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一个学生都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个体,他们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拨动学生的生命“情弦”,去感化、激励学生;关注生命,教育才能触动教师的生命“情弦”,去感动、鼓舞教师。关注生命,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师生的心灵;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沁人心脾,润物无声。
关键词:心灵;生命情感;教育
生命情感就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认知与认同。积极的生命情感能够使人精神振奋、积极向上,富有爱心,成为我们精彩人生的动力之源;而消极的生命情感则意味着对生命的否定,对自我生命意义的无望,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志消沉,颓废不前。生命情感关系到我们一切言行举止,是建构我们幸福人生的重要因素。因此,生命情感的化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而我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应担当生命情感化育的重担。生命情感化育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教育的过程。教育关注个体,关注人,那么就应该去关注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关注其外显的生命崭露,关注其内隐的生命情感的化育。
[案例1] 我班上有几位女生从一年级起就参加了学校舞蹈队。自此以后,我班每年五月艺术节的节目就不用我操心了。她们总能把参赛节目组织得好好的。对此我也总是很放心,很舒心。慢慢地我发觉她们练舞的时间和频率都超过了一定的“界线”,我不禁担心起来。毕竟,她们的专业不是舞蹈。终于,一次大考之后,让我找到了机会成功地劝说她们退出了舞蹈队。但其中有一个女孩——婷还在偷偷地学习舞蹈。我知道后便联合家长一起向她施加压力,逼迫她放弃,至少是暂时地放弃。一天晚上,婷哭着打电话给我,说了很多,并坚定地表达了她要继续练舞的决心……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是我没有想到的。入校时,婷的成绩在班上是倒数,但我没有放弃她。个性相近的我们很快成了朋友。一年的时间,她已排到了班上的第12名,并被评为“学习积极分子”。我为她的进步而感到高兴,同时也对自己的教育成果欣喜不已。但舞蹈改变了这一切,它渐渐远离了我和婷的距离,并且成为我们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我不禁自问:我关注婷的需要了吗?关注生命的需要,就该让学生拥有一些“选择权”。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职责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由管理者变为引导者。教师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而是学生的“参谋”。“少一点指令,多一些商量;少一点约束,多一些自主;少一点强制,多一些弹性”,这样的教育才能亲近学生主体的生命需要。思考再三后,我与婷心平气和地进行了一次长谈。我们各自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事实上,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能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我向婷道了歉,我不应该因为一次的考试成绩而否定了她,不应该因此而压制她的兴趣爱好。婷也作了自我反省,她应该在确保学习的前提下发展锻炼自己。她今后一定会注意改进的。最终,婷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案例2] 盈是一个能歌善舞,活泼爱动的女孩子。她的另一个特点是衣着打扮十分时尚与前卫,可以说她就是我班流行时尚的源头。学校要求每天穿着校服,佩戴校卡,生性求异的她穿着校服时总会比别的同学多出一样可爱的装饰品,于是其他同学纷纷效仿。盈爱留短发,但也可以扎起一个小辫子,因此她的发型“日新日异”,简直让人目不暇接。问她: “你是否可以要么把头发剪短,要么把头发留长?像这样不长不短,你不难受吗?”她会对你甜甜地一笑,说:“我也没有办法呀。天生头发就长得比别人慢。老班,不信我妈可以作证。”无语!翻开她的周记,“老班,我可以叫你妈妈吗?你比我妈管得还要多……”“老班,我昨天做了一个梦。梦见你生了个儿子,有一天,你儿子哭着对你说 ‘妈妈!妈妈!给我自由!’……”
盈的这个梦促使我重新审视我的教育对象。虽然当时的我还没有做妈妈,但我的学生们却已经二十岁了,已经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不同的创造潜能,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帮助我们的学生发挥潜能,发展个性。肖川曾说过:“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在很多实际情况下,学生只能听从老师的,只能按纪律和要求去行动。他们不能乱讲、乱动,不能有异于其他同学,在没有得到许可下不能自作主张。这些表面上看似“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要求严重影响了学生们思想和行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虽然他们是大人们眼中的“乖乖宝”,但这与现代社会要求个体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精神是相背离的。
关注生命的个性,应该创设宽松氛围。教师的勃然大怒、严厉呵斥和冷嘲热讽,都只会挫败学生的自尊心,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丧失表现的信心和勇气??????教师对学生信任的注视,宽容的微笑等任何一种融入尊重、热爱的言行举止,都可以营造出一种温馨宽松的教育氛围。关注生命的个性,还要促进多元沟通。学生的个性必须在沟通中得以协调。生命教育应拓展沟通交流的时空,努力与家庭、社区建立多元化沟通机制,引领学生在与老师、同学、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的合作中发展个性,在对社区的服务中完善个性。
[案例3] 芝是班上一个让我体味到太多感触的学生,从入校时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胖乎乎的脸蛋,两条长长的辫子,十足的清纯可爱。开学第一天站在讲台上,用宏亮的声音向全班同学阐述了竞选班长的宣言,尽管她的入学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我欣赏她的胆量和魄力,因此鼓足了勇气选择她担任我班的第一任班长。她的确有很好的组织管理能力,班级活动进行得有声有色,获得了各项荣誉,只是她本人却经常成为班级“波澜”的源头。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改换了班长。在与家长的一次例行沟通之后,她找到我,大声地质问我为什么不先与她进行沟通就告诉家长。记得当时她的脸颊因为气愤而变得红红的,并且以警告的口吻对我说,如果她的父亲因此而心脏病复发的话,我要承担全部的责任。我到并不害怕承担责任,只是感到异常的惊讶,甚至是一丝愤怒。虽然当时工作才两年,但用这样的语气和我说话的学生,芝是第一个。我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讲述了自己的理由及目的。我获得了她的认同。后来,我逐渐了解了芝。她个性极强,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因此,在班上的人缘不是很好,也时常与老师发生不愉快。有一天,因为违反课堂纪律而留在办公室里的她一直一言不发。突然,她趴到我的办公桌上哭了起来。我再次感到了异样的惊讶。她居然也有这么脆弱的一面!她告诉我她的父母就要离婚了。从此,我走进了她的生活。随着接触的增多,我越来越了解芝,情感的天平也越来越倾向了芝。在一个对什么都无所谓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受伤的心灵,一碰就碎。我了解了她的家庭,熟悉了她的情感。我们经常一起从学校走到车站,我们都很珍惜这种交流的机会。在她很受伤的时候,我把她带回了家。躺在一张床上,我们聊了很久很久。我们交流了对某些男生的看法,我甚至接触过她的男友。她告诉我,她的男友觉得我们就是一对姐妹。她很开心,我也很高兴。芝慢慢地有了改变。虽然她在班上不是出类拔萃的人物,虽然她偶尔还是会“惹祸上身”,但我对这一切觉得很满意。毕业离校后的第一个教师节,我收到的第一份祝福就来自芝。她不是成绩最好的学生,也不是表现最棒的学生,但却是让我感到最欣慰的学生!
虽然教育不可能解决生命情感的全部问题,但也不应该放弃对个体生命情感的关怀。“现实中太多的冠以‘教育’名义的教育形式占据了学生个体生命的空间。太多的强力干涉,沉重的权力支配之下不可能有良好的生命情感的生成。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一种态度,使教育过程由一种权力控制之中的程序运作走向个体全身心参与、并使个体身体感觉得以阐扬的审美化的教育历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可以也不能急功近利,教育必须关注生命,关注学生个体生命情感的生长生成。我们在关注学生生命个体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应实实在在地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关注他们内在生命需求,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更加珍视生命,爱生,乐生,提升个体生命的价值。
有思想的教师会“以生气唤醒生气,以激情感动激情,以理想鼓舞理想,以生命点燃生命。”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使学生体验到生命的快乐。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在帮助学生感受生命快乐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生命快乐。
关键词:心灵;生命情感;教育
生命情感就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认知与认同。积极的生命情感能够使人精神振奋、积极向上,富有爱心,成为我们精彩人生的动力之源;而消极的生命情感则意味着对生命的否定,对自我生命意义的无望,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志消沉,颓废不前。生命情感关系到我们一切言行举止,是建构我们幸福人生的重要因素。因此,生命情感的化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而我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应担当生命情感化育的重担。生命情感化育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教育的过程。教育关注个体,关注人,那么就应该去关注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关注其外显的生命崭露,关注其内隐的生命情感的化育。
[案例1] 我班上有几位女生从一年级起就参加了学校舞蹈队。自此以后,我班每年五月艺术节的节目就不用我操心了。她们总能把参赛节目组织得好好的。对此我也总是很放心,很舒心。慢慢地我发觉她们练舞的时间和频率都超过了一定的“界线”,我不禁担心起来。毕竟,她们的专业不是舞蹈。终于,一次大考之后,让我找到了机会成功地劝说她们退出了舞蹈队。但其中有一个女孩——婷还在偷偷地学习舞蹈。我知道后便联合家长一起向她施加压力,逼迫她放弃,至少是暂时地放弃。一天晚上,婷哭着打电话给我,说了很多,并坚定地表达了她要继续练舞的决心……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是我没有想到的。入校时,婷的成绩在班上是倒数,但我没有放弃她。个性相近的我们很快成了朋友。一年的时间,她已排到了班上的第12名,并被评为“学习积极分子”。我为她的进步而感到高兴,同时也对自己的教育成果欣喜不已。但舞蹈改变了这一切,它渐渐远离了我和婷的距离,并且成为我们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我不禁自问:我关注婷的需要了吗?关注生命的需要,就该让学生拥有一些“选择权”。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职责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由管理者变为引导者。教师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而是学生的“参谋”。“少一点指令,多一些商量;少一点约束,多一些自主;少一点强制,多一些弹性”,这样的教育才能亲近学生主体的生命需要。思考再三后,我与婷心平气和地进行了一次长谈。我们各自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事实上,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能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我向婷道了歉,我不应该因为一次的考试成绩而否定了她,不应该因此而压制她的兴趣爱好。婷也作了自我反省,她应该在确保学习的前提下发展锻炼自己。她今后一定会注意改进的。最终,婷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案例2] 盈是一个能歌善舞,活泼爱动的女孩子。她的另一个特点是衣着打扮十分时尚与前卫,可以说她就是我班流行时尚的源头。学校要求每天穿着校服,佩戴校卡,生性求异的她穿着校服时总会比别的同学多出一样可爱的装饰品,于是其他同学纷纷效仿。盈爱留短发,但也可以扎起一个小辫子,因此她的发型“日新日异”,简直让人目不暇接。问她: “你是否可以要么把头发剪短,要么把头发留长?像这样不长不短,你不难受吗?”她会对你甜甜地一笑,说:“我也没有办法呀。天生头发就长得比别人慢。老班,不信我妈可以作证。”无语!翻开她的周记,“老班,我可以叫你妈妈吗?你比我妈管得还要多……”“老班,我昨天做了一个梦。梦见你生了个儿子,有一天,你儿子哭着对你说 ‘妈妈!妈妈!给我自由!’……”
盈的这个梦促使我重新审视我的教育对象。虽然当时的我还没有做妈妈,但我的学生们却已经二十岁了,已经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不同的创造潜能,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帮助我们的学生发挥潜能,发展个性。肖川曾说过:“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在很多实际情况下,学生只能听从老师的,只能按纪律和要求去行动。他们不能乱讲、乱动,不能有异于其他同学,在没有得到许可下不能自作主张。这些表面上看似“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要求严重影响了学生们思想和行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虽然他们是大人们眼中的“乖乖宝”,但这与现代社会要求个体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精神是相背离的。
关注生命的个性,应该创设宽松氛围。教师的勃然大怒、严厉呵斥和冷嘲热讽,都只会挫败学生的自尊心,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丧失表现的信心和勇气??????教师对学生信任的注视,宽容的微笑等任何一种融入尊重、热爱的言行举止,都可以营造出一种温馨宽松的教育氛围。关注生命的个性,还要促进多元沟通。学生的个性必须在沟通中得以协调。生命教育应拓展沟通交流的时空,努力与家庭、社区建立多元化沟通机制,引领学生在与老师、同学、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的合作中发展个性,在对社区的服务中完善个性。
[案例3] 芝是班上一个让我体味到太多感触的学生,从入校时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胖乎乎的脸蛋,两条长长的辫子,十足的清纯可爱。开学第一天站在讲台上,用宏亮的声音向全班同学阐述了竞选班长的宣言,尽管她的入学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我欣赏她的胆量和魄力,因此鼓足了勇气选择她担任我班的第一任班长。她的确有很好的组织管理能力,班级活动进行得有声有色,获得了各项荣誉,只是她本人却经常成为班级“波澜”的源头。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改换了班长。在与家长的一次例行沟通之后,她找到我,大声地质问我为什么不先与她进行沟通就告诉家长。记得当时她的脸颊因为气愤而变得红红的,并且以警告的口吻对我说,如果她的父亲因此而心脏病复发的话,我要承担全部的责任。我到并不害怕承担责任,只是感到异常的惊讶,甚至是一丝愤怒。虽然当时工作才两年,但用这样的语气和我说话的学生,芝是第一个。我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讲述了自己的理由及目的。我获得了她的认同。后来,我逐渐了解了芝。她个性极强,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因此,在班上的人缘不是很好,也时常与老师发生不愉快。有一天,因为违反课堂纪律而留在办公室里的她一直一言不发。突然,她趴到我的办公桌上哭了起来。我再次感到了异样的惊讶。她居然也有这么脆弱的一面!她告诉我她的父母就要离婚了。从此,我走进了她的生活。随着接触的增多,我越来越了解芝,情感的天平也越来越倾向了芝。在一个对什么都无所谓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受伤的心灵,一碰就碎。我了解了她的家庭,熟悉了她的情感。我们经常一起从学校走到车站,我们都很珍惜这种交流的机会。在她很受伤的时候,我把她带回了家。躺在一张床上,我们聊了很久很久。我们交流了对某些男生的看法,我甚至接触过她的男友。她告诉我,她的男友觉得我们就是一对姐妹。她很开心,我也很高兴。芝慢慢地有了改变。虽然她在班上不是出类拔萃的人物,虽然她偶尔还是会“惹祸上身”,但我对这一切觉得很满意。毕业离校后的第一个教师节,我收到的第一份祝福就来自芝。她不是成绩最好的学生,也不是表现最棒的学生,但却是让我感到最欣慰的学生!
虽然教育不可能解决生命情感的全部问题,但也不应该放弃对个体生命情感的关怀。“现实中太多的冠以‘教育’名义的教育形式占据了学生个体生命的空间。太多的强力干涉,沉重的权力支配之下不可能有良好的生命情感的生成。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一种态度,使教育过程由一种权力控制之中的程序运作走向个体全身心参与、并使个体身体感觉得以阐扬的审美化的教育历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可以也不能急功近利,教育必须关注生命,关注学生个体生命情感的生长生成。我们在关注学生生命个体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应实实在在地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关注他们内在生命需求,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更加珍视生命,爱生,乐生,提升个体生命的价值。
有思想的教师会“以生气唤醒生气,以激情感动激情,以理想鼓舞理想,以生命点燃生命。”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使学生体验到生命的快乐。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在帮助学生感受生命快乐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生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