生活实际的操作、掌握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本领,学生的学习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不断的进行拓展,与生活和社会更紧密联系起来,促进数学与生活实现了零距离。
二、巧用生活实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对智障儿童教育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之前学生的学习不是从教室到教室,就是从课堂到课堂,除了读书,背书,读题,做题,就没有其他更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严重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导致很多学生可以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而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感到束手无策。老师要加强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在现实生活的世界中寻找更多教学素材,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些社会信息,还有与智障儿童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教学事例融入到数学教学内容中,让数学更加贴近生活,运用一些生动、具体、形象的生活实例来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
比如,某位同学看到他们的床板不太牢固,有些松动。老师就可以借着数学活动课,和学生一起拿上要用的工具和木条来到学生宿舍,老师可以先做示范将其中一个松动的床板反过来,用三个木条钉成一个三脚架,把它固定在床板上,然后再讓学生感受一下,同学们连说好舒服,床板没有松动,更加牢固了。然后可以趁此机会讲出三角形的性质和它的稳定性,让同学们运用工具亲自动手对自己的床板进行修理和固定。
又如,在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教学中,我们探究1米、1分米、1厘米的长度,智障儿童因为缺乏生活体验,很难理解,如果纸上谈兵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在引导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时,可以将米尺竖在学生身边,让他们感受一下,比一比1米有多高,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更好的建立了1米的长度观念。在引导他们建立1分米和1厘米的长度观念中,让他们用1分米的长度和他们自己手掌的宽度进行比较,用1厘米的长度和他们的手指宽度进行比较。这样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可以有助于学生对对新知识的理解,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培养了动手、动脑的能力,掌握了制作的本领和技能,而且培养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提高智障儿童以后的生存能力奠定了基础。
三、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元化的方法
在教学中,因为智障儿童的注意力极不稳定,非常容易被一些刺激所吸引。可以集中注意的时间只有十分钟左右,甚至更少。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们进行有意注意。特别要善于运用趣味游戏来激活智障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在儿童的生活中游戏是一种独特的重要的学习活动,对于智障儿童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特殊的补偿教育手段,是智障儿童教育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老师要根据智障儿童好动和持久性比较差的特点,结合数学课上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主动愉快的投入学习中,必须要寓教于趣,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产生乐学、爱学的情绪,以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经常创设一些有趣情境,比如可以运用愉快的游戏、有趣的故事、老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化,可以更容易唤起学生愉快之情,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并用,使情感和认识活动产生共鸣,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老师可以引入找朋友的游戏到教学中。让学生事先准备20张硬纸卡片,在上面写两组1到10的数字,老师拿出10以内的任意数字,让学生把两数之和等于这个数的卡片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提高了解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得主动、活泼在活跃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总之,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作为一名特教老师,要以帮助智障儿童提高生存能力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智障儿童的整体素质和生存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