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目前师训活动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要实现培训理念的更新和培训方式的变革,强调要加强培训者的两种意识,要突出两种培训方式,要把握好培训的内容。只要有“受训者中心”意识,培训才能熠熠生辉。
关键词:培训者中心 受训者中心 培训方式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要求,目前教师培训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铺开的面越来越广。可是很多的培训还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质量监控薄弱等突出问题。已经厌倦了说教式、 程式化的培训,不少教师想方设法找借口逃避。这其实是“培训者中心”的培训,无论受训者是哪些人群,无论这个内容是否有新的内涵新的意义,培训者一旦准备好一个内容,可以讲好多年。如何能改变培训现场哈欠连天、培训效果了然无几的现状?重新认识培训,更新培训理念,变革培训方式,从“培训者中心”到“受训者中心”的华丽转身势在必行。
[一思]培训者的两个意识
1、树立培训者的“受训者中心”意识
培训不只是培训内容的传递和培训课堂的执行过程,而是培训者与受训者思想、情感的交流过程。在培训中出现的教师不愿听,是需要培训者反思的:到底是内容不实用,还是讲得不生动,还是培训现场互动不够,还是受训教师的认知问题? 笔者认为只有培训者有“受训者中心”的意识,培训才能有效果。
2、提高培训者的问题意识
這里的“问题意识”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培训者要有危机意识。在许多的培训中,我们看到培训者高高在上,口若悬河,他们没有问题意识,觉得我给你讲,你就得听,岂不知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要想继续在培训的讲台上,一定要抓住受训者的胃口,不然你的培训生涯也不长了。其二是指在培训中培训者要有问题意识,要能抓住受训者的心理,用问题串来引导受训者一步一步跟着你走,而不是你只管讲讲讲。比如笔者在2013年11月16日为温州市基于“行动导向法”的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技能参与式培训作专题讲座《英语“课堂活动化、任务化”的教学设计思考和实践》中想突出一个理念就是课堂是“学为中心”的课堂,为了让受训者时刻有这样的理念,一开始的导入笔者问了两个问题(今天你们期待听到什么内容?你认为怎样的培训最吸引你?),受训教师纷纷表达自己的期待与观点,这时候他们不仅融入到了这个真实的语境中,而且在接下来的培训教师的点醒中进行了换位思考:“我的学生每节课会期待什么内容,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吸引他们呢?”这些问题既为笔者与受训者进行交流创造了情境,又提示受训者要关注自己的课堂也要有这样的理念:他们的思考与体验一样重要。
[二思]培训方式的两个突出
1、突出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这也是考虑到受训者的行为需求,这种方法在培训中运用也非常有效。
如: 笔者2013年3月在《主题与内容的关系》培训过程中,要求受训者在各个阶段都要任务设定的问题,基本上每个环节他们都要参与其中,而不是像其他师训一样只是被动的听,甚至可以“爱听不听”。 比如“围绕主题的内容和围绕内容的方式”这一环节中,笔者设置了案例1——职高基础模块2 Unit 4 I’ve tried all th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中的操练句型环节,请受训者指出案例中的问题所在,受训者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其中,最后大家达成共识: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认知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没有一位教师游离,他们都在积极思考,认真参与完成各项任务。
2、突出体验
“体验教学”就是通过能使学习者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大家都知道,任何事情只有参与去做,有了体验印象是最深刻的。有一次笔者参加一个关于《培训者培训课堂行为的改进》为主题的培训。在一系列的培训讲座中,时隔4年之后,笔者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培训教师让我们就自己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手段进行展示的片段,每个组选一种进行展示:有画图表演、小品表演、演唱加三句半等等。原本沉寂的听讲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每组受训教师为自己小组的展示献计献策,群策群力,不仅讨论热烈,而且大家一下子熟识起来。在体验中,更好地理解了课堂行为和课堂效果的关系。
[三思]培训内容的两个把握
1、培训内容要贴近受训者的工作与生活
培训的内容是能否吸引住受训教师的一个重要因素。2014年4月16日胡院长给我们作了《“学为中心”的课堂》的讲座,其内容是如今课堂变革的关键。胡院长以当前做得好的学校为例,提出跟进“学为中心”的课堂变革行动,席间关注到受训教师的平常课堂教学方式的合格界定。内容非常贴近受训教师的工作与生活,而且调理清晰,有理有据,走进了受训者的心里。全场1个半小时大家都积极跟着她的思路思考,受益匪浅。
2、培训内容要翻陈出新、有自己的见解
有一次,我们请来了某特级教师作《课堂观察与评价》的专题讲座,我们要求该特级教师跟受训教师一起观课两节后,从课堂观察与评价的角度来剖析这两堂课,并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他的讲座中有课堂观察与评价的概念叙述与定义界定等等比较初级的知识,低估了如今教师的认知水平,不清楚我们学校教师的水平,教师们很快就游离于他的讲座之外,而没有很好地跟着他的思路走。如今的教师出去走走听听看看的很多,他们的认知水平有了大步提升。讲座如果内容陈旧,没有新意,并且都是他家之说的话,受训教师就不可能专心聆听和学习体验了,所以培训内容的确立要建立在对受训教师的了解与研究的基础上,即培训者的“受训者中心”的意识要强,培训效果才能好。
大多数的教师参加培训都是满怀期待,想与培训者有心灵的交流,想在培训中有深刻的体验与感悟,想在培训中提高自己的认识与水平。无论受训者还是培训者都想有理想的培训效果。培训的效果取决于培训者的理念、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等诸多内容,只有心中树立“受训者意识”,培训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晓川.新课程教师培训效果的调查与思考.中小学教师培训[J],2012,(3).
[2]李得宣.新课程改革之我见.中小学教师培训[J],2013,(3).
关键词:培训者中心 受训者中心 培训方式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要求,目前教师培训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铺开的面越来越广。可是很多的培训还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质量监控薄弱等突出问题。已经厌倦了说教式、 程式化的培训,不少教师想方设法找借口逃避。这其实是“培训者中心”的培训,无论受训者是哪些人群,无论这个内容是否有新的内涵新的意义,培训者一旦准备好一个内容,可以讲好多年。如何能改变培训现场哈欠连天、培训效果了然无几的现状?重新认识培训,更新培训理念,变革培训方式,从“培训者中心”到“受训者中心”的华丽转身势在必行。
[一思]培训者的两个意识
1、树立培训者的“受训者中心”意识
培训不只是培训内容的传递和培训课堂的执行过程,而是培训者与受训者思想、情感的交流过程。在培训中出现的教师不愿听,是需要培训者反思的:到底是内容不实用,还是讲得不生动,还是培训现场互动不够,还是受训教师的认知问题? 笔者认为只有培训者有“受训者中心”的意识,培训才能有效果。
2、提高培训者的问题意识
這里的“问题意识”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培训者要有危机意识。在许多的培训中,我们看到培训者高高在上,口若悬河,他们没有问题意识,觉得我给你讲,你就得听,岂不知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要想继续在培训的讲台上,一定要抓住受训者的胃口,不然你的培训生涯也不长了。其二是指在培训中培训者要有问题意识,要能抓住受训者的心理,用问题串来引导受训者一步一步跟着你走,而不是你只管讲讲讲。比如笔者在2013年11月16日为温州市基于“行动导向法”的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技能参与式培训作专题讲座《英语“课堂活动化、任务化”的教学设计思考和实践》中想突出一个理念就是课堂是“学为中心”的课堂,为了让受训者时刻有这样的理念,一开始的导入笔者问了两个问题(今天你们期待听到什么内容?你认为怎样的培训最吸引你?),受训教师纷纷表达自己的期待与观点,这时候他们不仅融入到了这个真实的语境中,而且在接下来的培训教师的点醒中进行了换位思考:“我的学生每节课会期待什么内容,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吸引他们呢?”这些问题既为笔者与受训者进行交流创造了情境,又提示受训者要关注自己的课堂也要有这样的理念:他们的思考与体验一样重要。
[二思]培训方式的两个突出
1、突出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这也是考虑到受训者的行为需求,这种方法在培训中运用也非常有效。
如: 笔者2013年3月在《主题与内容的关系》培训过程中,要求受训者在各个阶段都要任务设定的问题,基本上每个环节他们都要参与其中,而不是像其他师训一样只是被动的听,甚至可以“爱听不听”。 比如“围绕主题的内容和围绕内容的方式”这一环节中,笔者设置了案例1——职高基础模块2 Unit 4 I’ve tried all th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中的操练句型环节,请受训者指出案例中的问题所在,受训者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其中,最后大家达成共识: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认知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没有一位教师游离,他们都在积极思考,认真参与完成各项任务。
2、突出体验
“体验教学”就是通过能使学习者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大家都知道,任何事情只有参与去做,有了体验印象是最深刻的。有一次笔者参加一个关于《培训者培训课堂行为的改进》为主题的培训。在一系列的培训讲座中,时隔4年之后,笔者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培训教师让我们就自己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手段进行展示的片段,每个组选一种进行展示:有画图表演、小品表演、演唱加三句半等等。原本沉寂的听讲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每组受训教师为自己小组的展示献计献策,群策群力,不仅讨论热烈,而且大家一下子熟识起来。在体验中,更好地理解了课堂行为和课堂效果的关系。
[三思]培训内容的两个把握
1、培训内容要贴近受训者的工作与生活
培训的内容是能否吸引住受训教师的一个重要因素。2014年4月16日胡院长给我们作了《“学为中心”的课堂》的讲座,其内容是如今课堂变革的关键。胡院长以当前做得好的学校为例,提出跟进“学为中心”的课堂变革行动,席间关注到受训教师的平常课堂教学方式的合格界定。内容非常贴近受训教师的工作与生活,而且调理清晰,有理有据,走进了受训者的心里。全场1个半小时大家都积极跟着她的思路思考,受益匪浅。
2、培训内容要翻陈出新、有自己的见解
有一次,我们请来了某特级教师作《课堂观察与评价》的专题讲座,我们要求该特级教师跟受训教师一起观课两节后,从课堂观察与评价的角度来剖析这两堂课,并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他的讲座中有课堂观察与评价的概念叙述与定义界定等等比较初级的知识,低估了如今教师的认知水平,不清楚我们学校教师的水平,教师们很快就游离于他的讲座之外,而没有很好地跟着他的思路走。如今的教师出去走走听听看看的很多,他们的认知水平有了大步提升。讲座如果内容陈旧,没有新意,并且都是他家之说的话,受训教师就不可能专心聆听和学习体验了,所以培训内容的确立要建立在对受训教师的了解与研究的基础上,即培训者的“受训者中心”的意识要强,培训效果才能好。
大多数的教师参加培训都是满怀期待,想与培训者有心灵的交流,想在培训中有深刻的体验与感悟,想在培训中提高自己的认识与水平。无论受训者还是培训者都想有理想的培训效果。培训的效果取决于培训者的理念、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等诸多内容,只有心中树立“受训者意识”,培训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晓川.新课程教师培训效果的调查与思考.中小学教师培训[J],2012,(3).
[2]李得宣.新课程改革之我见.中小学教师培训[J],2013,(3).