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语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又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般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人的一生也总有成绩和不足,有功劳和过错。这些是非功过、优劣短长,有时复杂交错,常常弄得领导者眼迷心乱,说不清自己面对的人究竟是贤是愚,该不该用。看人确实有个方法问题,而掌握方法也要有一定的智慧。
春秋时期,晋平公有一次在西河乘船游玩。船到中游,他忽然叹气说:“唉,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贤士与我共同享受这种快乐呢?”船夫固桑上前说:“您现在如果真的喜欢人才的话,那贤士就会到来的。”晋平公说:“固桑啊,我的门下有食客三千多人,如果早晨的食物不足了,下午我就到市场上收租;晚上的食物不足了,我早晨就到市场上收租。我都这样做了,还能说我不喜欢人才吗?”固桑回答说:“鸿鹄能够高飞冲天,然而它所依靠的只是翅膀上粗壮的翎毛。至于它肚皮下和后背上的毛,增加或减少一把,不会影响飞的高低。不知您的食客们,是翅翎呢,还是腹背上的细毛呢?”晋平公听了后没有再说什么。a应该说,这个船夫水平很高,他道出了一个看人看事的基本方法,那就是要分清主次,看主流。
识别人才,无论是面向一个团队,还是面对人才个体,都需要分清主次,抓重点,看主流。对一个团队,需要注意发现、培养、保护骨干人才。因为,只有稳定和重用骨干人才,才能使他们真正发挥“翅翎”的作用,带动整个单位、整个事业腾飞;也只有稳定和重用骨干人才,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带出一支好队伍。如果是看一个人,那同样需要分清主次,看主流,看大节;大节不亏,就可以根据才能大胆使用。对于小节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属于过失性的小错误,过而能改,要相信人家自己能教育自己;有些属于品行有亏的问题,可以采取适当方式给予提醒、教育和引导,但不能以小过而掩大德,对人才全盘否定,弃而不用。
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召集了一批文人著《淮南子》一书,其中在《汜论训》篇中说道:“现在有些君主在评论他的臣子时,不考虑他们的大功,不看他们总的表现,而专看他们在细小问题上是不是做得好,这是一种失去优秀人才的做法。所以,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享有盛誉的人,就不要挑剔他细小的过错……人总是有缺点和短处的,这是人之常情,我们只要看他大的表现就可以了;虽有小的过失,也没有什么妨碍。若是大的方面不好,虽有小的善行,也不能提拔重用。”a
三国时东吴的国君孙权,有一次与大将陆逊谈论周瑜、鲁肃和吕蒙,其中在谈到鲁肃时,孙权是这样说的:“周瑜将鲁肃推荐给我,我和鲁肃一交谈,他便提出了建立帝王之业的重大方略,这是我生平的第一大快事。后来曹操收降了荆州的刘琮,更加壮大了自己的势力,扬言要统帅数十万大军,水陆并进,攻下江南。我请来全部文臣武将,咨询应该采取的对策,开始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出合适的办法,当我问到张昭、秦松时,他们都说应该派遣使节带上我的书信去迎接曹操向其投降。鲁肃当即驳斥,认为不可,劝我马上把周瑜召来,把军队交给他指挥,逆江而上击败曹操。这是我生平第二快事。而且鲁肃决定计策,其眼光远远超过了古代的苏秦和张仪。后来虽然他劝我将荆州借给刘备,这是他的一个短处,但是这一短处不足以损坏他的两个长处。圣人周公从来不对人求全责备,所以我对鲁肃是忘其短而贵其长,常常将他比作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大功臣邓禹。”a孙权对鲁肃的看法可以说是功过分明,但他在对鲁肃进行总的评价时,却是“忘其短而贵其长”,不以一次次要的错误而损害其主要的功劳和长处,这说明孙权会看人。
宋太宗赵光义想任命吕端当宰相,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说:“(吕)端为人糊涂。”太宗不以为然,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结果,吕端担任宰相后,“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非常称职。有一件事很能说明“吕端大事不糊涂”:西夏首领李继迁带兵侵扰西部边境,保安军(今陕西志丹一带)奏报说抓获了他的母亲。太宗召枢密副使寇准商量,打算杀了李母,以此惩戒李继迁的叛逆行为。吕端知道后,马上进见太宗说:“从前项羽抓住刘邦的父亲太公,要烹了他,以此来要挟刘邦,而刘邦却说:‘你要烹的话,希望分给我一杯肉汤。’凡是图谋天下大事的人都不顾及自己的亲人,更何况李继迁这种叛逆之人呢?陛下今日杀了他母亲,明日能抓住他吗?若抓不住,那就是白白地与李继迁结下仇怨,更加坚定了他反叛的决心。”太宗问:“那该怎么办呢?”吕端说:“以我愚见,可以把他母亲安置在延州,派人养护起来,以此招降李继迁。他虽不会马上投降,但还是可以牵住他的心,而他母亲的生死命运也掌握在我们手中。”太宗拍着大腿叫好说:“如果不是你提醒,几乎误了我的大事。”于是用了吕端的计策。李母后来病死在延州,李继迁不久也死了,李继迁的儿子最终纳贡归顺了宋朝,史书说:“这是吕端的功劳。”a由此可见,吕端在军国大计上表现得确实是卓尔不群,这也就证明宋太宗注意“大事不糊涂”而忽略“小事糊涂”的看人方法是正确的。
以上几个实例表现了古人在看人方面的智慧:“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人有大功,可以“忘其短而贵其长”;人能“大事不糊涂”,就可以忽略其“小事糊涂”。总之,看人主要是看其在大德、大节、大功、大事上的表现,而在小节、小事上的表现有时可以忽略不计。若将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一言以蔽之,即看人要“看大节,略小节”。
那么,究竟什么是大节,什么是小节呢?这恐怕要用一句“套话”,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具体看表现的性质(在哪些方面的表现)、表现的程度(是突出还是一般,是严重还是轻微)以及当时的用人环境(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等。
一般来说,历史上凡属大节问题,都涉及儒家思想在做人、做官方面的基本要求。如做人是否诚实守信,是否行为端正,善恶是非是否分明等;做官还要加上在忠君、爱国、爱民以及清正廉洁等方面的表现,如唐朝在考核官员时突出强调在德政、清廉、公平、勤政四方面的要求。b一些不属于做人做官基本要求的缺点过错,一般也就属于小节问题了。
同属于一个方面的问题,大小程度不同,有的严重,有的轻微,有的属于一贯,有的纯属偶然,也会决定大节、小节的划分。孔子的孙子子思客居卫国时,向卫君推荐苟变,说:“这个人的才能可统帅五百辆战车作战,您可以任命他做军队统帅,得到这个人就可以无敌于天下了。”卫君说:“我知道这个人是个将才,然而他当小吏的时候,有一次向百姓征税时吃了人家两个鸡蛋,因为这个原因没有用他。”子思说:“圣明的君主用人,就好像高明的木匠使用木材一样,‘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所以两手合抱那么粗的名贵木材,虽有数尺腐朽的地方,好木匠也不会抛弃它的,为什么?因为木匠知道无用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用它最终可以做成难以计算价值的器物。现在国君您处在战国之世,在选用猛将勇士的时候,却因为他吃过人家两个鸡蛋,就抛弃这种能够御敌保国的将才,这样的事可千万不要传到邻国去。”卫君听后一再拜谢:“感谢您的教诲!”b看来,卫君很注意廉政问题,但他不懂大节与小节的区别。在征税的时候吃了纳税人两个鸡蛋,严格说起来是属于不够廉洁的问题,但这与贪污受贿行为有着本质区别,因为这个事很小,又非一贯,因而明显属于小节问题,尤其是放在这个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身上,只是白璧微瑕而已。
有时,用人环境的不同,也会影响大节、小节的划分。一般来说,和平年代对人才的要求会更加全面严格,对于介于大节、小节之间的问题往往有偏严的倾向;而战争年代出于战争形势的考虑和争夺人才的需要,对有特殊作用或特殊才能的人往往从宽,将介于大节、小节之间的问题归入小节。三国时期,诸葛亮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就给后人留下了有益的启示。据《资治通鉴》卷六十七载,法正原来依附益州牧刘璋,后为刘备献策攻取蜀地,受到刘备重用,任蜀郡太守、尚书令等职。法正这个人心眼太小,“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对于过去曾经诋毁伤害过他的,他已擅自杀了数人。于是有人劝诸葛亮向刘备报告,制止法正的专横。而诸葛亮善于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指出当时刘备正处于“北畏曹操之强,东惧孙权之逼”的不利环境下,认为法正就像“辅翼”一样辅佐刘备“翱翔”,这时怎能因为小的过错而让法正感到自己的权力受到限制,且已不被信任了呢?当年毛泽东同志点阅《资治通鉴》看到此处,留下了重要批语:“观人观大节,略小故。”并在诸葛亮分析当时不利形势的几句话旁边画了粗线。这说明毛泽东同意诸葛亮的看法,同意要根据环境来衡量大节和小节问题。当然不能说环境决定大节与小节的划分,但应承认环境对于大节、小节的划分有一定甚至相当大的影响。如果在和平年代,为泄私愤擅杀数人恐怕就不是什么小节问题了。
由此可见,在区分大节、小节问题上,古人同样表现出了高度的智慧,他们并没有为大小之分划出一个或若干固定的框,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角度看问题:看在哪些方面发生过错,分清问题的性质;还要根据当事人的全面情况,在相对比较中区分大小;还要联系具体环境,结合不同背景区别对待。这完全是辩证的
方法。
春秋时期,晋平公有一次在西河乘船游玩。船到中游,他忽然叹气说:“唉,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贤士与我共同享受这种快乐呢?”船夫固桑上前说:“您现在如果真的喜欢人才的话,那贤士就会到来的。”晋平公说:“固桑啊,我的门下有食客三千多人,如果早晨的食物不足了,下午我就到市场上收租;晚上的食物不足了,我早晨就到市场上收租。我都这样做了,还能说我不喜欢人才吗?”固桑回答说:“鸿鹄能够高飞冲天,然而它所依靠的只是翅膀上粗壮的翎毛。至于它肚皮下和后背上的毛,增加或减少一把,不会影响飞的高低。不知您的食客们,是翅翎呢,还是腹背上的细毛呢?”晋平公听了后没有再说什么。a应该说,这个船夫水平很高,他道出了一个看人看事的基本方法,那就是要分清主次,看主流。
识别人才,无论是面向一个团队,还是面对人才个体,都需要分清主次,抓重点,看主流。对一个团队,需要注意发现、培养、保护骨干人才。因为,只有稳定和重用骨干人才,才能使他们真正发挥“翅翎”的作用,带动整个单位、整个事业腾飞;也只有稳定和重用骨干人才,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带出一支好队伍。如果是看一个人,那同样需要分清主次,看主流,看大节;大节不亏,就可以根据才能大胆使用。对于小节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属于过失性的小错误,过而能改,要相信人家自己能教育自己;有些属于品行有亏的问题,可以采取适当方式给予提醒、教育和引导,但不能以小过而掩大德,对人才全盘否定,弃而不用。
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召集了一批文人著《淮南子》一书,其中在《汜论训》篇中说道:“现在有些君主在评论他的臣子时,不考虑他们的大功,不看他们总的表现,而专看他们在细小问题上是不是做得好,这是一种失去优秀人才的做法。所以,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享有盛誉的人,就不要挑剔他细小的过错……人总是有缺点和短处的,这是人之常情,我们只要看他大的表现就可以了;虽有小的过失,也没有什么妨碍。若是大的方面不好,虽有小的善行,也不能提拔重用。”a
三国时东吴的国君孙权,有一次与大将陆逊谈论周瑜、鲁肃和吕蒙,其中在谈到鲁肃时,孙权是这样说的:“周瑜将鲁肃推荐给我,我和鲁肃一交谈,他便提出了建立帝王之业的重大方略,这是我生平的第一大快事。后来曹操收降了荆州的刘琮,更加壮大了自己的势力,扬言要统帅数十万大军,水陆并进,攻下江南。我请来全部文臣武将,咨询应该采取的对策,开始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出合适的办法,当我问到张昭、秦松时,他们都说应该派遣使节带上我的书信去迎接曹操向其投降。鲁肃当即驳斥,认为不可,劝我马上把周瑜召来,把军队交给他指挥,逆江而上击败曹操。这是我生平第二快事。而且鲁肃决定计策,其眼光远远超过了古代的苏秦和张仪。后来虽然他劝我将荆州借给刘备,这是他的一个短处,但是这一短处不足以损坏他的两个长处。圣人周公从来不对人求全责备,所以我对鲁肃是忘其短而贵其长,常常将他比作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大功臣邓禹。”a孙权对鲁肃的看法可以说是功过分明,但他在对鲁肃进行总的评价时,却是“忘其短而贵其长”,不以一次次要的错误而损害其主要的功劳和长处,这说明孙权会看人。
宋太宗赵光义想任命吕端当宰相,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说:“(吕)端为人糊涂。”太宗不以为然,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结果,吕端担任宰相后,“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非常称职。有一件事很能说明“吕端大事不糊涂”:西夏首领李继迁带兵侵扰西部边境,保安军(今陕西志丹一带)奏报说抓获了他的母亲。太宗召枢密副使寇准商量,打算杀了李母,以此惩戒李继迁的叛逆行为。吕端知道后,马上进见太宗说:“从前项羽抓住刘邦的父亲太公,要烹了他,以此来要挟刘邦,而刘邦却说:‘你要烹的话,希望分给我一杯肉汤。’凡是图谋天下大事的人都不顾及自己的亲人,更何况李继迁这种叛逆之人呢?陛下今日杀了他母亲,明日能抓住他吗?若抓不住,那就是白白地与李继迁结下仇怨,更加坚定了他反叛的决心。”太宗问:“那该怎么办呢?”吕端说:“以我愚见,可以把他母亲安置在延州,派人养护起来,以此招降李继迁。他虽不会马上投降,但还是可以牵住他的心,而他母亲的生死命运也掌握在我们手中。”太宗拍着大腿叫好说:“如果不是你提醒,几乎误了我的大事。”于是用了吕端的计策。李母后来病死在延州,李继迁不久也死了,李继迁的儿子最终纳贡归顺了宋朝,史书说:“这是吕端的功劳。”a由此可见,吕端在军国大计上表现得确实是卓尔不群,这也就证明宋太宗注意“大事不糊涂”而忽略“小事糊涂”的看人方法是正确的。
以上几个实例表现了古人在看人方面的智慧:“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人有大功,可以“忘其短而贵其长”;人能“大事不糊涂”,就可以忽略其“小事糊涂”。总之,看人主要是看其在大德、大节、大功、大事上的表现,而在小节、小事上的表现有时可以忽略不计。若将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一言以蔽之,即看人要“看大节,略小节”。
那么,究竟什么是大节,什么是小节呢?这恐怕要用一句“套话”,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具体看表现的性质(在哪些方面的表现)、表现的程度(是突出还是一般,是严重还是轻微)以及当时的用人环境(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等。
一般来说,历史上凡属大节问题,都涉及儒家思想在做人、做官方面的基本要求。如做人是否诚实守信,是否行为端正,善恶是非是否分明等;做官还要加上在忠君、爱国、爱民以及清正廉洁等方面的表现,如唐朝在考核官员时突出强调在德政、清廉、公平、勤政四方面的要求。b一些不属于做人做官基本要求的缺点过错,一般也就属于小节问题了。
同属于一个方面的问题,大小程度不同,有的严重,有的轻微,有的属于一贯,有的纯属偶然,也会决定大节、小节的划分。孔子的孙子子思客居卫国时,向卫君推荐苟变,说:“这个人的才能可统帅五百辆战车作战,您可以任命他做军队统帅,得到这个人就可以无敌于天下了。”卫君说:“我知道这个人是个将才,然而他当小吏的时候,有一次向百姓征税时吃了人家两个鸡蛋,因为这个原因没有用他。”子思说:“圣明的君主用人,就好像高明的木匠使用木材一样,‘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所以两手合抱那么粗的名贵木材,虽有数尺腐朽的地方,好木匠也不会抛弃它的,为什么?因为木匠知道无用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用它最终可以做成难以计算价值的器物。现在国君您处在战国之世,在选用猛将勇士的时候,却因为他吃过人家两个鸡蛋,就抛弃这种能够御敌保国的将才,这样的事可千万不要传到邻国去。”卫君听后一再拜谢:“感谢您的教诲!”b看来,卫君很注意廉政问题,但他不懂大节与小节的区别。在征税的时候吃了纳税人两个鸡蛋,严格说起来是属于不够廉洁的问题,但这与贪污受贿行为有着本质区别,因为这个事很小,又非一贯,因而明显属于小节问题,尤其是放在这个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身上,只是白璧微瑕而已。
有时,用人环境的不同,也会影响大节、小节的划分。一般来说,和平年代对人才的要求会更加全面严格,对于介于大节、小节之间的问题往往有偏严的倾向;而战争年代出于战争形势的考虑和争夺人才的需要,对有特殊作用或特殊才能的人往往从宽,将介于大节、小节之间的问题归入小节。三国时期,诸葛亮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就给后人留下了有益的启示。据《资治通鉴》卷六十七载,法正原来依附益州牧刘璋,后为刘备献策攻取蜀地,受到刘备重用,任蜀郡太守、尚书令等职。法正这个人心眼太小,“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对于过去曾经诋毁伤害过他的,他已擅自杀了数人。于是有人劝诸葛亮向刘备报告,制止法正的专横。而诸葛亮善于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指出当时刘备正处于“北畏曹操之强,东惧孙权之逼”的不利环境下,认为法正就像“辅翼”一样辅佐刘备“翱翔”,这时怎能因为小的过错而让法正感到自己的权力受到限制,且已不被信任了呢?当年毛泽东同志点阅《资治通鉴》看到此处,留下了重要批语:“观人观大节,略小故。”并在诸葛亮分析当时不利形势的几句话旁边画了粗线。这说明毛泽东同意诸葛亮的看法,同意要根据环境来衡量大节和小节问题。当然不能说环境决定大节与小节的划分,但应承认环境对于大节、小节的划分有一定甚至相当大的影响。如果在和平年代,为泄私愤擅杀数人恐怕就不是什么小节问题了。
由此可见,在区分大节、小节问题上,古人同样表现出了高度的智慧,他们并没有为大小之分划出一个或若干固定的框,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角度看问题:看在哪些方面发生过错,分清问题的性质;还要根据当事人的全面情况,在相对比较中区分大小;还要联系具体环境,结合不同背景区别对待。这完全是辩证的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